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449章

国策-第449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潘……”

“你自己去说,我可不会当你的说客。”

王元庆呵呵一笑,纪佑国的这番话已经让他心满意足。

“益早不益迟,潘云生的性格你也非常清楚,你越重视,他越卖命。”

“纪老,你这是在出卖朋友。”

纪佑国愣了一下,笑着说道:“他要没有这个意思,我会跟你提起这件事吗?”

“也好,我尽快找老潘谈。”

“记住了,潘云生是军人,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人。”

王元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纪佑国这番话的意思。

真正的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把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上。要想打动军人,金钱、地位、女色什么的都没有用,只有国家利益、军人职责才能产生效果。如同刘晓宾说服康晓霆一样,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军人会义不容辞的挺身而出。即便潘云生与康晓霆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只要他是真正的军人,本质上就与康晓霆没有区别。

王元庆知道怎么驾驭军人,每任国家元首都知道该如何驾驭军人。

    卷九 暗流涌动

第54章 被动选择

24小时不到,局势发生戏剧性转变。

得知消息,鲁拉贾帕尼立即结束政府部长级紧急会议,叫上莱昂纳德、图托、阿亚梅尔、加马尔与汰克尔等政府部长回到总理办公室。

王元庆没有死,还活得好好的。

见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中国国家元首,鲁拉贾帕尼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鲁拉贾帕尼是聪明人,那几个部长也是聪明人。

虽然王元庆在面向中国民众的电视讲话中宣称遇刺时负伤,所以没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民众面前,按照国家法定程序由全体代表大会委员长暂时履行元首职务,但是在鲁拉贾帕尼看来,王元庆这番说辞仅仅是在蒙骗民众。

王元庆为什么要这么做?

让秘书关掉电视后,鲁拉贾帕尼朝汰克尔看了过去。

“已经证明,王元庆遇刺与我们没有关系,中国也没有将矛头对准我们。”沃克尔迟疑了一下,说道,“虽然没有拿到足够的证据,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起由中国内部对政治改革严重不满的人与国外情报机构联合策划的颠覆行动,刺杀王元庆只是其一,关键是推翻中国现有政权,建立一个更加适合某些国家利益的新政权。毫无疑问,最有可能参与颠覆行动的是CIA。”

“也就是说,这只是你的分析?”

沃克尔叹了口气,朝总理点了点头。

“没有证据,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图托提醒了总理一句。

鲁拉贾帕尼点了点头,说道:“就算有证据,我们也什么都做不了。汰克尔的分析非常准确,迫切希望改变中国现状的肯定是美国,CIA在中国组织策划颠覆行动也很正常。关键问题是,王元庆为什么要拖到现在才出面?”

房间内顿时沉默了下来,虽然大家心里都有数,但是没人敢开口。

“如果现在停止撤军……”

“有用吗?”

接触到总理的目光,阿亚梅尔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

鲁拉贾帕尼没有责备国防部长的意思,因为他也非常懊悔。

毫无疑问,中国主动挑起边境冲突,不是为了对付印度,而是为了对付国内的叛国集团。从一开始,王元庆就策划好了整个行动,虽然做得很隐秘,但并不是毫无破绽。如果鲁拉贾帕尼稍微清醒一点,或者稍微细心一点,就能发现其中的破绽,比如中国并未将巴基斯坦卷入战争,而是想方设法让巴基斯坦保持中立。如果早一点发现这些破绽,鲁拉贾帕尼就不会做出退让的决策,也就不会亲手丢掉藏南地区。王元庆在遇刺后一天复出,除了让顾卫民以代元首的身份铲除叛国集团之外,主要就是对付印度,使鲁拉贾帕尼做出错误的战略判断,在战场上做出让步,从而尽快结束冲突。

“是否停止撤军不是关键问题。”图托打破沉默,说道,“关键是,王元庆复出,肯定会对局势产生影响,我们该如何应付新的威胁。”

“你是说,王元庆会撕毁停火协议?”

图托摇了摇头,说道:“毫无疑问,王元庆仍然是中国的头号领导人,中国与我们达成停火协议,肯定是王元庆的意思,也就没有理由撕毁停火协议。”

鲁拉贾帕尼微微点了点头,外长的分析与他的完全一致。

“不撕毁停火协议,不等于不会采取别的行动。”图托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王元庆在这个时候复出,一是为了稳定局势、二是为了展开新的行动。毕竟顾卫民不是正式国家元首,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上没有最终决策权,也就无法代替王元庆。我认为,王元庆很有可能利用我国主动从藏南的区撤军对付我们。”

“什么意思?”鲁拉贾帕尼不动声色的问了一句。

“对任何政府来说,在不战而降的情况下丢掉数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虽然图托说得很委婉,但是意思表达得很明确。

鲁拉贾帕尼长出口气,即便外长不说这句话,他也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中国一直将印度当作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日本战争之后,中国不遗余力的推进全面核裁军谈判,名义上为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实际上却将矛头对准印度。只要全面核裁军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不管印度是否在相关问题上做出让步,比如销毁核武器,都将落广中国的圈套,遭到中国的围剿。也就是说,印度答应销毁核武器,将失去维护国家基本安全的唯一屏障;如果印度拒绝销毁核武器,将成为中国发动战争的理由。中国如此积极的打击印度,正是为了消除最后一个周边隐患。

只要能够拖跨印度,中国绝不会手下留情。

鲁拉贾帕尼在藏南问题上做出让步,中国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借此机会搞垮印度政府。

想到这,鲁拉贾帕尼朝在坐的几名部长扫了一眼。

见到几人脸上的表情,鲁拉贾帕尼心里马上有数了。

只要激发印度国内对政府与总理的不满情绪,就能让鲁拉贾帕尼下台。要达到这个目的,中国只需要设法让那些利益受到损害的印度人采取行动。

1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既给印度带来了繁荣,也改变了印度的社会结构。

由种姓制度产生的传统社会结构已经遭到破坏,婆罗门贵族因为思想保守,未能在经济大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反而是那些敢于冒险、希望改变现实、渴望获得更多利益的平民在经济大潮中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10多年,足以改变整个世界,也就能够从根本上动摇在印度延续了上千年的社会基本结构。新兴阶层的另外一个重要特色是,与中国的经济往来密切,几乎所有“一夜暴富”的印度人都从中国获得了好处,其中歇有小资本家,也有普通工人。

近几年,随着鲁拉贾帕尼转变政策,逐渐与中国疏远,与美国靠近,虽然部分新兴阶层的资本家借助日本战后重建的机会大发横财,但是仍然有大部分新兴资本家将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更重要的是,已经有部分新兴资本家开始反对总理的对外政策。认为日本的战后重建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暂时兴旺的日本市场无法满足印度经济发展的长久需要。印度应该尽快调整政策,放弃一味依靠美国的线路,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这些人的呼声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特别是那些没有能够从日本战后重建中得到好处的新兴资本家的支持,印度政局已经出现了分化的征兆!

在此之前,鲁拉贾帕尼不太重视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如果印度能够在他执政期间完成严业结构升级,或者打下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国内的反对者迟早会闭上嘴。印度的出路不在于倒向哪一方,而是在中国与美国之间周旋,利用中美矛盾获得发展空间。关键就是产业结构升级,只有建立起属于印度的高端产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印度的落后现状,使印度成为世界大国,不再需要外界帮助,也不再需要倒向谁。

现在,鲁拉贾帕尼却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鲁拉贾帕尼不是婆罗门贵族,在坐的官员中,只有图托不是婆罗门贵族,印度政府部长级官员中,仅有5人不是婆罗门贵族。也就是说,日渐衰落的婆罗门贵族仍然在印度政坛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随着社会矛盾加剧,婆罗门贵族与新兴资本家的矛盾肯定会浮上水面。

这是印度最大的问题,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只要王元庆有点眼光,就会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事实证明,王元庆不但有眼光,还有惊人魄力。王元庆肯定会设法搞垮印度政府,引爆印度的政治“炸弹”,使印度在今后数年之内难以正常发展。

数年之后,中国将做好全面战争准备。

印度只有两条出路:一是放弃成为世界大国的野心,二是全力应付中国的威胁。

鲁拉贾帕尼也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再次向中国妥协,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帮助印度度过数年后的难关;二是积极备战,用印度的未来做赌注迎接新的挑战。

从国家利益角度出发,鲁拉贾帕尼应该选择前者。

只是见到在坐的政府官员,鲁拉贾帕尼放弃了这个想法。即便做出自我牺牲,下任总理也会在面对同一问题的时候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从而使鲁拉贾帕尼的自我牺牲变得毫无价值。如果由某个充满野心的婆罗门贵族上台,不但不可能拯救印度,还会使印度彻底葬送。

拿定主意,鲁拉贾帕尼不再犹豫。

“图托。”

正在思考问题的外长立即朝总理看了过去。

“尽快向中国发去外交照会,除了慰问中国元首之外,还要表明我们无意破坏停火协议,将履行协议承诺,只是撤军工作必须放缓。”

“放缓?”图托立即皱起了眉头。

“东部地区的撤军工作放缓。”

图托迟疑了一下,点头表示明白总理的意思。

鲁拉贾帕尼稍微沉思一阵,朝国防部长阿亚梅尔看了过去。

“我尽快安排相关工作,放慢撤军速度。”

鲁拉贾帕尼点了点头,说道:“还要重视军队内部的情况,绝不能发生任何意外。”

阿亚梅尔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该怎么做。

随后,鲁拉贾帕尼又给其他几名官员安排了工作。

既然中国打算搞垮印度政府,鲁拉贾帕尼点不能毫无防范。

    卷九 暗流涌动

第55章 以战促和

鲁拉贾帕尼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被迫调整策略,王元庆却在忙着善后。

接受国家电视台的采访之后,王元庆先后会见了全体代表大会各地区与各委员会的代表、中央政府主要官员、各地方政府主要官员、军队代表与社会各界代表,通过这些人,让全国民众知道元首身体健康,能够履行工作职务。

忙到大半夜,王元庆才送走了最后一批社会人士。

没等他缓过气来,阎尚隆就赶了过来。

“数十个国家发来到交信函,大多都是慰问信函。”阎尚隆停顿了一下,说道,“下午收到印度外交部的外交信函,除了问候元首之外,印度外长还提到撤军的事。”

“什么意思?”王元庆点燃了香烟 因为最后一批社会人士中有几名女性,所以王元庆憋了一个多小时。

“受各种条件制约,印度无法按照承诺完成东部地区的撤军工作。”

王元庆立即皱起了眉头。

“按照印度外长的说法,我军在此之前炸毁了印度东部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导致印军无法按照之前制订的计划撤离东部地区。”

“协商的时候,印度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阎尚隆苦笑了一下,没有回答元首这个问题。

“看来,鲁拉贾帕尼打算跟我们玩花招。”

“该如何回复?”

“暂时不要回复,我会尽快联系你。”

阎尚隆点了点头,起身告辞。

印度放缓撤军行动,肯定不是因为交通不便。与印度协商停火的时候,王元庆就找项铤辉了解了情况,虽然空军炸掉了印度东部地区的大部分桥粱,还摧毁了好几个交通枢纽中心,但是印度东部地区本来就非常贫穷落后,大部分公路的情况都很糟糕,该区域内的河流也不险峻,最重要的是,东部地区的印军主力是擅长在复杂环境下作战的山地部队,只要印度决意撤军,交通的影响并不大。

鲁拉贾帕尼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玩花招?

根本不用想,王元庆就能猜出鲁拉贾帕尼的心思。随着王元庆复出,鲁拉贾帕尼肯定意识到上当受骗了,为了保住政权,鲁拉贾帕尼必须调整对外政策,从一味退让变为适当抗争,让印度军民相信,总理并没向共和国妥协,没有出卖印度的国家利益。降低撤军速度只是鲁拉贾帕尼采取的一项行动,随后还会有更多的行动。

想到这,王元庆心里有数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李存勋带着潘云生来到了元首府。

“外交部的消息收到了吗?”

“早就收到了。”

“我们就是为这件事情来的。”快70岁的潘云生仍然给人一种风风火火的感觉。“不是我吹牛,阎尚隆收到消息之前,我们就收到了情报,知道鲁拉贾帕尼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要求降低撤军速度吗?”

王元庆笑了笑,故意摇了摇头。

“不知道?”潘云生也笑了起来,“小王,你什么时候学会装聋作哑了?”

“老潘,在您面前,我永远都是学生。”

“得,不跟你说这些。”潘云生晃了晃手,说道,“既然猜出了鲁拉贾帕尼的意图,你打算怎么办?”

“你们来的时候,我正在考虑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还没想好对策?”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太急,会使鲁拉贾帕尼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做出对我们最为不利的选择;太慢,会让印度觉得我们没有信心从而采取激化矛盾的举措。既然你们找上门来,应该有成熟的想法吧?”

潘云生呵呵一笑,故意卖了个关子。

李存勋迟疑了一下,说道:“我跟老潘商量了一下,认为最好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王元庆立即皱起了眉头。

“我们的想法是……”

“小李,你认为元首真的想不到吗?”潘云生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与其说鲁拉贾帕尼在试探我们的底气,还不如说鲁拉贾帕尼在寻找自救的方法。发展到现在,局势已经彻底明朗,再蠢的人都能看出名堂。鲁拉贾帕尼最大的对手不是我们,而是国内反对派。他在此时故意宣布放慢撤军速度,很有可能是要迫使我们采取行动,因为按照之前达成的协议,只要印度停止撤军,我们就将恢复军事打击。此一时、彼一时,对鲁拉贾帕尼来说,炸弹不再是追命索,而是救命稻草。战火重新点燃,鲁拉贾帕尼就有了向民众交代的理由,也刷有了稳住印度国内局势的机会。如果你想搞垮鲁拉贾帕尼,让印度爆发政治动乱,就应该像朋友一样的对付鲁拉贾帕尼,而不是把鲁拉贾帕尼当作敌人。”

王元庆呵呵一笑,没有反驳潘云生的观点。

“当然,你要是不想对付鲁拉贾帕尼,可以借此机会重创印度军队。”潘云生的目光在王元庆身上停留了一阵,说道,“两者各有好处,到底哪种选择对我们有利,还得看最终能否达到预想的目的。除了考虑印度,还得考虑美国。我们把印度打得越狠,美国的行动就越积极。从长远来看,如果无法确保除掉鲁拉贾帕尼,就得退而求其次。如果大规模军事打击能够达到部分目的,比如拖累美国,我们也应该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你是说,应该采取积极行动?”

潘云生点了点头,说道:“关键就是美国能否让鲁拉贾帕尼呆在台上。”

“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