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135章

逆流伐清-第135章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赏,重赏。龙儿替吾送先生回府。”朱永兴已经不用再听下去了,大声吩咐完,转身便三步并做两步跑进了房中。

梦珠半倚在床榻上。心满意足地抚着一点也没见突起的肚子,闹喜的难受劲一扫而空,冲着朱永兴笑着挑了挑眉毛。

“殿下恕罪,妾身便不起来迎驾了。”

“呵呵,赦你无罪。”朱永兴开心地摆了摆手。来到床榻前在梦珠让出的地方坐下,一手搂肩,一手轻轻抚摩着梦珠的小腹,似乎在努力感觉一个小新生命的躁动。

“最好是个男孩。”梦珠感受着朱永兴的温情和喜悦,好半晌才幽幽地说道:“象殿下一样英武,让众人仰目。”

朱永兴贴着梦珠的脸蛋亲了亲,笑道:“女孩也好,象你那样美丽。”

“先是男孩,以后再生女娃。”梦珠有些执拗地强调道:“若是殿下有了新欢,瞧不上妾身蒲柳之姿——”

“胡说什么?”朱永兴拉着梦珠的柔荑,凑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说道:“别没事就瞎想,以后啊,咱俩是要白头偕老的。嗯,信不信我能不让你的肚子空着?男娃、女娃的,让他接上溜儿。”

咯咯咯,梦珠笑得开心,将头埋在朱永兴怀里,好半晌才抬头说道:“这下龙儿可得意了。妾身受不得鞍马劳顿,也不能那个,侍候殿下。嗯,听说殿下又要出去些时日,是那个海边?”

“是下龙。”朱永兴摇了摇头,说道:“怕是带她去也不肯呢,晒黑了可要了她的命了。”

“晒黑点怕什么,殿下可敢跟妾身打赌,看她愿不愿去?”梦珠调皮地扬了扬下巴。

朱永兴并不答话,用手指托起梦珠的下巴,低下头,向湿润馨香的红唇上吻去。

………………

出楚雄,走双柏,在元江沿岸上船,晋王李定国带着十多个亲兵,还有幕僚高应雷顺江而下,可谓是行色匆匆。

江水因为雨季而涨了很多,江上的船只也日渐增多,由于取消过多的关卡,采取落地报税制,少了盘剥的滇省商业开始呈现复苏的势头。晋王李定国搭上的这条船便是一个商人从下关运送雄黄出口的货船之一。

晋王李定国虽然严令部下不许表露身份,但商人却是最会察颜观色,区分各色人等的。在船上一路招待甚好,言辞恭敬。

这一天晚上,船只都靠岸下锚后,船主带着几个伙计上岸采买了些吃食,烹制完毕后,盛情邀请李定国等人共同进餐。酒酣耳热,言谈甚欢。

“此番售完货物,小人非要去湄公省看看。”几杯蕃薯酒下肚,船主的脸红了起来,舌头也有些大,“岷殿下若在滇省主政,这清军怕是再难打过来;若是岷殿下——嗯,这湄公省看来才是岷殿下日后的根基,最是安稳。”

“你是这么想的?”高应雷有些奇怪地问道:“岷殿下正坐镇蒙自,怎么会——”

“不是我这么想,而是我听别人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船主很有些惆怅地连连摇头,缓缓说道:“在下关吃饭时,听到一个家伙大放厥词,说什么岷殿下离经叛道,乱改国法,必然是天怒人怨。待到皇上从缅甸回来,便要拔乱反正,重掌朝纲,肃正国法。嘿嘿,嘿嘿。”

李定国目光一闪,隐有愠色。那帮官员闹腾得越凶,对自己越有些不利,岷世子现在隐忍,可不代表会一直如此。看来,此番前往唔谈还是很必要的,免得岷世子胡乱猜疑,使抗清大局能够稳定下去。

“也是啊,岷殿下到底还是要听皇上的,以后如何还真是不好说。”船主喝了口酒,继续说道:“就象岳爷爷,多大的本事,多大的功劳,就要直捣黄龙了,还不是被十二道金牌给召回,冤死在风波亭了。我这么仔细一想啊——”船主露出了得意的神情,好象在说“看我多聪明”似的,“岷殿下是谁啊,能掐会算,哪能那么窝囊?这东抢西占,可有不少是海外蕃国的地盘,岷殿下这是留着后路,准备到海外称王呢!”

“倒也有几分道理,不过也未必是真。”高应雷模棱两可,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说。

“管他真假,老百姓就认一个理儿,跟着岷殿下才有好日子过。”船主醉眼惺忪,感慨道:“我也这么觉得,在岷殿下治下好好干,说不定也能弄个爵位,见官不拜,年节有赏……啧啧,多风光。”

“当家的,你又喝多了,被人套着乱说话。”顺着跳板快步走上船一个女人,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人未到,已是一串的数落,“岷殿下身份何等尊贵,岂是咱们小民能够随便议论的?”

“官府,官府不是说了,不以言罪人吗?”船主缩了缩脖子,低声辩解。

“岷殿下当政的官府是这么说,以后皇上的官府又是什么章程?”女子沉着脸说道:“罢了,罢了。反正出完这次货,咱们就搬家,到湄公省垦上几十亩地,好好过安生日子。走船行商有风险,这争权夺位的,咱们也管不着。”

“听说到四川垦荒,政策更优惠。”高应雷试探着插了一句。

“四川?”船主晃悠着站起来,冷笑着看了高应雷一眼,嘲讽道:“那就要看能不能守得住了。小人见识浅,可也知道哪位大人靠得住,哪位大人对老百姓好。满口朝廷大义,君臣纲常,要是讲究这些便能把清军打跑,那太阳就得从西面出来。”

“你还说?”女子推了丈夫一把,半扶半拉地把船主弄走了,只听见她还不停地抱怨数落着半醉的男人。

船上安静下来,李定国沉默半晌,才不无忧虑地说道:“岷殿下若真有弃国远走之意,必无心于国内战局,恐怕形势会有反复。”

高应雷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道:“岷殿下调兵入川,并不象无心国内的样子啊!”

“以后呢!”李定国忧心不减,说道:“风声正流传于民间,实是令人不安。况且,流言四起,也实不利于移民充蜀。”

“既要移民充蜀,还要发展海外之地,实在有些矛盾,不知岷殿下因何如此?”高应雷有些不满地抱怨了一句,向李定国建议道:“王爷当向岷殿下进谏,暂停拓展海外,全力于国内抗清大局。”

李定国已经转过了头,望着哗哗流淌的江水,似有似无地“嗯”了一声,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

第九十九章太子中毒,水西歼敌

太阳正当空照着,与缅甸阿瓦城隔江而望的竹城内,永历满脸忧色,在他身边的是沐天波等勋贵。

历史的车轮在朱永兴的推动下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明军没有一再进兵缅甸救主,弄成双方兵戎相见,怨恨难解的局面;明清战局又有变化,明军已经占领滇省大部,并没有呈现出颓废难振之势;没有清军的压力和虚张声势的手段,缅甸内部并没有因为如何处置永历和小朝廷产生激烈的矛盾,也就没有发生宫廷政变,缅甸依然是莽达当政。

正因为如此,永历和小朝廷在缅甸的处境比历史上要好很多。缅甸还搞不清明清争夺的最终结果,也因为忌惮滇省的明军,便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彻底开罪南明的流亡政权。但依然封锁着永历和小朝廷对外的联络,不使其与滇省明军互通声息。

今天,缅甸当局派人送来了一批新收的稻米,本为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却出现了意外。人员混乱之后,永历等人才发现太子不知怎么,竟被什么毒虫给咬了。

起初连太子也没太在意,只是说草屋中突然冒出了一只黑蛛蛛,咬了他的手臂。但时间不长,太子便觉得有一股灼热在全身扩散,伤口开始红肿。

小朝廷中仅存的一名御医给太子敷了草药,但却无法止住伤口四周红肿的扩散,同时伤口中心开始流黄水。御医又给太子更换了清热解毒的药物,但太子大声哼叫,说他的口腔和鼻孔里有火在烧。

水喝了一壶,太子的病情并没有丝毫的好转,他开始全身发抖,象受了冰激似地呀齿咯咯打颤。嘴巴大张着,胸脯剧烈起伏,接着又全身痉挛抽搐。

“儿啊,我的儿啊!”王皇后哭得伤心,但御医却束手无策。

太子昏迷了过去,在昏迷中不断发出呻吟。间或叫着母亲。

“不知是什么毒虫,但缅甸土人应该知道。”草房外苦苦等候的沐天波突然站起了身,皱着眉头说道:“臣去找缅甸官员,让他速找缅甸医生前来救治太子殿下。”

永历看着这位忠心的臣子,心中感激,开口说道:“便有劳爱卿了。告诉缅人,若是能医治好太子,朕有重赏。”

沐天波苦笑了一下,领命而去。本来他是极不愿意与缅方官员打交道的。因为缅甸国王曾派人请他过江参加过缅历年节。但等他到了之后,缅甸君臣却不准他穿戴明朝衣冠,强迫他换上民族服装同缅属小邦使者一道以臣礼至缅王金殿前朝见。

按明朝二百多年的惯例,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氏代表明帝国管辖云南土司并处理周边藩属国家的往来事务,体统非常尊贵。这时却倒了过来,要光着脚身穿异国民族服装向缅王称臣,心中苦恼可想而知。为了皇上安全,沐天波忍受了屈辱。但礼部侍郎杨在、行人任国玺还上疏劾奏沐天波失体辱国,真是不知所谓。

但现在。为了太子的毒伤,沐天波不得不再次屈尊,与缅方官员交涉,或者说是相求,要缅方派医生来诊治。

到了黄昏,太子全身已经出现了紫斑。脖颈僵直,身上象火炭似地烫手,缅方所派的医生才在一名官员的带领下跚跚迟来。

说是医生,倒不如说是巫师,对太子已经开始糜烂、流出乌黑血水的紫斑肿块视而不见。围着床边呜哩哇啦地乱跳一阵,又是摇铃,又是念咒。

昏迷中的太子突然醒了,嘴里不断地呼叫,可是谁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他圆瞪着双眼,却不认识旁边的母亲,他的眼里流露出恐惧的神情,仿佛看到什么魔怪向他袭击。

医生,哦,巫师终于开始用药了,拿出一个不知名的果子,捏碎后将腥臭的汁液倒入碗中,兑上水强灌进太子的嘴里。

太子突然开始了强直性的痉挛,全身猛烈地颤震,象风中枯叶抖个不停。他的眼睛忽然瞪得奇大,最后奋然一挺坐了起来,伸出双手象迎接什么,然后侧着身子猝然倒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水西,归集寨。

原来祥和安宁的寨子现在已经成了一片灰烬,遍地是被杀死和烧焦的尸体。水井坎上的松树林里,妇女们的尸体被剥得精光,他们是被不知多少禽兽轮番蹂躏死的。一个婴儿被短刀钉在树上,一个长髯老阿爸被吊死在高高的树上,身上插了几十枝羽箭……

归集本土的几百名水西军将士,也都在大寨中寻找自己的亲人。一旦找到了,便是捶胸顿足,挥拳击树,拨刀砍石,有的悲痛已极,拨刀就想自刎。

归集部的穆濯本名密得阿默,但按照水西习惯,一部之长都以本部名称为名字,所以还是称他为归集。

归集寨在阿扎屯下十五里之外,是在昨天被清军突袭陷落的。究其原因,便是对战争的残酷和八旗兵的残忍估计不足,坚壁清野做得粗疏。再加上负责西北防御和预警的归宗部一战而溃,竟然连烽烟警报都没有发出。

“王八蛋,都是你害的。”穆濯归集把死去妻子的衣裙系好,抱着妻子的尸体大哭大叫一阵后,突然看见了穆濯归宗,立刻象疯虎一般扑了上去,撕打不休,“为什么不挡住鞑子,为什么不放烟火?混蛋,你这个彝奸,我要杀了你……”

归宗本就是个被酒色淘空的无能之辈,本来就被清军的冲击吓得够呛,现在这幅惨景更让他心胆俱裂。归集上来撕打斥骂,他自觉理屈词穷,哪敢还手,只是哭叫着乱跑。

龙多旱,人多乱。水西便是这样一种情形,四十八部看似兵多势大,但胜时得意洋洋。败时便互相抱怨。而且在配合作战时,各部穆濯又时常私心自用,往往出现意想不到的疏漏。

正因为如此,沈宸荃才建议安坤抽调各部兵丁,成立一支新的部队,摆脱各部首领的控制。而安坤同意了这个建议。则有两方面的考虑,为了适应内忧外患的需要。

在内部,随着他的堂兄更苴叉戛的权势日益扩大,安坤必然有所担忧,也要对付内部心怀二心的穆濯们;对外而言,清军兵犯水西,自然是全水西总动员与之抗衡,但作为苴穆,自己亲自掌握一支德能俱佳的生力军。无疑是有利无害。

四十八部每部抽调二百人,而目前只有四十部遵命而行,组成了一支八千人的军队,号称宣慰府府军。军官除了明军外,便是原来宣慰府侍卫队的卫士。

宣慰府侍卫队原是一支五百人的精兵,其中一半是苴穆家族子弟和奴隶,另一半是其余四十七部选送来的子弟。历代苴穆都把侍卫队当作一所培养各部贵族子弟的学校。不少子弟在侍卫队中服役三年至五年回到本部以后,一般都成了带兵的战将。甚至当上一部的穆濯。

而那些奴隶身份的卫士,他们可以长期在侍卫队服役。也可以退下来干别的事情,但历来不会成为带兵的将领。不过,这并不妨碍奴隶们与贵族子弟一样具备高超武艺和智识,其中个别奴隶甚至还会具备过人的胆识。

在选择将领的问题上,安坤接受了叔父安如鼎和正妻禄天香的意见,没有派贵族子弟担任。而是选择那些地位低下的、却是自己从小选择提拔的卫士。

虽然贵州的清军因为吴三桂假书信的原因,调来调去,混乱了一阵子。但这支新部队组成时日依然很短,而现在,却不得不面临第一场激烈的战斗。

天色已近黄昏。犯下屠寨暴行的这一支清军停止了前进,在一座小彝寨里扎营休息。

这座彝寨四周是座座连绵的小石峰,黛壁点翠,精巧可爱。彝寨中每户人家都敞开大门,屋内家俱什物被搬走大半,更是不见一丝人影。

一天下来,清军受到了无数次骚扰袭击,地雷、弓弩、火枪、石头,在神出鬼没的岩溶山区饱受折磨。在这种复杂的地形中,即使在很近的距离发现敌人,也几乎无法追赶,甚至无从还击。

清将阿达哈哈番沙布可登高而望,这里是一片宽阔的草坪,一条清溪银线似地在绿茵上爬行,遍地斑驳陆离地开放着黄、蓝、白、红各色花朵。云空射下来的一抹夕阳照射在寨旁盛花的梨园里,竟展现出一种胭脂色。

景色不错,但沙布可却无心欣赏,他有些后悔,又有些担忧。后悔的是屠戮了一个寨子后,被水西兵不堪一击的假象所迷惑,没有迅速撤退,而是在杀戮和抢掠的冲动下,继续深入。而接下来的战斗,或者是骚扰袭击,让他感到了忧虑,在滇省他领教过这种烦不胜烦的战术。

但现在后悔也好,担忧也罢,夜晚却是不能在地形复杂的地区行进。沙布可只能率领千余人马熬过一夜,天亮后再继续后撤。不知道津珲的人马在哪里,应该是离得不远吧?沙布可瞭望良久,才回到寨子,出于谨慎,他做了一番相对细致的布置。

敌人已入殻矣!陈相鹏在离寨子数里外的一座山峰上,于夜色朦胧中见清兵进了彝寨,露出了一丝冷笑。

“立刻传信四方,召集附近各部人马,向这里集结。”陈相鹏在彝人将领羡慕的目光中收起了望远镜,大声说道。

那自慕魁点了点头,大声重复了一遍命令。他们的人马并不多,只有两千多,要消灭寨子里的千余清兵,显然力有未逮。赵辅带领着另两千多府军在牵制和扰袭另一路清军,无法及时赶到。而皮熊率领的府军主力在阿扎屯防御,距此不到二十里,要是急速赶来的话,再加上周围各部土兵,要尽歼清军还是有希望的。

时逢月黑头,黝空沉沉,能见度极差。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