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429章

国策-第429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闻媒体在内,更愿意相信美国不愿意廉价出售最尖端的武器装备,准备留着今后卖个更好的价钱。

当然,布鲁德林在新德里的行动,多少受到美国国会的影响。

美国的“军火出口制度”更加严厉,不但需要总统批准,更需要国会批准。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制度是反过来的,即首先由国会审议,批准之后再送到白宫,由总统做出最后的定夺。如此一来,很多军火出口合同都过不了国会这一关,或者在审议过程中被改得面目全非。

如果总统修改了出口合同的具体条款,还得再次提交国会进行审议。要是改上几次,几年时间都过去了。

为了避免泄露尖端技术,更为了避免损失就业岗位,美国国会在审议军火出口合同的时候非常严厉,甚至到了逐字逐句进行修改的地步,别说对印度,就算对英国这样的铁杆盟友,美国国会也非常“吝啬”。2022年,英国提出与美国联合研制新一代无人战斗机,只要求获的生产许可权、以及让几家英国的军火企业参与开发研制工作,结果被美国国会以“损害美国企业与劳动者的权益”加以否决。实际情况是,美国国会的部分议员希望直接向英国出口“成品”,以此保证美国的军火企业能够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为美国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

毫无疑问,布鲁德林在新德里的活动没有取得圆满成功。

虽然鲁拉贾帕尼对“印美未来”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认为军事领域的长期合作不但能够促进印美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也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印美的共同利益,但是鲁拉贾帕尼没有在美国最关心的问题上做出任何承诺,甚至暗示布鲁德林,如果美国仍然吝啬那点先进技术,印度很有可能在克什米尔与藏南问题上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印度与周边邻国的矛盾,为印度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的周边环境。

鲁拉贾帕尼的这一态度,等于打了美国一记耳光,告诉美国佬,印度并不愚蠢。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布鲁德林的新德里之行不是没有任何收获,至少点燃了印度军人的野心。

在美国开出的“军火大单”中,最有现实意义的不是新式装备,而是二手货。

按照布鲁德林的承诺,从2031年2月底开始,美国陆续为印度提供1200辆M23A1型主战坦克(美国在2023年正式投产、用来全面取代M1A3系列的新一代主战坦克,总共生产了4500余辆,其中约1500辆出口到其他国家。这也是美国研制的最后一种主战坦克,其新一代“陆军地面装甲平台”中的“先进多用途装甲战斗系统”,也就是M28系列坦克已经开始替换M23系列坦克)、1500辆M24A1/M25A1系列步兵战车与骑兵战车(与M23系列坦克配套的装甲战车,也是美国最后一代传统动力装甲战车,最新的M29系列全电动步兵战车已经开始服役)、50套共计1200门M129A3型自行榴弹炮(用来全面取代M109系列的榴弹炮,也是美军最后一种使用传统弹药的榴弹炮,其最新式的M133型自行电磁炮已经完成定型试验,即将大规模量产),800架H…60K系列多用途直升机、400架H…53K系列重型直升机、180架AH…64F型武装直升机、240架AH…1Z型武装直升机、360架VC…22C系列倾斜旋转翼飞机,120架C…17H型大型运输机、240架C…130M型战术运输机,如果印度愿意提供翻修资金,美国还可以将封存的“艾森豪威尔”号与“卡尔文森”号航母,以及用来组建航母战斗群的数十艘大型战舰“无偿”转让给印度。

虽然美国并非完全“无偿”提供二手军火,印度必须为这些军火支付昂贵的翻新费用与运输费用,但是对印度军队来说,这些美国军火无疑是一支强心针,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印度军人的野心!

    卷九 暗流涌动

第20章 双簧

美国撕破了脸皮,共和国也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收到军情局提供的“美印军火援助清单”之后,王元庆立即去了总参谋部,让项铤辉召开紧急会议。当然,王元庆不是来找项铤辉讨论战略局势的,一直以来,王元庆就非常注意军人的身份与地位,很少让军人参与国家决策。王元庆只有一个目的,即通过项铤辉了解美国援助给印度的军火会对南亚战略平衡产生多大影响。

按照这几年的一贯作风,项铤辉没有出风头,而是把机会留给了裴承毅。

“总的说来,美国援助给印度的军火不算先进,如同几种直升机都是已经服役数十年的老旧装备,就算丢给我们,我们也不会要,但是规模却非常惊人。”裴承毅将一份刚刚写好的报告交给了王元庆,“如果军情局的情报没有错,这批军火足以使印度将现有主战兵力增加一倍以上。地面装备方面,足以用来组建五个装甲师或者七个机步师;陆航方面,足以组建三个空中突击师或者五个空中突击旅;空军方面,足以使印度的战略空运能力提高一倍以上、战术空运能力提高百分之七十五。”

“简单的说,能够使印度在克什米尔方向上获得兵力上的优势。”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看了项铤辉一眼,又朝裴承毅看了过去。

“巴基斯坦的国力远不如印度,而且巴基斯坦一直奉行与我国结盟的政策。”裴承毅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十多年来,巴基斯坦非常在乎军费投入,几乎每分钱都花在了应该花的地方,没有跟印度搞军备竞赛。因为我们不可能丢下巴基斯坦,所以巴基斯坦也用不着跟印度搞军备竞赛。实际情况是,就算我们为巴基斯坦提供同等规模的援助,巴基斯坦也不一定消化得了,毕竟巴基斯坦军队的规模非常有限。即便立即扩充人员编制,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培“需要承担更多的军费开支。”

“印度不存在这个问题吗?”

“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美国的援助行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王元庆再次把目光转向了裴承毅。

“虽然美国同意帮助印度重建海军,甚至开出了用三十亿美元转让两艘超级航母与二十多艘大型水面战舰的诱人大单,但是总体上说,美国更加希望印度建立一支能够在克什米尔与藏南地区作战的军事力量。”

“什么意思?”王元庆放下了裴承毅的报告,拿起了香烟。

“简单说,就是一支强大的山地作战部队。”裴承毅看了眼放在王元庆面前的报告,说道,“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美国援助给印度的陆航装备上。总共上千架直升机与倾斜旋转翼飞机,还有数百架武装直升机与两百多架战术运输机,足以使印度将山地作战部队的规模扩大几倍,全面提升山地作战部队的战斗力。这其中,H…60系列直升机与VC…22系列倾斜旋转翼飞机的高原性能都非常突出,在全电动直升机问世之前,H…60系列直升机是世界是高原性能最优秀的直升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还从美国采购了数十架此类直升机。虽然这种直升机已经在美军中服役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一直在不断改进,美国提供给印度的K型是其终极改进型号,某些性能不比我们的电动直升机差。八百架H…60K系列直升机,足以让印度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山地作战部队。”

“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克什米尔与藏南地区都是高原山地。”项铤辉替裴承毅做了回答。

王元庆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

“从援助清单来看,美国的意图很明显,印度的想法也很明显。”

“你是说,印度想借此机会发动战争?”

裴承毅摇了摇头,说道:“美国的援助远远无法满足印度的胃口,只要鲁拉贾帕尼有点头脑,就不会盲目听从美国的‘指挥’。更重要的是,如果战争爆发,印度首先更应付的不是陆地上的威胁,而是海洋上的威胁。

王元庆灭掉了即将燃尽的烟头,示意裴承毅继续说下去。

“我们向印度洋派遣了一支航母战斗群,让另外两支航母战斗群在南海待命。”裴承毅接住项铤辉递来的香烟,没有急着点上,说道,“如果战争爆发,印度首先需要应付我们的空中打击,随后就得与我们争夺制海权。虽然印度有两艘中型航母,而且还采购了F…35系列战斗机,但是半岛战争期间,F…35系列战斗机的性能就受到了质疑。如果爆发海战,印度很有可能输得一干二净。有了日本的前车之鉴,印度非常清楚丢掉制海权的后果。更重要的是,印度的情况不比日本好多少,虽然印度国土广袤、资源丰富,恒河流域还是世界上条件最好的农业产区,但是印度所需的大部分资源,比如石油、稀土、乃至百分之四十的粮食都需要进口,只要遭到战略封锁,不但印度的经济将迅速崩溃,近一半的印度人还将面临生存危机。除非美欧像援助日本那样为印度提供包括每年数亿吨的粮食,不然在经济崩溃之后印度没有足够的外汇从海外购买粮食。美欧能够解决几千万日本人的吃饭问题,却不见得能够解决几亿印度人的吃饭问题。印度丢不起制海权,也不能丢掉制海权,只要无法确保在战争中获得制海权,印度就不会贸然发动战争。”

王元庆笑了笑,多看了裴承毅几眼。

这些话能够从一名军人嘴里说出来,足以证明裴承毅不是一名简单的军人。

“事实明摆着,印度不肯拿三十亿美元的超低价格换回两支航母战斗群,表明鲁拉贾帕尼没有失去理智,更不会听从美国的吩咐。”

看了项铤辉一眼,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鲁拉贾帕尼没有在诱惑面前失去主张。还是我开始的问题,美国此举会对南亚局势造成多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以及对我们的利益造成多大的影响?”

项铤辉苦笑了一下,把发言机会留给了辈承毅。

“巴基斯坦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或许很快就会向我们提出新的请求。”裴承毅知道项铤辉想让他说什么,更清楚王元庆想听什么。“支持巴基斯坦与印度搞军备竞赛是下下策,最好的办法是在不扩大军队规模的情况下提升巴基斯坦军队的战斗力,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为巴基斯坦提供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用质量弥补数量上的差距,维护南亚战略平衡。以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我们转让生产技术,巴基斯坦也不见得能够立即掌握,而且任何一条生产线都需要好几年的建设与调试时间。如果巴基斯坦希望尽快获的先进装备,我们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成品,尽快提高巴基斯坦军队的战斗力。”

王元庆暗自一笑,裴承毅不但提出了解决办法,还提出了应付常务委员的办法。

“对我们来说,当前的威胁不是很大,主要是美国提供的装备过于落后,技术差距太大,即便数量再多,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与印度的军力对比。不过从长远来看,印度肯定不会满足美国提供的二手装备,会循序渐进的引进美国的先进装备,甚至通过与欧盟、俄罗斯做军火交易迫使美国出售尖端武器装备。按照军事力量建设的周期计算,十年之内,印度很难对我们构成威胁。十年之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如果现在爆发战争,会有多大的影响。”

“肯定有影响,而且不可低估。”这次,项铤辉抢在裴承毅前面说道,“按照我们最初制订的作战计划,一个空降军就能收复藏南地区。即便支援巴基斯坦作战,也只需要出动两个空降军。如果战争时间拖延到美国援助的武器装备到达印度之后,我们至少需要投入两个空降军才能收复藏南地区。要想稳住战局,还得在西面投入一个空降军与一个快反军,从而使我们的战争支出提高一倍以上,伤亡数字也很有可能增加一倍。”

很明显,项铤蟾说的全是王元庆最敏感的事情。

“光有装备,印度军队也不可能立即提升战斗力吧?”

“如果美国愿意,随时可以为印度提供其他援助,比如培训印度军队。”项铤辉没给裴承毅开口的机会,因为这样的问题只有总参谋长才有说服力。”这些年来,美国一直在帮助印度军队掌握美制武器,虽然美国派往印度的教官数量并不多,但是对印度军事力量产生的意义非常明显。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美国教官教给印度军人的战争思想、战术指挥方式足以使印度的军事实力提升一个级别,使印度军队懂得如何打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特别是与我们这样的对手作战。”

“培训工作很有可能在装备到达之前进行。”裴承毅不轻不重的嘀咕了一句。

见到两位军人一唱一合,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

很显然,项铤辉积极主战,裴承毅则更加理智,只是受项铤辉的影响,裴承毅不得不在态度上有所选择。

王元庆不得不承认,布鲁德林的新德里之行给共和国制造了一个巨大的麻烦。

    卷九 暗流涌动

第21章 因势利导

离开总参谋部,王元庆没有返回元首府,而是去了顾卫民的住处。

“这是什么时候获得的?”

“两天前,由李存勋亲自审讯。”王元庆端起茶杯,喝了两口,说道,“我没有让军情局立即采取行动,只是进行严密监视。虽然这两天获得了一些新的线索,但是仍然没有拿到有力证据。”

“即便没有证据……”

“没有证据,就不能用法律制裁叛国份子!”王元庆回答得非常果断,“挫败叛国企图是其一,杜绝叛国行为是其二。如果我们不能用法律制裁叛国者,谁能保证今后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能够度过难关,并不表示今后会安然无恙。搞政治改革是要让共和国长治久安,打击叛国份子也要达到同样的目的。”

顾卫民暗自叹了口气,没跟王元庆争辩。

虽然顾卫民与王元庆曾经有过矛盾,但是对王元庆了解得越多,顾卫民越发相信,王元庆不但是一个现实主义领导人,还是一个怀有理想的现实主义领袖。面对现实,王元庆有惊人的勇气与魄力:为了理想,王元庆有过人的意志与决心。性格的两面性,让王元庆在重大决策上往往表现得常人难以理解,甚至让人觉得非常矛盾。比如对付日本的时候,王元庆的表现异常冷酷,举手投足之间就让1亿多日本人灰飞烟灭;对付叛国份子的时候,王元庆的表现异常慎重,生怕造成冤假错案。

最初的时候,顾卫民不大理解,因为在顾卫民看来,内部威胁远甚于外界强敌。

几天下来,顾卫民也渐渐明白,主导王元庆思想观念的不是现实利益,而是崇高的理想。只有怀有崇高理想的人,才能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毫不犹豫的舍弃个人利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想明白这一点,顾卫民也就明白当初纪佑国为什么要重点培养王元庆,赵润东为什么要全力支持王元庆。对处于大变革时代的共和国来说,只有王元庆这种能够冷面现实又能心怀理想的领导者,才是最优秀的统帅。

“布鲁德林在新德里给印度开出了免费大单,军情局刚刚收到情报。”

“很严重?”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规模之大,远超我们的预料。按照总参谋部的分析,美国此举肯定会打破南亚的战略平衡,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项铤辉?”顾卫民皱了下眉头,他一直对项铤辉不太感冒。

“不仅仅是项铤辉的判断。”王元庆看了眼顾卫民,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老顾,我知道你对项铤辉有成见,我也知道项铤辉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人。当初彭老力挺项铤辉,不仅因为项铤辉的个人能力,还与他的价值观念有关。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一个像项铤辉这样的总参谋长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共和国的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