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第一弄臣 >

第425章

明朝第一弄臣-第425章

小说: 明朝第一弄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少年是不会忍气吞声的,哪怕是形势不利,他也会昂着头奋战到底,何况,族人们也未必是辽镇边军的对手呢。

可她还是来了,因为女孩觉得,天底下的事儿,哪怕再怎么艰难,到了这个神奇的男子手里,都会迎刃而解的,因为,他就是能带来奇迹的人。

正难过间,女孩突然觉得肩膀上多了一双手,那双手修长而稳定,让人一见便有些安心,随后,一个坚定中又带点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用担心,只要你的父兄没有亲自向我辽东子弟举刀,我就不会伤害他们。”

“嗯。”女孩用力点了点头。这承诺算不上多大度,不过玉儿却很安心,因为大哥说了,他和爹死也不会背信弃义的。

“灵儿,你们先带玉儿去休息,”将身心俱疲的玉儿交给妻子,谢宏转过了头,“江大哥,看来咱们要提前返京了。”

“某去让兄弟们做好出发的准备。”江彬的面色也极是凝重,鞑靼部全力南侵,或者说,蒙古三部同时发动,这是大明开国以后,鞑虏最大的一次动作了。

在这之前,哪怕是土木堡那种大祸,实际上也只有瓦剌一部到了京城,也先所部也不过只有五万余众罢了。之后鞑虏虽然屡屡南侵,实际上也都不过是为了掠夺财货,而不是觊觎中原,可现在,他们确实是要孤注一掷了。

“江南这边,看来只能先放一放了……”谢宏有些惋惜的看着宁波城,也看着繁忙的码头,玉儿在海上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消息很快就会传到这里,江南人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也很难预料。

自己在这里的话,应该有把握压服得住,可是,这种时候,自己怎么可能在这种地方耽搁,现在回去其实很可能也晚了。无论是自己见到的正德还是历史上的那个正德,都不会对此无动于衷的。

“侯爷,属下愿意留下,您花了这么多心血,江南新政不能废!”赵胜突然说道。

“侯爷,属下也……”胖子擦擦额头上的汗珠,虽然有些迟疑,可踏出来的脚步却相当坚定。

“不行,太危险了。”谢宏摇头。

“不危险,只要有皇上在,有侯爷在,即便身边没有一兵一卒,身处虎狼之穴,属下依然稳若泰山,属下不会给辽东人丢脸的。”赵胜慨然道。

“属下也……”胖子挺起了胸膛,其实,这动作有些滑稽,因为先顶起来的是他的肚子,可不论是谢宏还是赵胜,又或是刚从船上下来的陆小四,都没有因此而取笑他,一股慷慨激昂之气,静静回荡着。

谢宏注视着这两张坚毅的面孔,良久,这才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也好,那你们就留下吧,陆四哥,你也留下。”

“遵命!”三人抱拳应诺。

“我带两艘船走,剩下的六艘都留在这里,弹药也都留给你,煤,这几天我已经让人去采买了,应该是足够的。”想了想,谢宏又补充道:“之后还会有增援到,要是江南,或者其他地方有了变故,如何应对,你们商量着办就是,不用向京城请示。”

“那您在路上……”陆仁鼎有些迟疑。

“不要紧,这是大明的海域,又有谁敢,又有谁能威胁我这个大明冠军侯?”谢宏迎风而立,衣袂飘飘,傲然道:“传令下去,即刻北上,就让本侯去会会这个小王子好了。”

“喏!”

……

第一卷第659章态度决定成就

第659章态度决定成就

24~

深秋的京城确实有些冷,在瑟瑟秋风的笼罩下,草木多已凋谢,景物有些萧条。不过,这里的气氛却一点都不萧索,至少对普通百姓来说是这样的。

激荡人心的棒球联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更加激情的足球联赛却是方兴未艾。由商家、勋贵、皇家近卫军分别组成的二十二支球队正在作对厮杀,为进入决赛圈,进而争夺第一届金靴杯拼得热火朝天,场面之火热,几乎不亚于后世的欧洲杯。

除了体育项目之外,休闲娱乐的花样儿也更多了,候德坊最近就搞了一个名为脱口秀的节目。由大掌柜的马文涛亲自上场,用诙谐的语言讽古论今,点评时政,让百姓们会心一笑之余,也是大大开了眼界,因此受到了极大的追捧。

因为一票难求,所以路边社也特意在京城娱乐报上加了一个版块,专门连载脱口秀节目中的连珠妙语。这举措一出,一时间也是洛阳纸贵,每周的娱乐报一上架,立时就会被抢购一空,要求报社加刊的呼声也是喧嚣尘上。

而报社主编唐伯虎也是个从善如流的,有小道消息说,为了顺应民意,唐主编正在认真考虑加刊的问题。

同时,也有另外的消息说,皇上也很喜欢那个脱口秀节目,因此特意传了口谕,对候德坊和路边社提出了更上一层楼的要求,以平复皇上等待连载的焦虑。

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这一切对于京城的老少爷们来说,都是喜闻乐见的,有了这些东西,日子也不象从前那样单调无聊了。

当然,娱乐什么的都是小事儿,俗话说:饱暖思淫欲,或者说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才有心思追求精神需求,说法不同,道理却一样。吃不饱的话,谁有心思看什么足球啊?找口饭吃才是正经。

从根本上影响京城的,还得说是正德三年春天开始的一系列变化。

天津新政的影响逐渐在扩散着,随着商路的打通,商税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动了心思。商户以前是贱藉,可现在皇上有了旨意,只要依法给朝廷朝廷纳税,就是为大明做贡献,就是义民,而且还是有证的!

所以,经商,突然就变成了一条致富之路,而且这条路还相当好走。没有本钱不要紧,只要能找到担保,衙门或者皇庄都会提供贷款;不会经商也不要紧,可以加入别的商行去学,掌柜的干不了,伙计还不行吗?至不济当个卖力气的力工也行啊?

不愿意在外奔波的可以开厂子;不懂得管理的可以单干;要是有点志向的话,还可以去书院进修。没错,大学一年只招一次生,需要等,但是小学和专科学校却是可以任意插班的。

小学只不过教人识文断字,专科学院却是教人手艺技能的,只要到那里进修一番,学有所成,毕业后,自己干,算是有了基础;给别人打工,有的是人抢着要。总之,只要肯学肯做事,摆在面前的就是一条金光大道。

有了书院,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俗语算是彻底应验了。

那里教的可不止是读书和手艺,甚至连作曲子和写评书都有专门有学院教。原本丽春院的那些姑娘们,如今就已经有不少从了良,如今正在音乐学院,在乐神杨大家手下进修,据说今年流行的不少新曲,正是出自这些姑娘的芊芊秀手,可见她们的进境之快。

头牌们从了良,很多好此道的常客都是痛心疾首,可世事一饮一啄,正是福兮祸所依的套路,丽春院很快就得到了新的补充。

替换上来的新成员,虽然没有以前的那些姑娘那么有才艺,甚至连话都说不怎么明白,但是她们却另有绝活儿,那就是比前辈们要更加敬业,更像婊子,因为她们来自倭国。

大明的女子,再怎么放荡,骨子里也是以从事特殊行业为耻的,几百年的三从四德也不白教,姑娘们的心底里,还是很想从良,做个好人家的女子的。

可这种事儿对倭国女人来说,就完全没有压力了,别说后世,就算是在战国时代,换老公什么的一样是家常便饭,这种淫荡的性子,也是深入骨髓的一种传统。

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成就,在丽春院得到了更加专业的培训之后,倭女们也是信心百倍的上了岗,替换掉了大明的良家妇女,奋战在了特殊行业的第一线。

在京城,丽春院本来就站在行业的巅峰上,再有了这一批火力十足的生力军之后,更是将京城的其他青楼压得气都喘不过来。一个个不是顺应时势,缴械投降,就是到处托门路,试图从明倭的人口贸易中分一杯羹,以抗衡丽春院强大的压力。

没办法,听说连阅女无数的唐大人体验过倭女的味道之后,都是赞不绝口,甚至为此多做了几幅画,在特殊行业上,倭女的专精程度还用得着质疑吗?

正应了侯爷的那句话:术业有专攻,不服不行。

物质、精神、甚至欲望都得到了相当的满足,京城百姓也都觉得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了,越来越有奔头了,整个京城都荡漾着一种朝气蓬勃的气氛。人人都抬头挺胸的往前看,盼望着明天会更好。

倒是有些老人们喜欢回顾过去,可偶尔回想之时,他们却都发现,从前的时光竟然已经模糊,恍惚间只觉千篇一律,细节怎么想都想不起来了,印象里最深刻的,就只有正德元年开始的这些变化了。

不过也没人在意,反正日子是变得更好,又不是更差,想那么多陈年旧事有什么用呢?现在这才是盛世气象,日子也是弥足珍贵,只希望能一直这么下去就好了。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政策,什么样的生活,总是有满意的人,也有不满意的人,居城皆欢的京城中,也有不少不和谐的因素。那些朱门大户的深深庭院中,就一直被阴郁的气氛所笼罩,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浓重,让每一个进入其中的人,都透不过气来。

“全卿,天津又或辽东,还是没有消息么?”王鏊眉宇深锁。

对于这种漫长的等待,他实在厌倦透了,因为这感觉总是让他想起去年的那一幕,也就是辽东雹灾的时候,当时,欢欣鼓舞过后,也是同样漫长,也同样让人心悸的等待,最后,却是那么一个让人心碎的结果,同样的经历,他实在不想再来一次了。

“阁老,以下官之见,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您想想,事情发生在旅顺,是那奸贼经营时间最长的地方,若是他们想保守消息,那消息就肯定传不出来。”

在阎仲宇升任兵部左侍郎之后,陆完是士党打入兵部的又一根钉子,这人向来以精通兵事而著称,又是苏州同乡,即便是在心忧如焚的情况下,对他的话,王鏊却依然能听得进去。

“天津的乱政,三边的倒行逆施,以及京城的局势,靠的都是那奸贼的淫威在支撑,一旦败绩传出,那他的根基也就没了,这一切必然会轰然而倒,试问,那奸贼又怎能任消息散布出来呢?”

陆完长叹道:“唉,只是可惜了,却是功亏一篑,让那奸贼逃脱了一劫。”

他的分析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要是旅顺真的被攻陷,谢宏肯定是要先封锁消息,然后再想办法补救的。玉儿报信的时候,他也正是这么做的,不是要隐瞒败绩,而是怕引起恐慌。

“而行此非常之事,就算立下了盖世奇功,却也不能大张旗鼓,终归是违背了朝廷的法纪,未免会令后人曲解,也只能等船队回返江南,待江南诸同道善后之后,才好往京城报信,阁老就莫要太过心焦了。”

善后,是一个复杂的动作,包括了杀人灭口,栽赃嫁祸,颠倒黑白,以及分赃等等一系列举动。只有等到这些都料理完了之后,才能公布消息,说旅顺开海,致使海盗丛生,这些盗匪觊觎皇港繁华,因此勾结倭寇入侵云云。

然后残匪逃到福建,被福建水师联合广东水师一鼓击破,首恶许氏兄弟当场伏诛,余部逃散,一场大功到手,心腹大患也就此消失无踪,正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也同样会耗时良久,要知道,许氏兄弟可不是什么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所以,尽管王鏊、陆完都知道,海战应该会在七月发生,可等到消息传来,至少也得九月以后,毕竟这时代没有无线电,信鸽在海上也没海鸥好使。

“这些老夫也知道,可不知怎地,总是有些担心,全卿,你说,辽东即便要封锁消息,也不可能不给皇上传信吧?可宫里却一直没有动静,除了早朝皇上来的少了之外,连一点异常都没有,老夫又岂能不忧?”

暴风雨前越平静,风雨来的时候就越吓人,旅顺遭劫,虽然有种种推托之词,可谢宏和正德不会不知道敌人是谁,以这两个人的性子,要是报复起来……做的时候豪情万丈,可想到要面临报复,王鏊还是有些沉不住气。

“阁老放心,宁王素来贤德,一直都在说,很向往弘治年间的盛世气象,若是能……他一定会效圣天子之法的,他那边如今已经有了些准备,若是再得江南同道的鼎力相助,想必……再说,北边也差不多有动静了,下官之前已经行文宣府,事情必无差错。”

陆完的声音越来越低,内容却越来越震撼,态度也越来越认真。

“阁老,李大学士让小人传个口信,宫中有旨,皇上明天会临朝。”正这时,外面突然有人通禀,这消息让二人面面相觑,脸上茫然,心下却惊,难道是皇上打算清算报复了?

……

第一卷第660章皇上,您可劲闹吧

第660章皇上,您可劲闹吧

朋友们,有票就可劲砸吧,不为啥别的,就为了让小鱼知道大家看的爽,34~

“当,当……”厚重的钟声在京城回荡着,人们都知道,那是紫禁城大钟楼的钟声,声音响了七下,代表着现在已经是辰时,也就是七点了,这同样也是皇上上朝的时间。

“皇上驾到,众臣恭迎……”三公公的公鸭嗓还是那么难听,不过听啊听啊也就习惯了,倒也没人对此表示不满,但不少人都微微抬了抬头,往甬道上瞄了一眼。

在礼仪崩坏的正德朝,规矩什么的也没那么严格了,连祖宗定下来的上朝时间都是说改就改,还有规矩是不能破坏的?所以,众朝臣也不惮于在皇上进殿的时候抬头瞅瞅,以确定来的到底是不是正德,省得跪错了人。

旬月不见,皇上倒是有了些变化,这变化主要体现在身高上,毕竟是十七岁的少年,天天保持了大量运动和营养供应,正德的身高长个不停,虽然还比不得张定远那样的天生异禀,可在同龄人当中,已经算是出类拔萃了。

除了身高,正德也健壮了许多,红润的脸色,显露着朝气,举手投足间,都是虎虎生风。喜欢他的人都在说,皇上大有太祖、成祖的遗风,生得龙虎之象;不喜欢他的人都在说,皇上失了天家的体统,搞得像个武夫似的,半点人君的气度都没有。

以传统士人的观点来说,皇帝最好是身体虚点,脸色苍白点,侍儿扶起娇无力的那种类型才最好。这样才像个文人,也更容易跟大伙儿贴心,而且还能给大伙儿提供很多谈资和骂题。

皇上为啥那么虚呢?唉,在后宫纵欲无度呗,后宫佳丽三千,朵朵艳丽,支支盛开,皇上这只小蜜蜂,飞进了花丛中,当然是劳心竭力,纵欲无度呗,所以身体才虚啊。而朝臣们身为正人君子,当然要加以劝谏,来博取清名了。

现在,这种机会肯定是没有了,别说皇上体壮如牛,就算真的变得弱不禁风,可谁又敢用过去那一套来折腾他呢?皇上不折腾自己,大伙儿就已经求神拜佛了。

皇上这么健壮,又这么年轻,看来正德朝很有可能创纪录啊,什么记录?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呗。至少,在场的各位八成是熬不过他了,对曾经盈朝的众正们来说,黑暗还将继续笼罩大地,光明依旧遥遥无期。

朝臣们在想什么,正德不知道,他也不在乎,朱厚照同学从来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有不断迎接最强力的挑战,和不断探索未知的一切,才是他的追求和向往。

别人想什么都不要紧,就算想谋逆,可只要他们没做,或者没大声说出来,那就不算是问题,大哥说过,不能因为思想给人定罪,想什么,那是个人的自由。

就比如现在要说的这件事吧,从不同角度上,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直接定罪,那多无聊啊?让正德遗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