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变天 >

第178章

变天-第178章

小说: 变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点,如果不是太贪心,这个计划实现后,从俄国手里敲回来的好处,也很能让人满足了。总的来说,这叫手握现金不慌张,悠哉悠哉的做一个骑墙派,时机到了再伸手,把好处最大化。

想到这些,沈从云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了。穿越这个金手指,是不是开的过分大了一点呢?不管了,这些事情还都是几年后地事情,暂时还是把心思放在印尼问题上好了。

“荷兰海军,荷兰有海军么?这次就看海军陆战队的了。”沈从云自言自语的笑了笑,慢慢的踱回沙发上,好好的伸了一个懒腰后。身子深深的陷入到柔软的沙发中,舒服地一声哼哼。

这次南巡,并不仅仅的是欢送联合舰队出征那么简单。距离一战不过一年了,距离中国动手的最佳时机,也不过三年。沈从云在未来的五年内,也许只有这一次南巡的机会了。昔日的两江,如今的苏皖赣,不仅仅是沈从云最在乎的发家所在地。还是中国重要地产粮基地、轻工业基地以及军事工业地发源地。

联合舰队还在海上。沈从云匆忙的行程还在延续。次日一早来到上海造船厂,这里是中国完全靠引进德国和美国的技术,兴建的第一家大规模的造船厂。中国目前三分之二的民用船舶,都是从这里制造出来的。

在上海市长王钟的陪同下,沈从云迈步在海风拂面地码头上,看着一派忙碌的景象,听着上海船坞集团总裁刘斌的介绍,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恍如隔世。又如在昨日一般。

“当年您以建设一个世界上最大地船舶基地为蓝图,一手构建的基础如今已经开花结果了。如今上海造船厂的设备是世界第一流的,能够建造当今最大最快的船只。二十年来我们拉起了一支完全属于自己地技术团队,这支技术团队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技术骨干。都是从美国、英国、德国留学归来地。他们带回来了世界上最间断的造船技术和理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中国造船工业将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刘斌这话,多少有点拍马屁和放卫星的成分。沈从云并没有太叫真,至少有一点刘斌没有瞎说。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只要中国想造,就能够造出来。

离开造船厂。沈从云马不停蹄的来到上海汽车制造厂,这是一个已经完全实现国产化,技术指标完全与世界接轨的合资企业。年产卡车一万辆,轿车三千辆。沈从云来到汽车制造厂的时候,周围正在新建新的厂房。按照上海市政府的要求,新的厂区建设投产后,每年将增加两万辆卡车的产量。

一周的巡视后,沈从云离开上海前往江苏、安徽各地。

站在“潜龙号”无畏舰的飞桥上,李准怎么看陈国栋这家伙都有点刺眼,堂堂的海军陆战队中将师长,脖子两边挂着两个新式甜瓜手雷,也不怕不小心走火了。沈从云要是看见陈国栋这幅打扮,肯定会想起一个叫李奇微的人来。朝鲜战争中,正是这个美国将领,接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后,敏锐的利用志愿军后勤补充的特点,稳定了联合国军的阵脚,收拾好了麦克阿瑟留下的烂摊子。

陈国栋这个打扮,不是想显示自己如何如何,就是想显得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搞搞气氛,给士兵们一点压力。出发前沈从云亲自签署了一份命令电告陈国栋,对于泗水这个地方的土著,要做到“鸡犬不留”四个字。想到这四个字,陈国栋不由的眉头微微的皱了皱,心道这一次沈大总统真的是怒了。

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装备,好的实在有点离谱了,比沈从云的羽林军卫戍军还要牛。三十辆履带式装甲车,105毫米牵引自行火炮旅。单兵武器一半都是华夏一型冲锋枪,新式的甜瓜手雷才批量生产几天啊,全部紧急调配给了陆战一师。

为了这些新装备,李耀祖可没少找沈从云叫唤:“不带这么偏心眼的。”可惜,沈从云就是不甩他,大笔一挥,一干新式装备优先陆战一师。用沈从云的话来说:“我就是要把陆战一师武装到牙齿!”

一架水上飞机远远的飞去,冲着飞机的身影,李准脸上不由的露出感慨道:“有了水上飞机,海军的侦查能力提高太多了。”

陈国栋点点头道:“好东西啊。要是飞机能在战舰上起降,对今后地登陆作战而言,可谓如虎添翼了。”

李准听了不由的微微一怔,心道真的能实现这个构想的话,未来的海战会是什么一个样子?这个问题李准没有往深处去想,因为副官拿着一份电报过来了。

“报告,飞机侦查发现两艘荷兰驱逐舰。正在朝我方驶来。敌舰发现我放飞机后,立刻掉头转舵了。”

陈国栋听了不由笑道:“估计是来侦查的,荷兰人没想到我们已经用上飞机侦查了,估计看见的时候已经傻掉了吧。”

李准微微自傲地笑了笑,往后一伸手,副官及时的低声海图。一番标定位置后,李准笑道:“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我们直奔巴达维亚(雅加达)。抄荷兰人的老窝去。”

“按照现在的距离。明天一早我们就可以发起攻击,火力准备方面就拜托老兄了。”陈国栋朝李准一拱手,李准回了一拱手道:“放心,荷兰人的炮台上的大炮,都是二十年前的老爷货了,保证砸它个稀巴烂。我倒是担心你们啊,要真正意义上地消灭炮台,最后靠地还是你的陆战队。”

“呵呵。放心。三年前军统局就开始不间断的提供巴达维亚一带的情报,海军陆战队也找了相似的地形进行过演戏。就凭荷兰军队那点兵力,根本不是对手。”

老天帮忙,第二天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天空中看不见一丝云彩,海面上能见度极高。当早晨的太阳刚刚冒出一个头的时候,站在战舰地前甲板上,能够清楚的看见陆地的轮廓。六十艘战舰排开阵势,主炮锁定了沿岸的炮台。

李准和陈国栋并肩站立。对了下时间。正好是早晨六点。

“开始吧!”

“轰!”地一声沉闷的巨响,“潜龙”号的整体在海面上一阵颤动。瞬息之间海面上炮声响作一片。空气中不多时便充满了刺鼻的硝烟的味道。

陈国栋看着陆地上地岸基炮台被舰队地炮火所覆盖,一团一团的火光此起彼伏地场面,不由贪婪的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还是这味道闻着舒服。”

马达维亚的总督府内,荷兰总督普尔顿脸色一阵一阵的煞白,中国舰队的炮火猛烈出人意料。大口径的炮弹落下的时候,房子在颤抖,天花板上簌簌的往下掉灰尘。站在楼上的窗台上举着望远镜,强作镇定的注视着炮台的方向,普尔顿感觉到身体在微微的发抖。

实际上一个月前中国宣布出兵的时候,普尔顿就已经感觉到这是一场没有什么悬念的战争,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尤其是中国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摇摆,倒向任何一方都会打破平衡的地位,注定了欧洲列国是不会插手这场战争,而且还很有可能在后面推波助澜,甚至还要分一点好处。

炮击已经进行一个小时了,还有没停下来的意思。望远镜里远处炮台上,士兵们已经出现了慌乱的景象,进出的老百姓更是没了命的奔跑,很多当地土著已经开始拖家带口的逃离了。

“差不多了,让舰队靠上去,继续火力压制,命令陆战队准备登陆。”

战舰编队开始往岸边逼近,炮台上的大炮,在勉强够上距离之后,开始零星的发炮反击。一个半小时的远程炮火实在是太猛烈了,遭到重创的荷兰人,反击显得是如此的苍白。

登陆舰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往岸边开去,炮台上的炮火渐渐的把注意力集中到登陆舰上来。可惜即便是这样,炮台上的反击依旧让舰队炮火压的抬不起头来,实力上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十几艘停泊在港口内的大小战舰,更是不敢出头了,出来也就是来送死的。

随着登陆艇靠岸,海岸上的阵地上的枪炮声,似乎并不太热烈,甚至给人一种胡乱放枪的感觉。伤亡几乎没有出现,第一批登陆艇就已经顺利地靠岸了。陆战队士兵飞快的跳下船。在半腰深的海水中跋涉。

这样的一个场面,让李准多少有点感慨。三年前情报部门就已经开始收集印尼方面的情报了,其中涉及了方方面面,这一带的天气、海面潮汐情况等等,都在收集的范围之中。

有了充足地情报准备,这一次登陆作战才显得如此的轻松。当然这也和荷兰军队的数量已经装备有很大的关系。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出,中俄战争之后。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枪炮声渐渐的密集了起来,正在海水中涉水上岸的士兵,开始出现了一些伤亡,荷兰人地机枪突突突地在响着,听的人心里一阵发紧。一些小型战舰快速的顶了上去,利用速射炮压制阵地上的荷军火力。

第一批登上海岸的陆战队,快速的成散开队形。很快迫击炮就架设起来,咚咚咚的开始定点压制阵地上的火力点。

端着冲锋枪地陆战队员。快速的往阵地上扑上去。火力上的优势很快就体现出来了。当陈国栋在望远镜中看见士兵登上一个阵地上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切都非常地顺利,六个小时后,陆战队已经在海岸上建立了一个坚固的桥头堡,大批船只源源不断的将物资和人员运送上岸。

“可以通知国内后续的船队启航了。”

“呵呵,中原军区的一个军,加上陆战一师,足够扫平整个印尼了。”

天黑时分。马达维亚两岸地阵地上,荷兰军人地身影已经完全看不见了,陆战一师的先头部队已经开始朝马达维亚市区挺进,陈国栋也告别了李准。开始带领他地师部登陆。

“什么?一天半的时间就彻底的占领了马达维亚?荷兰总督率部集体投降?”沈从云接到这样的战报时,开始严重的惊讶了一下,很快想起二战其间日本人在印尼也是轻松得手,当时的总督投降的也很干脆的事情来。觉得这种事情发生也就不算意外了。

小国终究是小国啊,一旦失去了制海权。就只能任人鱼肉了。荷兰人的问题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这一招直捣黄龙的效果很好,接下来就要看怎么收拾那些土著了。

穿着笔挺的将军服。骑着战马跟在队伍中间,陈国栋脸上笑的合不拢嘴了。战斗居然顺利成这样,马达维亚外围的战斗,只是简单的两次冲锋,荷军就丢下武器跑路了,当部队进逼到城外时,总督大人普尔顿让人打着白旗出来,宣布投降了。整个战斗伤亡不到一百人,其中还有三十几个是登陆时弄伤的。

荷兰士兵拍着队伍出了城区,丢下武器后列队等待处置。按照国际惯例,他们是战俘,应该收到优待。陈国栋当然没有为难战俘的意思,只是把他们集中关押在荷兰的旧军营内,荷军的后勤人员甚至连关都没关,还负责给战俘们做饭。

假如只是简单的来保护侨民,一个陆战师已经足够了。沈从云自然不会满足于前一个目标,所以要全面占领,要增兵。

陈国栋和李准搞了一个受降仪式,李准接过荷兰总督递来的军刀后,舰队进入海港,陆战一师进城。

拍着整齐的队伍,以最威武的姿势买进马达维亚的市区时,前方传来一阵密密麻麻的乒乒乓乓的鞭炮声。城区内只要还能走动的华侨,都涌上了街头,敲锣打鼓迎接来自祖国给华侨撑腰的队伍。几乎是大炮响起的同时,大街上已经难得看见当地土著的身影了,未来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命运,现在谁都没底。

华侨们在经历了一场苦难后,总算是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刻。这一刻每个人都在声嘶力竭的欢呼着,热泪在每一张脸上纵情流淌。

一坛子一毯子的美酒打开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捧着一碗酒拦住了陈国栋和李准。

老人颤巍巍的手里捧着酒,这时候还有什么好想的,看着这些发自内心来到大街上欢迎自己队伍的乡亲,两人都觉得这一趟来的太值得了。

一口干掉碗中的美酒,人没醉心已经先醉了。

总督府上的荷兰国旗,缓缓的落下,升起了中国国旗,华侨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在唱着,凝视着国旗的升起。

升旗仪式结束的瞬间,陈国栋的嘴角挂起一道冷笑,心中暗暗道:“是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第六部

第十五章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

“这个世界是现实的,拳头大的是老大,这一理论在绝大多数时候是畅通无阻的。”沈从云在私下里说这句话的时候,唐绍仪犹豫了一下,停下了手中的笔。这话要是拿出去说,多少有点不符合政府形象。

沈从云发现了唐绍仪的犹豫,抬手笑道:“这话大家私下里说说还可以,心里有数就行了。”

“荷兰政府现在正四处游说,主要游说的目标是英国。昨天荷兰公使还向我提交了一份抗议书,措辞颇为强硬,扬言将不惜一切夺回印尼。”唐绍仪笑道,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沈从云撇了撇嘴巴,一副嘲笑的口吻道:“吃进嘴巴的东西,还想让我吐出来?没那个实力还想装大头蒜,笑话。”

嚣张是需要实力作为后盾的,中国政府在印尼问题上的强势,是因为有强大的军队作为本钱。有了军队这个本钱,沈从云就算表现的贪婪一点,别人看见了也顶多是表示一下嫉妒,最终不了了之。就好比荷兰人的抗议,大家都拿来当空气,谁也不会当真,更不会拿这个麻烦来得罪中国。

同样是贪婪,另外一些人的贪婪就是一种愚蠢的表现了。

巴达维亚郊外的一个李氏庄园,如今让当地土著给占去了。几十户人家盘踞在庄园内,即便是中国军队来进了巴达维亚。他们也没有退出来地意思。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整个印尼随处可见。

大房子谁不想住?肥沃的土地谁不想拥有?每年大把收入的橡胶园,谁不想占据?通过暴力手段尝到了甜头的土著,自然也不愿意放弃。更不会去想,这些象征着财富的好东西,是华侨们用血泪和汗水积累下来的。

沈从云印象最深的,是穿越前看过很多这方面的史料,华侨在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是心向祖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多少华侨变卖家产也要为中国地抗战捐款。远的不说,中俄战争其间。沈从云的政府就接收到华侨数以亿记的美元捐款和物资。这样地一个群体,当他们遭受到灾难的时候,祖国不站出来说话,那就是整个政府在犯罪。

当然沈从云针对的是眼下的情形。穿越前的那段真实历史上地恩恩怨怨,沈从云不想去关心。再说这个时代,中国并不存在主义的争端,海外华侨的眼睛里只有一个祖国。

唐绍仪的身边坐着一位身穿西装的中年男子,脑袋的前端微微有些谢顶。也许是因为面见国家第一人的缘故,又也许是因为不习惯在这种场合还能有个座位的缘故。中年男人地目光显得有些复杂,殷切、不安、惶恐综合交织在一起。

沈从云看见他的这幅表情,不由的投以一个亲和的微笑。就在半个小时前,唐绍仪领着他进书房地时候,他还给沈从云来了个三跪九叩的大礼,搞的沈从云赶紧上前拉他起来。

“李先生有什么话就说嘛,在我这里没必要拘束。印尼华侨为了祖国的强大。是作出了大贡献的。目前国内40%地橡胶输入,都是来自印尼华侨地橡胶园。别的功劳就不算了,就凭着华侨卖给国家地橡胶价格比国际市场低三个百分点这一条,中国政府就有义务为华侨讨个公道。”

沈从云的话让李先生安心了很多。同时又显得更加的惶恐了,总统大人尊称他为“李先生”,这个怎么也有点太给面子了吧?这个年月先生这个称呼,还没有泛滥。沈从云倒没有注意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