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165章

逆流伐清-第165章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证明,老经验有时也是不可靠的。当尚可喜正为广州城内的兵力不断增加而感到欣慰时,明军主力由新会出发。轻取鹤山、佛山。直抵广州城西。并立刻分兵向清远进攻,封闭清军北逃的门户。

至此,广州已经处于四万明军、五六万义勇乡民的包围之中。虽然包围圈还不是很严密,但广州清军想突围而出也不容易。就在尚可喜惊愕莫名,城内清军举棋未定的时候,明军迅速发起了进攻。一部明军在水师配合下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城,进攻城东北的各处炮台;先锋明军也出营作战,攻击城西南的要点。

广州攻防不同于新会,尚可喜所部毕竟是清军中装备火器比例最高的军队。火枪由于性能上的差距,自然无法与明军抗衡。但尚部所拥有的火炮数量很大,确实让明军在起初的攻击中不过顺畅。随后明军调整了打法,从水师的舰船上卸下重型火炮,以炮对炮,基本摧毁敌人的火炮后再发动步兵进攻,终于是占了上风。

当“海龙号”缓缓驶至广州港口时,广州外围战正接近尾声,但战斗却很激烈。围绕着城东北的各炮台,敌我双方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炮声隆隆,杀声震天。尚可喜知道此处要点事关重大,如果失守,则意味着广州附近要地全失,明军甚至可以在炮台上向广州城轰击。所以,他亲自上城督战,不断派出援兵增援炮台。

城北的虎墩炮台,远看不过是一个土丘,形如卧虎,近看,才知它与城墙隔河相对,四周俱是刀削一般的陡壁,中间挖出了一个平台,又有洞穴通连。守兵在上边开炮打枪放箭,下边很难靠近。这虎墩的最高处,是一个半亩见方的平地,中间盖着一个石楼,楼后有两道栈桥与城中相连。

清军在城墙上能够提供侧面火力,掩护着虎墩炮台的两冀及背后,明军只能从正面展开攻击。尽管如此,凭借着海军舰炮的犀利,以及天威炮的爆炸弹,虎墩炮台到现在仍然是岌岌可危。

轰,轰,轰,三枚爆炸弹在炮台顶端的石楼旁炸开,纷飞的弹片横扫,清兵惨叫哀嚎着纷纷倒下。

几颗沉重的实心弹呼啸着砸在虎墩上,溅起无数的碎石泥土,中间平台上已经堆满了落下的石屑土块,清兵一个个灰头土脸,缩在掩体内不敢出动。

曲折的战壕不断延伸,向虎墩迫近。清军的火炮被摧毁大半,而且居高临下有着轰击的死角。只要战壕挖到一定距离,明军可以用火枪射击,而清军仅存的火炮也奈何不了他们。

尚可喜也觉察到了明军的意图,命令城墙上的火炮从侧面开炮助战,对明军的掘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有虎墩的阻碍,明军的火炮无法推得太近,也奈何不了城墙上的清军。

战斗停了下来,明军的火炮需要降温,攻击需要调整;清军暂时守住了这唯一的炮台,并能保持与城内的通路。

朱永兴未张旗号,很低调地下船,在护卫的保护下直接进了城西南的营寨。消息没有走漏,但明军的高级将领都得到了通知,齐聚到营寨内,汇报情况,听候指示。

开场白是简单的,朱永兴对明军已经取得的战果十分满意,对将领们赞扬夸奖了一番,等到攻克广州,便要论功行赏,自然让将领们心中暗喜。接下来便是马宝和吴三省汇报目前的战局,以及攻打广州的布置。

“虎墩似乎没那么重要吧?攻之难克,便将其作为城池的一部分,围起来是否可行?”朱永兴觉得有点小问题,为了攻打一个炮台,浪费太多的弹药,真的很必要吗?

…………

第一百五十六章广州战役(二)

攻打城池之前先拔除或控制城外要点,应该是很基本的战术常识。但虎墩似乎有些例外,因为它距城墙太近,可以将其作为城池的一部分。也因为如此,虎墩即便在清军手中,也无法起到钉子的作用。

当然,明军的打法中规中矩,也并没有什么不妥。攻克虎墩后,再攻打城池,应该更方便。但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朱永兴是想能省则省,尽量把弹药用在刀刃上。

只是朱永兴的身份不同,加上在滇省东征西杀,也算是富有战争经验,而且很多奇思妙想往往都取得了效果,自然得到了很多人的钦佩和信任。他既然对攻打虎墩的战术表述了看法,又有其可行之处,也就不可能被忽视。

而缓攻虎墩所引发的讨论似乎并没有就此而止,竟向外扩展延伸。有人提出广州似乎也可围而不攻,趁着广东清军大半集于此地,可先扫清外围,或者围城打援,反正尚可喜已是瓮中之鳖,早收拾晚收拾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并不出乎朱永兴的意料,他与总参谋部也就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他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而尚可喜、耿精忠攻取广州的时候便用的这招,一来是广州城池坚固,非要铸造大炮方可攻破;二来是广州临海,清军没有水师封锁,只好缓图,等到招降了广东沿海的所谓“积年大寇红旗水师”,方才控制了南面的出海口。

“如果只看广东一处,缓攻广州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略,但着眼于全局,却不可取。”朱永兴任着众将各抒己见,讨论了片刻,才开口说道:“当年尚、耿二逆可以采取这种打法。一来是暂时缺乏攻城火炮,二来是周边明军势弱,无法对广州进行有效支援。”

汝阳王马宝的脸不易觉察地红了红,虽然知道朱永兴只是以事论事,并没有针对什么人。但当年朝廷派马宝、郭登弟等由肇庆攻清远,借以牵制清军、声援广州。却被清军击退,怎么也不算光彩。幸好朱永兴只是一语带过,众将知道此段历史的也少之又少,马宝迅速恢复了平静。

“我军主力大半在此,弹药也多数支应东征,其他地方则守有余攻不足,甚至个别地方略有些空虚。”朱永兴继续说道:“贵州吴三桂、桂林孙延龄、贺州马雄暂时相安无事,但不意味着他们会老老实实。如果我军顿于广州城下,知者谓先扫周边的战略。不知者还以为我军已是强弩之末,露出疲态。”

停顿了一下,朱永兴喝了口茶水,微微一笑,说道:“这下诸位明白了吧,攻取广州一为消灭尚逆,另一方面也是震慑霄小,使其不敢异动。何况。福建耿逆与尚可喜有亲戚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岂能不懂?只是没料到我军如此神速。援军似有些迟缓。以雷霆之势拿下广州,则观望者心寒,助战者势孤。”

话说完了,道理也剖析得清楚明白,众将也没有异议。如何尽快攻克广州便提上了桌面,要当着朱永兴的面布置妥当。

“殿下。广州临海,地下水位高,掘进坑道有些困难,需要边挖边加支护。”王谢先陈述了工兵部队的堪测情况,毕竟攻克新会后。工兵的作用最大,无疑也增大了众人对坑道爆破的期望和信心,“再加上填塞护城河等准备工作,至少需要七八天才能完工。”

朱永兴赞赏地点了点头,能在复杂的土质条件下实施坑道爆破,说明工兵的技术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耗费时间倒算不得什么了。

见朱永兴的目光移注到自己身上,汝阳王马宝开口说道:“除了坑道爆破,我军还有火炮轰城。按照资料,尚、耿二逆攻取广州时,动用火炮七十三位,猛烈轰击西北角城垣,两天时间便将此处城墙轰塌三十余丈,清军由阙口涌入,广州遂破。”

朱永兴含笑点头,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我军火炮强于尚、耿二逆,集中百门应不是问题,属下之意是仍取西北角为突破口,集火轰击,由此破城。”马宝得到鼓励,颇为自信地说道:“西北城垣曾遭破坏,即便修复,坚固也不如从前。”

朱永兴把目光转向钱邦宸,笑着询问道:“若集百门火炮轰城,一两天内可否破城?汝阳王可是信心满满,你们炮兵怎么看?”

钱邦宸犹豫了一下,咬了咬牙说道:“我军火炮无论在威力,还是在数量上,都远超当年尚、耿二逆,轰开城墙绝无问题。而且,炮兵当以最快速度破城,争取一天便打开缺口。”

朱永兴莞尔一笑,这是自己在场,钱邦宸得给炮兵长脸,又怕话说得太满,才弄出个“争取”二字。

“殿下,那便两天后总攻广州。”马宝征求着朱永兴的意见,并对时间安排做出了解释,“两天时间继续掘壕困城,再搬运火炮、准备弹药,兴许能提前完成。”

“那便两天,三天也无妨。”朱永兴笑着点了点头,“准备得充分,攻城也顺遂。嗯,攻取新会,对此次攻打广州是否有什么借鉴,各兵种的配合是否有疏漏?也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仗要越打越好,越打越精才是。”

别的将领没说什么,钱邦宸面带赧色地说道:“回殿下,新会之战,炮兵跟进不及时,导致步兵颇多死伤,属下之过也,请殿下责罚。”

“责罚就不必了。”朱永兴笑着摆了摆手,说道:“经一堑,长一智。各兵种的配合也是在实战中慢慢磨合,慢慢默契的。此次东征,诸位都劳苦功高,孤代朝廷自有封赏。只是,目前的财政情况,呵呵,孤王也是个穷人啊!虽然孤不吝官爵,这宅子、田地也是不缺,就是这钱财,孤王却拿不出多少,还望诸位理解,莫要笑孤吝啬啊!”

众人皆笑,目前正是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时机,钱财倒不是很在意。

第一百五十七章广州战役(三)

会议散了,陪着朱永兴的只剩下汝阳王马宝、参谋长吴三省和海军总指挥邓耀,其他人都按照新制定的作战计划作准备去了。

“殿下,您是否准备移骅广州?”参谋长吴三省知道这个问题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明军的战略方向,以及广东的布防要求。

“进易退难,孤还没有最后决定。”朱永兴沉吟了一下,说道:“当年皇上每闻清军将至,便仓惶而走,造成的不利影响,二位想来也是知道的。”

永历胆小怕死是出了名的,一路狂奔也是最常见的作法。当年南雄、韶州刚失守,肇庆的永历便是惊惶失措,准备向广西逃难。

镇守广州的两广总督杜永和请求不要轻易移跸,以免导致广东各地人心瓦解,遂上奏涕泣:“臣固不敢阻留陛下行止。但涕上西去,则竟弃广东,付之还虏,诸忠义士随成栋反正者,亦付之还虏,令其杀戮。为皇上画此谋者,亦何其惨也!”

桂林留守大学士瞿式耜获悉永历要逃离肇庆,也大不以为然,在奏疏中说:“端州(即肇庆)为皇上发祥之地,忍弃而不顾乎?且东失则西孤,又万分不容不兼顾者乎?”

尽管清军离肇庆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广东、广西的实权大臣又都反对朱由榔的播迁,但却无济于事。朱由榔仍登舟逃往梧州,其时“百官仓皇就道。粤东人皆奔回……”

皇帝带头逃窜,给广东士民的心理上蒙上一层阴影。朱由榔此后虽然又命广西的庆国公陈邦傅、忠贞营刘国俊等部东援。兵力虽多,却由于缺乏核心指挥,各部不仅观望不前,而且互相牵制,甚至自相残杀。致使入粤清军得以顺利地完成进攻广州的部署。

朱永兴的话说得已是大胆,虽称皇上,却以仓皇形容,但马宝等三人面无异色,这在朱永兴的心中自然又高了几分评价。

当然,朱永兴话中的意思也很明确。他确有移骅广州的意思,但进一步容易,如果形势不利再退回去,岂不是同永历一样,让民众失望。所以,移骅与否,还要看广东战局如何发展,明军是否能够稳固占领。

马宝并不敢拍胸脯、夸海口,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如果出了差错,可是大罪一桩。他也只能以事论事,分析之后的形势,由朱永兴作最后的定夺。

“广东清军一调再调,各地驻防兵力已所剩无几。先新会,再广州,我军歼其主力后分兵四掠,或可轻取广东。赣省清军兵少力弱。我军分一部据韶州即可阻挡;所虑者只有福建耿逆,似也可敌之。”

有些含糊。但也可听出马宝还是颇有信心的。朱永兴含笑点头,说道:“汝阳王分析得很清楚,孤担心的亦不是赣、闽两省的清军,而是满蒙八旗,以及北方的清军南下。”

“有情报了?”马宝有些惊愕。

“暂时还没有,但估计很快会来。”朱永兴郑重地说道:“之前是清廷在忙于处理内部问题。也多半是没想到我军的进攻会如何神速,尚可喜会如此快地败亡。广东若失,清廷哪里还能稳坐不动?从广州失守到清军大举调兵南下,我们应该有两到三个月的准备时间。是循规蹈规地迎战,还是先祭出招数。牵制或破坏清军南下意图,或者双管齐下,还要仔细研究,并视具体情况而制定。”

“殿下,如果我军攻克广州后直接进兵福建,趁北兵未南下之机消灭或削弱耿逆,是否可行呢?”吴三省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连续作战,不仅士兵疲惫,而且弹药消耗太大。”朱永兴有自己的难处,他何尝不想犁庭扫穴,一气击败所有敌人,可现实却不允许,“目前几乎没有库存,工厂随造随运,这对于军队来说很不利。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并且放缓军事行动,先囤积些弹药以应变。”

马宝和吴三省对视了一眼,心中明了。说起来也不怪他们,朱永兴在后勤方面组织得很好,谁想到在不断胜利的背后,已经是勉力支撑的窘境。

“广州一克,震慑霄小,福建耿逆亦不敢独自挑战我军。”朱永兴苦笑了一下,说道:“而这两三个月的时间,我军也不宜再采取大的军事行动。一方面囤积弹药物资;一方面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另一方面便是牵制南下清军——”

说着,朱永兴把目光移注到一直沉默静听的邓耀身上,“这个任务便要着落在水师身上了。”

邓耀精神一振,之前一直说的是陆军,现在终于轮到海军了。他赶忙拱手说道:“殿下但请吩咐,水师必定完成任务。”

朱永兴淡淡一笑,沉声说道:“组建长江水师,舰船不少于百艘,少数不低于五千,最迟两个月,便要具备直入长江,会合十三家作战的能力;扩充海军陆战队,暂以一万为准,两个月后在北方沿海进行一次两栖登陆作战,或者入长江、攻镇江,威胁漕运。”

大手笔啊,水师终于要唱主角了。邓耀两眼放光,慷然答应,并不觉得如何困难。长江水师,虽然分薄了水师的力量,但所用舰船不可能选择吃水过深的大船,俘获的敌船已经能够补足数量;至于招兵,那更不用发愁。东征以来,攻取的多是沿海地带,解放的渔民、蛋户不在少数,而在江河水网纵横的地区,熟习水性的百姓还能少了?

这项主要技能满足了,火枪、阵列训练在一两个月内也足以完成,海军陆战队扩充到一万,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当然,这一两个月内不只是扩充、训练,还有作战任务,那便是协助陆军攻取琼州。”朱永兴似笑非笑地看着邓耀的满脸喜色,用手指在地图上重重点了点。

这在邓耀、马宝等人眼中并不是多大的难题。

失去水师保护的琼州孤零零地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驻防清军由琼州镇总兵统领。属外海水师管辖,管辖陆路标左右两营、万州营、崖州协水师、陆路各营、海口水师营,水陆共七营,分防十二汛,十六处炮台,塘铺沿边墩台五十四所。兵额数量约八千余名。

尚、耿二逆当年出动大军占领琼州后,耿逆往镇福建,尚逆则率藩下兵将驻扎于广州这一富庶之地,只留少数亲信在琼州。而琼州不仅驻防清军少,且相当部分是原大明两广总督杜永和的旧部,剩下的便是绿营兵马,战斗力不强,战斗意志亦不坚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