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381章

国策-第381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拥有“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情况下。国防部的军费审批部门与全体代表会的军费审批委员会没有任何理由花数百亿元,让空军采购只有防御能力的先进战斗机。

空军在行动。海军也在行动。

已经到达西太平洋上空的远程海上巡逻机迅速飞往日本舰队所在海域,用机上的远程对海搜索雷达探寻日本舰队的踪迹。利用海军的战术数链。远程海上巡逻机能够将获取的情报直接发送给附近的海军战舰。不需要通过海军司令部或者海军航空兵司令部中转。大大缩短了战术反应时间。

海面下。数艘潜艇在收到命令后向日本舰队所在海域方向前进。

当天下午。总共有4艘潜艇对海军司令部的命令做出回应,其中包括在战争爆发时击沉日本海军3艘战略核潜艇的“刺豚”号、“江豚”号与“海豚”号。共和国海军战斗力最强的3条“鲨鱼”都嗅到了“血腥味”。纷纷前来“聚餐”。另外1艘潜艇的名声更大。即乐家成指挥的“剑鱼”号。虽然“剑鱼”号在新锐的“海豚”级艇面前有点“廉颇老矣”的味道,但是其性能仍足够先进,在2026年进行第三现代化改进之后。至少够服役到2040年!不得不承认。潜艇艇长的个人能力往往在对战局的判断上。

杜兴华与刘海峰不必多说。哪里可能发生战斗。两人在万里之外都能感觉到。肖靖波的能力也不错。只是之前没有的表现机会。乐家成跟着华剑锋干了10多年。就算没有华剑锋那么厉害。也在华剑锋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华剑锋的知这一消息后。不得不暗自感叹。别说4艘潜艇。只要让“刺豚”号与江豚”号潜入日本舰队内部。就能搞的天翻地覆。到时候恐怕没有必要出动轰炸机与舰载战斗机了。

幕青云与窦海鲲也早就听闻杜兴华与刘海峰的大名。更不敢有半点大意。现在不是如何消灭日本舰队。而是如何抢到更多的战果。

杜兴华还好说。为人比较沉稳,往往会考虑好退路。才会出手。刘海峰就是疯子。不但战术大胆。而且往往置之死地而后生。早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刘海峰就放出话来。不在战场上击沉2艘航母。绝离开一线部队!

虽然华剑锋从来没把刘海峰的话当真。但是机会就在面前。刘海峰会坐失良机吗?

对刘海峰了解不多的朱荣辉都认为。只要日本舰队继续南下。进入潜艇伏击圈。恐怕就没有舰队什么事了。

因为舰队所处时区比共和国首都提前了一个小时。所以幕青云在夜间19点45分下达了战斗命令。

日本舰队一直南下。双方将在27日凌晨1点左右遭遇!

    卷八 百年积怨

第91章 好马无好鞍

论能力,南源本算得上是日本海军少壮派将领中的翘楚,不然也当不了舰队司令。

东海战争后的日本内乱,导致日本海军人才大量流失。10年间,日本海军一直在培养年轻军官。南源本作为在军政府时期获得晋升的年轻将领,不但受到重用,还在2019年前往美国的彭萨拉科海军学院(美国海军的西点军校)留学深造,直到日本试爆核武器之后才回国。

当初,与南源本一同前往美国深造的日本军人都得到了重用。由此可见,南源本算得上是日本海军的中坚人才。

独岛战争后,已经是海军少将的南源本主动申请担任“赤城”号大修时的装配长,积极参与“赤城”号的大修工作,向造船厂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与建议。南源本主动降级(航母装配长的对应军衔为大佐),与其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美国海军的强大实力给南源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成为不折不扣的航母派。回国之后,南源本一直在推动航母的建设工作,与积极发展战略核潜艇的潜艇派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不是说南源本反对发展潜艇,而是认为潜艇不可能成为海军核心战斗力。

南源本的观点没有错,因为潜艇确实不是强大海军的核心力量。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制海”,是夺取制海权、维护制海权,制海权的核心价值是获得利用海洋的能力。利用海洋无非两种手段,一是开采海洋资源,二是维护海运航线。强大海军都建立在强大的海运力量之上,往往已是海洋利益的拥有者,维护制海权比夺取制海权更加重要。潜艇的所有战术性能都不是用来维护与夺取制海权,而是用来破坏被敌人掌握的制海权。只有以航母为核心的海面舰队才具有维护与夺取制海权的能力。因此,航母才是海军的核心力量!

这套海军发展的理论不但被各大海军奉行,也被各大海军用行动证明。

美国海军不具有可比性,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海军就是最强大的海军。真正有可比性的是前苏联海军与中国海军。具有与美国争夺制海权的实力之前,前苏联海军与中国海军都把重点放在潜艇上,以破坏敌人的制海权为主要作战任务。随着国力增强,前苏联海军与中国海军都开始大规模建造航母,打造强大的海面舰队。区别是,前苏联海军在看到希望之前就烟消云散了,中国海军则坚持走了下来,最终获得了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强大实力。

中国海军地实力体现在哪?肯定不是世界一数二地潜艇。而是能够与美国海军叫板地航母战斗群!

南源本能够看到问题。却无法解决问题。因为日本还不具备打造一支一流海军地国力。

当年。村上贞正下令冻结建造大型航母地计划。正是因为日本地国力严重透支。无法保证完成航母地建造工作。也无法为大型航母配备先进地舰载飞机与护航战舰。如果不顾国家实力强行建造大型航母。日本经济早就崩溃了。

对海军将领来说。长远眼光是才能地直接体现。海军是“战略性”军种。没有长远眼光。就算不上优海军军人。

毋庸置疑,南源本的能力并不差。舰队南下的时候,南源本就意识到,在离开预定航线后,舰队很快就会被中国的侦察卫星发现,从而被中国舰队发现。

随着巡洋舰的远程警戒雷达发现了南面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南源本的推测得到了证实。

远程海上巡逻机不是战术侦察机,不但数量有限,还只能在陆上机场起降。中国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出现在日本舰队附近,往返航程就超过了6000千米,如果巡逻时间超过2小时,中途至少需要进行2次空中加油。如果中国海军没有提前得知日本舰队的大致活动区域,不可能派出远程海上巡逻机搜寻日本舰队!

毫无疑问,中国舰队就在附近!

入夜,南源本下达了战斗命令,舰队的防空战斗机数量增加了一倍,让2艘航母上的8架预警直升机轮番出动,向南面派遣2艘防空驱逐舰拓展舰队防空警戒范围。

看得出来,南源本首先做的是加强防空。仅有防空,不足以确保舰队安全,更不可能击败中国舰队。

防空战斗机必须在舰队附近巡逻,而且在巡逻时不能使用火控雷达,无法起到警戒作用。预警直升机的探测能力非常有限,即便在3000米的最大升限上,也只能发现250千米外的战斗机,或者150千米外的大型战舰。战舰上的远程警戒雷达主要用来探测空中目标,对海面目标的探测距离不会超过60千米。

也就是说,南源本没有有效的侦察手段!

虽然不对空军抱多大希望,但是南源本还是呼叫了空中支援。结果让他非常失望,空军正在全力拦截轰炸日本本土的中国机群,在前2个小时的战斗中,已经有3架预警机被击落,剩下的预警机全部关闭了雷达,逃离战场,根本无法为舰队提供支援。

空军自身难保,怎么顾得上海军?

可惜的是,日本海军没有像共和国海军那样的岸基航空兵,其岸基航空兵的主要力量是反潜巡逻机与反潜直升机,没有配备战斗机与预警机。

聊胜于无。无法获得空军支援,只能寻求海军航空兵的支援。

20点不到,第一批反潜巡逻机到达舰队上空。

南源本给反潜巡逻机安排的任务不是搜索附近的潜艇,而是向南飞行,替舰队执行战术侦察任务!在搜索海面目标的情况下,反潜巡逻机的能力不比预警机差。

所有反潜巡逻机上都备了对海搜索雷达,而且都是能够发现上百千米外潜望镜与通气管的高性能雷达,也就能够发现更远处的海面战舰!

为了“鼓励”反潜巡逻的飞行员,南源本为每架反潜巡逻机提供了2架护航战斗机。护航是其次,南源本的意图是,在反潜巡逻机发现中国舰队之后,由战斗机以更快的速度突破中国舰队的防空网,进行近距离侦察,确定中国舰队的具体情况,为发动攻击提供必须的战术信息!为此,所有护航战斗机只携带了自卫用的格斗导弹,以及侦察设备!

派出侦察力量之后,南源本亲自与负责航空作战的参谋及支舰载机航空联队的指挥官商讨了攻击战术。

不用商讨,南源本都知道,2艘航母必须发挥最大攻击能力,才能击败中国舰队!经过周密策划,南源本确定了攻击战术。

“赤城”号出动28架舰载战斗机,其中20架执行攻击任务、8架执行护航任务;“加贺”号出动22架舰载战斗机,其中16架执行攻击任务,6架执行护航任务。36架战斗机总共携带144枚重型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足以撕开中国舰队的防空网,对3艘大型航母构成致命威胁。比较遗憾的是,护航战斗机的数量偏少。加上没有协助的预警机,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凶多吉少。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中国舰队做出反应之前发动攻击!

22点不到,南源本下达命令,让执行攻击任务的飞行员进入座舱待命。只要反潜巡逻机与侦察机发现中国舰队,立即发动攻击!

战斗机能否返回,南源本根本没有想过。日本舰队只有一次攻击机会,而且还得抢先攻击。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别说战斗机无法返航队都将失去返航的权利。南源本甚至意识到,反潜巡逻机与侦察机与中国舰队接触,意味着日本舰队已经进入了中国舰队的打击范围,中国舰队的战斗机很有可能已经升空,甚至正在向日本舰队飞来。如此一来,就算能够重创中国舰队,日本舰队也凶多吉少!

确实是凶多吉少,派出侦察机与攻击机群之后,日本舰队仅剩下了不到30架战斗机。面对3艘大型航母的攻击,至少需要50架战斗机才能保证舰队安全。

南源本没有多想。没有预警机,即便有再多的战斗机,舰队防空也形同虚设。如果不能一举歼灭中国舰队,日本舰队也将完蛋。大不了拼个玉石俱焚,即便中国海军还有1艘中型航母,也无法夺取制海权!

日本海军承担不起损失,中国海军也承担不起损失。

安排好进攻力量之后,南源本对舰队的反潜力量做了调整。防空作战的时候,最大的威胁来自海面下。如果让中国潜艇突破舰队的反潜网,后果将不堪设想!

万幸的是,南源本手里不缺乏反潜力量。

2艘航母上有12架反潜直升机、2艘巡洋舰上有4架反潜直升机、6艘驱逐舰上有12架反潜直升机、6艘护卫舰上有18反潜直升机,总共46架反潜直升机,足以分成3支反潜直升机编队,在前方与左右两侧构建外围反潜网。6艘驱逐舰与6艘护卫舰能够在3个方向上构建内层反潜网。

23点左右,第二批反潜巡逻机到达。这次,南源本让反潜巡逻机留了下来,在舰队前方、也就是最有可能埋伏有中国潜艇的方向上执行前进反潜巡逻任务。

不得不承认,南源本的这一部署非常恰当。

当然,南源本并不知道,他的反潜部署,让日本舰队的幸存时间延长了数个小时!

    卷八 百年积怨

第92章 只缺运气

击沉“飞龙”号,刘海峰并不觉得有多大成就感。

以往执行战备巡逻任务时,刘海峰指挥的“江豚”号曾经多次发现“飞龙”号,用计算机模拟了攻击与规避过程。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但使用了潜艇的中央火控计算机,还使用重型反潜鱼雷。“江豚”号顺利完成作战任务、离开危险海域,“飞龙”号也“顺利”沉到海底。

以最快速度离开反潜巡逻机的搜寻范围之后,“江豚”号再次潜伏下来。按照作战计划,刘海峰可以在此时下达返航命令,回到潜艇基地,向潜艇司令部递交作战报告,官兵们也能在岸上休息几十天,顺便回家住上一段时间。与张雪峰等军官、以及部分士官商讨之后,刘海峰做出了留下来的决定。

战争已经爆发,日本舰队肯定会出港执行作战任务。

不管有多少潜艇在西太平洋执行猎杀任务,“江豚”号还有29条重型鱼雷、8枚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与8枚反舰导弹(4枚储存在鱼雷架上,4枚储存在垂直发射管内),总不能带着这么多“军火”回家吧。再说了,执行猎杀任务的周期为60天、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周期可以长达90天,才在海上活动不到30天,剩余的物资足够“江豚”号继续在海上活动2个月、官兵状态良好,完全没必要急着返航。

既然留下来,就得主动寻战机。

刘海峰的胆子确实很大,“江豚”号在伊豆诸岛南面的太平洋海域转了几圈后,23日下午转向北上,24日凌晨再次回到伊豆诸岛海域。也就是说,不到24小时,“江豚”号回到了击沉“飞龙”号的地方。利用高频海底地形探声纳,能够清楚看到散落在海底的潜艇残骸。

“江豚”号返回战场,不是为了找到“飞龙”号的残骸,刘海峰也没有“鞭尸”的恶劣喜好。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等待日本舰队!

击沉“飞龙”号。让刘海峰在“潜艇战绩”上追平了华剑锋。如果能够击沉2艘航母与几艘大战舰。刘海峰就将超越华剑锋成为共和国有史以来战绩最大地潜艇长。

不得不承认。刘海峰不但有胆量。还有头脑。日本海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击沉“飞龙”号地“江豚”号会再次返回交战海域。

24日上午“江豚”号与1艘水面舰艇发生接触。断定为反潜护卫舰。让刘海峰觉得不可思议地是日本护卫舰没有发现近在咫尺地“江豚”号。确定为1艘单独活动地护卫舰之后。刘海峰压住了出手地冲动。没有浪费宝贵地重型鱼雷。那艘日本护卫舰在“飞龙”号沉没地点徘徊了几个小时。用主动声纳探测了海底情况。随后转向返航。由此推断。护卫舰地任务不是反潜,而是寻找“飞龙”号地残骸。

耐心等待总有回报。

24日夜间,“江豚”号首次与日本舰队遭遇,侧舷被动声纳明确测出了16艘大型战舰的准确位置与航行数据。可惜的是,刘海峰没能获得偷袭的机会。日本舰队的速度一直保持在16节以上,附近到处都是反潜直升机与反潜巡逻机,还有10多艘具有强大反潜能力的护航战舰。如果“江豚”号不顾小命,加速追上去,肯定会被反潜力量发现,在发射鱼雷之前就被日军击沉。尾随日本舰队航行4个小时,“江豚”号主动脱离接触。

由此可见,刘海峰不是疯子,而是非常冷静的潜艇艇长。

测出日本舰队的航线之后,刘海峰与张雪峰抓住了其中的规律:日本舰队一直在规避侦察卫星!

按照张雪峰的建议,“江豚”号在25日上午到达了第一个伏击点。运气不是很好,日本舰队没有主动送上门来,而是在距离“江豚”号大约50千米处转到了另外一条航线上去。

25日夜间,“江豚”号到达第二个伏击点。运气仍然不怎么样,日本舰队好像在故意“调戏”刘海峰,再次在距离“江豚”号大约40千米处转向。

26日上午,“江豚”号到达第三个伏击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