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14章

小市民的奋斗-第114章

小说: 小市民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赞同公司对在社会区倾倒垃圾之类地行为给予重罚,但是黄之远却并不认同公司弄的那种卫生督导员制度。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卫生督导员是进家检查。

社区卫生督导员制度是司马特意设立的一个用于检查职工家庭的卫生情况的制度。在司马看来,只有良好地家庭卫生习惯才能保持一个良好地个人卫生习惯。如果那些人仅仅只是为了避免受到重罚。而在外面保持个人卫生,而自己的家里仍然像是个垃圾堆一样,那么宪兵队所做地一切就全都白费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司马才会让医院和宪兵队一起配合建立社区的卫生督导制,通过打分分级的方式检查督导各个家庭的卫生情况,对于那些家庭卫生搞的差的家庭,公司都是减少或停止给予食品补助的方式进行惩罚。

但是这种进人家里检查卫生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众人的卫生意识,可是在黄之远等人看来,像这种严重干涉到他人生活的制度并不可取,甚至于完全没有必要。

虽说大家都能意识到这么做的好处,但是坏处却是侵犯了人的自由,必竟谁的家里的卫生的好与坏,都是他自己的选择,那怕他的家里像猪窝,只要没影响到别人就行,公司这也管未免也伸的太长了。

当时黄之远甚至还在报纸上写专文批评公司的这种作法有违人权,可是结果是司马用一个据说是美国的科学家的家庭卫生重要性的科学报告给予了回击。

甚至于还附上公司附属医院的检查报告,以证明卫生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人们身体的重要性,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公司已经为所有职工及其家属的身体健康买单,那么他们如果他们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里,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增加公司的开支。所以公司的卫生检查不过是为了保障公司的财产不至被浪费。如果他们愿意放弃公司提供的免费医疗,那么就会放弃对他所居住的环境的检查。”

当然虽说这么说有些强词夺礼,可是说的也是实话,他们的健康是公司买单,公司当然要负责到底,如果不想接受检查,那么就放弃免费医疗,而这却是每个职工都不愿意的,所以最终只得接受了这一切。

作为黄之远,当然不可能接受这么一个说法,最后黄之远甚至在报纸上搞了一个民意测验,结果参与测验的五千多人,有四千多人支持公司派出卫生督导以改善职工家庭卫生情况的决定。

面对着超过80%的支持率,黄之远才算就此作罢,但是每次卫生督导员进入黄家时,黄之远绝对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不过那些卫生督导员倒也是柄公办理,每一次黄家的卫生状况都能拿一个A+。

虽说不喜欢这种卫生督导检查,可是却不妨碍黄之远看到门口的那个绿色的A+标志时,心下充满骄傲感,必竟在整个社区里,没有几户的家庭卫生能拿到

这种把家庭卫生等级贴在其大门上的作法,是一个卫生督导员提到的,这样做实际上就是利用了国内好攀比、好面子的心理,必竟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自己家的大门上被贴上一个大红色的C…的标志。

过去因为大家都一样,所以并没有什么人会在乎,可是现在如果别人家里都是B…以上,就那么几户家里贴上了C…,由此可想这几户人家会被人们怎么说。

虽说单就个人而言,司马并不喜欢这种方式,但是司马却不得不承认,这种方式非常有效,那怕就是在后世,必竟好面子是国人的通病,没有任何人会愿意被扣上一顶等同于猪窝的C…的标志,而且是一顶就是一个月,甚至于人们会经常性的提及此事。

当然自然也因为有了这种分级,才使得有了激励,必竟谁都愿意门前沾个绿色的标志,以证明自家的卫生条件,在整个工业区内都是排得上号的,好攀比、好面子这是国人的千百年来的通病,只不过这次被往好处利用罢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给日本提供了对外扩张的机会,而且为它在经济上开辟了空前繁荣的道路。在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乘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积极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经济上,日本商品大量涌入亚洲市场,在中国、印度、南洋等地,取代了这些地区的传统商品——欧洲货。

日本在其他地区的出口也有大幅度的增长。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日本生丝以及各种商品的销路旺盛起来,协约国俄、英、法等国也开始向日本定购武器、军需品和食品。

日本出口贸易取得了迅速发展。从1915年到19年,日本对欧洲的出口额增加60,对亚洲增加125,对南美增加629,对非洲增加1002。

这样,日本在日俄战争后一直是入超的贸易收支,从1915年起开创了大幅度出超的记录,出口额的增长直线上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期间,日本对外贸易额共增加三倍,出超额总计达14亿日元。由于战时交战各国的船只大量被击毁和受到海上封锁,日本又成为国际海运的主要角色。

日本船只活跃在地中海、大西洋甚至南北美洲地区的海洋上,从中获得大笔贸易以外的收入。贸易以及其他种种收入,使大量黄金源源流入日本。

日本的黄金储备1914年为3。5亿日元,到19年底已超过9亿日元。与此同时,日本开始输出资本,仅给英、法、俄的债款总额为5亿日元。

战争所带来的经济繁荣,使日本从战前的入超国变为出超国,由债务国(至1914年日本的外债为11亿日元)变为债权国。

对外军事的和经济地扩张,刺激了日本国内的工业投资。加速了日本垄断资本的发展。日本工业从1915年特别是19年起,完全摆脱了战前地萧条现象,出现了以出口工业和造船业为中心的前所未有的新建和扩建企业的热潮。

因为一战的爆发。原本战前滞销的日本货,在欧洲、东南亚已经取代欧洲货而成了抢手货,有远见的日本人看到开办工厂的所带来的暴利于,于是通过向银行借贷等等筹款创办工厂。

这些新办地工厂生产的商品,主要是食品与纺织业,以及其它一此用于取代欧洲产品的像灯泡之类的轻电产品,战时的市场几乎没有竞争者所带来地空前繁荣,极大的刺激了日本的经济发展。

从日本的城市街头变的日益繁华,可以感受到现在日本的变化。虽然说绝大多数日本人并没有从战争红利中获利,从而摆脱穷困的境地,可是仍然可以从他们面色中带着笑容,感觉到他们为国家变的富强而发自内心地高兴。

当然苦日子永远还是苦日子,并不会因此而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但是至少随着海外贸易的激增,使得日本实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一些有远见的人,因果断地贷款投资实业,因而从战争中受益,一举摆脱运去贫困的生活,但是这些有远见的永远都是最少数。

福冈一直以来就是日本海与外交流的门户。福冈的主要城市有以炼铁业著称地北九州,日本最早地钢铁企业八幡制铁公司就坐落于此。县政治文化中心的福冈市,以煤炭著称地筑丰地区和大牟田市,以水乡著称的大川市和柳川市。

自从八幡制铁公司成立之后,在北九州的八幡制铁公司附近。就诞生了不少依托着制铁公司生存的大量附属企业,八幡制铁公司成立以来,北九州就成了全日本冶金工业的聚集地,北九州于是便成了钢铁的代名词。

很多北九州都是依附着钢铁工业为生,这些人大都没想过从事其它行业。或以其它什么方式谋生。但是事有例外,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会走在其它人的前面。

小松原田就是如此,在战争之前,只不过是高等小学毕业的小松原田,不过是八幡制铁公司的一名炉前工人,当战争爆发之后,看到报纸上写到欧洲英法军队因为绷带不足,而只能用撕扯军装包扎伤口的新闻之后。

小松原田就毫不犹豫的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把自己的住处抵押给了银行,同时又鼓动妻子的娘家把房子抵押给了银行。

用贷款得到的几千日元买了一台织机,在自己的屋子里开办了整个北九州第一家纺织厂,而工人就是小松原田自己和他的妻子,甚至工人中还有他的母亲。

就在这样在别人的嘲笑声中,小松企业在小松原田的屋内开工了,生产的商品就是英法联军迫切需要的绷带!

仅仅只用了两个月,小松企业就添置了第二台织机,一年之后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小松原田建起了真正的小松企业——一家拥有30多台织机和其它设备的医用绷带厂。

当真正的小松企业新厂开张的时候,北九州的官员和当地的报社都来了,来看这整个北九州第一个与钢铁无关的企业,还有那个白手起家的小松原田,在北九州的钢铁工人眼中,小松原田成了他们的偶像。

原本的那个每天穿着布满铁灰的钢铁工人工作服的小松原田不见了,在别人的眼中只剩下那个拥有一家纱厂的,每天西装革履的小松原田先生。

意气风发的小松原田由衷的感谢这场战争,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就不可能拥有这一切,也不可能活在别人羡慕的眼神之中,连过去那些都懒得看他一眼的艺妓们,也总时时向小松原田飘来了媚眼。

“八嘎!再来一瓶!”

在北九州地一个街头酒摊上,一个人穿着西装的喝的烂醉地男人,大声的喊叫着老板娘再给自己来一壶酒。如果有人细看一下这个已经烂醉的男人,一定会大吃一惊,这个人就是北九州数万钢铁工人心目的那个偶像。

曾几何时那个意气风发的的小松原田。现在只不过像是个普通的酒客一样,在街头的酒摊上,喝着劣质的清酒,向姿色早已老去地老板娘发着脾气,就像一个普通的钢铁工人一样。

“啊……嗯!”

使劲把反胃的酒意压回胃中,小松原田拿着酒壶给自己又倒满了一杯,此时已经喝的烂醉的小松原田,已经感觉不到这劣质地清酒滑过喉咙时的火辣的感觉。

此时的已经是醉意十足的小松原田,不知道要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一年半以来自己的所经历的一切,尤其是最近半年以来的所经历地一切。

如果不是经历了这一切,小松原田还以来自己会一直活在别人羡慕的眼神之中,并且逐渐把小松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全日本最大的医用绷带、医用纱布生产商。

至少在半年前。小松原田还憧憬的着那一天地到来,憧憬每一个英法士兵的急救包里、每一家医院里都在使用小松绷带、小松纱布。

为此小松原田不惜拿工厂向银行抵押,用银行贷款创办了小松企业二厂,当新工厂投产以后,看着眼前的新厂,小松原田觉得自己距离梦想从来没有如此之近,可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切都改变了。

在小松企业的新工厂投产之前。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竟然闯进了这个市场,这些中国南方零散地生产商,显然没有引起小松企业等日本纱布企业地注意。至少小松重来没有注意过。

在小松原田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那些中国南方地零散生产商,慢慢的蚕食着欧洲的医用纱布、绷带的供应,当小松原田意识到的时候,这些中国企业已经占有了一部分市场。为了和日本企业竞争,那些中国南方的企业。甚至组成纱布商会。以便和日本企业竞争。而在两个月前,英法商行中止和小松企业的定单。大惊失色的小松原田一打听才知道,中国人的纱布商会竟然同时降价5%,以此争取到了英法定单。

因为英法商行突然取消了定单,以至小松原田的两家工厂内的仓库中,已经生产的大量的原本不日将装船运走的纱布、绷带,一夜之间全部积压在仓库之中。

这两个月因为货物积压,无法销售,再加上每月银行的催款,最终在两周前,银行以无法按时还款为由,将小松企业关闭,准备拍卖以偿还其欠下的银行贷款。企业被关闭拍卖之后,使得原本意气风发的小松原田彻底崩溃,沦落到现在这种靠买醉度日的境地。

其实并不只是小松企业一家,在现在的日本工商界早已没有了半年前的那种,那怕就是躺在床上钱都自己找上门的那种写意,虽然欧战日益激烈,可是日本的中小企业却发现战争红利,好像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原因就是因为一个日本从末想到的竞争对手的突然出现,这个对手的出现几乎让日本有些措手不及,大量的中国南北方工厂制造的电灯泡、棉布、食品等等诸多轻工业产品开始上市。

得益于东南亚上千万华人组成的一个坚定的中国货的销售、消费群体,几乎是一夜之间,日本人用了两年时间再加上欧洲人自顾不及的前提下,才从欧洲人手中抢到的东南亚市场倾刻失去。

甚至于大量的中国商人,开始不停的向欧洲派出商贸团,直接向欧洲出口自己的商品,而不像过去一个通过洋行代理。

虽然欧洲的船运紧张,而中国人又没有自己的远洋船行,可是在价格比日本货底了10%的前提下,已经为巨额的战费支出,而显得捉襟见肘的欧洲人,还是愿意挤出宝贵的运力,以节约这10%地采购费用。

更何况亚洲还有日本的船运业。早在战争爆之后就已经开拓了从亚洲到欧洲的航线,中国地出口货物大都是通过日本货船运到欧洲,所以相比之下。质量相差无已,但是价格却底了10%的中国货,自然成了腰包已经不宽裕的欧洲人的首选。

“给你!”

扶着酒桌摇摇晃晃的从酒摊上站起来的小松原田,从银包里拿出其中最后的一张纸币,付了酒钱之后,就摇摇晃晃的离开了酒摊。

小路一侧的路灯带来地昏暗的灯光下小松原田,一手拿着一个还剩下几口的酒瓶,一边走一边喝着酒,不时的还用手松松衣领。以使自己更舒服一些。

“贷款、还钱,该死的银行!”

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用了近两年时间,才使小松企业从一个家庭作坊一步步成为整个北九州最大地纱布厂,可是结果,现在拥有两家工厂的小松企业。竟然被银行拍卖了,而且是拍卖工厂所得的款项,甚至还不够小松原田归还欠下银行的贷款。

此时精神已经完全崩溃的小松原田,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样面对明天的生活,重新回到钢铁厂接着做一名钢铁工人吗?小松原田很难想像自己是否还能接着适应,那种在上千度的高温的炉前地工作。

“八嘎!都是那群支那猪!”

已经喝的烂醉的小松原田,躺在通往制铁公司的铁路地轨道上,一边大声的叫骂。一边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如果没有支那人的工厂,小松知道自己一定会把小松企业建成全日本最大的绷带生产企业,

可是现在。欠下了银行地巨额债务、工厂被拍卖,一下被打回原型地小松原田除了选择死亡之外,小松原田不知道自己还能怎么样面对明天的生活,当年小松地生活从制铁公司开始,那么今天就在制铁公司的火车轨道上结束吧。

躺在轨道上的小松原田已经能够感觉到了轨道的震动。还有越来越近的火车的轰鸣声。小松原田喝完最后一口清酒,闭了双眼。

当人们再一次发现小松原田的时候。此时的小松原田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原本的那种谦卑,只有使人感觉到恐惧的狰狞。

虽然被压成两截,可是距离轨道近一米远的上半身,地上鲜血从轨道处向外拖拉的痕迹,再配合上小松原田狰狞的面孔,使得人们相信,当火车把小松原田压成两截时,小松原田并没有立即死去,反而是在承受了难以容忍的痛苦之后,才慢慢死去,其面目之所以如此狰狞,也正是因为如此。

北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