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277章

国策-第277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J…14B跟在导弹后面,一同冲上夜空。

急剧爬升时产生地巨大过载让梁国翔产生了一种久违了的感觉。因为发射导弹后机群地行踪已经暴露,所以再也不需要顾虑什么。现在需要的不是隐蔽行动,而是与敌人争抢时间!

遭到导弹攻击时,F…22A的处境非常尴尬。

2架向西南飞行的F…22A来不及转向,只能启动火控雷达,希望能及时发现袭的战斗机,赶在被导弹击落前发动攻击。2架向西北飞行的F…22A全速左转,与E…11A拉开距离,避免失的的导弹将E…11A当成攻击对象。

E…11A的处境最危险。

虽然雷达与导弹告警机没有发出警报,但是敌人就在附近。一边呼叫东面的F…22A赶来增援,E…11A一面转向撤离危险空域。对于用B787客机机体为雷达运载平台、最大飞行速度仅有每小时950千米的E…11A来说,根本逃不出J…14B的“五指山”。

E…11A上的美军飞行员最想不通的是,对方竟然没用导弹攻击特征更明显的预警机!

这个惑没有持续多久,当J…14B出现在E…11A的肚皮下面时,预警机上的所有导弹诱饵与干扰装置都成了摆设。

2个急促短点射、2条划破夜空的“火龙”终结了E…11A。

对付预警机,梁国翔甚至连航炮炮弹都舍不得多用。

E…11A变成圣诞节的烟花时,东面夜空中出现了8道“闪电”,美军护航战斗机的反击到达了。

    卷七 半岛硝烟

第72章 高调亮相

担任空中指挥任务的E…11A被梁国翔击落,北面的美军机群顿时乱了阵脚。

贾宝国与林岱珏率领的空军战斗机机群毫不费力的击溃了美军的第一批战斗机,梅乐弛再次收获2个独立战果,战绩增加到23。返航途中,梅乐弛非常兴奋。新增2个战果对巩固梅乐弛的“头号王牌”地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戢洋浩只在当天晚上收获1个战果。回到基地,得知梁国翔在这次空战中的收获时,梅乐弛顿时傻眼了。

干掉E…11A不算什么,梅乐弛在前几天的战斗中击落了2架E…11A(共同战果)。

让梅乐弛受不了的是,海航的“传奇”飞行员竟然在一场战斗中击落了那么多、多得令人无法置信的敌机!

击落E…11A之前,梁国翔就已经收获了2个独立战果。

第2批F…22A赶到的时候,梁国翔因地制宜,利用坠向地面的E…11残骸避开了对方射来的8枚AIM…120E中远程空对空导弹。

“东北方向,雷达锁定目标,火控数据输入完毕。”

狄泊清报告情况时,梁国翔迅速接通导弹电源,瞄准了飞在最前面的2架F…22。随着J…14B的腹部弹舱舱门弹开,2枚SD…16拦截导弹被弹出弹舱后凭惯性飞行了一段距离,随后闪电般的划破夜空,射向目标。

“手动引导!”

“明白,手动引导!”

狄泊清有条不紊地控制着战机地火控雷达。以最理想地方式攻击2架F…22A。

所谓地“手动引导”。准确地说。应该是“被动雷达加无线电指令制导”。这是一种特殊地末段引导方式。一般用来对付40千米以内地单个目标。发射导弹后。战机地机载火控雷达以跟踪照射方式、集中向目标持续发射带有特殊编码地电磁波。导弹上地火控雷达以被动方式工作、接收获取目标反射地电磁波。

因为机载火控雷达地功率与抗干扰能力比弹载雷达强得多。所以如同用功率更大地探照灯照亮了目标。让导弹能更加轻易地发现并且跟踪目标。最重要地是。即便敌机释放干扰弹与干扰诱饵。飞行员也能以手动地方式控制火控雷达照射敌机。用无线电向导弹发送攻击指令。使敌机地欺骗干扰完全失效。如果不受到其他战机攻击。这种攻击方式地命中率能达到百分之百!

实战中。很少能够出现如此理想地攻击条件。很多时候。机会不是等来地。而是创造出来地。

长机攻击最前面2架F…22A时,跟在后面地闻晓与罗惊鹏以交叉拦截的方式瞄准了后面2架F…22A。僚机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长机,一般情况下不会与长机抢战果。

F…22A刚刚发动第一轮导弹攻击,还没来得及再次锁定目标就遭到对手反击。

前面2架F…22迅速做出高难度机动动作、释放干扰弹与诱饵弹,妄图摆脱迎面射来的SD…16。导弹像长了眼睛一样,跟随战机做出机动动作。与导弹相比,任何一种战斗机的机动性能都不值一提。只要被导弹死死咬住,没有任何战斗机能够幸免。

后面2架F…22更加悲惨,在遭到2枚导弹夹击的情况下,生存率不会超过5%。

因为距离太近了,所以这场战斗用时不到30秒。夜空中多出了绚丽的烟花,3架J…14B毫发无损的转为向北飞行。

“梁哥,拦截导弹用完了。”

“我知道。”梁国翔迅速平静下来,“僚机报告弹药情况。”

“我还有两枚拦截导弹。”

“我也有两枚。”

“不错,长机搜索前进,僚机跟进,准备拦截敌机。”

梁国翔一马当先冲在前面,2架僚机自觉放慢飞行速度,把距离拉到10千米左右。

空军地KJ…22在数百千米之外、附近没有支援力量,梁国翔选择了J…14B战斗机单独执行空战任务时的典型战术。

长机在前面领队飞行,相控阵火控雷达以广域搜索模式工作。在最大工作功率的情况下,J…14B的机载火控雷达对RCS20平方米的高空大型目标地探测距离超过350千米,对RCS1平方米的低空小型目标地探测距离也能达到120千米,性能不比某些小型预警机上的雷达差多少。发现目标后,长机用战术数据链将战术信息发给跟在后面地僚机,由僚机负责攻击。必要情况下,僚机只需发射导弹,剩下的工作全由长机负责。如此一来,既能确保及时发现敌机,又能避免僚机过早暴露行踪。

梁国翔不是独立作战,通过战术数据链,能够从周围300千米内地友机获得战场信息。

“梁哥,北面打起来了。”狄泊清此时变成了“空中引导员”,“是2中队,正在截击向南逃跑的美军机群!”

“有多远?”

“二百二十千米,三八线以北,数据发给你了,主屏幕上。”

梁国翔微微皱了下眉头,朝中央的主屏幕看去。

战场形势很纷乱,空战进入格斗阶段,数十架战斗机纠缠在一起。屏幕上只有数十个亮点,很难分辨出敌我。

“梁哥……”

“再等等,美国佬坚持不了多久。”梁国翔看了眼距离数据,“僚机注意,敌机群正在接近,准备接受战术信息。”

“明白,数据链准备就绪。”

“明白!”

听到2名飞行员的答复,梁国翔长出了口气。

狄泊清没有闲着,迅速接通战术数据链,将火控雷达获得的信息发送给僚机。

对巡航飞行速度达到1。45马赫(空战过后,J…14B少了几百千克的弹药与大约2吨航空煤油,巡航飞行速度有所提高)的战斗机来说,10分钟就能飞完220千米。

“梁哥,美军开始撤退。”

“距离多少?”

“一百二十千米,正在高速接近。”

“僚机准备拦截。”梁国翔咬了咬牙,“长机引导,发射导弹后加速赶上来,准备与美军格斗。”

“明白!”

“明白!”

梁国翔下达命令的时候,狄泊清让火控雷达转为跟踪模式。在火控系统的控制下,战术数据自动传输给僚机。

距离缩短到不到80米时,2架僚机各发射了2枚SD…16导弹,以交叉攻击方式拦截距离最近的2架F…22A。为了避免暴露行踪,僚机仍然没有打开火控雷达,为导弹提供目标信息地工作由长机承担。

美军战斗机立即做出反应,转向朝黄海飞去。

梁国翔没有把精力放在2架注定会被导弹追上击落的F…22A上。在导弹进入了自导攻击阶段后,狄泊清结束了对美军战斗机的照射,向导弹发出了最后一串攻击指令。随即,长机的火控雷达转向迎面飞来地F…22A机群。

“妈的,至少有十……至少有二十架!”

“盯好四周!”梁国翔推下了油门杆,“跟随长机机动,找准机会就开火!”

2架僚机追了上来,一左一右的紧紧跟在长机身后。

距离迅速缩短,双方没有急着开火。

虽然包括PL…15与AIM…9X在内地绝大部分格斗导弹的最大迎头攻击距离超过了25千米,但是实战中飞行员很少向10千米外的敌机发射格斗导弹,往往会把距离缩短到5千米以内才发射导弹。原因有两个,一是格斗导弹的飞行速度一般在3马赫以下,有的只有2马赫,远不如拦截导弹;二是战斗机在格斗空战中,发动机均以最大推力工作,距离稍远就能摆脱格斗导弹。只要进入5千米,几乎没有战斗机能够依靠速度摆脱格斗导弹。

利用头盔瞄准系统,梁国翔可以在格斗导弹引导头的攻击范围内,向任何一个方向上的敌机发射导弹。

攻击前,J…14B的腹部弹舱舱门打开,格斗导弹在电动挂架地推动下,露出了导引头。

对面,F…22A战斗机也做出了类似的动作,打开侧面弹舱,伸出AIM…9X的导引头,让导弹能够自动探测与跟踪目标。

“梁哥,八千米……七千米……六千米……”

没等狄泊清报出最后的数据,梁国翔摁下了操纵杆上的导弹发射按钮。

1枚PL…15拖着尾焰飞离弹舱,向5千米外的F…22A射去。与发射拦截导弹不同,格斗导弹直接在发射架上点火,缩短了攻击准备时间。

2架跟上来的僚机相继发射格斗导弹。

对面,至少8架F…22A向3架J…14B各发射了1枚AIM…9X。

导弹告警机响起,3架遭到攻击的F…22A做出规避动作之前,梁国翔驾驶地J…14已经从平飞改为俯冲。

“左后方,导弹逼近,三枚。妈的,是四枚!”

梁国翔没有理会狄泊清,紧紧抓着操纵杆,将油门推到了最大限度。

“右转,快右转。”狄泊清不但在提醒搭档,还打开了操纵杆上的诱饵弹发射开关,随时准备抛出帖在机身尾部两侧的红外/紫外诱饵弹。

J…14B以极快的速度冲向地面,AIM…9X以更快地速度追了上来。

当J…14B以9G的过载完成右转向地时候,左侧的机翼几乎碰到了树梢。虽然导弹地机动过载远远超过战斗机,但是导弹的反应速度肯定比不上战斗机,再先进地计算机也比不上人脑。咬得最紧的2枚AIIM…9X刚转向就一头钻进了树林,炸起了2团火球。后面的2枚AIM…9X在夜空中划出2道弧光,继续追击J…14B。

“发射诱饵弹!”

听到梁国翔的话,狄泊清立即摁下了发射开关。

左侧的诱饵弹弹出后,迅速炸开燃烧,产生了与J…14战斗机类似的、更加明显的红外辐射与紫外辐射。虽然AIM…9X配备有红外/紫外双模式成相引导头,但是当诱饵弹产生的辐射背景与目标相似的时候,仍然无法避免被欺骗的结局。

刚刚爬升的J…14再次转为俯冲。

最后2枚AIM…9X在空中爆炸的时候,梁国翔已经盯上了头顶上的那架F…22A。

    卷七 半岛硝烟

第73章 新纪录

规避导弹的时候,2架僚机没再跟随长机。

3打20,就算梁国翔、闻晓与罗惊鹏再厉害。一轮冲击下来。不可能继续保持战斗队形。甚至无法在激烈的战斗中寻找战友。

对3架J…14B战斗机的飞行员来说。只有一件事情值的他们集中所有精力:被敌机击落之前用掉所有导弹!

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因为长机吸引了半数AIM…9X。所以闻晓与罗惊鹏抛出诱饵弹之后避开了导弹。

相对而言。遭到攻击的3架F…22A就没这么幸运了

虽然AIM…9X属于典型的第四代格导弹。性能比第代的AIM…9M先进多。但是AIM…9X毕竟是在AIM…9“响尾蛇”系列格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为降低成本。采用了大量“成熟”技术。与PL…13、A…11E“弓箭手”(俄罗斯的代号为R…73)“怪蛇5”、IRST等全新研制的第四代格斗导弹相比。AIM…9X存在明显的性能缺陷。与PL…15、AA…21“短剑”(俄罗斯的代号为R…87)。“怪蛇6”、UUE(欧洲联合近程导弹)等第五代格斗导弹相比。AIM…9X的性能缺陷更加明显。随着战斗机配备具欺骗力的诱饵弹。第五代格斗导弹采用了很多对抗技术。

以PL…15为例。除了采用灵敏度更高的红外/紫外成相引导头之外。还在火控软件中设置了“记忆碰炸”“记忆攻击”功能。攻击目标前。首先将目标辐射特存入火控系统。如果在攻击过程中遭遇具有相似辐射特征的“目标”。火控系统将自动把战斗部的引爆方式由近炸改为碰炸。记住其他“类似”目标的飞行轨迹。因为诱弹只是制造出与战机类似的辐射特征。不是实体。所以即便导弹“击中”诱饵弹制造出来的“假目标”。也不会立即引爆战斗部。摆脱诱饵弹之后导弹将按照记忆中其他目标的飞行轨迹搜攻击距离最近的“类似”目标。如此反复。直到击中“真目标”或者丧失动能为止。因为战斗机不可能携带太多的诱饵弹(一般情况下。1架战斗机携2枚诱饵弹)。所以在PL…15高达35千米的射程范围内。战斗机很难成功逃逸。

3架F…22A规避导弹时先后释放了2枚诱饵弹。诱饵弹只让F…22A多在空中停留10多秒。随后3架F…22A就被PL…15追上。变成燃烧的残骸坠向地面。

第一轮交手。3架J…14B就给正在逃命的美军飞行员来了个下马威。

美军机群中没有1名飞行员愿意与3架J…14B纠缠,因为他们屁后面更多的J…14战斗机正在赶来。

梁国翔将J…14B拉起来的时候。正好有1架慌不择路的F…22A从头顶上飞过。没有任何迟疑。第二枚PL…15啸着冲出弹舱。

那架F…22A飞的太低了,飞行员肯定非常惊慌,没有发现贴着地面飞行J…14B。导弹告警机响起来的时候。美飞行员条件反射般的做出了俯冲机动的动作,同时连续释放2枚诱饵弹。

俯冲机动不是在任情况下都可以做的。梁国翔驾驶战斗机行俯冲的时候。起始高度为3500米。一般情况下。俯冲的进入高度不低于1500米。不然很难及时改平。遭到攻击的F…22A的飞行高度不到500米。以其1。4赫的飞行速度计算。飞行员刚刚压下操纵杆。还没来的及拉回操纵杆。战斗机就扑入大地的怀抱了。

见到F…22A撞在地面上炸起的火球。梁国翔与狄泊清都瞪大了眼睛。

这算战果吗?

PL…15续穿过2枚诱弹制造出的“虚像”。再次搜目标的时候。F…22A已经在地面上坠毁。导弹上的火控系统自动转为再搜索工作模式。寻找具有类似特征的目标。那坠毁的F…22A的僚机立即进入导弹的“视野”。导弹毕竟是导弹。不理睬目标到底僚机还是长机。只要辐射特征类似就是攻击对象。

僚机上的美军飞行还没回过神。PL…15导弹迎面射了过来。

与长机飞行员不同的是。僚机飞行员以最快的速度拉动弹射座椅的把柄。在导弹击中战机前弹出了座舱。空中多出了一团烟一朵蒙胧的伞花。

用1枚导“击落”2架战机。历史上只出现过2次。一次是越南战争时。越军防空部队发射的一枚SA…2导弹在密集编队的B…52群内爆炸。弹片同时打中2架B…52。收获了2个战果;另外一次是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时候。叙利亚防空部队发射的1枚SA…6导弹攻击以色列空军的F…4斗机。因为规避动作过猛。F…4撞上了另外1架以色列战斗机。结果双双坠毁。

与历史上的2次战例不同。梁国翔用的是空空导弹,还是格斗导弹!

后来。2个战果全都算在了梁国翔的名下。因为不管用什么手段。梁国翔的攻击是2架美军战机完蛋的直接原因。

J…14B上升到5000米高度时。美军战斗机已经跑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