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第一弄臣 >

第445章

明朝第一弄臣-第445章

小说: 明朝第一弄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明军阵列又是亮光连闪,最前列的步兵举起了一面面的大盾。那盾牌上宽狭窄,形状好像剑尖,即便是初冬时节,依然可以毫不费力的插入泥土之中。

由于近卫军动作太过整齐,从鞑子的本阵看过去。明军的身前,象是突然多了一道城墙似的。小王子身边的酋长们纷纷惊呼起来。

“摆乌龟阵?”小王子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毛,冷笑道:“哼,没用的,要是冲阵的话,这层乌龟壳还有点用处,可乌苏也不是傻瓜,他怎么可能用区区三千骑冲阵呢?”

拔失刮凑趣的笑道:“汗王英明,听说当年西征的时候,祖辈们也遇见过差不多的对手,那些番人以为顶着个乌龟壳,就能抗衡咱们大元的铁骑,结果被咱们的骑射打得溃不成军,要不是那地方太荒凉,咱们不愿意久待,整个天下就都是蒙古人的牧场了。”

“可不是么,让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皇帝看看咱们的厉害!”

“杀,用骑射彻底摧毁他们!”

大小酋长们纷纷应和,呼喝声四起。

像是听见了本阵命令,在离明军还有二百步左右的距离上,弥叶司突然高高举起了双臂,然后左右一分,他身后的骑兵立即调转马头,从疾冲向前改为了左右奔走。那景象就象是遇到了礁石的水流一般,自然流畅之极。

“奔射,放箭!”弥叶司一声令下,虏骑纷纷张弓搭箭,望空抛射,密集的箭矢腾空而起,仿佛天空多了一朵黑云,随即,又变成了一场大雨,向着明军的阵列疾扑而来。

这,就是蒙古人名闻天下的骑射战法。

……

“报距。”

从小王子等人的角度上看过去,明军似乎没什么动作,不过,指挥台上却相当的繁忙。地图、标尺,甚至还有一个沙盘,参谋们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在忙碌着,不时还要回应统帅的问询。

“回禀皇上,虏骑距本阵的距离是三百米!”步是个比较模糊的丈量单位,大致相当于一米半,不过却不那么统一,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谢宏统一了测距单位,改为了米。

“三百米?应该超出了骑弓的有效射程吧?”骑弓抛射的最大距离是二百步左右,超出了这个距离,就算勉强射过来,箭矢也没有多大威力了。

“鞑虏应该是有所顾忌,不敢太过靠前。”

想了想,温和又补充道:“因为火器的射程是一百多步,所以,对于鞑虏来说,二百步是个非常安全的距离,就算有火器,也是不会被打到的,再有,他们也有引诱火器开火,然后趁着装填不便,上前猛攻的意图。”

“嗯,鞑子其实也不是很傻。”正德点点头,这时箭雨已经落下,可却没有对明军造成任何伤害。

近卫军身上的板甲本来就很结实,阵前还有盾阵,最重要的是,现在是冬天,刮的是西北风,鞑虏从南向北攻,风向是不利的。二百步本来就是最大射程,再被风一吹,落在盾阵上的箭雨都是寥寥,叮叮咚咚响了几声,便再次归于沉寂。

……

“告诉乌苏,让他再靠前点,明军的火器也就在百步内还有点威力,再远就只能听个响了,他倒是怕个什么劲?”对于这个战果,小王子非常不满。

他也想到了,明军很可能有火器,那玩意本来就是草原人最顾忌的东西,当年也先在北京城下惨败,神机营便功不可没。

不过,就算有火器,却也不是蒙古骑射的对手啊,骑兵对步兵,无论是远程武器,还是近身肉搏,都是有优势的。

骑弓比较短,射程也小,但是和步兵弓对射的话,却是骑兵占优势,差距就在于双方的阵列。步兵对抗骑兵,只能排密集阵型,可蒙古的骑兵却是聚散自如的,所以,阵型相当松散。

而在战阵上,骑射用的都是抛射的办法。一来要加大射程,骑弓平射的射程不超过五十步,在战阵上,这个距离实在有点小;二来骑射也很难取准,毕竟是在狂奔的战马上,一个两个天才还可能做到百步穿杨,可所有人都如此,那就很扯淡了。

抛射的射程虽然远,可却没法取准,只能找个大致的方向,双方都用抛射的方法对射时,谁的队列越密集,谁就越吃亏,蒙古骑射的最厉害之处,也正在于此。

以游骑用骑射骚扰,让对方持续出血。要是对方追杀出来,阵列必然混乱,大队骑兵就可以乘隙强攻;对方坚守不出也没用,持续性被动挨打的伤亡未必很大,可对士气的打击却是致命的,只要持续骚扰下去,对方迟早会自行崩溃,到时候胜利来的更加容易。

在铁木真时代,这招却是堪称无往不利,不但征服了亚洲,而且,还征服了欧洲大部,小王子的自豪和不满都是有道理的。

得到了本阵的申斥,乌苏也自觉惭愧,发令让麾下骑兵靠前,宁可承受一定伤亡,也务必要打乱明军的阵列。于是,分为两队的三千虏骑纵横往来,烟尘起处,逐渐向明军靠近过来。

……

早在第一次到宣府的时候,谢宏就设想过,自己有一天可能会指挥大军,和鞑虏作战,用的当然是压制性的热兵器。

炮声隆隆,炮弹如流星般落下,将战场砸的坑坑洼洼,无数虏骑在炮火中栽倒哀嚎;待虏骑靠近后,步枪开始齐射,给予鞑虏迎头痛击;再有靠近的,就轮到机枪了,那玩意是骑兵的绝对克星,只要保证子弹供应,骑兵在机枪面前,就只有惨叫的份儿。

但是,这些东西现在都没有。

各项开发项目的顺序都是按照实际需求来的,谢宏并没想到,决战这么早就爆发了,本来送到京城的那几十门大炮,也被正德丢在了京城,嗯,说老实话,光是那几十门炮,用处确实也不大。

不过,就像他并不认为,没有西方的人才,大明就无法进入工业时代一样,谢宏并不认为,没有火器,汉家儿郎就打不过鞑子。

面对汹涌而来,号称骑射无双的虏骑,他只是云淡风轻的笑着,看着正德发号施令。

“竖风字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点将台上,一杆大旗被高高挑起,旗面殷红如血,上面斗大一个‘风’字,猎猎生威。随着风字旗举起,几十个大嗓门的军官高声厉喝:

“架弩!”

“吱……呀!”滞涩的绞弦声不绝于耳,渐渐响成了一片,仿佛大风到来之前的嘶鸣。

虏箭如雨,风吹雨散!





第一卷第691章箭岚如风,古之利器

4/4,鞠躬谢幕,下章再见~

“崩,崩,崩!”

绞弦声都响彻战场,松弦的声音当然更加巨大,不过,比这些声响更加响亮的是人仰马翻的惨叫声。

正德的战略战术眼光都是相当了得的,他选择的时机刚好是两队虏骑交错而过的那一瞬间,而明军的强弩就像是不需要飞行时间似的,二百多米的距离转瞬而过,恰好捕捉到了战机,于是,鞑子们悲剧了。

风,有很多种,有拂面如柳的微风,有习习吹拂的凉风,还有带着腥味的海风,这些都能驱散人心中的烦闷,让人心情爽朗。不过,也有席卷天地,摧毁万物的飓风。

弥叶司感觉自己遇上的就是后者,跟兀良哈打交道久了,他是识得些汉字的,至少认识明军旗子上的那个风字。他没出过海,自然不知道海商的飓风有多恐怖,可是,在草原上,在戈壁滩上也是一样有飓风的。

风暴可以夷平巨大的沙丘,将人畜卷到天上,可以彻底摧毁一个部落,眼下的遭遇,就让他第一时间联想起了那种飓风。

飓风是明军的强弩带起的,而他和他的骑兵们,就是戈壁上的沙丘,看似强大,可在飓风面前却是不堪一击,转瞬间就被迎面而来的金属风暴打得溃不成军。

自己的部下到底伤亡了多少,弥叶司不知道,也无暇去统计,可以他所见的情况来看,三千骑应该已经伤亡过半了,这还是他保持了足够的警惕,将队列散的很开的情况下。

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也都是提着马缰,象没头苍蝇似的团团乱转。突如其来的打击将骑兵们彻底打懵了。

可弥叶司还保持着清醒,他一直谨慎的保持着距离是有原因的。他的部落和兀良哈的接触相当频繁,有的时候是在互相征伐,有的时候却是在做生意,草原上部落的关系本来就比较复杂,很少有那种不共戴天的仇恨,一见面就要拼个你死我活。

哪怕是一直不怎么对付的兀良哈和鞑靼也是如此,不争草场的时候,他们的关系还是很融洽的。要是年景好,收成丰厚。秋天的时候,他们甚至还会凑在一起,开个捉羊大会什么的。

所以,弥叶司从朵颜三卫那边听到过不少关于辽东消息,他知道那里的边军甲坚兵利,知道那里有个点石成金的冠军侯,他还知道,冠军侯神通广大,能化腐朽为神奇,甚至还能做出来逆天的利器。

初听的时候。他当然是不信的,哪怕说话那人言之凿凿,说自己跟花当去过金州,亲眼看到了那种可以打几百步远。甚至打到云上去的那种威力无穷的火箭。

笑话,人做的东西怎么可能上得了云彩?祖宗从来就没提过这种事儿,弥叶司自己也理解不了,依照蒙古人的习惯,理解不了的事情就可以不信,因为它很荒谬。

但是,当他随着小王子入关,并且在宣府城下遭遇了明国皇帝之后,他就渐渐的开始信了。这个皇帝果然很古怪,带领的禁军也很邪门。辽东那事儿说不定是真的呢。

关乎到自己的性命,弥叶司再顾不得草原人的顽固和面子了,一下变得开通起来,也聪明了不少。

这样很正常。后世的康麻子将火器斥之为歪门邪道,做起了鸵鸟,可他的子孙就没他这么好运了,被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打到家门口之后,他们还是捏着鼻子开始买船买炮,建厂修铁路。

异族们的无知并不是无药可救的,关键是方法是不是足够恰当,被打得越疼。他们的脑子就越开窍。

生死关头,弥叶司开窍了。他的灵台一片清明,传言是真的。明国冠军侯确实拥有威力无穷的武器,而自己正被这种武器指着,要是再不快逃,那就死定了。

“退,快撤退!”他调转马头,疾声高喊:“那武器的射程是两百步,跑出去就不怕了。”在两百步开外的时候没挨打,所以强弩的射程是两百步,这是很简单的推理,弥叶司想都不想就喊出来了。

由于他之前的谨慎,骑兵们离明军的距离并不是很近,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第一时间被打懵了的原因,一百多步的距离,怎么可能遭到正面打击呢?不过,这也不是坏事,逃跑的时候就方便了,因为离得远么。

听到弥叶司的呼喊,骑兵们迅速回过神来,纷纷调转马头,拼命打着马,明军太可怕了,离的越远越好。

“瞄准,射击!”可惜,弥叶司猜错了,骑兵们的努力也白费了,第二波打击很快降临了。

其实,说起来话长,实际上,第二轮射击跟第一轮的间隙非常短,只是前排的弩手退下,后排的弩手踏前一步这样一个过程,又能花费得了多少时间呢?

又是一阵弩弦崩动的声音,又是一阵飓风刮过,箭岚如风,摧枯拉朽!

弥叶司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跑出两百步的距离,可是,他知道自己还没有逃出生天,因为他亲眼看到,左右两侧,都有骑兵被风吹倒。不是被风吹起来的话,一个骑在马上的人,又怎么可能突然飞了起来,然后喷洒着一串鲜血,摔在地上呢?

在两百步左右的距离上,还有这种能把人击飞的威力,明军的这种弩到底强到了什么地步啊?

弥叶司肝胆俱寒,心神俱裂,他知道自己的幸存不是因为幸运,而是得了跟在身后的那些亲卫的掩护,后面不断响起的凄厉的惨叫声,和沉闷的人体落地声告诉他,掩护也已经不多了。

“精准射击,放!”明军箭阵指挥官的号令声再次响起。

听在弥叶司耳中,这声音像是催命一样,他拼命的挥舞着马鞭,毫不吝惜的抽打着胯下的骏马,他心中再没有什么安全距离的概念,两百步?那怎么够?逃,逃得越远越好,最好能逃回草原才好,那个冠军侯比传言中还要可怕。

他的痛苦很快就结束了,奔驰中,他突然感到背后有风吹来,风很急,也很凉,那一瞬间,他仿佛回到了草原,正在纵马放牧。

那当然是他的幻觉,下一刻,他就感觉背后仿佛被重锤敲中一样,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把他带回了现实,随后,他发觉自己也离开了马背,漂浮在了空中,最后重重的跌在了地上。

他知道自己死定了,但是他却强忍着剧痛,拼命转过了头,他想看看那种武器的真容。弩?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比天命汗的子孙的骑射还厉害,在两百步的距离上,还有这种恐怖的杀伤力。

他如愿以偿的看见了一根箭杆,那箭杆居然是精钢所制!

明国果然很富有啊,连箭杆都是铁的……弥叶司若有所悟,最后的愿望得到了满足的同时,他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和他死在一起的,是他麾下的三千骑兵,三千骑在短短的一刹那,全军覆灭,逃出生天的,只有寥寥几个幸运儿而已。

“呜……”

仿佛一阵呜咽,战场上有风吹过,这一次带来的却不是死亡风暴,而是一片静寂。除了残存的马嘶和少数伤者的呻吟声,战场上再没有别的声响,尤其是鞑虏这边,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三千骑居然就这么覆灭了,这让人怎么能接受呢?

“这到底是什么?妖法吗?”乌苏的双手都攥得紧紧的。绷紧的缰绳让战马有些不适,可马腹上传来的巨大力量告诉它,它的主人正处于异常状态,要是乱叫乱动的话,很可能会挨一顿鞭子,所以它还是保持了平静。

三千骑的覆灭给他带来的痛惜之情,都及不上明军的强弩给他带来的震撼,其实乌苏知道的,对方的指挥官的号令声很高亢,他听到了那个关键字。

可是,他又不是没见过弩,那种东西发射速度很快,但却是软绵绵的。就算在十步之内,着了甲都可以不惧那种东西,怎么可能有现在这种威力?

难道兀良哈的传言是真的吗?乌苏的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被冰冷的空气一激,变成了雾气,条条而起,像是刚出锅的红豆酥饼。

……

“呵呵,三百米不是有效射程,而是进行三段轮射的最佳距离,有效射程要再翻一倍才行呢,现在看起来,效果还不错。”谢宏悠然笑道。

“六百米的有效射程?那岂不是四百步?这,这强弩实在是……”不光鞑子被震撼到了,温和也是瞠目结舌。

他知道近卫军有一支弩兵,用的是强弩,可是,由于这支部队的保密级别比较高,所以,他并不知道详情。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支远程部队装备的强弩,居然强到了这个地步。

“侯爷大才,居然设计出了这等利器,有这等利器在,区区鞑虏又何足为患啊?”

“这东西可不是我设计的,”谢宏摇头否认。

“诶?”正德本来正用千里镜观察战场,闻言也是转过了头,奇道:“可是大哥,曾尚书和董先生都说,这是你安排的啊?”

谢宏点点头,又摇摇头:“是我安排的,可这强弩却是古人故智,我不过略加修正,然后由曾伯父和董大哥合作,这才复现于世的。”

“侯爷,敢问此物何名?”温和大惊,他也是军门世家,可却全然没听说过这等东西。

谢宏微微一笑,答道:“这就是宋朝的神臂弓了。”(未完待续)

第一卷第692章好在不差钱

“这就是神臂弓?”温和失声惊呼。

他是将门出身的,家学渊源,对军事相关的资讯都有了解,而神臂弓在宋朝也是得享大名的武器,他自然不会不知道。

不过,他也就只是知道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