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变天 >

第94章

变天-第94章

小说: 变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国璋的判断没错,新军大量的骑兵,推进到马克沁机枪的有效射程还几百米的时候。居然停了下来,并没有第一时间发起攻击。

“怎么回事?”冯国璋疑惑了一下,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了起来。当看见对面一些士兵扛着几十根管子在阵前两千米外准备的时候,冯国璋有点后悔,没有带上炮兵断后了。在布置撤退地会议上,考虑到大炮行动较迟缓,段瑞一再坚持,为了保障天津地安全,没有炮兵是不足以守住天津的,所以要优先撤炮兵。所以,王士珍同意让炮兵和新编的第四镇一起撤了。

“不知道这迫击炮地威力如何?”冯国璋在心里嘀咕了一声,看了看前方阵地上士兵们临时挖的半人高的壕沟,这种在美国内战中出现的新的防御战术,是目前流行的防御方式。

不知道怎么了,冯国璋看见如此数量的骑兵出现,隐隐的产生了一种不安,尤其是对右边的那块高地,那种坡度对于骑兵而言,几乎等于没有任何阻力。

冯国璋的预感非常正确,张光明经过对比分析,叫来两个旅长商议道:“我看了看,左边是一个村子,不利于骑兵的冲刺,右边是一块高地,两个据点之间相聚不到五里地,我们还是先打高地上的据点。”

“咚咚咚!”三发炮弹落在高地的附近,激起一阵泥土。冯国璋不由的紧张起来,知道这是新军在试射,在标定诸元。

新军所有的炮兵,几乎经过教官的专门训练,六人一炮,骑兵师配有专门的勘测班,很快就把高地的诸元准确的计算出来了。

半个小时的准备后,三十门迫击炮,就在冯国璋的望远镜里看的清清楚楚的情况下,对高地上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

为了确保骑兵的高度机动性,骑兵配属的是小口径的迫击炮,而且每门炮携带的量0。25基数30,这几乎是最小的携带量了。

即便是这样,三十门迫击炮同时发射,打完30发炮弹也怖事情。尤其是高地上北洋新军的阵地的正面不过一千米的范围。

当新军的所有炮火都招呼到高地上的时候,冯国璋想起访日时期,从日军那里得知的情报后,不由的一拍大腿道:“坏了!通信兵!通信兵!”

通信兵快步跑来,冯国璋大声吼道:“立刻让预备队上高地上去,通知高占奎!死活都要给我顶住。”冯国璋为什么着急了?原来他在访问日本的其间,曾得知沈从云的新军大量的装备了一种弹道呈弧线的火炮,这中火炮的对于藏在战壕中的士兵,能进行有效的杀伤。日军在朝鲜和中国战场上吃了亏以后,已经从德国引进了这种火炮进行研究,并准备大量仿制装备到部队中。在布置阵地的时候,冯国璋一时没想起这件事情来,记得当时冯国璋回国后,还和段瑞专门讨论过这种火炮呢。

900炮弹瞬间下雨一样的落在高地上地时候,战壕里面的北洋士兵们发现一个恐怖的现象。就是军官说的藏在战壕内能有效躲避炮击的事情,似乎并不怎么见效,一发一发的炮弹,滑着诡异的弧线落在战壕内,一片一片的士兵被炸地飞了起来。

“突击!”张光明对炮火准备地效果非常之满意,尤其看见高地上北洋兵已经出现四散逃跑地情况时,更是开心。

“一团!呈散开队形!慢速跑!”

主攻的一个团的骑兵,开始了慢速的前进。骑兵的冲刺一般都要接近了对手三百米以内。才能发动。一直高速冲刺的话,战马是会累死的。

小站,王士珍得知新军骑兵追上来以后,也很是吃了一惊。问清楚冯国璋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后,这才算是放心地催促部队,加快撤退的速度。

可是,当听见密集的火炮声时。王士珍的眼皮连续的跳了几下,不由的心中一阵发虚。

“传令兵!让第六协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增援阻击部队。”

王士珍下达命令的时候,戴小楼的骑兵第一旅第一团已经完成了冲刺前地慢跑,这时候高地上北洋军阵地地马克沁已经突突突的响了起来。

骑在马

望远镜观察的张光明,看见不断地有骑兵被集中摔倒中一阵刺痛。庆幸的是,高地上配备的马克沁不像很多的样子。

高地上北洋军第三协第九标标统高占奎。这时候可以说是惊恐万分。早就知道南洋新军能打仗。打起来炮弹像下雨一样的往对手的头上落,现在看来一点不假。炮火准备下来,高占奎布置在第一线的一营多人马。就被轰的炸了营,要不是高占奎亲自带着督战队,用指挥刀砍了十几个逃兵,阵地上早没人了。

害怕归害怕,曾经和日本人打过仗的高占奎,还是鼓足勇气来到一线阵地,顺手把所有预备队都带上了阵地。

高占奎亲临第一线,立刻稳住了阵脚,军队就是这样,当官的不怕死,当兵的没理由怕死。高占奎亲自冲到一挺赛电枪(马克沁)阵地前,指挥机枪扫射。

稳住阵脚后,残存的北洋兵开始用步枪拼命射击,刚刚开始冲刺的骑兵,伤亡渐渐的大了起来。

张光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骑兵目标大,实在是不适合进行攻坚战,这次攻击多少有点赶鸭子上架了。

江永骑在马上,感受着耳边呼啸的枪弹声,身子紧紧的贴在马背上,肚子顶在怀里的集束手榴弹上,一阵一阵的生疼。

原本是辽东半岛上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出身的江永,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江永正好在地利积肥,一群鬼子进了村,全村人五百口子遭了殃。男女老少被鬼子杀了个七七八八,就剩下十几口子。

日本兵走后,江永回到家里,埋葬了亲人的尸体后,抄起一把柴刀,打听到鬼子在打盖平,就奔着去了。到了盖平,江永发现了一支不一样的中国军队,把鬼子给围上了。江永主动要求加入新军,人家不收,江永死活赖着不走,后来过来一位长官。和气的询问后,得知江永一家人都给日本兵杀了,便点头同意江永留了下来。

加入这支军队后,江永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这里当官的对待士兵,除了在训练场上像魔鬼,平时非常之和气,每个月还有两块银元的饷银,每个月初五准时发放。江永跟着新军打下了盖平,亲手砍下了三个鬼子的脑袋,总算是为家人报了仇。人家为自己报了仇,不能忘恩不是,所以江永安心的在部队里留了下来,后来进了骑兵旅。

没家口拖累的江永,觉得一辈子就在新军里面呆下去日子也非常的不错,所以在平时训练时非常的卖力,很快就提拔为排长。当了官以后饷银就增加到5,按照以前在家时候的开销,一家五口够开销一年的了,可惜家人全没了。

江永是在低级军官训练班里面,接触到政训官的,也第一次接触到一个问题,当兵的为谁打仗。整训官说为老百姓打仗,新军就是为了老百姓不再遭受洋鬼子的欺负而成立的。后来江永又知道,新军最大的官沈从云,为了让地主减租减息,居然杀了十几个州县的官员,两江三省的租息完全降了下来,江永好生羡慕这里的百姓。

噗嗤!身边的一个兄弟,在战马的哀鸣声中,中弹倒下了,江永赶紧集中精神注意前方,前方三百米处,一个当官的正指挥着机枪在疯狂的扫射,身边的这些不断摔倒的弟兄平时都跟亲兄弟一样的,江永见了不由恨的一阵牙根痒痒,双腿紧紧的夹住战马,奔着机枪阵地扑了上来。

三百米的距离平时骑兵瞬息可至,可是在这时候,这三百米的距离仿佛是三千米、三万米,身边又倒下了几个兄弟后,江永总算是冲到了三十米以内,已经能清楚的看见了机枪阵地上敌人狰狞的目光。

江永愤怒的拉了弦,使劲的一催战马,集束手榴弹照着机枪阵地上就丢了过来。

高占奎没想到新军如此之英勇,如此密集的火力阻击下,还是前赴后继的冲了上来,当看见一个新军士兵高举着一捆冒着烟的东西时,高占奎意识到要出大事了。

轰的一声!机枪阵地飞上了天,沉重的马克沁跳了跳,然后瘫散在阵地上。江永一个加速冲了过去,但是还是觉得背后猛的一阵疼,身子不由的失去控制往后一仰,眼前一黑一头栽了下来。

种种的跌落在地面上的瞬间,江永看见无数的马蹄,正朝着阵地上扑了上去,江永艰难的笑了笑,笑的一定很难看,老子还没尝过女人的滋味呢,早知道跟着连长他们去苏州河上的小船上见识一下好了。江永如是想,眼皮实在是没劲了,慢慢的合上。

高占奎的死,可以说是砍断了北洋兵最后一根抵抗神经,失去了指挥官的北洋兵,开始出现了三两个逃兵,接着是十几个,最后是满地乱跑的北洋兵,还有的直接举手投降了。

“干的漂亮,给查一查,是哪个兄弟炸掉的那个最疯狂的机枪阵地,老子要嘉奖他。”看着从开始攻击到现在,前后不到二十分钟,高地上北洋兵的防线就被突破了,一团骑兵高举马刀追着满地乱跑的北洋兵,张光明激动的大声喊叫着,也记住了那个高举手榴弹冲到机枪阵地前的士兵,兴奋的同时,张光明对那位兄弟活着也基本不报什么希望了,只是想着多为这个兄弟争取一点烧埋费吧。

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这一点办法都没有。

随着高地上的据点被快速的突破,冯国璋派出的一标预备队立,见机不妙,立刻退回了村子里。

张光明看见杀的兴起的戴小楼亲自率领后续部队追击北洋兵的预备队,气的直跺脚,破口大骂道:“戴小楼这个臭小子,有什么好追的?”

张光明还没骂完呢,村子里预设的机枪阵地上,一阵无情的扫射,追的最快的,砍翻了十几个北洋兵先头部队,立刻摔倒了十几个。

“来人,把戴小楼给我叫过来,老子要收拾他。”

张光明气急败坏的一阵怒吼,手上的望远镜差点都砸了。

冯国璋没想到高地上的一标人马,败的如此之快,就在他感觉到严重的不安时,后面传来消息,第六协的兄弟上来增援了。冯国璋总算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历史记住了这一天,1898年9月29日,下午342,南洋和北洋之间的较量,打响了第一枪。沈从云北伐的大幕,缓缓的拉开!

“北洋兵正在往天津撤?***!!!”

刘永福瘦巴巴的脸上,两撇胡须立刻紧张的翘了起来,大声对传令兵喊道:“通知下去,给我全速前进,一定要抓住北洋兵的主力。”

第四部

第二十八章新、老北洋

为什么?”提问的人是毓秀!脸上非常的平静,仿佛无关紧要的问题。对面的沈从云也是一脸的平静,从通电全国那一刻开始,沈从云就知道这个问题会摆在面前。

“如果我说,我想当皇帝,你信么?”沈从云笑了笑,注视着毓秀平静的脸。|》:不是你说当就能当的。”

沈从云点点头笑道:“还好,你还算了解我。在我回答你的问题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你们满人对待汉人,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态?”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是爱新觉罗家的,天下的子民自然也是爱新觉罗的子民、奴才!当年满人入关时,不过数十万,你们汉人比我们多的多,天下最终还是爱新觉罗氏坐了,说明这是天意。”秀答的非常干脆,脸上渐渐的露出一丝激动来。

“说的很好,说到点子上了。呵呵,奴才!就是这个词,暴露了满人统治中原的心态。有是这个词,暴露出我堂堂中华泱泱大国,在过去的两百年间,彻底的落在了世界列强的身后,沦落到今天被动挨打,山河破碎的命运。你不是问我为什么?我现在告诉你,我起兵北伐,就是要整个中华民族,彻底的摆脱做奴才的命运,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高点。要做到这个,你们满人不行。我行,因为我不需要奴才。”沈从云说着也有点激动了起来,死死地捏着手上的水笔,吧嗒一声,水笔的头部断开。

“谢谢你跟我说了实话,我安心了。”毓秀朝沈从云做了个请安的姿势,慢慢的退了下去。

未几,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声。一阵兵荒马乱之后。沈从云冲出书房的时候。地板上躺着一个嘴角挂着血流的毓秀,手上还拿着一张纸。

沈从云不由的心中一痛,蹲下身去,轻轻掰开毓秀地手,拿起纸来。

“生!即无颜面对太后隆恩,亦无颜事君身前,唯有死尔。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得君十载,此生无憾矣!”

………………

“你有何必难过呢?对她而言,这也许是最好地归宿了。对你而言,既然要争天下,必定会失去很多东西,这其中就包括感情。君不见漫漫史册之中,为天下故。兄弟相残。父子相残?他们可曾难过?”

紫玉轻轻地说着,动作依旧优雅的伺弄着面前的茶具,沈从云站在阳台上。江风拂面时,茫然若失。

“紫玉,你别安慰我。其实这个结局,我当初就已经预料到了。前方战局有变,我明天动身到前线去。”

“是不是带上一个姐妹?身边没个人招呼着不行。”

“不用了,将士们在前方拼杀,我怎么好依红偎翠,坏了士气。”

………………

小站!

五百余人的伤亡报上来后,张光明心痛的只敲脑袋。用骑兵进行攻坚战,确实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更讨厌的是,冯国璋得到援兵后,没有主动出击地意思,而是坚守村子,摆出一副打死不出门的架势。

这时候小站方向的王士珍,又派出两协的兵力,缓缓的从正面压了上来。这一招相当的老辣,张光明战也不是,退也不是。

“师座,北洋兵逼上来了,***冯国璋死活不出来。”戴小楼愤愤的骂着,一点办法都没有。

“你激动个啥,我们地任务是拖住北洋兵,现在已经是基本完成任务了。通知下去,整队,缓缓地后撤。”张光明虽然不甘心,还是无奈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前来增援地两协北洋兵,会和了村子里的冯国璋后,果断的同时缓缓后撤,张光明虽然有心追击,可北洋兵这时候显示出其训练有素的一面来,三个协的兵力,交替掩护后退。段瑞还派出一营炮队前来增援。张光明追上去的话,人家一顿排枪损失就不用说了,想保持距离,结果被一通75毫米行营炮弹炸翻了十几个兄弟。

“***北洋三杰,果然厉害!”张光明气的牙根痒痒,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目睹着北洋兵有序的往天津方向撤退。

王士珍救回冯国璋,站在高处用望远镜看着张光明的骑兵师远远的缀着不肯离开的场面,不由对身边的段瑞和冯国璋长叹道:“沈从云,人杰也,南洋新军,虎狼也。如此数量的骑兵,所消耗的草料,每天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你们注意到没有,即便是在我炮火之下,南洋骑兵犹自不肯踏入带路两边的麦田里。沈从云治军之严,可见一斑。我等与之为敌,前途堪忧。”

“哼哼!南洋新军是厉害,区区一个骑兵师,居然配备了数十门轻型火炮,不过我北洋兵也不是吃素的,我的炮弹不照样炸的他人仰马翻?”段瑞不服的哼了一声道,亲自坐镇断后的冯国璋这时候也是一声叹息道:“芝泉,虽说不可长他人志气,让南洋以数千骑兵,敢犯我断后之堡垒,使我军退后足足拖延了两个小时之久,战略上他们是胜利者。走吧,天快黑了!再不走到了天津,恐怕连修筑工事的时间都没了。”

三人指挥大军徐徐后退之际,突然身后的方向传来一阵剧烈的爆炸声。

不多时,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的跑到跟前道:“军门,大事不好了,炮协……跑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