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395章

小市民的奋斗-第395章

小说: 小市民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青人们的专利,甚至于一些女学生、穿着花布旗袍的名媛也骑上了弯梁坤式自行车,相比于价格不菲的轿车,他们很容易说明家人为他们购买价格低廉的自行车代步。

作为距离西北最近的省会城,太原受到西北的影响是明显的,太原是中国第一个引入西北的现代化交通规则的城市,靠右行驶、路面斑马线、红绿灯、交通指挥等等,西北的交通规则源自于后世,相较于这个时代的源自欧美地交通规则更为科学、实用,不过这并不太原引入这一交通规则的原因。

阎锡山和他的幕僚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向西北示好,除了引入交通规则、城市规则最重要还是发展本地实业。一来可以像西北一样增强自身实力,二来可以向西北示好。这两点才是最重要的。

西北推崇实业救国是举国皆知的事情,为了能够向西北示好,以避免被其侵吞,阎锡山和他的幕僚们同样高唱着实业救国,阎锡山甚至于授意《太原日报》等太原报纸媒体宣扬实业救国是中国唯一可行之路。甚至于还带着献媚地口气称赞着西北为中国未来指明了道路,各省皆应以西北为榜样。甚至于还称司马推行的工人福利制是古今少有的圣人之举。

当然顺便还不忘记说上一句“实业之根基乃和平之世,若诸省彼此以武力相威。实业必为损之……擅挑战事者,为破坏实业救国之根本,此为国之大敌,应全国共讨之。”反正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我山西现在是以发展实业行救国之举,谁若是来打我那就是破坏救国,那就是举国大敌。尽管没点明。但是大家都知道山西意有所指的方向,就是他的北方强邻西北。

光在嘴上说、报上讲显然不能表明山西实业救国的抱负,在阎锡山的半威半胁下。太谷等地的银行、钱庄纷给入股山西实业公司,同时面对着巨额的利润山西地商人像其它地区一样纷纷投资实业。

靠山吃山。山西地煤炭资源丰富举国闻名。西北投资地最重要地几个煤矿都是建在山西大同等地。而早从1913年起山西地机器煤矿就开始相继涌现。随着与此同时。山西省内组建了裕晋、保丰、保华、同泰、恒义等40余家公司。这些煤矿大都是采用地西北制造地采矿机构。实行半机械式采煤。一时间。晋煤产量大幅度增长。除了供应西北之外。更是远销京城、天津、上海、广东、香港和日本、甚至美国。

“滋……”

尽管路口并没有什么行人和自行车。司机在看到红灯亮起地时候。仍然踩了刹车。中华…33型轿车稳稳地停在了路口地斑马线前。在阎督军以西北为榜样地号召下。太原同样注重交通规则。甚至于阎锡山还像司马一样强调规则地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路口没什么行人车辆。仍然停车到不觉有什么意外。

335型轿车是西北制造地第三款轿车。属于高档轿车。3。5升地发动机为其提供了强劲地动力。中华335型轿车实际上是30年代末德国宝马公司地335型轿车地按图仿制产品。相比之下只是多了汽车空调和收音机。

中华335型轿车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各地地富绅尤其是官员们地追捧。中华100型高级轿车地高昂地价格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起地。而地方官员也担心那种汽车太过惹眼。最后会惹来不必要地麻烦。而面对大众地中华2系列轿车显然又无法满足他们地要求。所以当本身就定位在豪华轿车上地335型轿车出厂后。立即精美地设计、强劲地马力赢得了这些人尤其是地方官员和高级军官地追捧。以至于这种车有一个外号叫“督军车”或“师长车”。

此时停在街品地这辆335型轿车。看那车牌上地“晋1028”地字样。太原地老百姓都知道这辆车头有面五色旗地黑色轿车是阎督军地座车。1028是六年前太原革命起义地日期。阎锡山选择这个车牌可谓是用心良苦。一是彰显共和革命。二是告诫民众不要忘记自己地造山西共和之功。

“难啊!现在省议会里的一帮子议员,成天嚷嚷着要晋省加入西北联合议会。外忧内患啊!这个狗屁西北待遇,根本就是狼子野心!还有那帮子议员,他们是白拿了晋省百姓的俸禄!成日里想着把咱们山西卖给西北。”

车上的阎锡山并没有因为座车等着红灯而烦燥,刘笃敬的太原电力公司的新电厂剪彩是还有将近一个小时才开始,所以阎锡山并不焦急,阎锡山的心中的想的更多的是那些他眼中的叛徒。

昨天十几名议员地呈文,让阎锡山在无力之余感觉有些气恼。现在的阎锡山远没有过去在对付元世凯和段祺瑞时的那般自信,对于西北的种种阎锡山根本没有应对之力,更别说还手之力了,此时阎锡山不禁庆幸自从山西省议会复会以来。自己把议会搁在那里当个摆设,要是真的给了他们什么权力,那还了得。

西北和中央政府不同,他们对其它省份从来是不打不压,而且还提供贷款、技术帮你发展实业,可是他偏还在那用自己做样子引诱地方上的士绅。以至于现在山西地方地士绅不少都倾向于山西并入西北。准确的说是像黑龙江、新疆、蒙古五区一样并入西北联合议会,以便他们享受到西北待遇。

所谓的西北待遇实际上就是由银行按市价收购士绅的多余土地,随后由由政府担保银行再把土地出售给无地和少地农民,而农民则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

“百川,除非咱们像西北一样通过银行收地,否则那些士绅们还会再提下去,种地一亩地一年收租只能收两、三块钱,可是投资实业,投资一块钱半年就能见回报。一亩地卖二十块钱,投资几万元的实业,一年挣个几万甚至更多都没问题。人性自来逐利,他们要并入西北就不足为奇了。可行里根本没钱买地,晋票早在半年前就没人认了,行里要不然用西储券,要然就得用现银元。晋票早没人认了,可不管是西储券还是现银都是现钱。难啊!”

同车的徐一清如此说道,作为山西银行行长,对于银行的现状徐一清比任何人都了解,年前的人们拿着晋票到银行挤兑。要不是从金城银行和西储银行借了三千多万,现在山西银行早关门了,结果就是山西和西北一样,西储券是市场上地流通币,信用都超过银元。

千百年以来,中国人的土地情节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做官或经商发财了就置地置产,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在中国大多数士绅的财富是土地而不是现金银。随着两年来实业论地盛行。各地有眼光的士绅、地主将一部分土地出售后获取了投资实业的资金,完成了从地主向实业家的转变,而投资实业获得的丰厚回报绝不是土地所能给予的。

投资实业获得的超过人们想象的巨额利润吸引着各地的士绅,大部分士绅想卖地以投资实业,但却没有人愿意买地。大多数农民却没有足够地资金买地,银行不愿意用土地担保贷款,他们更愿意贷款给企业,卖不掉手中多余的土地的他们,只能坐守着土地。眼看着别人投资实业获取丰厚的回报。

西北实行的银行收购、政府担保、农民分期偿还的购地方式。让这些卖不掉地没有足够资金投资实业的士绅、地主看到了希望,但是试图向西北的各家银行申请享受这一方案时。却被拒绝了,因为他们所在的地区不属西北,西北政府没有义务为当地农民提供担保。

当他们绝望地时候,一些人为他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并入西北联合议会。然后在联合议会中提出申请,加入联合议会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并入西北。

“哎!……”

阎锡山重重的叹了口气,过去各地士绅都是支持本乡本土的自己,而现在他们为了钱,想的是把山西都卖给西北。他们提案时自己还只能笑着接受,然后还要装模作样的和他们细谈,生怕一个不留神,给西北留下什么把柄,然后让他们打着解救民众的名义出兵山西。

甚至都不需要出兵,光是山西三十多个西北矿的近三万护路队还有十几万所谓的“武装工人”就能占领全山西。这些矿的存在一直被阎锡山视为眼中钉、心头刺,但却根本拔不掉,外忧内患是什么?作为中国地政坛地不倒翁的阎锡山算是深有体会了。

“百川,我听人说是高洪在背后策划推动地这些!听说他还拿了西北提供的资金在到处活动。要是你再这样由着他,指不定山西真给这帮子小人给卖了!”

对于高洪这个刺头钉徐一清可是没有一丝好感,当初百川推荐自己为国会参议员时,就是他这上副议长反对从中做梗才最终做罢。现在有这么个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他,当然会添油加醋一番。

“高洪,高容斋!”

阎锡山在口中喃喃着高洪的名和字,心中兴棋不定的犹豫着。对于高洪这几个月的策划地这一切阎锡山自然知道。在阎锡山看来西北在等着一个介入山西政务的理由,自己对高洪或议会下手的话,很可能会引起西北的反应,毕竟西北的联合议会甚至于在春节前督促各省恢复省议会的权力,还弄了个什么各省议会权责报告地听证会。

创办于1907年的太原电灯公司,是山西第一座**的公用发电厂。共和三年年。太原电灯公司在城内晋生路附设机器面粉厂。使电灯和面粉工业结合在一起,开了山西工业动力用电的先河。

这一切全部是人称“刘百万”的刘笃敬**出资创建,因为西北的存在,现在的电灯公司和面粉厂的效益远非历史上所能相比,其生产的红蓝“电灯牌”面粉在西北同样畅销,而太原地实业发展,同样刺激了电灯公司的高速发展。

因西北生产的机器皆用电力,为了满足太原实业发展,早在共和六年年初。刘笃敬便从西北购进了多部六千千瓦汽轮机发电机组,以扩建电灯公司,并在去年将电灯公司改组为太原电力公司。同时投资数十万元建立了由西北电力设计地十万千瓦发电厂,今天是电厂剪彩运行的日子。

在距离太原城北20公里处汾河边的太原电力公司发电厂,记者们则用相机、纸笔记录着眼前的盛事,太原电力公司的大电厂的投入使用,将会缓解太原实业发展的电力不足的瓶颈,从此太原和山西的实业发展也并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年过六十穿着身马褂地刘笃敬站,面带笑容不停的和来贺的政商嘉宾拱手客套了一番,随后在十几名知交好友的邀和下进了电厂的办公室。“缉臣兄,省议会已经有六十名正式议员、九十二名候补议员同意山西参加西北联合议会。并已在提案中签名。这份提案现在就剩你一个人了,只要您一签字,这事自然就水道渠成。”

高洪目光期待的看着眼前的刘笃敬,同时把一份提案推到了刘笃敬的面前。高洪手中的提案已经取得了大多数省议会议员地同意,现在只要刘笃敬签上名,这份提案便可以呈交西北联合议会以及国会,到时身为督军的阎百川挡都挡不住。

“容斋,此事是不是暂时先缓一缓,西北那边的是什么意思。到现在咱们也没得个准信,要是万一咱们这边动起来了,西北那边若是不愿意,咱们到时该怎么办?”

对于山西加入联合议会之事,刘笃敬个人举双手赞成,但是想到西北联合议会的那些原晋籍议员和那些主管官员们模棱两可的回应,家大业大的刘笃敬不得不犹豫再三,毕竟事败山西将再无容他刘辑臣之地。

在刘笃敬看来,西北之所以接纳黑龙江、新疆、蒙古六区。根本原因是为了巩固边防。

“缉臣兄。晋省加入联合议会,一可促晋省经济发展、二民众可免杂税、杂捐。三可享教育、医疗之权。我等百二人蒙千二百余晋省父老信任选为晋省议员,自应为晋省民众福祉着想,企为一已之虑,弃民众福祉于不顾!”

作为山西省议会的副议长的高洪一直竭力促成晋省加入西北联合议会,相比于大多数议员目的是为了换得西北银行构地套现投资实业而言,高洪地目地非常简单,为了晋省民众的福祉。如果说私心就是将山西省议会变成像西北议会一样,可以依法行使权责,在兴利除弊、弹劾****污吏发挥自己地作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只是一个摆设。

自共和四年阎锡山奉元世凯之命,将省议会武力解散。在元死后,山西省议会于五年复会。但是复会后,因阎百川欲贿赂议员选其岳叔丈徐一清为国会参议员,因事情败露未达目的。干脆置省议会于不顾。对省议会的议案移文概不执行,应提交省议会审议的议案也不提交,一切独断专行,省议会落得形同虚设。

在这种情势之下,高洪身为议会副议长而无所作为,思想上极端苦闷。曾给友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相赠:“尊前时复中清圣,灯下还能读汉书。”这副联语,是他个人心迹的表述,也是山西政局的写照。

现在西北让高洪看到一线希望,尤其是西北在推行了联合议会后,让高洪看到了山西纳入西北管辖区域的可能,尽管西北那边一直没能给出准确地答复,不过看到希望就要努力,在诱之以利的鼓劝解下。高洪成功的取得了大多数议员的同意,在高洪看来西北只要需要一个合适的顺应民意的理由。

“诸位,容我再考虑考虑。再考虑考虑!”

看着眼目光中带着期待之色地朋友、知交。刘笃敬仍然面带犹豫为难之色的应道,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并入西北带来的好处刘笃敬当然明白,但是好处和其所担负的风险是相等的。

这时的会议室的门被敲开了,进来是电力公司的经理刘继臣。

“董事长,阎督军地座车再有十分钟就到电厂了!”

“诸位,不若我们先去迎接阎督军吧!千万别失了礼数!”

被刘继臣解了围的刘笃敬连忙站起身来说道,随后作势朝会议室外走去,这件事刘笃敬还需要好好斟酌一二。

高洪等人见有外人在场。也只得就此作罢。随即众人仍然像一样说笑着朝会议室外走去以迎接那位阎百川,似乎之前他们的谈话根本就不存在一般。在临出门地时候,高洪朝身边的太原铁厂的经理梁勋看了一眼,便轻叹了口气,而梁勋则是意味深长的回了高洪一个微笑,接着和众一样若无其事的到厂外迎接那些阎督军的到来。

“……告诉太原再加把劲,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山西这个熟透的桃子是时候摘下来了!等主任修假回来,咱们调查部要给主任一个惊喜!”

看着从太原方面的报告石磊对眼前地三处的处长王以林交待道,作为调查部的主管。石磊当然知道山西对于西北的重要性,山西是西北的煤仓、铝库,离来了山西的煤矿、铝矿,西北的煤化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都会陷入瘫痪,把西北的命脉放到其它人的手里,显然需要承担额外地风险。

自从西北与保晋公司全办煤矿以来,西北在山西的累计直接投资超过了七千万元,开发三十余处煤、铁、铝矿。同时还向山西境内超过六千家企业提供了两千余万的贷款,包括山西修建同蒲铁路的资金同样大部来自西储银行贷款。

无论是为了商业或是为了安全。山西都必须要纳入西北的安全范围。这一点在西北的政经界早都达成了共识。半年来,调查部一直在山西策划着这一切。主任不愿意擅挑内战,但是石磊知道主任绝不介意扩大自己的地盘。作为他的下属石磊必须为主任解决这些问题。

“是!老板!”

王以林当然知道必要的行动是什么,调查部地信条从来都是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机会。老板是让太原那边创造一个机会。

“记住,告诉太原那边,西北这里需要地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否则西北绝对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