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06章

小市民的奋斗-第106章

小说: 小市民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造船技术罢了!

在一战时,因为工业品海外运输、欧美商船定单,整个日本发展最为迅速地重工业就是造船业,1914年日本建造79艘轮船,共82。800吨,1918年激增到443艘。共计540,500吨,增加近6倍,使日本造船工业从战前的世界第六位上升为世界第三位。造船业的发展又直接推动了钢铁、电力等工业部门的发展。

战争期间,原有钢铁企业进行了扩建,并在19151918年间新建了年产量5000吨以上地32家钢铁公司。

1917年日本政府公布了钢铁奖励法,对于民办炼铁厂的新建、扩建,给予免征营业税、所得税和征用土地等特权。

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19141919年,日本生铁产量由30万吨增为61。3万吨。钢产量由40万吨增为81。3万吨,自给率分别达到48到73。

电力业也急剧发展起来,从1913年到1919年间,动力用电增加4。3倍。1917年电动机地马力数超过了蒸汽机的马力数。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日本的重工业发展的龙头,正是利用本国需求以及外国定单高速发展起来的造船业,正是造船业的发展带动了这一切。

那么中国呢?

“难道真的要动用那笔钱?”

坐视中国造船业错过一个如此的大好时机,显然不是司马愿意地,想到上海船界这次贷款,司马皱着眉头想到了公司地下金库内那笔储备金。

早在公司初建时,司马就特意建立了一个地下金库,这个金库之中存放着大量的外汇、黄金、白银,之所以建这么一个金库。实际上是司马为了应对未来的不时之需,以防万一才特意准备的。

一直以来通过时空异常点出售后世生产地化工品以及向俄国出售军装,这些生意都是获利十倍以上的暴利产业。而他们所取得利润的大部分都被存放在这处金库之中,甚至于司马还利用后世白银贬值,从后世购买了一大批白银。

最初建立这个金库,除了是想储备贵金属、外汇以应对不时之需之外,还有另一个意义。就是建立公司自身的贵金属储备。而且时下国际白银价格昂贵,没有比在这个时候建立贵金属、外汇储备更全适的时机了。

这个金库建了差不多一年时间。金库内的贵金属、外汇都是只进不出,现在那里面存的放的现金银,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足够满足上海造船界的融资需求。

可是一直以来,这个金库都是司马个人的核心机密之一,提供这么一大笔融资,显然只能以公司地名意,那么就等于把这个金库摆到众人面前。

“看来,真的只能如此了,不过恐怕只能以西北公司的名义融资了。”

考虑了一会之后,司马轻声说到,必竟司马并不愿意就此错过这么一个,促进中国造船业发展地大好机会。

虽说融资上海造船界,会把一直隐密的金库摆到台面之上,可是这笔融资除了能促进国内造船企业发展,自然的公司的钢铁企业钢材销售,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如此一来到也是双赢。

按照目前地施工进度来看,到年底轧钢厂就能完成施工,如果外购钢锭原料地话,估计年前就能制造钢板或型钢,到时完全可以向上海造船界供应其需要的钢材,即可以解决轧钢厂产品地销路,也可以保障造船业的需求。

“呵呵!好像自己把这些想的太简单了,造船钢板在后世国内都需要大量进口,自己这钢厂才办,就想制造这种高强度合金钢板,想的有些远了。”

想到轧钢厂生产造船钢板,司马不禁笑着自语到,可以心下却不禁有些担心,如果说自己的钢铁厂不能生产船用高强度钢板,那么到时生产能力大量提高的上海造船界拿什么造船?

这时的中国和日本不同,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制造出了船用钢板,而现在日本造船业的发展,正是得益于此,造船业发展正好带动了日本钢铁企业的发展,可是现在中国却只能生产粗钢粗铁,别说是高强度的造船钢板。就是一般钢板生产都几乎是空白。

“要不然,到时从那里直接引进原料。在轧钢厂时生产造船用的中厚板?”

想到这,司马脑子里便冒出了这个念头,一直以来,只要公司无法生产、无法进口的物资,司马可都是直接从时空异常点的另一头购进,现在面对着这个问题时,司马还是第一个想到了这个解决办法。

“各位!这台蒸汽机是我们公司第六产品设计室研制地176千瓦5缸单流式船用蒸汽机,这种新式单流式蒸汽机,在结构上与传统的三胀式蒸汽往复机又有很大地不同。它与柴油机一样。各缸的缸径都相同,可组成不同功率的机型,形成系列化;零部件通用程序也较高,制造工艺接近柴油机。采用由两个凸轮组成的配汽机构控制进排汽。操纵灵活,热效利用率高。体积小,可以腾出较多空间载运客货。经济性高,比一般主机省煤20%。主要技术性能:额定功率1765千瓦(2400马力),额定转速115转/分,缸径625毫米,行程726毫米,缸数5。”

在展览中心的三号展馆内,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上海造船业的代表们介绍着这台蒸汽机。这是公司第六产品设计室的参考资料设计新型蒸汽机。

实际说是公司产品设计室研发,实际上更准确的是来说。是公司参照司马拿来地图纸制造,这种新型单流式船用蒸汽机,实际上是58年沪东造船厂的研制的产品。之所以摆放在这里,仅只是为了合作办厂生产而已。

因为这种船用蒸气机对西北公司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所以向这些国内造船界推介这种新型蒸汽机,就成了必然。这也是司马让他们到三号展览厅参观地原因。

“你是说这台船用蒸汽机比普通通主机省煤20%?”

听到讲解员这么介绍。朱志尧便开口说到,比一般主机节省二成耗煤。如果是真的话,朱志尧可以肯定,这种船用蒸汽机一定会大受船东们的欢迎。如果说建厂生产这种蒸汽机的话,那么……

“当然,我们公司展品的数据都是经过严格的实测,绝对不会有任何虚假成份。请诸位放心,当然各位如果有意投资生产这种蒸汽机的话,可以进行实际试验以证明数据的真实性。”

听人这么问,讲解员连忙开口解释到,对于公司的数据的真实性,讲解员是有百分之百地信心,同时强调一遍可以进行试验。

听到讲解员的介绍之后,朱志尧仔细看了几眼眼前的这台庞大地蒸气机,心下暗暗留意了下来,而随行几个造船业的财东也大都看了几眼这台蒸汽机,显然都对这种省煤的蒸汽机有了兴趣。

“这是配套的锅炉是吧!”

虽说惊于西北公司设计的新型蒸气机,可是作为工程师地王平轩还是知道,相比之下,江南造船厂制造地蒸气机并不比其落后。

只是这台蒸汽机一旁边的这个庞大地锅炉引起了王平轩的注意,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过热蒸汽锅炉,目前国内还不能制造这种锅炉。

“是的!这是第六设计室为1765千瓦船用蒸汽机动力装置设计了蒸发量为8。5吨/时、工作压力为1。75兆帕的人字形不对称式水管锅炉,其蒸汽温度为320(过热),并设有过热器和空气预热器。锅炉通风采用密封低压平衡通风系统,同时改善了炉舱的通风条件。”

讲解员微笑的向王平轩解释到,作为动力展览厅的讲解员,自从这里建成以来,这里的大多数设备的性能,早都已经背了下来,眼下有人问,讲解员几乎都不需要回忆就直接开口说到。

“咦!这是?”

走到庞大的锅炉旁想仔细看一下,这台国内制造的第一台过热型蒸汽锅炉的王子轩,看到锅炉上钢板时,王子轩像是发现新大陆一般难以自抑开口道。

“有什么意外的发现,王

听到王子轩的惊呼声,朱志尧便走过去开口问到,有什么发现值得这位江南造船厂的第一位华人工程师这般惊奇。

作为一行之中唯一地一个技术人员的王子轩。在这时地这种表现当然会吸引像朱志尧这样的船业东主们,必竟在参观这些工业品时。只有王子轩能给出大家一些专业上的意见。

“嗯?王工,这是在摸什么?”

见王子轩在锅炉一旁用手似乎是在是仔细的摸着什么,而且是面带惊喜之色,显然有了什么重大的发现,要不然这位一直非常稳重的王子轩,怎么会这般失态!

焊缝!之所以会让王子轩如此失态,就是因为王子轩刚才一细打量才注意到,整个锅炉上竟然没有根铆钉,就是连成钢板接缝上。也找不到铆钉的痕迹。

走近锅炉一细打量,才注意到钢板的拉缝处凸起形成波浪式的金属熔缝,王子轩激动地几乎大叫出来,没错。是焊缝!是金属焊缝!

激动的难以自抑的王子轩这会那会去理会朱志尧的发问,只是扶了扶眼镜,用手指触摸着焊缝,沿着爆缝地方向走过去,走了一圈下来,王子轩那里还能冷静下来。

不顾得他人有些错诧的脸色,王子轩又跑到蒸汽发动机旁边,仔细检查起蒸汽机上面的钢板接缝,果然和他的猜测一样。

“全部都是焊接的!一根铆钉也没用!这是你们制造的?你们是的那里焊接的?你们的焊接设备在什么地方!”

确定了这蒸汽机以及锅炉钢,在制造时是使用的焊接工艺之后。王子轩有些激动地问到讲解员。

最近几个月以来,江南造船厂承接了多条外国定单商船,如何加快其制造进度成了整个江南造船厂的一件大事。而现在看到些锅炉上的金属焊缝,一下子让王子轩有了毛塞顿开地感觉。

在传造船中,船板以及船结构拼接,都是采用钻孔铆接的方式,建造一条商船其中大部分时间。都被耗费在钢料的现场钻孔。铆钉的安装上。

而相比于铆接而言,采用焊接显然可以节省很多工时。如果能在造船时引入电焊的话,那么造船进度自然可以得到很大地提高。

过去只所以没想到电焊,原因无非是电焊技术并不成熟,可是现在看到这些锅炉、蒸汽机上地焊缝,王子轩就知道西北公司手中肯定和合适的设备,并且已经掌握了焊接技术。

熟知蒸汽机、锅炉结构地王子轩,可是知道这上面用的钢板虽不及船板厚,但是也属中厚板材,对焊接的强度需求,只会比船外壳焊接要高。

既然如此,那么使用焊接技术造船,显然就成为了可能,对于造船界而言,这无疑不亚于是一场造船技术的革命,造船时间至少会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正因如此,此时的王子轩才会如此的激动,这时包括一同参观三号展览厅的上海造船界的代表们,此时也无法理解王子轩为什么会如此激动。

这时的王子轩并不知道自己发现了什么,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工程技术之一,但是直到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焊接技术被引进造船业。

在后世时焊接技术是现代船舶建造工程的关键工艺技术。在船体建造中,焊接工时约占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40%,焊接成本约占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

船舶焊接质量是评价造船质量的重要指标,焊接生产效率是影响造船产量与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王子轩并不知道,其实早在工厂才刚刚开始建设厂房时,西北公司就已经在厂房的钢料拼接之类的施工中,广泛使用了电焊工艺。

当时的司马并不知道,在这个电焊工艺仍然处于革新发明的时代,使用电焊是多么超前,但是作为一个后世的人,司马只知道一个,就是钢料拼接用的肯定是电焊,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弄来电焊机的原因。

俗话说的好活儿精全靠汗水撑,当时一上来用电焊时,也只有司马在买电焊机时接受了半小时的培训,其本上不过是知道电焊机怎么用,焊接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虽说当时那些农民没有一个知道电焊是什么,可是活做作多了,手艺自然也跟着上去了。等到厂房建成时,司马已经拥有一支数量可观、技术基本上和后世电焊铺相近电焊队伍。

后来公司的多个分公司、分厂都建有焊接车间,以满足工厂生产需求,同时司马还购进了大量的电焊技术资料,用以提高公司焊接技术。

通过技术人员对这些技术资料的学习,再传授给公司的焊工,改变了过去仅仅只依靠经验积累来提高焊接技术的方式,同时使得公司的焊接技术得到了提高。

一年多以来,西北公司除了拥有一支数量可观、技术精湛的焊工队伍,还拥有一批焊接技术人员,而这些焊接技术人员正是公司焊接技术的一个保证。

只不过包括司马,还有那些焊接技术人员在内,都不知道公司现在拥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焊接技术,当然这一切都不为人们所知,甚至于连自己拥有的电焊机厂、焊条厂是世界上技术最齐备的工厂也不自知。

而当王子轩看到锅炉和蒸汽机上面的焊缝时,曾经关注过焊接技术的王子轩,当然知道这些锅炉、蒸汽机上应用的焊接技艺,已不是能用先进来形容,而更多的是惊于西北公司已经将其投入实用。

这时在王子轩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引进西北公司的焊接设备和焊接艺术,然后立即回船厂做焊接试验,以试验焊接技术在造船上的应用可能。

当然在此之前,王子轩必须有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参观西北公司的焊接车间,见识一下焊接过程,还有西北公司的焊接设备。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学日

在距离工业区十来公里远的东洋河畔,数月前数千名施工的工人和大量的建筑设备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几乎是在同一天,几十座教学楼、宿舍楼同时开工建设,只用了几个月,原本漂亮的东洋河畔的一侧,便出现了一片建筑群,这里就是西北中学。

当王天赐、叶兴等人第一次来到来到西北中学时,每一个人都用惊奇的眼光注视着这个庞大的学校里的一切,从来没有人想到,原本一个中学竟然可以办的如此之大,既然就是司马自己也没有想到。

一座拥有两万多名学生,一千多名教师的学校,如果放在后世,后世的人们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必竟后世光一个大学城都有十来万名大学生,可是在这个全国不过只八万不到中学生的时代,这座初办的中学,竟然可以拥有两万名学生,不能让人人称奇。

不过因为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各地的原因,所以在学校里的四十多个登记处,并没有拥挤的现象,从武汉来的上千名湖北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各个登记处,自行登记起了自己的资料。

“来领你们的登记表,按表格要求填写,注意不要填错了!”

在登记处叶兴领到厚厚一叠登记表之后,一边分发着,一边大声的喊到,按照学校的规定,他们这些老师,必竟在负责到同他们一进来的学生分班之后,才算完成任务,之前必须要帮助学生做好一切准备。

“王天赐,湖北省武昌人,年龄13,父亡……”

从那个年青的叶老师手里接过登记表之后。王天赐便拿出父亲留给自己的钢笔认真的填写着,每一次握着这支钢笔时,王天赐总是能感觉到父亲的笑意,正因如此这支普通地钢笔,可以说是王天赐最珍贵的物件了。

“助学扶助金?定向生?”

看到简单的表格上最后的一栏里的选择,王天赐有些犹豫了,在路上王天赐就听老师们解释过,接受助学扶助金的学生,毕业后来去自由,可以自己选择所从事的工作。但是需要在工作后归还上学期间,由西北教育基金会垫付的学费、生活费。

而如果接受定向生,那么一切就简单了,他们的学费、生活费都由西北教育基金会支付,但是毕业后需要为西北公司服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