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264章

国策-第264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斯特伍德格外强调了后面两点。从这可以看出,在对外政策上,韦斯特伍德很有主见,比弗雷德里克强得多。

韩国坚持得越久,中国付出地代价就越大。只是韩国过于弱小,即便得到美国全力援助,也不可能坚持多久。要想拖垮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日本参战。

韦斯特伍德离开白宫后,弗雷德里克把莱斯利叫了过来。

日本是否参战,得看美国能否开出足够的条件。战争爆发前,斯托克顿秘密访问东京时,村上贞正明确提出,如果美国不能立即解除对日制裁、向日本提供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的军事援助、单方面取消贸易制裁,日本不会考虑出兵朝鲜。

虽然村上贞正在漫天要价,但是美国肯定要有所表示。

美国东部时间23日凌晨,莱斯利离开华盛顿,代表弗雷德里克前往东京与日本首相商讨出兵朝鲜的相关事情。

此时,共和国陆军已经路越过中朝边境,进入朝鲜。

调整作战部署后,杜奇威指挥下地美军陆战队与第101空中突击师开始猛攻被空降153旅占领的五老。

前线地战斗进行得火如荼,共和国的高层领导却在忙着做一件更加重要地事情。

朝鲜领导人仍然音讯,军情局出动了上千名特工,逐一审讯进入共和国境内的朝军军官,没能获得任何与金哲男有关地消息。

找不到金哲男,对共和国来说是一件好事。问题是,共和国陆军入朝作战,肯定需要非常“正当”的理由,最好的选择就是由朝鲜政府发出邀请。

23日上午,赵润东、王元庆、顾卫民等人一直在磋商这个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时间胜过一切。”王元庆的态度非常坚定,“我军已经进入朝鲜,而且与美军展开了战斗。过不了多久,就会与韩军交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我军入朝作战的合法性将受到置疑。虽然我国与朝鲜签署了《友好互助条约》,但是现在条约的一个主体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必须尽快扶持一个新的主体,才能以履行条约义务的名义出兵朝鲜。我仍然建议立即以平安北道地方政府为核心,成立朝鲜政权。地点可以临时设在我国丹东或者我军控制的新义州,宣布以汉城为首都、平壤为陪都,为我军南下攻占汉城提供法理支持。”

顾卫民迟疑了一下,没多说什么。他支持王元庆的部分观点,既尽快成立朝鲜新政权;却不支持宣布以汉城为首都,因为顾卫民一直反对打过三八线。

赵润东沉思一阵,说道:“这样也好,如果连身边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我国的发展也没有多少保障。照此情形,打过三八线只是迟早的事情。除此之外,我们还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美国很有可能选择撤退,同时拉日本下水。”

王元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赵润东的意思。

连赵润东都表态支持王元庆,顾卫民更不好多说什么。

北京时间14点30分,原朝鲜平安北道地方长官安成焕在新义州宣布成立朝鲜临时政府,同时“邀请”共和国军队入朝作战。虽然安成焕在此之前只是个很不气眼的小角色,但是从此时开始成为了“大人物”。

10多分钟后,韩国总统柳宗纯在首尔宣布,拒不承认以安成焕为首的“伪政权”,谴责中国悍然入侵韩国。

外交上的战斗没能吸引新闻媒体的注意力,因为五老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卷七 半岛硝烟

第50章 防御部队

严格的说,空降兵不是擅长进攻的地面部队,而是最擅长防御的地面部队。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空降兵的主要作战方式就已决定:突袭占领敌后要地,坚守等待援军到达。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空降兵的鼎盛时期,也是空降兵历史的转折点。

克里特岛空降作战,德军空降兵以极为惨重的代价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诺曼底登陆、市场花园行动,盟军空降兵书写了空降兵历史上的传奇篇章。

二战后,受技术限制,缺乏重火力、缺少装甲保护、以步兵为主的空降兵一度停滞发展、甚至出现倒退。越南战争后,美军更加重视以直升机为主要运载工具、机降为主要投送方式的低空突击力量,二战中赫赫有名的第101空降师改编为空中突击师。技术飞速进步,再次改变了空降兵的命运,却没能改变空降兵的战术。

攻占五老后,李东石带着全排的官兵忙了几个小时。他们只做了一件事情:巩固从美军手里夺取的防御阵地。

空降兵中很少有“专职”工兵,每一名空降兵都是最优秀的工兵。

修建防御阵地是一件非常麻烦、耗时、费力的事情,幸亏运输机送来了上百套“专业”工程设备与上百吨爆破用炸药。此起彼伏地爆炸声、不绝于耳地马达声响了几个小时。

按照旅长地安排。最先到达地1533营与1532营充当预备队。负责为全旅修建防御阵地。这是非常公平地安排。既能保证尽快建好防御阵地。又能让付出最多地官兵在战斗开始时获得休息。确保全旅地战斗力。

阵地还没修好。战斗就打了起来。只是与李东石没有多少关系。为了阻止敌军靠近。1营与4营被派了出去。打了两次规模不算大地反击战。“吓退”了准备突围地美军地面部队。

从6点45分开始。持续到9点左右地炮击让李东石最为恼火。如果不是美军舰队在几百千米之外。李东石还真想骂娘。7点过。李东石手下地2名新兵因为没能及时钻进临时防炮洞。被炮弹炸死。找到尸体地时候。李东石只能靠2副残缺地身份牌确认是3排地战士。

李祥云与冬志博,均在6月份来到3排,不到20岁,两人在排里的人缘关系很不错。

冷静下来,李东石才发现,他还没有询问2名战士的籍贯。

有战争,就有伤亡。

在老挝作战的时候,李东石送别了几位战友。他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会再次送别战友。

修好阵地,李东石带着全排官兵进了地下掩体。

包括李东石在内的所有官兵都得佩服科技带来地强大战斗力。依靠多部便携式电动钻探设备、多台小型电动挖掘设备与大批定向爆装置,2个营的800多名官兵仅用8个小时就建好了足以容纳全旅5500多名官兵,上百辆伞兵战车、上百门大口径迫击炮与数千吨弹药物资的地下防御系统。不说别的,面积30多平方米,足以供一个排官兵藏身的地下掩体就有200多个。

为了对付温压弹这类“极端”武器,地下掩体不是挖出一个地洞那么简单。地下掩体的顶部距离地面至少5米,由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的顶板与横向工型梁加固,足以抵抗千克炸弹与155毫米炮弹的直接轰击;唯一出口由电子警报系统自动控制的密封门“把守”,只要警报系统探测到外面的气压与气温超过危险数值,能够承受上千个大气压与1500度高温地密封门将在2分钟内关闭;在完全隔绝的情况下,掩体内的制氧设备能够保证30名官兵生存24小时。

一个地下掩体,就是一个地下堡垒。

“老李,老李……”

李东石愣了一下,才发现是张志骐在叫他。

“过来,快过来。”

“干什么?”李东石还是走了过去,坐在张志骐旁边的战士自觉挪到了一边。

张志骐把耳机递给了排长。“广播新闻,妈的美国佬伤亡惨重啊。”

李东石戴上耳机,听了一阵,随即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娘的,空军出大彩了。”

“排长,什么事?”几个一直在关注李东石的战士围了过来。

李东石拔掉耳机,收音机的喇叭里传出了一个甜美的女中音。

战士都被吸引过来,听到空军轰炸机部队歼灭了美军第2两栖舰队地消息,几个年轻战士兴奋得大叫起来。

李东石这时才明白,为什么美军的炮击在9点左右突然结束。

“去,都到一边去。”张志骐关掉了收音机,打量了一番,目光落在了李东石的肩膀上。

李东石皱了下眉头,朝右侧肩膀看去。

“老李,运气不错。”张志取出卡在防弹衣护肩上的弹片,“要是向下偏两厘米,你的这条胳膊就报废了。”

弹片,李东石仔细看了一番。应该是炮弹地预制破片,很轻很薄、边缘极为锋利,幸亏被专门为空降兵研制的复合防弹衣挡住了,不然李东石少掉地就不是一条胳膊。

在身上摸索了一番,李东石又找到了一块类似的弹片。

取出香烟,将盒子里地几根烟散给周围的官兵后,李东石将2块弹片保存了起来。虽然弹片不值钱,但是总有点纪念意义吧。

地面微微震动了一下,泥沙从蜂窝状地顶板中漏了下来。

“3排,3排……”

李东石一惊,立即冲过去拿起了通话器。“这里是3排,我是李东石。”

“马上到营部来,你们排做好准备。”

“是,马上到营部。”放下通话器,李东石朝3个班长看了一眼,说道,“检查武器装备,做好战斗准备,等我回来。”

营部也设在地下,是一处面积超过50平方米地地下掩体。

李东石赶到时,连长刘庆征上尉、1排长戴吉霸中尉与2排长张嘉恩中尉已经到了,没有其他连的军官在场。

“美军正在猛攻1营阵地,旅长让我们兵力过去增援。”营长卓卫林看了眼最后赶到的李东石,继续说道,“情况非常危机,阵地已经丢了一半,1营伤亡过半。不管怎么样,绝对不能丢掉阵地,人在阵地在!”

“人在阵地在!”几个军官附和了一句。

卓卫林点了点头,朝刘庆征看了过去。

“2排救援1营伤员,3派主攻,2排充当预备队。”刘庆征看了眼手表,“现在是10点25分,五分钟后到三号出口碰头,李东石,有信心吗?”

李东石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回去叫上排里的战士,李东石让每个班多带了3套反坦克导弹与3套单兵防空导弹。

1营那边的战斗从9点过开始,才坚持1个小时,就丢掉了半个阵地。不是1营没有战斗力,因为1营是全旅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肯定是美军的进攻非常猛烈,不然1营不可能这么快丢掉阵地。

三号出口位于地下防御系统的西北方向,右侧就是1营阵地。

3排最先到达,冲上地表阵地前,李东石来到了最前面。“老规矩,3班中路主攻、1班左翼掩护、2班右翼掩护,首先打掉敌人的坦克与步兵战车,注意敌人的武装直升机,占领有利位置后对付敌人步兵,明白吗?”

3个班长纷纷点了点头,后面地战士也立即做了回答。

“人在阵地在!”

“人在阵地在!”

20多名战士开口回答的时候,李东石已经迈上台阶,率先冲上地表阵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轰轰作响的炮声、连珠炮般的机关炮声、爆豆子般的机枪声、沉闷地马达声与低沉的旋翼声同时涌了过来。阵地上硝烟弥漫,遮住阳光,挡住敌人。缓缓推进的敌军坦克与步兵战车如同迷雾中的野兽,猫腰前进的敌军士兵如同旷野中的鬼魂。

瞄了眼情况,李东石迅速缩回脖子,沿着半人高的战壕向前跑去。

子弹时不时落在两侧的地面上,炮弹时不时从头顶飞过,李东石没有放慢脚步,以最快的速度朝前方的反坦克火力点跑去。

两具1营战士地遗体趴在战壕上,旁边放着一具没来得及发射的反坦克导弹发射筒。

“张志骐,干掉前面的‘艾布拉姆斯’。”

3班长没有罗嗦,立即在距离李东石大约15米处蹲了,扛起了反坦克导弹。

李东石以最快的速度拣起旁边的反坦克导弹发射筒,瞄准了跟在M1A2主战坦克后面的M23“布雷德利”步兵战车。

进攻的肯定是美军陆战队,因为美国陆军已经淘汰了“布雷德利”。

在高压空气的推动下,2具反坦克导弹从出发射筒,在5米开外点燃火箭发动机,瞬间加速到每秒450米,射向100多米开外的坦克与步兵战车。

导弹发出的明亮尾焰暴露了射手地位置,引来了敌人的弹雨。2名空降兵的反应速度非常快,在弹雨到达前就钻进了旁边的反向防炮洞。

地面轻微一震,随即传来了猛烈的爆炸声。

李东石与张志骐趁机蹿出防炮洞,沿着战壕跑向下一个火力点。

没等2人到达,一颗明亮地“火流星”撕开了阵地右侧的烟帐,以2倍音速地速度追上了正在盘旋寻找“猎物”的“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又是几条“闪电”刺穿了烟帐,数辆美军坦克与步兵战车变成了燃烧地废铁。

等到李东石用步枪寻找猎杀对象,美军主动转变了进攻方向,主动退却了。

    卷七 半岛硝烟

第51章 坚守

打退美军进攻,李东石给每个班安排了防御任务,随后返回连部。

“有伤亡吗?”刘庆征递了根香烟给李东石。

“三个轻伤,没有阵亡。”李东石点上香烟,“1营的情况怎么样?”

“阵亡一百多人,伤员过两百,没几个完整的。”刘庆征也点上了香烟,“刚刚收到营部的命令,1营的阵地交给我们负责。”

“我们?”李东石一惊,瞪大了严禁,“我们一个连,守一个营的阵地,这……”

“战斗才刚刚开始,旅部不想尽快动用其他预备队。”刘庆征苦笑了一下,说道,“我们距离1营最近,不让我们上,让谁上?”

“可是……”

“卓营的想法你应该知道,1营一直压着我们。”刘庆征暗暗叹了口气,“如果我们能够多坚持几个小时,3营就是全旅第一营。”

“妈的。”李东石低声咒骂了一句。

“你们守西面阵地,能守多久就守多久。”刘庆征看了手下最能干的排长一眼,“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特殊要求?”李东石苦笑了一下。说道。“早知道。就该带几个护士来。”

“护士?”刘庆征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你小子。现在还在想这些事情。我让1排接应伤员。等下去营部要两名医疗兵。”

李东石丢掉了烟头。说道:“多要点急救药品。兄弟们就靠这个了。”

刘庆征暗暗叹了口气。目送李东石走出连部。

全面实现机械化之前。每个排有一名医疗兵。实现机械化之后。因为每辆伞兵战车只能载8士兵。部队编制大大压缩。所以医疗兵编入营直属后勤排。由营部在战时向各连各排分派医疗兵。

回到阵地上。官兵正在抓紧时间检查武器弹药。

李东石在阵地上转了一圈,逐一询问了官兵的情况,与三个轻伤员聊了一阵。3个班长都是老兵,没有任何问题。18名第一次上战场的战士有点恐慌,就连平常胆子最大、敢拿排长开玩笑的几个都被刚才的战斗吓着了。

想到战斗很快会打响,李东石再次调整部署,将1班留在了后面。不管怎么样,留点预备力量比全部派上去好得多。

返回3班阵地的时候,李东石路过连部,给班里的战士带了几份盒饭过去。

“情况怎么样?”张志骐显得有点兴奋,似乎还在回味开始摧毁美军坦克的过程。

“我们得守住1营地阵地。”李东石把盒饭递给旁边地一名战士,“去分给大家,美国佬不会让我们休息多久,让兄弟们趁机填饱肚皮。”

“一个排守一个营的阵地?”

“是一个连,准确的说,是两个排。”李东石端着盒饭蹲了下来,“我们守西面,2排守东面,连长的吩咐是能守多久守多久。”

“妈的!”张志骐低声咒骂了一句。

“别罗嗦,赶紧填饱肚皮。”

张志骐叹了口气,接住李东石递来的饭盒。

没等他拿起塑料勺子,空中传来一阵怪叫声。

“隐蔽——”

张志骐第一个钻进了旁边的防炮洞,李东石将没有反应过来地新兵推进去之后,最后一个钻进了原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