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78章

国策-第78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得没错,不打不说,真打起来,就得给日本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梦里都害怕。”纪佑国摸了摸下巴,又说道,“只是,我们不能轻启战端。小泽敢在这个时候寻衅滋事,一是美国将重点转向海湾地区,无暇顾及东亚局势;二是民主党执政七年,在经济上无所建树,必须在其他方面有所表现;三是我们的军事改革刚刚开始,军队结构调整还未完成,小泽认为我们不会用军事行动解决矛盾。”

“他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赵润东冷冷一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关键并不在我们能不能教训日本。”纪佑国又叹了口气,说道,“从根本上讲,小泽对日本的军事实力没有太大的信心。民主党刚刚上台的时候,对军队几乎没有影响力。通过七年的努力,更换了一大批高级将领与重要官员,民主党好不容易掌握了军队。如果轻启战端,又败下阵来,民主党的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在台湾问题上做出让步、与我们就知识产权侵权案进行和解谈判、主动结束贸易战、让修建导航站的船只留在那霸港的举动,表明小泽不愿与我们直接对抗。搞了这么多把戏,无非是政治作秀,为民主党拉选票,为明年的大选做准备。”

“小泽不敢,不表示其他人也不敢。”

纪佑国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赵润东的观点。

日本首相与美国总统一样,从来都是各大利益集团的傀儡。作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日本经济在这几年间一直没有起色。缺乏执政经验的民主党上台后,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巩固政治地位上,而不是全力改善日本的经济状况。加上美国对日本的影响力,势单力孤的民主党无法在短短数年之内将日本经济带上快车道。

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削弱了小泽的影响力,如果日本国内的某些政治势力得到了利益集团的支持,小泽将难以掌控局势。日本将以不可逆转的方式走上一条不归之路,共和国必然受到巨大的影响。

“老纪,我明白你的想法。”沉思了好一阵,赵润东才说道,“我们要尽力让事态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很多时候,事态的发展确实不由我们决定。”纪佑国起身说道,“潘云生已经派船只与飞机前去拦截那艘驶往钓鱼岛的渔船,但是及时赶到的希望并不大。如果日本国内势力想借此激化矛盾,我们就得考虑最坏的结果,做好最坏的打算。”

“我还是那句话,下手就得狠准快,不能让日本好了伤疤忘了痛。”

纪佑国微微点了点头,“这正是我在考虑的问题,要给日本一次惨痛的教训,仅仅依靠军事手段还不够,必须在其他方面下功夫。”

赵润东地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说道:“老纪,你的意思是……”

“你开始说过,我们不能不考虑‘美日同盟’产生的影响。即便只是地区冲突,也得考虑美国的态度。”纪佑国在房间内来回踱了几步,说道,“日本不是印度,如果打得太狠,美国绝不会袖手旁观。相对而言,眼前的局势对我们比较有利。美军屯兵波斯湾,准备对伊朗动手,我们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美军很难迅速做出反应。如果能在美军完成军事调整前结束冲突,美国就无法获得介入的机会。”

“这样的话,冲突时间必须控制在三到五天之内,最多不超过一周。另外,”赵润东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我们只能打击日本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上军事力量,不能打击日本本土目标,以免冲突升级。”

“除此之外,军事打击一定要狠准快,争取在冲突结束前打垮日本的海上军事力量,使日本丧失海外军事行动的能力。”纪佑国摸了摸下巴,在沙发上坐了下来,“我们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只是军事打击不但无法让日本感到害怕,还有可能成为日本扩充军备的理由。”

赵润东点了点头,明白了纪佑国说的“其他方面”的意思。

“日本的死穴是萎靡不振的经济。”纪佑国沉思了好一阵,才说道,“如果能够借此机会打垮日本经济,不但会让日本害怕,还能为我们创造十到二十年的和平环境。”

“问题是,这么做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

纪佑国淡淡一笑,没有否认赵润东的观点。

虽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各国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使全球经济一体化遭到重创,但是金融危机结束之后,各国纷纷改变政策,国际贸易迅速复苏。只要不遭遇更加严酷的经济危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将不可避免。

作为共和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经济的走向对共和国的影响非常巨大。

“不管怎么说,我们手里的筹码更多。”纪佑国长出了口气,又说道,“这些年来,我们与日本的经贸往来一直在走下坡路,日本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已抬头。虽然日本经济遭到重创会对我们造成负面影响,但是比起未来十到二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这点牺牲算不了什么。再说了,日本经济越糟糕,越重视与我们的经贸往来,越不敢在贸易问题上与我们发生冲突。从长远来看,不见得是坏事。”

“还有一个问题。”赵润东明显迟疑了一下,才说道,“如果日本经济遭受重创,谁也不能保证日本不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如果日本重蹈覆辙,我们将首当其冲的成为受害国,不可避免的与日本进行全面对抗。”

纪佑国点了点头,说道:“这个问题最严重,只是我们谁也看不了那么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日本再次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意味着‘美日同盟’破裂,对我们来说这不一定是坏事。”

听到纪佑国如此坚定的语气,赵润东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无论如何,我们现在不需要一场战争,更不能主动挑起战争。”纪佑国也看出了赵润东的想法,“我等下给潘云生打电话,让他尽一切努力阻止事态扩大。你与老彭好好沟通一下,做好最坏的准备,尽快把军事行动的方案确定下来。”

“要不要跟庞总理商量一下?”

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明天一早我就找他谈话,征询他的意见。这些事情你不用操心,我会安排好的。”

“我马上去总参谋部。”赵润东站了起来,“跟老彭商量好之后,我们再详细讨论。”

纪佑国点了点头,起身将赵润东送到了门外。

此时,外面的天色已经蒙蒙亮了。

王元庆把早点送来的时候,纪佑国跟潘云生通了电话。

形势不容乐观,受到夜色影响,远程海上巡逻机无法在夜间拦截渔船,紧急出动的快艇来不及在渔船到达钓鱼岛海域之前赶到。

纪佑国没有责备潘云生办事不力,因为事态超出了潘云生的控制范围。

在打与不打的问题上,纪佑国的态度也不是很坚决。事情来得太突然,一时之间纪佑国只能看到事态的正反两面,无法对厉害关系进行准确衡量。

打有打的好处,不打有不打的好处。

作为共和国元首,纪佑国必须全面权衡两者的利弊,选择对共和国最有利的解决办法。

事态发展得太快了,留给纪佑国做出战略决策的时间并不多。

如果渔船上的“保钓义士”登上钓鱼岛,必然引发共和国与日本的直接对抗。如果日本在处理的时候采取过激行动,则将引发军事冲突。借此收回钓鱼岛,打压日本的嚣张气焰,不失为理想结果。如果因此将美国牵扯进来,使共和国与美国直接对抗,则是最糟糕的结果。

要怎么才能达到理想结果,避免最坏结果呢?

想着这个问题,纪佑国根本没有多少胃口。草草吃了几口后,他就让王元庆把早点收走了。

等王元庆回到书房,纪佑国已经与蔺彦博通了电话。

“你去准备一下。”纪佑国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九点半,庞兴龙总理到来后,不要让其他人来打扰我们。另外,蔺彦博先生将在中午十二点半左右回到北京,你安排人员去机场接他。”

“直接请他到元首府来吗?”王元庆暗暗叹了口气。

“对,直接请他过来,安排些精致的糕点与茶水,不要怠慢。”纪佑国揉了揉额头,“潘云生那边有消息了,立即来通知我。”

王元庆一一记了下来,说道:“现在才七点过,你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吧。”

“我在沙发上躺一会,庞总理到了后,你来叫我。”

等纪佑国到沙发上躺下后,王元庆才离开书房,带上了房门。

作为元首的贴身秘书,王元庆很清楚眼前的局势有多么严重,更清楚纪佑国的身体状况有多么糟糕。在接下来的几个,甚至十几个日夜中,纪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外界的敌人,而是自己的身体。

    卷三 东海惊涛

第6章 会错意

迎着艳红的朝阳,叶致胜爬上渔船的了望台,举目朝东方看去。

这是叶致胜第一次乘船出海,昨天夜间不但没有睡好,还差点把胃酸吐出来。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兴奋劲冲淡了所有不适,与他一样,除了那几名水手之外,船上的年轻人都兴奋不已。

“快看,有飞机飞过来了。”

顺着甲板上那名年轻人手指的方向,叶致胜朝西北方向的天空看去。

“是我们的飞机,是我们的海上巡逻机。”

确实是一架涂着红色五星标志,拥有四台发动机,能够飞行数千千米,隶属于共和国海军航空兵的远程海上巡逻机。

“快把标语打出来。”组织这次行动的中年人来到了甲板上,“向为我们保驾护航的同志问好。”

甲板上的年轻人立即忙碌了起来,叶致胜也从了望台上溜了下来。

海上巡逻机从渔船旁边飞过的时候,十几个年轻人展开了用黄色油漆写着“中华儿女,誓死保钓”的红色横幅标语,几个激动的年轻人还抓着帽子或者毛巾挥舞起来,渔船上的气氛愈发昂扬。

刹那间,叶致胜觉得乘坐的不是一艘只有百十吨的小渔船,而是巨大的共和国战舰。

海上巡逻机在渔船上空盘旋了两周,将飞行高度降低到了百米之内,随即,巡逻机上的高音喇叭响了起来。

“他们在说什么?”

“听不清楚,好像让我们大胆前进,不要害怕!”

“向空军同志问好!”

“向空军同志问好!!!”

……

十几个年轻人在甲板上手舞足蹈,没人在乎海上巡逻机到底隶属于空军,还是海军航空兵。在他们眼里,涂有共和国标志地海上巡逻机就是在天空中飞翔的天使,是祖国派来为他们提供保护的天兵天将。

叶致胜兴奋到了极点,随同大伙嘶声竭力的喊叫着。

“砰”的一声,一枚绿色信号弹升上了天空,接着又是一枚红色信号弹。

“中华儿女,誓死保钓!”中年人挥舞着手上的信号枪,神情非常激动。

“中华儿女,誓死保钓!中华儿女,誓死保钓……”

船上的年轻人跟着喊叫了起来,连那几名水手也受到感染,跟着大家一同喊叫了起来。

“大家戴上红色飘带,让空军同志知道我们誓死保钓的决心!”

在中年人的号召下,十几个年轻人将早就准备好的,绘有国旗图案的红色飘带束在了额头上。还有两名年轻人冲到船头,挥舞起了艳红的国旗。

波光粼粼的大海上,小小的渔船雄赳赳、气昂昂的驶向一百多海里外的钓鱼岛。

天空中,海上巡逻机往返盘旋,不断用高音喇叭“鼓舞”渔船上的“保钓义士”。

数千千米外,元首府内。

休息两个多小时,纪佑国的精神好了许多,庞兴龙也在九点三十分准时赶到。

听完庞兴龙的介绍,纪佑国的眉头紧紧的锁到了一起。

作为国务院总理,庞兴龙最清楚共和国的国内情况。按照庞兴龙的说法,历经近六年的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到关键时期,很多问题与不足都暴露了出来。问题主要集中在法制与管理体制上,不足则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上。

与轰轰烈烈的改革相比,共和国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任何好的社会体制都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随着改革速度加快,立法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拿纪佑国推行的“国退民进”政策来讲,因为欠缺相关立法,很多政策从中央下达到地方后,要么变了味、要么没有得到落实,改革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国退民进”的核心思想是淡化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政府从参与者变为服务者,由“大政府”转变成“小政府”,经济建设由民间力量推动,全面推动市场化改革,降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这一改革措施动了许多人的“蛋糕”,在推广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因为欠缺相关法律,所以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权限没有得到约束。纪佑国敢于大力推行“国退民进”的改革政策,主要是通过军事改革以及在印巴冲突中树立起来的威望,获得了军队的全力支持。个人威望无法取代法律在社会规则中的地位,如果没有配套的法律体系,没有建立起合适的管理体制,改革将难以为继。

基础设施的落后也是深化改革的瓶颈。

前五年,产业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生产生活的电动化,包括用电动汽车取代普通汽车,用采用超导技术的电力设备取代普通设备。完成改革的关键是建立覆盖全国的高效率电力网,用汽车充电站逐步取代加油站,用电气化铁路干线取代普通铁路。随着改革深化,特别是电动汽车与电力机车的占有率逐步提高,共和国对电能的需求急剧提高。

公元2015年,共和国的电力缺口达到了总需求量的13%。

为了缓解电力供需矛盾,除了大量建设各类发电厂之外,共和国还从周边国家高价引进电能,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

“初步估计,未来五年中,我们至少需要投入12万亿完善基础建设。”庞兴龙将手上的文件翻到了下一页,“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能够投入的资金不到8万亿,另外4万多亿的资金缺口需要通过民间渠道筹集。除资金之外,能否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将成为继续推进产业改革的关键。”

纪佑国摸了摸下巴,没有急着开口。

庞兴龙说得没错,深化产业改革的先决条件正是资金与技术。资金的问题还不是很大,随着民间资本的壮大,降低市场的准入门槛,加上相关政策的扶持,民营企业会踊跃参加基础建设。

关键还是相关技术,特别是可控核聚变技术与超导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技术。

可控核聚变技术是解决电力紧缺问题的关键,第一座试运行的商业聚变核电站才刚刚完成建设,很多重要技术的可行性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得到证实。超导材料能否进行大规模生产,成为建设覆盖全国的高效率电力网的关键因素,而相关工业技术,特别是与降低生产成本有关的工业生产技术都在验证与试验。

见到纪佑国若有所思的样子,庞兴龙也没有多罗嗦。作为国务院总理,庞兴龙更像是“大管家”。在国内政策上,他拥有仅次于元首的决策权,但是在国际问题上,却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如果我们现在介入一场军事冲突,会对国家发展产生多大影响?”

庞兴龙暗暗一惊,立即问道:“伊朗战争?”

纪佑国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伊朗,是日本。”

庞兴龙又是一惊,听纪佑国说完,他忍不住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我们要尽量争取化解问题,但是得做好最坏的打算。”纪佑国朝总理看了一眼,微微一笑,说道,“没什么好惊讶,我们与日本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