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387章

小市民的奋斗-第387章

小说: 小市民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黑发亮的石头是竟然是宝贵的钨矿。

由于钨在冶金以及军火工业上用途颇广,而之前全世界的钨大都产自美国和葡萄牙,德国迫切需要找到新的钨矿供应。国家的需要和高额的利润让邬利亨立即决定返回大余,回到大余后邬利亨以修建花园为名,暗使教徒上山拣取矿石,并以低价收购,然后雇请挑夫,挑至广东省南雄装船经广州运回德国。

不久,邬利亨为了独占西华山钨矿资源;私人开采,仅仅只花了500银元钱,就从西华山信僧妙圆的手中买下山权。就得这样邬利亨便开始在西华山明目张胆的掠夺德**事工业急需的钨矿石。光绪三十四年冬,有一位在金陵西江优级学堂读书的大余籍学生,也将西华山矿石带回了学校化学试验室,才知道这是含有稀有金属钨的矿石。而此时巧逢南安、赣州、吉安、宁都道道台俞明震来大余巡视,得知西华山出产钨矿和山权被私自出后,便命县府收回。经过和邬利亨多次交涉,终于在1908年以双倍银元即1000元赎回矿权。

西华山刚发现钨矿时,山上到处可见裸露地表的钨矿石,福音堂的天主教徒每人每天可拣几十斤,有的多达百余斤。山权赎回后,概由当地百姓自采,一时之间当地百姓大都因矿致富。

共和三年(即西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钨属军工重要物资,需求猛增。各**火工业急需钨制作军械,美、英、德等国纷纷指派其代理人来到大余县,设立收购商行四处抢购钨砂。顿时砂价猛涨,因而吸引了大余县及邻近县成千上万的农民上山拣矿、挖矿。初时上山的农民。多不在山上长期居住,只带少许粮食和简单炊具及工具,风餐露宿,挖拣钨砂。农民上山下山,自来自往,毫无约束。

共和七年,山上有火余、南康、上犹、崇义、信丰等县民工2万余人,山上工棚鳞次栉比,店铺到处可见。钨砂产量也大大增长,是开山以来的极盛时期。此时,民工用冲水口的方法来选洗粗砂。提高钨砂的纯度。钨砂交易时,由收砂者以肉眼观察,认为所收钨砂符合标准,便予收购。这便形成了赣南最早地钨矿开发业。

赣南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钨矿资源,起自共和初年钨业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新兴产业。不过这里的开采直到共和六年,都是以手工开采作业的方式。经过三年的发展,南方30多个矿区盛采期地共和六年产量为6800吨钨砂,而同年美国的产量为4700吨钨。自当年起我国的钨已跃居“世界产量第一”的地位。其中赣南成为开采钨矿最多、出口量最大的地区。

远远传来叮叮当当的挖掘声,在山上随处可以看到挖矿工勤奋的身影。他们依然在寒风中采集着那亿万年大地孕育的宝藏…钨矿,他们用这些最原始的方式开采出来地钨矿,将运到山下由江西钨业公司、钨矿局等数家官方或私人或洋行收购。

“轰!”

山上不时传出的开山放炮声,让那些用着原始的方式露天采挖地挖矿工们都不禁抬头看过去,眼中带着些羡慕的神色,忍不住会犹豫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到申请到矿里工作,好像矿里的待遇也不错,相比于这边在矿上工作的收入更稳定,每个月都有三十多块西储券。那西储券信用可不是其它银行的时涨时跌的纸钞可比,一块西储券可以在任何银行换到一块银元。

炮声传来地地方是属于江西钨业公司地矿场。他们使用风钻凿岩钻眼。炸药爆破。不仅沿脉露天采挖。而且还掘进入山体进行开采。这些新式地开采方法都是他们从未想象过地。钨砂产量日益增加。而在山下他们还设有选矿厂。那些原本会被矿工丢充地劣矿。选矿厂同样大量收购。他们可以从中精选出优势地钨精矿。江西钨业公司地到来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剧变。这种变化并不仅仅只是开采方式上地而是各个方面。

江西钨业公司是一年前西北公司和江西省政商两界合资创建地钨矿开采、冶炼企业。现在江西钨业公司垄断着赣南地钨砂开采以及收购。包括出售。因为原料出口地利润总是有限地。过去地钨矿砂出口随着冶炼厂地建成后而完全停止。金属钨地本地生产给江西带来了丰厚地回报。一个月超过百万元地税收以及投资钨业公司取得地回报。使得江西钨业公司在江西拥有着特殊地地位和影响力。

而作为公司大股东地江西督军李纯。更是从江西钨业公司地身上看到投资实业、发展实业地巨大好处。一改过去地作风而致力推动发展江西实业。当然这种转变和西北以及北方zf地多次警告不无关系。

不过更多地却是置身实业地巨大利润地诱使。权衡利弊李纯会作出投资推动实业到也不足为其。实际上全国各地地督军、省长现在地转变。无不是被投资实业界巨额获利所吸引。对于一没有技术二又没有经营实业经验地这些督军而言。他们更乐于出钱和西北地企业一起合办各种企业。这是一种安全而稳妥地投资方式。

而西北同样乐得以技术、机械入股地方式投资各省矿业。西北正是利用这种和当地督军合作采矿地方式。取得了全国大部分省份地矿产资源地开发利用权。在满足了西北地发展对于资源地需求地同时。又影响了各省地对于实业观念。最终实现以点带面地效应。最终带动和先进全省地实业发展。

位于江西省定南县境内岿美山。属九连山山脉主脊之一。相传在很早很早地时候。岿美山一带是一块荒草平地。由于邻近地定南、龙南两地地地界不清。两地人常常发生争执和械斗。有一天。一个仙女下凡巡视路过此地。就捉了一只仙龟放在地上。以龟尾为线。划清了两地地界线。临走时。又手指仙龟。只念符咒。仙龟也就变成了一座大山。当地人就称这山为龟尾山。由于龟尾山是仙龟化成。所以山上常年花繁似锦。百鸟啁啾。景致十分优美。那仙女也常偷偷地躲在山上。窥视山下男耕女织地和平景象。

一次,她正看得入迷,突然被一个打柴郎看见了。惊喜地叫了一声:“啊,仙女!”话没说完,仙女就不见了。从此。就再也见不到那仙女了。只是到了多雾的早晨,人们才可隐隐约约地看到那仙女罩着面纱,在迷雾的遮掩之下,羞羞答答地往山下窥视。到了傍晚,她才大胆地揭开面纱,披红持绿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发现,那山的每一座小山峰,很象那仙女清秀美丽地眉毛,人们就给它取了个动听的名字——岿眉山。但传着传着就传成了岿美山。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地旗帜,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疲劳和寒冷,背起我们的行囊,踏上层层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宝藏。……”

清晨山里的雾气还未散去。岿美山浓密的山林中就传出了一阵充满朝气地歌声,在山林里几十名穿着工作服的年青人在山间的小道中走动着,他们的头上带着早成为地质考察队象征的有一圈略成梯形的遮阳边缘的渔夫帽,只要看到这种帽子赣南的老百姓就知道这些人是江西钨业公司的地质队员。

听着这些年青人充满朝气地歌声,丁文江的脸上带着若隐若现的笑容,听着这些年青人唱着的《地质队员之歌》,丁文江从未像现在这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地质考察的方兴未艾说明着国家工业的进步,现在举国上下就像是一个大工地一样,各地都在发展着实业、发展着工业。因此地质考察也就成了各地发展的重中之重。

国家的兴盛在于实业。实业发展需要大量地地资源,为了适应方兴未艾国家实业建设的需要;现在全国地质事业发展非常迅速;为改变中国地质落后地状态。很多青年学生都置身于地质事业。投奔到祖国各地的山川大地;开展地质调查;寻找工业发展急需的矿产资源。

“……前面总是起伏的荒原,身后总是崭新的厂房,每当找到一处矿藏,马上再换一个地方……”

响亮的歌声表达着这些年青人的心思,相比于这些充满活力、意志坚强的年青人,丁文江第一次感觉自己好像老了,有些跟不上时代了,不过这些年青人却是自己带出的学生,想到这总会让丁文江的倍觉欣慰。

几个月以来,丁文江带着这些自己从地质研究所和西北大学带出的学生在野外从事勘探和考察,带着地图、铁锤、放大镜、罗盘等地质工作四件宝,风餐露宿,吃百家饭、睡百家床,在林莽中、在旷野外、在山巅水涯、在荒村古庙、在烈日下、在风雪里,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地奉献着,探寻地层的奥秘、生物的进化……工作成果主要是区域地质报告和地质图,记了地质变迁、矿产分布,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寻找钨矿!

“丁……丁老师!我……不行了!……等……等我”

从早晨离开感觉肚子有些不太对劲的文一奇,感觉自己有些拉肚子,于是便跑到带队的丁老师那边想报告一下,但话还没说完就立即朝山坡下跑去。众人看着他那副模样,立即轰笑成一团,年青人总是如此,任何好笑的事情都会让他们笑上半天。

伴着一阵清响肚子得解脱的文一奇对于山上传来的笑声并不在意,做地质堪察看似游山玩水好不自在。但是实际上却乏味至极,大家都会时不时的找些乐子,好舒缓一下彼此的心情,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会玩笑般的笑话,蹲在草丛中地文一奇从侧腰边的枪套中取出配发的五式****,仔细的把玩着。

“地质锤是你们坚硬的拳头;罗盘仪是你们追寻的眼睛;地质队员是你们响亮地名字!作为地质队员。注定与大山为伍,在荒野安家,用坚实的步伐去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用辛勤的汗水去点化地下无尽的宝藏!”

这是今年春节前在地质研究所司马主任去所里慰问地质队员的时候,对大家的说的话,但是文一奇觉得话说的不全,对于在深山野林中考察地地质队员来说自卫武器往往更为重要,谁知道这山里有没有成群或单帮的土匪。研究所里的三十多支地质队,大都碰到土匪地。甚至于还和土匪交过火,幸好那些土匪见识了地质队强大的火力后往往都会立即风紧扯呼。

蹲在草丛中的文一奇据着****瞄来瞄去的,男人无论是什么样的性格。骨子里都透着对于暴力和武器的喜爱,就像文一奇这个过去在学校里文文静静的眼镜,把玩武器是现在文一奇在工作之外的一大业余爱好,当然枪法也因此练的不错,用周围地队友们的话说——“被晒的黝黑的一奇现在若是穿着身马褂,拿着枪走到林子里,保准是一称职的土匪。”当然后半句就成了“就是不知道土匪里有没有四眼的土匪。”

“咦!那是……”

这时文一奇发现在草丛下的石块好像有些不太正常,红色的泥土中偶尔可以看到一些有些异样的石块,于是连忙放下枪从地上扒出了一块拳头大地石块。尽管上面覆着一层红土。但是仍能看出石块是晶体板状或板状,颜色呈褐黑至黑色,半金属光泽或树脂状光泽。

看着手中的石块,感觉呼吸有些紧张的的文一奇连忙用自己的毛巾使劲擦了擦石块。只见入眼的是与白色石英一起以脉络的形式充填的剑棱型的黑色地泛着金属色地矿物。

“天!……丁老师!丁老师!我找到啦!我找到钨矿了!”

用折叠铲在地上挖了几铲后,地下的红土中错落散着密密麻麻地黑白相错的矿石,有些激动的文一奇便立即朝山坡上的小道跑去,一边挥着手中的矿石大声的叫喊着。

丁文江从文一奇手中接过矿石,只看了一眼,丁文江就断定这是黑钨矿石。绝对没错,而且矿石品位非常高。

“岿美山钨矿地理座标东经114度50分38秒,北纬24度43分!”

有些激动的地质地员们在地图上标注了矿脉坐标。同时考察记录上记录下了矿脉的地理座标,这是他们春节回到赣南发现的第一处钨矿,品位之高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自从清末起无论是前清还是现在的北方zf,中央zf就从来未能摆脱经济上的困局,而无论是前清还是现在的北方zf,解决中央zf的财政问题时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向外国列强借贷。而这些列强甚至于规定中国zf只能向由列强银行组成的国际银行团借贷。除了需要承受高额的利息之外,中国还需要接受近乎于苛刻的附加条件。

所谓的国际银行团就是帝国主义垄断财团对华进行资本输出的国际性金融资本集团。是在对中国的殖民地分割和再分割的斗争中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随着势力范围的扩张这些垄断财团之间达成国际协议而形成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银行团应北方zf的要求于共和二年间拨出善后借款的垫款并在在伦敦会议上和日俄两国财团达成协议在保留日俄对满蒙特殊利益的附带条件下华俄道胜银行本横滨正金银行正式参加合组为六国银行团。

美国财团在共和三年以“借款的条件近乎损害中国本身的行政”为由退出老国际银行团之后宣布脱离银行团又主动发起组织垄断范围大大超过老国际银行团的对华贷款新国际银行团。于是国际银行团改组为英法德俄五国银行团。它在和北方zf签订了善后借款合同完全掌握了中国的关盐两税并通过它所设置的外籍顾问控制了北方zf地财政命脉。北方zf提拔关盐余款必须经过银行团的核准。

正是因为这种对外借款使得国家财税自此被外人所控,尽管现在外国银行团已经几近瓦解,但其仍然掌控着中国财税。所以当西北储备银行成立之后,根据司马的指示,经过严密的策划之后,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承接了北方zf的国债发行,而作西北储备银行发行地西储券因而得以在全国实现流通,因为西北是用西储券收购、出售zf债券。

“从那座灰黄色的的石质如罗马神殿般稳固、庄严的建筑和他所在第八大道,用他的银柜影响着整个中国。”

因为西北的第八大道集中了西北证券交易所、中华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zf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西北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因尔第八大道就如同华尔街一般成为了西北和北中国的金融和投资中心。并影响着整个中国的金融市场。

“……1871年,德国利用从法国取得巨额赔款地机会,改用金本位,向国外大量出售白银,金银比价首次突破法定比率,自此世界银价几乎毫无回头地一路下跌。到20多年前,银价跌至底谷,从1900——1913年10余年间,金银比价一直稳定在1:33——35左右。银价下跌对于使用银本位我国工商业的损害自无需多言。欧战爆发之后,国际银价大涨,则促进了我们的实业经济发展,同样我们也应利用银价大涨之际,改革我国混乱地币制!以防止银价大涨后对于我国的经济造成的致命破坏!”

在西北储备银行的四楼会议室内,李历清有些忐忑不安的看着眼前的行长周作民和银行的主管们有些紧张的说着着。此时李历清的手心都已经紧张地冒出了汗水。李历清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提案竟然会这么快就得到了回复,储备银行的高层要求自己今天带着方案做汇报。

作为西北储备银行的准资深员工,在承接北方zf国债发行权以及其后的在发行以及推行的“废元改两”过程中。李历清以自己的出色的表现得到了晋升,也正是因为那次工作的影响,使得李历清把目光投入到了目前国内地混乱的币制上,经过对国内币制的研究,李历清发现中国币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以的地步,再不改中国经济随时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