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596章

小市民的奋斗-第596章

小说: 小市民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等兵,你老家是西北市的吧!”

“长官好耳力,西北市,祖籍山东聊城。共和五年全家就移民西北了,不是我吹,全基地西北人里头,就数我是最地道的老西北人,当年我到西北时,咱们总理还是公司的董事长哪。”

说话时一等兵的口气中明显带着炫耀的意思。

“那你怎么来当兵了?”

刘家祥很好奇身边的这个一等兵为什么来当兵。

尽管西北市是一个移民城,并不存在生人熟地的歧视,但在另一方面,这个移民城之中,却明显有着新老西北人之分,两者的划分非常简单,以总理出任边防公署主任前后为划分,老西北人几乎是一色的中产家庭,他们很多人都有持一些企业的原始股权,每年仅分红就足够一家吃喝不愁。

出身于这样的家庭的子女,即便是中学毕业没考上高中或大学,通常大都会选择经商,只有并不多的青年会选择服兵役,更多人的人会选择星期天兵,在市国民警卫队当兵,尽义务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并不见得一定要到野战部队。沸腾文学——DU。n。

“我从技校一毕业就进部队了,想打仗、想当英雄不是,结果……没赶上趟不是!要是我能弄枚勋章回家,啧、啧……那些女孩看着我还不是两眼直放光!”

当兵的理由有很多,但身边的这个一等兵的回答让刘家祥感觉非常真实,就像自己加入空军一样,同样只是想成为像大哥一样地英雄。

想到大哥,刘家祥的神色一黯,尽管战争早已结束,但是大哥却从未回家探过亲,如果不是每个星期都能收到大哥的信,恐怕父母和自己都会认为大哥已经失踪或是……

大哥在什么地方?

有些失神的功夫,刘家祥朝车外望去,看到路边行走着一匹战马,战马上地那个穿着墨绿色军用风衣的军官显得有些面熟。

“……是……是……快……快停车!”

刘家祥有些激动的对身边地开车的一等兵大吼道,车还没停稳刘家祥便不顾一切的朝着那人追了过去,任由黄色的泥水飞溅一身。

跑到战马前望着骑在马上那个脸色黝黑留着一脸微卷的胡须的军官,浑身满是泥水的刘家祥显得有些激动,以至于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

望着突然拦住自己的年青人,恰帕克地双手禁不住颤抖了起来,当年的跟在自己屁股后头现在已经长成了大人,尽管内心非常激动,但恰帕克仍然尽可能的让自己显得平静一些。

恰帕克松开勒着马缰的右手,随意的行了一个军礼。

“由心么事吗?”

~色的眼睛配以灰~色的胡须加上生硬的汉语,让刘家祥一愣,眼前地这个人不是自己大哥!但……他们为什么这么像?

有些失神的刘家祥的冲着马上的将军行了一个军礼,这时刘家祥注意到马背上的将军地右眉处有一个伤疤,那是……

“国防空军第三十三战斗机联队准尉刘家祥!向您致敬!长官!”

刘家祥!刘家祥……听到这个名字,恰帕克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多么跳下马去,狠狠地抱住自己的兄弟,可……朝路边地行人看了一眼,再联想到自由军团高层的军纪。

“!”

恰帕克点了个头,丢下了有些呆滞地刘家祥,纵马朝其它的远方跑去。

“长官,您认识他?”

一等兵有些好奇的看了眼上车后一直有些的失魂落魄的准尉。

“不!他是谁?你知道吗?”

此时刘家祥的脑海中满是那个人眉上半指长的伤疤,大哥的眉上也有一个相同的伤疤,他也有一个……

“恰帕克巴牙也夫,阿克莫林克的总督,他可是一个传奇,共和五年突斯坦民族大起义,他带着3多个部下为了逃避俄军的追杀,从草原总督区撤到新疆,后来自由军团起义时,他带着一个团的骑兵横扫了半个草原总督区!前几年英国人进攻突~|斯坦,就是他带着兵切断了古吉城英军的退路,最后全歼了英国佬!”

开着车的一等兵不无羡慕的说着,自由军团很多将军都是传奇,他们的家族大都在大起义时被的俄军屠杀,但后来他们还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尽管在很多国防军军官看来,无论是自由军团或是突斯坦不过是墙头草而已,战争时依靠德国人,现在又依靠中国,整个墙头草作风。

“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吗?”

他会是自己的大哥吗?刘家祥并不确定但却不愿意放弃求证的机会。

看着眼前的在这座喧嚣的城市,新建尚未投入使用的地铁,大步流星的人群,繁忙的街道,还有明亮的街灯,这里就是中国的行政首都,西北市。火车站外的阿尔伯特塔伯特打了个的,用蹩脚的中文告诉司机把他拉到一个便宜的旅馆去。司机的选择是西市区第十三街的一个小旅馆,这里离第五大道不远。这里将成为阿尔伯特伯特一家未来的住处。

曾在德国海军服役、参加过日德兰海战,但因为和约规定德国只能保留十二艘、3万吨主力舰的缘故,阿尔伯特失业了,领取的那一笔看似不菲的退役金,却因为帝国马克的贬值的原因,甚至不够家人几个月的生活费。停战并没有给德国带来繁荣,军队地裁减、工厂定单的减少,反而让德国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之中,整个德国到处可以看到失业的工人和没有工作地退役士兵。

迫于生计,阿尔伯特只能在朋友的建议下,来到中国这个即便是在战时虽然对德宣战,仍对德国持以友好态度的国家寻找工作机会,停战后地一年多以来,已经有数十万德国人移居中国,中国的移民政策相当宽松,在这里只要你有技术可以很轻易的找到一份月收入7元甚至更高的工作。

“我毕业于德意志帝国基尔海军学校,战前我曾在柏林工学院学习机械工程,已经取得工学院硕士学位,这是我的证书,我希望可以得到一份与机械工程相关的工作,我理想的报酬是每月元左右……”

新移民就业帮助中心,阿尔伯特有些庆幸眼前的这个工作人员竟然和自己一样,都是德国人,至少自己不需要担心对方听不懂自己地谈话。

“阿尔伯特先生,相信您很快就可以得到一份令您满意工作。

我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阿尔伯先生,您会说汉语吗?”

从就业帮助中心走出来之后,阿尔伯特伯特站在报亭旁,浏览着报刊杂志,因为拥有数十万德裔移民的原因,在西北市可以看到不少德文报纸杂志,阿尔伯特想从上面看看找到处价格更底的住所,来到中国后他的钱包已经越来越窆,旅馆并不适合一家人的居住。

阿尔伯特一进入32~街一处地下室的巴伐利亚俱乐部,来这是就业帮助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建议,在这自己可以学习中文,尽管有官方地语言学校,不过最好的地方还是各个俱乐部内的互助教室。就听到俱乐部内传来熟悉的德语,通常情况下,尽管面临着学习语言的难题,但在外界德裔移民仍尽量使用中文,若想融入这个国家,就必须要学会中文。

此时地俱乐部内那些喝着啤酒的同胞们,有些兴奋地用德语和中文交谈着。尽管不过刚进入俱乐部部,但阿尔伯特还是有些明白他们正在谈论什么,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判断出来,他们在讲一些无足轻重地小事,有的人在说如何在郊外度周末,滑雪或者打猎,有地侧在谈论正在上演的话剧或电影里的剧情,当然更多的则是在谈论其中那些漂亮的女主角。

他们都是最为普通的德裔移民,平常在工厂或公司里工作,业余时间在街上陪着家人逛百货公司或大型超市,去咖啡馆、在剧院看话剧、和妻子一起看看电影,在这里他们的生活过的显然非常充实,或许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这里的生活却显得非常安逸,对于经历了七年战争的他们而言,这种安逸而祥和的生活无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他们和自己一样,非常喜欢这里的生活,但自己却还一份工作都没有找到。”

看着那些喝着啤酒畅所欲言的同胞,阿尔伯特在心中自语着,因为手头并不宽裕,阿尔伯特只能为自己要一杯最廉价的啤酒,然后朝着一张木桌走去,这些面对普通人的俱乐部或酒吧的装修并不奢华,很大众式的装修,甚至和德国那些谈论政治的简陋的啤酒馆并没有什么区别。

仅有区别恐怕就是这里的人客人显得很平和,很享受目前的生活,而在德国的啤酒馆内到处都是那些燥动不安、狂燥的退役军人以及对现实不满意普通人,他们大都不愿意接受在他们看来几乎是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德国陆军只能保留25万常备军,海军只能保留3万吨主力舰。

除此之外在欧洲的版图上甚至还出现在波兰共和国,这个由波兰俄、德、奥属地区合并,成立**国家是媾和谈判协约国的条件之一,他们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为消弱德国,波兰的**为德国和苏俄之间形成缓冲区,而且用波兰吸引苏联的视野,这样东欧在一定程

“危害欧洲的和平”,对于英国自然是欧洲政治对其越有利,而法国在认为有波兰的存在相当于遏制德国和苏联。

甚至于连德国占领的高加索巴库地区,都需要交给一个**的大亚美尼亚共和国,尽管现在这个**共和国正面临着被苏俄侵略,随时有可能灭亡的危险,但英法所考虑地仅仅只是的消弱德国。

“……总理昨天发表了讲话,日本人拒绝归还关东州,无是在挑衅共和国的尊严,同时触及共和国根本底线,共和国绝不放弃条约到期收回关东州决定。”

入耳的声音尽管并不刺耳,但是却让阿尔伯特皱了皱眉头,因为在一瞬间里他地记忆似乎又回到了日德兰海战那身处地狱和人间门槛时,在那里见到的不是生机勃勃、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面孔,只有奋力战斗地水兵和水兵们的尸体和血液,以及分辨不清模样的残肢断臂。

那样前所未来的战争让阿尔伯特见到了达多的残酷。

来到这里正是为了躲避过去的记忆同时寻找新生,但是现在阿尔伯特似乎又闻到了94年战争爆发前的气息。

“日本政府在一周前拒绝了外交部要求归还即将到期关东州租界地的交涉,他们甚至称“关东州现在、将来!永远都属于日本帝国”,这群短猴子难道不知道激怒中国人后,中国可能会选择用战争地方式解决吗?到时他们一定会被赶下海!”

说话的人显然很是兴奋,似乎在他的心里有对日本人同仇敌忾的怒火,或许他曾在西线的战壕里和日本的远征军打过仗。

作为一个在几年前尚面临着被诸列强分割的落后国家,阿尔伯特在来中国的邮轮上从资料中知道,在这个看似已经挤身强国地国家领土上,存在着英法美日本等国的租界地、甚至于就是在他们的法定首都,还有一个区域是**的使馆区,而日本人更是占有着一大片关东州租借地。收回这些租界地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看来,无疑是当务之急。

“阿尔伯特!阿尔伯特伯特!”

一声惊喜的叫喊打断了阿尔伯特地思绪,朝着声音看去,阿尔伯特看到一个熟人,自己在柏林工学院进修时的同学。

看到步入酒吧地费米尔,阿尔伯特惊喜的看着朝自己走来地朋友。阿尔伯特显然没想到竟然会在中国碰到的老朋友。

“费米尔!您什么时候来到这里!”

“我来这里已经一年了,你听我地汉语说的怎么样!”

叫了两杯啤酒过来的费米尔用有些生硬的汉语回答道,但在看到阿尔伯特一脸茫然之色,立即明白了什么。

“阿尔伯特,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刚到中国吧!找到住处了吗?没有?工作呢?没有?”

老同学的回答并没出乎费米尔的意料,战争结束已经一年多了,对于陷入经济危机整个社会都充斥着大量失业者的德国而言,数十万人选择移民到这个东方国家,尽管中国需要专家和熟练技工,但是大量“非计划”移民的蜂拥而来,聚集到那个传说中的“西北市”,却使这里合适的工作机会变得有些紧张。

“知道吗?中国并不是仅仅只有一个西北市,这个国家就像上个世纪末的美国,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工作机会,中国人现在每天修建5公里铁路,几十公里公路,我就职的公司最近准备在四川省投资兴建一家新工厂,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公司可以为您提供一个职位,新厂的工程师!每个月8元,相当于6马克左右!当然在成都很难见到西北市德裔社区,不过既然我们来到这个国家,不就是要成为中国人吗?尽管我们面貌不同,但相信我,各地的中国人对德国人非常友好!”

阿尔伯特没想到眼前的老同学竟然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个工作,但他提到的地方显然让阿尔伯特感觉有些陌生。

“成都?那是在什么地方?”

费米尔拿着酒杯朝俱乐部左墙走去,墙上挂着一幅大地图。

“你看,这里就是西北市,就是现在我们所在地位置,这里是中国最大城市,成都……嗯!就在这!这里被称为中国的西南,从西北市做火力出发,需要做三天两夜的火车,乘飞机需要小时左右。知道吗?现在成都在未来将会成为中国西南的中心城市,国务院已经决定在未来几年将会进一步加大在西南的投资,成都至少可以得到2的政府投资!”

费米尔指着地图向同学介绍着那个位于西南腹地的城市,来到中国已经一年多的费米尔知道,中国政府的发展策略是在各省建立中心工业城,而成都尽管未被列入第一个四年计划的发展区域,但中国政府显然不会忘记西南,现在企业提前进入,只会带来更多的商机。

俱乐部内被朋友的劝导弄的有些心神不定的阿尔伯特一杯接一怀,一口气连喝了数杯啤酒,始终在心中犹豫着是否按照的朋友的建议去成都,相比于西北市成都那个的城市不仅陌生,而且按照朋友的介绍那里是传统的中国城市,那里的教育是否适合自己的儿女,这些都是问题。一直到了深夜,仍未做出决定性阿尔伯特才略带着沸意朝寄宿旅馆走去,走在路灯下的阿尔伯特的脑中使用在考虑着是西北还是成都这是一个问题。

“阿尔伯特先生,有您的信!”

前脚刚进旅馆,旅馆那个来自黑森的老板便喊住阿尔伯特,然后递给了他一封信。

“就业帮助中心!青岛?”

上楼时拆开信件一看,阿尔伯特愣住了,是就业帮助中心寄来的信,他们为自己选择了一份工作,每月3元,只不过工作地区是青岛,对于那个城市阿尔伯特并不陌生,如果没有战争,阿尔伯特或许早在九年前就应该已经到了青岛。

第266章 捐

小市民的奋斗第二卷大时代第266章捐

多少人。(n)多少事。在那个大时代里如沸水一般翻滚以为所谓的历史。就是不断的造反和革命。还在那有英雄们的豪言壮语。但有时候历史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和写法。象征着历史的不再是战旗和枪炮以及志士的鲜血。而是一些非常具体的东西。比如一花布一座工厂一段铁轨或者份名贴……”

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南部的胶州湾。又称胶澳。有南胶河注入。胶州湾口窄内宽。东西5海里。南北长8里。面44平方千米。为伸入内陆的半封闭性海湾。天然深水航道水深~5左右。沙积。湾内港阔水深。风浪静。海水年不冻。为世少见之天然优良港湾。

89年6月4(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在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的开始。光绪二十三年十月日(87年月4日)。黎明时分。“”号放下几艘小船。上所载的名德国士兵。趁着未散的雾。一举占领了清军后海房和不远处火药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