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第一弄臣 >

第389章

明朝第一弄臣-第389章

小说: 明朝第一弄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京城的前辈和同道们,对此却持有相反的看法·到底谁错了吊慎很苦恼,士林中喧嚣着的观点,都是说谢宏大『奸』大恶·现在的新政不过是伪善之举,可他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谢宏这新政到底伪善在哪里?

除非······他举目看了看前方,前面就原来的清军厅,现在的专利局了,若是谢宏真的是伪善,那么可能隐藏陷阱的恐怕也只有这里和税务厅了。

技术是谢宏的,他也许会凭此而要求干股,或者收取高额的专利费;若不然就是等有了收获的时候,对商人们课以重税·毕竟大明原本是没有商税制度的,他可以任意施为。

不过,这只是个可能『性』罢了,从理智出发的话,杨慎并不认为谢宏会做这种杀鸡取卵的勾当,那太没远见了。

可他又很希望对方会这么做·因为只有对方这么做了,才能证明他的师长前辈们是正确的,比起素未谋面的谢宏,甚至眼前所见的商人和百姓,对杨慎来说,那些从少年时代起,就一直景仰着的人才更重要,这几乎是一种信仰,又怎能轻易崩溃?

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杨慎跟在包胖子等人身后,进了专利局。

专利局的人相对少了些,来这里的都是想做实业的,而招商局那边却包括了许多行商或者要做海贸的。不是所有人都有信心和耐心开设作坊赚钱的,在很多人看来,商人就应该做一手进,一手出的买卖。

商人虽然少了,但办事员却差不多,格局也一样,大厅内,沿着对门的墙摆设着一排桌椅,后面坐着十几个书吏,桌子上放着各类别的名牌。

其中一张桌子面前正站了两个人,正是杨慎刚刚在招商局见过的那两个要开罐头厂的,胖子几人也看到了,于是一窝蜂的围了上去。

虽然是点头之交,不过终究也是熟人,通常情况下,那两人是会打招呼的,可杨慎却分明看到,那两人眼睛瞬也不瞬的看着书吏,半点都没注意到身旁的动静。

不知是不是他们这副模样感染了后来者,胖子等人围过去之后,很快也变成相同的样子,好像不是围过去几个人,而是有人搬了几座雕塑过去一样。

显然,那书吏正在讲的东西非常重要,这些商人切身利益攸关,这才会如此紧张。他们虽然都是屏息静气的倾听着,可从他们偶尔转动的眼珠,和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中,杨慎可以感受到那份难以抑制的激动。

“大人,您是说······如果有独家手艺的话,咱们也可以申请专利?然后别人通过专利局学了之后,就必须给咱们银子,不,是专利费?这不是侯爷才能……”杨慎走过去的时候,那个书吏的说明刚好告一段落,先前的两人当中,有一人正迟疑着提出疑问。

“专利局是大明的专利局,在这里,只讲技术,不讲身份,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王侯将相,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只要你信任专利局,专利局就会保护你的技术,让其为天下人所用的同时,也为创造技术的人带来收获。”

这名书吏也是面带微笑,可话语却铿锵有声,连杨慎听到了,都觉得胸中有些激『荡』,那些切身相关的商人都已经听得双目泛红了,是激动,也是向往。

“其实,侯爷提供出来的技术都不曾为他个人带来半点收获,这钱都是要入国库的。”书吏一挥手,指着城外说道:“城外的民居大家应该都看见了,若没有合适的居所,工人们又岂能有精力工作,而工人工作带来的是什么?是各位的盈利。”

“修路、疏通运河、建码头和交易大厅,这些基础设施都是为各位提供的便利,而且是在各位开始赚钱缴税交专利费之前,就已经建设完毕了。现如今只是天津一处,将来整个天下都会照样而行······这样才是取之于民,而又用之于民啊,有这样的天子,有这样的侯爷,正是我等大明子民之幸!”

“不错,大人说的不错,咱们的侯爷再是仁慈不过,咱们的皇上最是圣明不过了。”胖子第一个叫起好来。

“没错,我等受教了,大人,在下有一项家传的技艺,不知……”其他人也是纷纷响应,还有个别几个人,急吼吼的就欲将家传的技艺献出来。

听过书吏的讲解之后,商人们也明白了,原来不一定是制造八音盒那种宝物的手艺才叫技术,技术很多也是来源于生活经验的。

而华夏又一直以家族为传承的基本单位,几千年来,虽然历经变『乱』,可传承下来的经验技艺却不计其数。

从前由于观念的限制,当然不会有人拿出来与人交流,可到了天津,对专利局有了了解后,商人们也都是意动。

“大人,我家也有,在下愿意效法侯爷,无偿将技艺捐献出来!”气氛开始热烈起来,不知是谁喊了第一声,无偿捐献的声浪也高涨了起来。

“那不行。”无偿捐献的得利更大,可书吏却笑着摇摇头,拒绝了商人们的这个提议。

“怎么不行?难道我等效法侯爷的贤明之举,有何不妥吗?不然你为何横加阻拦?”包胖子指着书吏的鼻子怒吼道。

他家也有秘传的绝活儿,不过却算不上多高明的技艺,只是做菜的本事罢了,用这技艺得利,他觉得很有些过意不去,要是无偿捐献出来就不一样了,既能帮到侯爷和皇上的忙,又能把自家的手艺发扬光大,当然是件好事。

“各位跟侯爷不一样,侯爷身为三边总制,大明冠军侯,他是拿朝廷俸禄的,当然要为朝廷出力,怎能以公器为自己谋利呢?可各位却是普通百姓,攒点家当不容易,皇上仁慈,又怎忍让各位蒙受损失,各位只要依法纳商税,那就是对天子,对朝廷的莫大支持了。”

见众人脸上还有不平之『色』,书吏微微一笑,“这是侯爷亲口所说,然后形成命令传谕三边、天津以及常春藤书院的,在下也是书院的学子,当然要凛然奉行了。”

商人们还没有反应,可杨慎却忽觉脸上发热,心中羞赧,再也没心情继续听下去了,而是转头掩面而走,拿着朝廷俸禄,因此不能为自身谋利?说出这话,并且身体力行的人会是个『奸』佞?

杨慎觉得心中‘咔,的一声轻响,似乎有什么东西断裂了。纟

第一卷第603章盛世之象

“少爷,您这是……”

杨慎进招商大厅的时候,管家和茗烟就一直在外间等着,当时等了很长时间才见自家少爷出来。专利局的规模不比招商局小多少,他们本以为也要等同样的时间呢,却不想少爷这么快就出来了,而且脸色还很难看,象是听到了什么噩耗一般。

“走罢。”杨慎疾步而行,面色灰败,坐进马车之后,半响没有说话,过了好半天,车厢里才传出一声幽幽的叹息。

“少爷,咱们去哪儿,回京城吗?”管家和书童都被他这模样吓到了。

不过,能得到杨廷和的信任,管家的心思转的也很快,虽然猜不到杨慎的心思,可他还是想到了,少爷八成是受了什么刺激,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快离开这个刺激人的地方,离这些奇怪的机构远远的。

“就这样罢······”车厢内传出的声音依然有气无力的,正当管家将马车调头,准备出城的时候,忽听少爷话锋一转,却是改变了主意,“先不回京了,贺叔,找家客栈住下吧。”

“…···是,少爷。”这个耩折有些奇怪,可管家却并不打算质疑,除了一向的谨慎使然外,杨慎突然变得坚定起来的语气也让人无从置疑。反正会试要到二月初九才开始呢,现在才是正月初一,确实不用着急。

杨慎出门在外的经验少,除了管家和书童又没带什么人,管家更是预计着当天就会回返,所以,他们并没有提前找落脚的地方,等这会儿再找,就有些晚了。

那些像样点客栈都已经住满了人,连续在好几家碰了壁,管家很有些火大,“我家少爷可是有功名在身的举人·怎么就腾不出一间屋子了?哪怕是没有上房,厢房也行啊,这天津到底还是不是大明的疆土了?”

进城门时被卫兵斥骂,少爷又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新衙门里面受了气·再加上一直以来,老爷们对瘟神的不满,管家对天津一点好印象都没有,当朝大学士的公子在天津找不到客栈住,真是岂有此理。

“哼,我又没刁难你们,凡事都得讲个先来后到·你们来晚了,就没地方,多天经地义的事儿啊,你在这里嚷嚷什么?再说,举人又怎么了,看见城里那些大人们没有?他们都是常春藤书院出来的,是天子门生!”

掌柜的眼睛一翻,冷哼道:“天子门生就和进士一样·何况他们还有了官身,可你看看人家对百姓的态度,看看人家敬业的程度·城外那些接待百姓的人你们看见了吧?从腊月就开始了,知道么,是腊月,你以为他们不知道冷么?这才是真正的士人!”

说着,他两手连晃,开始赶人,“想摆谱,回老家摆去吧,走走走,别在我这里搅扰·否则我就叫城卫军来维持秩序了。”

“你······”管家大怒,可看到不远处逡巡着的一小队卫兵,他又没了底气,在瘟神的地盘把事情阄大可不是个事儿,光是自己倒也罢了,可这却关系到少爷的安危·他安敢乱来。

“算了,贺叔,不是还有那些简易的客栈么,咱们先找家住下吧。”管家回头一看,却见自家少爷从车里出来了,脸色虽然依然不好看,不过却比刚从专利局出来的时候好了很多。

“可是,少爷······”管家有些为难,就算是轻车简从的微服私访,没法把宰相公子的威风摆出来,可衣食住行的细节也是要讲究的,世家的底蕴,不就是在这些地方体现的吗?这些正规的客栈虽然简陋,可终究还算是过得去,可那些民居改造的,未免······

“没关系,就这样罢。”杨慎摆摆手,不容置疑的说道。

“哼,还是人家公子自己通情达理,不象某些狗仗人势的刁奴……”掌柜的突然冷笑着接了话,管家闻言自然更怒,可还等他出声争辩,对方接下来话却让他把话又咽了回去。

“既然这位公子也是个讲究人,我就冒昧给你提个醒吧,那些后改的客栈条件其实也没差多少,都是经过城卫军验收的,既干净整洁,也不会胡乱宰客,安全也没问题。要住下的话,你们还得抓点紧呢,这是赶在大年初一了,再过几天,恐怕那些客栈也没地方了。”

“贺叔,你先去找住的地方吧,我跟这位掌柜打听点事情。”管家微微一滞,杨慎也是神情一动。

管家听了这话,又得了少爷吩咐,也不敢多耽搁,急忙忙去了。这掌柜虽然无礼,但说的话却不像是危言耸听,看城门和那些新机构的景象就知道了,要是不抓紧,没准儿还真就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了。

“这位公子,你要打听点什么?”这世上以貌取人的人还是很多的,杨慎人长得很俊,说话也是温文儒雅,客栈掌柜对他的印象很好,因此态度也比对着管家的时候好了不少主动向杨慎搭起了话。

“掌柜的,你说城卫军会检查客栈的卫生和安全,难道不是为了敲诈钱财吗?”杨慎问道。

“呵,公子你是头一次来天津吧?”

掌柜的呵呵一笑,“天津跟外间可不一样,这里没那么多苛捐杂税,只要按照衙门规定的税额缴税,就没人会上门滋扰,城卫军也和其他地方的衙役军兵不同,他们的验收纯粹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的,别说主动敲诈了,就算是有人递银子给他们,也没人会收的,这是侯爷定下的军规。”

“一直都是如此?”

“那倒不是,从去年夏天才开始的,也就是严侍郎带人来了之后,才开始全面整顿的。”掌柜的想了想,并不讳言,“到见成效,其实还是这两个月的事儿,之前都在筹备中。”

说着,他又自豪起来,“等咱们天津彻底建成之后,就会成为天下瞩目的地方了,因为这里的新政施行的试点,只要施行顺利,总结了经验教训之后,新政就会在全天下推广,首功可是咱们天津人的,哈哈。”

杨慎能感受得到这份自豪,也理解对方话里的意思,若非要全面推行,天津衙门又怎么会煞费苦心的搞出来这么多东西?

“具体税率是多少呢?是统一的吗?以前是不收商税的,现在突然收了,难道没人觉得不满?”一般来说,客栈酒肆的老板消息都比较灵通,眼前这位又是个健谈的,杨慎索性把心里那些疑问一股脑的问了出来。

“商税么,每个行当都不一样,比如咱们开客栈酒馆的,都是被称为服务业,税率是十抽一,赚十两银子,缴一两的税;要是开楼子的,税率就高了,因为他们那个叫特殊服务业,税率是对半的,至于说其他的,做海贸的话,按货物分,不同的商品,税率也不同,”

他板着指头数了起来,“丝绸茶叶这些东西,算是奢侈品,税率比较高,是三成;新兴的罐头奶粉之类的食品,税率是一成半;木材、矿石那些工业用品……”

最后,他拍了一下脑袋,笑道:“对了,往天津运粮食是最划算的,不但不收税,而且还有补贴,里外里算算,其实也和运其他东西差不多。

“至于有没有人不满···…”老板面带冷笑的说道:“呵呵,以前官面上倒是不收税,可衙门的老爷胥吏们,一天到晚也不少来找麻烦,再加上街面上的那些痞子混混,这一年下来,为了摆平这些花费的银子又哪里少了?”

“现在就省事了,只要依法纳税,以前那些麻烦就都不存在了,也没有胥吏讨红包或者白吃白喝,更没有街头无赖会上门敲诈勒索,朝廷给咱们百姓提供保护,也给咱们提供便利,咱们给朝廷缴税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日后的日子好着呢,谁又会不满?凭什么不满?”

老板激动起来,声音也提高了不少。

“当然,也是有人不满的,原本的那些老爷们就会不满,为虎作伥的胥吏们也会不满,没了从前的那些特权,不能任意欺压咱们老百姓了,他们当然会不满,可谁在乎他们呢,如今有圣天子在朝,又有咱们侯爷这样贤臣辅佐,可不是那些士大夫们一手遮天的前朝了。”

“没错,现在不是日子越来越差,朝中的大佬们却天天自吹自擂的弘治朝了,屁的众正盈朝,屁的中兴之世,都是那些士大夫们在粉饰太平呢。”

“可不是么,如今这光景,才是盛世之象的,前朝?哼,还不如早些年呢。”

客栈已经客满,而且住下的客人也不是来天津游玩的,哪里肯呆在房间里不出门,客栈大门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听到掌柜的说话,不少人也都停下了脚步,高声附和起来。他们说的话,倒和杨慎适才所思不谋而合,让他的心情更加低落了。

“这家店,也是我父辈传下来的,打小我就在店里帮忙,这双眼也是识人无数。自打一见你,我就知道了,公子你的家世应该不错,不过却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好人,千万莫要学那些老官僚啊。”像是长辈一样,那老板又语重心长的对杨慎说道。

“老板,天津衙门这边,还召文吏吗?”杨慎抬头问道。

“召是肯定召的,可听说衙门今后只在书院召人,其实想想也是,不在书院深造一番,得到天子的教诲,又怎么可能做得好官呢?”

“原来如此。”杨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向老板道谢,离开了客栈。纟

第一卷第604章他们去哪儿了

新年伊始,和天津人的欣喜和期盼不同,京城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京城突然没有以前那么便利了。

虽然还没达到后世的大城市那种程度,可京城里农业人口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种田的农民一般都不会选择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