国策-第9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就是军事工业的战前动员工作。前面已经提到,因为从2055年开始,共和国当局就通过额外拨款与财政补贴的方式,让20多家主要军火企业提前进行战争动员,招募更多的技术工人,扩大生产能力,储备重要原料等等,所以到裴承毅上台执政的时候,共和国的军事工业已经完成了战争动员。
毋庸置疑,这绝对是最大的优势。
军事工业的战前动员与常人理解的并不完全一样,说直接点,军火企业要扩大生产能力,并不需要建造新的厂房,甚至没有必要扩充生产线。与民用产业相比,军事工业在规划期间就得考虑战时需要。
拿战斗机生产线来说,任何一条生产线在和平时期的实际产能只有设计最大产生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比如中航集团用来生产J…16战斗机的生产线的最大设计产能是月产250架,即年产3000架,但是实际月产量一直在20架以下,印度战争之后又是一度降低到了10架以下。即便如此,中航集团仍然在沈阳与西安两大飞机制造厂保留了两条生产线。也就是说,只要战争爆发,在不受其他条件影响的情况下,J…16战斗机的月产量能够达到600架,这超过了和平时期2年的产量。
其他方面也不例外,比如北方重工的地面主战平台的实际产量为平均每月120辆,而设计最大产能高达每月1500辆。哪怕是建造周期比较长的战舰,在开足马力的情况下,生产效率都能提高好几倍。比如在和平时期需要花费到7年才能建成的“重庆”号航母(不包括设计与交舰前的测试,仅指从铺设龙骨到完成栖装的时间)在战时情况下,最多只需要3年就能建成,如果能够以批量生产的方式来提高模块生产效率,2年就能建成。
影响军事工业生产效率的,除了军火的特殊性之外,主要就是生产力是否充足。
按照战时标准,军火生产线除了按照设计标准所需进行的正常维护之外,平常都是24小时连续不停的运转。问题是,和平时期,受制于各种法令,比如按照共和国的劳动法,工人的加班工资为正常工作时的2倍,如果每周加班时间累计超过6个小时,超过部分的薪酬还要提高一倍,为平常的3倍。如此一来,如果生产线24小时不停的运转,平均劳务成本就要提高接近2倍,使企业无利可图。
正是如此,共和国当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以财政补贴的方式,让军火企业提前招募技术工人,完成劳动力储备。
问题是,招来了工人,总得安排工作,即要提高产量。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即军火储备。
虽然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军火储备应该是军事问题,而且负责相关工作的也是国防部下设的后勤处。但是储备工作涉及到了各行各业,所以被纳入了经济范畴。
军火储备分成了两个方面,一是主要装备,二是弹药物资。
主要装备还比较好说,为了避免过早暴露战争意图与军事实力,共和国当局采用了变通手段,即利用新生产的装备去替换封存的老旧装备,而老旧装备则援助给友好国家、作为训练消耗品、直接销毁等方式处理掉。以空军的战斗机为例,到2057年6月底,所有封存的J…14与J…15系列战斗机都处理掉了,其中一部分较新的型号在经过翻新之后,无偿援助给了一些无力购买新式战斗机的友好国家。而一些较老的型号则改装成了无人靶机,在日常训练中消耗掉了,只有极少数无法改装的直接报废销毁。代替J…14与J…15的,全是新产的J…16与J…17系列战斗机,而且都是最新的改进型号,而且完全按照1对1的方式替换,以确保在开战之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扩充军备。除了海军的战舰过于庞大,难以做到偷梁换柱之外,其他封存装备基本上都以相同方式更换为最新装备。
关键还是弹药物资。
众所周知,现代化战争中,特别是实力相差不大的大规模战争中,弹药物资的消耗量与消耗速度都非常惊人。拿半岛战争来说,在最初10日的战斗中,共和国军队消耗了大约2200万吨各类物资,而在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之前,仅共和国陆军消耗掉的各类作战物资就高达6000万吨,相当于1个人口1000万的中等国家1年的物资消耗量。更重要的是,物资消耗的速度过快,使任何国家的生产能力都无法满足战争需求。虽然在进行全面战争动员之后,如同共和国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有足够的能力生产出足够的弹药物资,但是全面战争动员至少需要数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在此之前,国家生产力还未爆发出来,物资生产度远远跟不上战争消耗速度,所以只能依靠战略储备。
正是如此,即便在和平时期,共和国与美国也储备了非常多的战争物资。
为了确保储备的战争物资不被挪做他用,共和国与美国还出台了相关的法律。
按照共和国在2021年颁布、在2033年、2043年与2055年分别做了修改的《战略物资储备法》的规定,共和国的战略物资储备总量不得低于上一年度,国家在正常状况下6个月内的消耗量。而所谓的战略物资中就包括了粮食、矿产资源、药品等等。
在战争物资方面,该法在2055年做修改的时候也做了规定,即以2041年中东战争的前10天作战行动为准,按照平均每年3。5%的速度递增,储备的战争物资不得低于共和国军队10天的作战消耗量,其中包括弹药、军用口粮、消耗类装备等等。按照这一标准,到2057年的时候,共和国储备的弹药就超过了3000万吨。
与之相比,美国储备的弹药物资不会少多少。
毫无疑问,3000万吨弹药,绝对不是个小数字,即便全是500千克级航空炸弹,首尾相接的连在一起,也足以绕地球赤道30圈。这么多的弹药,如果全部储存在标准军火仓库内,至少需要15000座仓库。当然,按照共和国军队的物资管理条例,所有易爆物资都将储存在地下仓库内,而且分散储存。
事实上,共和国储备的弹药远不止3000万吨。
按照焦魃山提供的相关资料,到2057年6月底,除了在2055年前建成的13500座弹药仓库之外,还在2年间兴建了11500座弹药仓库,其中8500座是储存能力为5000吨的无人职守地下弹药库,而且这些弹药库都已装满弹药。所以共和国已经储存的弹药超过7500万吨,为正常情况下的2。5倍。更重要的是,只要共和国的弹药工厂还在运转,弹药库的数量将以每周10座的度增长,而且全都是5000吨级的无人职守地下弹药库。也就是说,战争多拖一周,共和国储存的弹药就将增长50万吨。
由此也不难明白,为什么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会发生问题了。
即便按照最低标准计算,50万吨弹药的价值也在2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共和国每年仅花在弹药采购上的军费就高达10000亿元,加上修建弹药库、维护管理等等花费,实际投入肯定在20000亿元左右。因为国家优先保证军事工业,优先保证弹药生产,导致大量重要资源首先流入军火产业,所以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远不止这么一点,其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很有可能要放大5倍以上。
可以说,也只有在世界大战的威胁下,共和国才会如此疯狂的扩充军备。
当然,结果也非常明显。按照焦魃山的说法,即便与美国全面战争的惨烈程度是中东战争的2倍,而且从一开始就全面开打,战争在2057年底爆发,共和国储备的弹药物资也足够军队消耗半个月。
如此一来,能否在半个月内使经济步入战时轨道就变得异常关键了。
这就是经济上的第三个问题,即全面战争动员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完成。
毫无疑问,即便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短短15天之内,将经济纳入战时轨道。事实上,除非共和国主动引发战争,不然在开战之后,让国家进入战时状态就得花上好几天。正是如此,焦魃山从一开始就提出,国家的战争动员按3个阶段进行,先做好立法方面的准备工作,即在战争爆之后,全体代表大会要以最快的度通过“战时授权法”,使国家元首依法调动国家力量,下达战争动员令。其次是针对前期准备工作,在开战后先确保与军事相关的行业与产业进入战时状态,即优先确保战争生产力。最后就是国家的全面战争动员,即按照战时动员法,使各行各业均按照以最有利于战争的方式,完成改制与改编。
可以说,这才是经济上的关键点。
按照焦魃山的说法,战时授权最多只能花48小时,因此需要由国家元首亲自出面与全体代表大会的主要成员进行沟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确保国家能的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战时状态。关键就在第二步上,即能否在15日之内完成初步动员,使国家生产能力达到战时标准。对此,焦魃山的提议是加大国家战略储备,因此可以在战争爆后利用政府手中的部分行政权,优先照顾重点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如此一来,能在10天到15天之内完成动员工作。相对而言,最后一步反而不太关键,毕竟以共和国的实力,只要能够优先确保军事工业、以及与战争相关的产业与行业,在本土没有遭到严重打击的情况下,即便国家没有进入全面战争状态,也不会对战争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全面战争状态等于让所有人都上紧了发条,在赢得胜利之前谁都不能松懈,因此会对国民的战争意志产生很大影响。如无绝对必要,没有哪国领导人会让国家进入全面战争状态,基本上是能拖就拖。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国来说,实际上直到战争结束,美国也没有像英国与苏联那样,进行全面战争动员。按照焦魃山的意思,先做好准备,至于是否需要进入全面战争状态,则由战争初期的战况决定。
显然,焦魃山是一个管经济的能手,特别是在经济规划上,他在王元庆身边工作20年的经验挥了很大的作用。要知道,半岛战争、日本战争与印度战争期间,焦魃山都是王元庆的秘书,帮助王元庆处理了很多战时事务。
对此,裴承毅也非常肯定。
用他的话来说,由焦魃山管经济事务,他就没有什么好操心的了。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8章 外交归外交
与经济问题相比,外交问题更加复杂。
不管怎么说,经济问题是共和国的内部问题。虽然早在2020年前后,共和国就逐步封存了大部分矿山,大部分物资、特别是各种资源都需要进口,到2057年的时候,共和国重点储备的87种战略物资中,只有3种完全国产、11种主要国产、27种部分国产、其余46种完全依赖进口,其中就有28种矿物、15种农作物与3种初级工业品。但是谁都不会因此怀疑共和国的战时自给能力。要知道,在这87种重要物资中,共和国能够生产、而且基本能够做到战时自给的就有58种,只有12种基本上依赖进口,其中又有9种的主要产地在共和国的周边地区,即南亚、东南亚与东亚各国,只有3种的主要产地是在相对较远的其他地区。由此可见,只要共和国当局愿意,完全可以确保主要战略物资的生产工作,受到的影响并不大。
与之相比,外交问题就是纯粹的国际问题了。
按照雍玉刚的介绍,共和国的外交问题主要分成5个级别。
首先就是集约集团。众所周知,集约集团是以共和国为首的政治军事同盟,因此该集团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协助共和国超越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然后以共和国为核心重新确定世界格局。
显然,集约集团的问题并不大。
用雍玉刚的话来说,如果连集约集团都出了问题的话,共和国也就没有必要为世界大战做准备了,因为共和国不可能在没有集团支持的情况下,战胜得到了西约集团全力支持的美国。
当然,集约集团成员国也不可能完全大公无私的支持共和国。
不管怎么说,哪个国家都有国家利益,也就有利益需求。
从2049年开始,共和国当局就通过各种方式来团结集约集团,为此,共和国当局向各成员国提供了很多好处,比如提供无偿军事援助、帮助各国缓解经济压力、在集团内部贸易上做出让步等等,还以各种各样的方法使集团确保稳定,其中就包括在2050年之后,提高了入约门槛。
众所周知,对各中小国家来说,加入政治军事集团才是出路。
虽然到2057年,仍然有不少国际组织,比如非盟、拉盟、阿盟等等,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具有吸引力的,实际上只有由美国主导的西约集团与由共和国主导的集约集团,法德意主导的欧盟与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都只能屈居二流,而且是与一流天差地别的二流。由此可知,在世界大战步步逼近的情况下,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考虑是否应该加入西约集团或者集约集团。虽然说不准哪个集团更有吸引力,但是没人可以否认,在2050年前后,集约集团收到的入约申请就开始急剧增加。
问题是,想入约的国家增多,并不见得是好事。
要知道,集约集团是一个具有明确目的,而且高度统一的政治军事同盟组织,从其成立的那天开始就坚持宁缺母滥的原则。虽然在中东战争之后,共和国与美国的全面对抗变得更加明显,两个级大国的战略扩张更加积极,但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共和国却没有降低入盟门槛,正是不希望由此使集团内部出现裂痕。不管怎么说,集团各成员国已经是既得利益者,吸收新的成员国,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的负担与责任,还需要分享利益。即便共和国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损失,也不可能说服所有成员国。比如早在2027年,伊朗就申请加入集约集团,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更多的代价,但是受其他成员国影响,比如几个东南亚盟国就不愿意吸收伊朗,认为伊朗入盟只会加大集团的负担,为集团树立更多的敌人,从而使集团的国际地位受到影响。正是如此,直到2057年,伊朗还是集约集团的观察国,并未成为正式成员国。
到了2050年,加入集约集团的难度更大了。
这种以稳定为主的方针,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集约集团内部高度团结,共和国的影响力从未降低过。
用雍玉刚的话来说,只要能够解决几个小问题,甚至可以用集团名义向美国宣战。
除了集约集团,处在第二梯队的,就是众多与共和国签署了《友好互助条约》的同盟国家。
事实上,在众多盟国中,并不缺乏真正的友好国家。
按照雍玉刚的分析,在40多个盟国中,至少有10来个国家会跟随共和国的步伐,在战争爆之后就向美国宣战。
问题是,这些国家不属于同盟集团,因此不太牢靠。
仍然拿伊朗来说,虽然是共和国的盟国,而且与共和国签署了《友好互助条约》,但是按照条约规定,只有在共和国遭到入侵的情况下,伊朗才有义务参战,因此在共和国向美国宣战,哪怕战争已经爆发的情况下,伊朗也不一定会向美国宣战。如此一来,在倒底要不要参战的问题上,伊朗当局自然会从本国利益出发吸,不会像集约集团成员国那样,受集团集体安全条约约束,将共和国的利益放在首位。
对于这些国家,共和国当局必须做足准备工作。
虽然不排除大部分同盟国家会在战争爆发后,陆续参战,帮助共和国取胜,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共和国应该尽快与这些国家加强同盟关系,最好能够以修订《友好互助条约》的方式来强化盟国间的责任与义务。按照雍玉刚的建议,必要的时候,应该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