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6章

1908之钢铁雄心-第6章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起来。

“哦?是羽国兄?”一看是陈羽国,严光连忙坐了起来,结果不小心把自己的书弄掉地上了。

“你的书。”就在严光准备捡起来的时候,陈羽国已经帮他捡起来了。

“谢了。”

“来,给我点地方坐。”陈羽国推了推严光。

“好。”严光让了一半的地方给他,接着有些好奇的问。“你怎么一个人跑到顶上来了?”

“别提了。”陈羽国叹了口气。“赵文凭那小子还是想着象棋和围棋,刚刚靠岸的时候我和子宁只好陪着他到岸上去买了,结果等买回来以后他就和子宁杀在了一起,到是把我给晾一边了。”

说着,陈子宁拍了拍严光肩膀。“在坐一会,我们一起下去吧,反正也快要到下午了,在我们那边吃完刚好就可以搓几圈。”

“好啊!”一提到麻将,严光也兴致盎然了起来。

第十三章赌运亨通

“胡了。”在周子宁他们的那个四人船舱里,严光一把推倒自己面前的牌,然后将手伸向了陈羽国。“给钱给钱。”

也不知道是不是穿越了以后运气变好了,原本打麻将很少赢钱的他这次和周子宁他们三个人玩居然是赢多数少,虽然因为只是消磨时间所以都是用小钱的,但严光居然还是赢了周子宁他们三十多块大洋。

“奇怪,以前玩的时候明明手气都是很好的…”陈羽国一脸沮丧的拿出了一角的银币扔给了严光,本来他还打算从严光这个富人手里赢一点,没想到这才几天的功夫就把三个人一个多月的军饷全都输给严光了。

“谢啦。”与陈羽国的愁眉苦脸不同,严光是眉开眼笑的接过银币,一银角虽然不是很多,但对从来都只有输钱份的严光来说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看你以后还敢不敢玩了。”看着陈羽国脸上的表情,赵文凭一脸的笑意。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输钱的都是周子宁和陈羽国这两个麻将爱好者,赵文凭这个并不怎么喜欢麻将的人不但没有输钱,反而赢了一点。

不多,一银元外加七个银角,但是和周子宁和陈羽国这两个倒霉蛋一比就高出几节了。

“算了,不玩了不玩了…”陈羽国一把推开了桌子。“剩下的钱还是留着到了武汉的时候再说吧,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呢。”说着推开了房门,深深的吸了一下外面的空气。

就在三个小时以前,客轮已经离开了黄冈市,此刻距离武汉已经不是很远了。

“啊,既然这样那我就先回去收拾一下了,等到了汉口的船上我们在继续。”说着也站了起来。

等到严光离开了船舱以后,一直都没有开口的周子宁才擦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

“呼,那家伙总算是离开了,喂,文凭,我们身上还剩下多少钱了?”这几天可是把他输的是心惊胆颤,生怕把到汉口买船票的钱也都给输光了。

“放心吧。”赵文凭当然知道周子宁问的是什么。“虽然被你们两个输了三十多块,不过剩下的钱除了买船票外,还够你们在路上输一段时间的。”

“唉…”周子宁捂着额头叹了口气。“原本打算从那小子手里赚一点的,没想到反倒是我们把老本给搭进去了,接下来从汉口到重庆,希望可以赢回来一点。”

“可能性不是很大,不过也没什么关系,你回去的时候在和伯父要一些不就可以了吗?”

“我爹?算了,如果他知道我在船上和人赌钱的话,绝对会打死我的…”想起自己的父亲,周子宁打了一个冷颤。

“我也是,如果我们家的那个老家伙知道我和人赌钱,而且还输了这么多的话,他也会亲手打死我的…”陈羽国也跟着插嘴道。

“这就不能怪别人了,谁叫你们手气那么差。”赵文凭到是没怎么在意,毕竟这次输钱的是周子宁和陈羽国又不是自己。而且这两个人和自己一样,虽然不能算是大富之家,但至少家境还算是殷实,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将自己三人送到日本的军校里去读书。

“喂,你们说如果我和我家的那个老家伙说钱丢了的话,他会不会信?”正一脸沮丧的陈羽国突然好像被打了兴奋剂一样。

“你说呢?”周子宁斜了他一眼。

“也是,肯定是不会信的…”陈羽国又瘫了下来。

“看来接下来要过一段苦日子了啊…”

半个多小时以后,船只抵达了汉口。此时的汉口虽然不如上海那么繁华,但在中国也算是首屈一指了,而且和上海那种洋华混杂的风格相比,汉口反到要更中国一些。

“这里是汉口的话?”说着严光朝岸的另一边看了一眼。“那这里就是武昌吧?”

看着这座喧闹与和平共存的城市,严光怎么也无法将他与三年后席卷整个中国的辛亥革命连接在一起。

“武昌起义…”严光扶着栏杆遥望着船另一边的武昌。“三年后,也就是1911年的10月10日,这里发生的武昌起义将会成为辛亥革命的开端。”

“可惜啊,那个时候我或许已经在四川谋划起义了,不然的话还真想亲眼见证这一时刻…”

“不过…”

“1908年10月10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中国人都记住了武昌起义,而我,则会在三十年后让全世界都知道我的名字…”

这个时候,客轮刚刚停靠在汉口的码头上。

从船上下来后,严光遇上了周子宁三人,四个人结伴一起到售票处询问是否有前往重庆的轮船。结果还算不错,现在就有一艘前往重庆的船停靠在汉口,不过那艘船要到明天才会出发,想要登船的话只能等到第二天在过来了。

虽然不能当天出发,不过第二天就可以登船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由于四个人打算在路上继续一起搓麻将,所以订的是四人间的船票,等到订好了船票以后四个人离开了售票处,在港口旁的一家饭店里订了房间,准备好好的在这里住一个晚上,等到第二天船出发的时候在离开。

当然,在当天晚上的时候,四个人还是聚在一起搓了十几圈,也不知道周子宁和陈羽国这两个家伙是不是运气好转了,赵文斌的那一块银圆被赢走了不说,就连严光也在一个晚上里输掉了五六块银元。

这一战将周陈二人原本被消磨掉不少的信心重新振作了起来,两人打算在去重庆的船上,不但要把输进去的钱全部赢回来,而且还要在严光的身上赢上那么一笔。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四个人一起来到了港口。这一次坐的船只有六十多米长,是艘只有一层船舱的江轮,而且看起来也残旧了许多。

“走,我们上去吧。”

在将船票递给检票员检验了以后,四个人在船上找到了自己的船舱。

四人间,虽然要比上一艘客轮小了许多,不过只要能方便四个人一起搓麻将,这点问题也就没什么了。

第十四章川汉铁路

在客轮驶离码头的同时,严光等人也在他们的四人间里“搓”了起来。

“对了。”轮到周子宁出牌的时候,周子宁突然开口问道。“严兄弟,你这次来四川是为了什么事情?”

“没错,严兄弟该不会也是到四川去买铁路股票的吧?”陈羽国也跟着问道。

“怎么,现在川汉铁路就已经开始售卖股票了?”严光有些吃惊。

“当然啊!”陈羽国看起来比严光还吃惊。“从04年开始川汉铁路公司就已经变成商办的铁路公司了,如今股票也已经卖了三四年了。”

“这样啊…”严光摸了摸脑袋。“我刚刚才回国,所以还不太了解,原来川汉铁路已经卖了这么多年股票了啊…”

“刚刚回国?”赵文凭神色一动,不过周子宁却已经开口道。

“严兄弟,虽然不知道你入川是要做什么,不过我劝你最好不要去碰那个什么股票。”

“怎么了?”

“不,我只是觉得川汉铁路很难办成,如果你把钱扔进去的话恐怕就要打水漂了。”

听了周子宁的话,赵文凭将刚刚想起的事情放到一边,也点头赞同道。

“确实,川汉铁路和其他几个省的铁路不同。其他几个省的铁路股票大多都是当地的士绅和商人购买的,而我们四川不一样,购买股票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农户,不…”赵文斌苦笑了一下。“与其说购买,到不如说是强迫…”

“强迫?”

“没错,强迫…”

接着赵文凭给严光解释了一下川汉铁路的历史…

川汉铁路公司是于1904年1月在著名的新派官僚、四川总督锡良的主持下创办,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铁路公司。公司“不招外股,不借外债”,资金来自4个途径:政府投资、商人投资、抽租之股、公利之股。

需要解释的是后两项,抽租之股简称租股,是摊派在全省农户头上的股份,当时规定全省农户凡年收租十石(每石120斤)粮食以上者,按其当年实际收入的百分之三抽取“股金”。公利之股则是以铁路公司的名义投资其他项目获得的收益。

问题就出在租股上,虽说租股也分红利,但当时最小面额的股票是50两,绝大多数老百姓交的租股远远达不到这个数目,因此铁路公司先开收据,等他们逐年交纳凑足50两了再拿收据换股票,而这对于那些刚够标准的农户来说,至少要六七十年才能凑够一张股票。

因此,百姓手里连一张股票都没有,红利全部到了租股的收取机构官府手里。所谓租股,实际上等于增加了一种“个人所得税”,这必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民怨。

而川汉铁路和鄂、湘、粤铁路不同的一个地方,就是租股占大头。

在其他几个省,股票绝大多数都是商人和士绅购买的,可是在四川占据主要力量的却是农户,换句话说如果在其他几个省将铁路收归国有仅仅只是伤害到了士绅和商人的利益,那么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就是伤害了四川五千余万人的利益。

然后在介绍一些赵文凭等人也不知道的,那就是截止到1910年底,公司收入股金1198万两,其中,政府投资只有23万两左右,商人投资245万两,而租股928万两,约占总股本的77%。虽说很多百姓还见不到红利,但名义上,这条铁路归全体川人,也是后来保路运动在四川如火如荼的一个原因。

此外,这条铁路在规划上也存在缺陷。公司决定铁路先修从宜昌到万县的一段,请来了詹天佑当总工程师,这一路段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绝大部分地域是喀斯特地貌,遍布岩溶、暗河等不良地质。为了避开高山大河,本着少架桥、少打洞的原则,詹天佑对路线进行了修改,这样路就绕得更远,工程进展缓慢。到1911年5月,只修好了17。5公里的可以通行运料车辆的铁路。

1910年,川汉铁路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负责人施典章,用公款投资橡胶生意失败,钱庄倒闭,欠款追不回来,给公司造成了300多万两亏空。

总之,百姓负担重、公司经营差、铁路修得慢,川汉铁路从各个方面都不能让人满意,这也给了清政府将它收回国有的口实。

“这下你明白了吧。”赵文凭叹了口气。“普通的农户需要六七十年才能凑够股票,换句话说想要享受红利的话就需要等到六七十年后。”

“六七十年?恐怕很多买了租股的人都等不到那一天…”还有一句话赵文凭没有说,那就是如今清廷已经是日暮西山,这一点很多人都看得出来,满清政府组建的新军里更是充斥着大量的革命党,同为新军士兵他们三个虽然没有加入但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如果现在将钱投入到铁路当中的话,万一有一天满清垮塌了,那投进去的钱究竟应该怎么算?

这时陈羽国接口道。“还有铁路的修建速度也很有问题,四川多山,铁路修建起来很难,想要将川汉铁路修建完恐怕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

“这样啊…”前世的时候严光在研究保路运动时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清廷在宣布将铁路收归国有以后会引起这么大的震动,在他看来购买铁路股票的人只占了四川的一部分,怎么可能一下子涌现出这么多人来?

不过现在听了赵文屏的话后,严光才明白,原来所谓的租股实际上根本就是一种平摊到四川所有农户身上的税。当然,如果只是简单的收税或许就没问题了,甚至直接新开一种税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毕竟这个年月苛捐杂税实在是太多了,普通百姓早已经被折腾惯了。

可惜,偏偏要弄出一个什么租股来。

如果只是多弄一个税出来,老百姓只会当是又多了一个苛捐杂税,顶多不过是一些地区发生起义,想来四川总督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为了面子上好看所以才加了一个租股的名义。但是租股虽然实际上就是一种杂税,偏偏名义上是属于老百姓的,而把铁路收归国有就等于是要抢属于老百姓的东西…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是大不相同啊…

“所以,可能的话最好不要在四川买铁路股票,哪怕是做些其他生意恐怕也要比买这个股票赚的更多,如果非要买铁路股票的话,我建议还是到其他的省份去,那些省份都是士绅和商人购买的,即使是朝廷也不敢得罪这些士绅…”

“放心吧。”严光笑了起来。“这次我来四川并不是为了要买股票,因为股票这种东西我已经有很多了,我这次来四川主要是想开一间工厂。”

“工厂?”

“对,工厂!”

求收藏,另外求好人们手中的推荐票~~~

第十五章工厂

“我来四川是打算开一间工厂的。”严光笑着道。

“工厂?”三人愣了一下。

“没错,纺织厂,当然以后也有可能会开洋灰厂、玻璃厂、造纸厂什么的…”

严光压根就没想过要买什么股票,不说满清再过三年就会垮塌,就说股票这件事情,如果不是周子宁等人告诉他,他压根就不知道原来川汉铁路公司已经开始销售股票了…

“这样啊…”周子宁讪笑了一下。“原本看你一副有钱人的打扮,还以为你入川是要买股票来的呢,没想到原来是为了办工厂啊。”

“别把我算在内…”赵文屏哼了一声。

周子宁他们也算是留过洋的,虽然是东洋,不过也知道开工厂的好处,不管规模多大,只要不是鸦片工厂就都能算得上利国利民。而且在这个时代到工厂里当工人,可比在地里当农民赚的多多了,一个月的工资和新军的士兵相比也不会少多少,有的时候甚至还要多出许多。

再说这个年月做什么不苦?背朝天面朝土,种地一样很辛苦,万一赶上个天灾人祸,颗粒无收已经是最幸运的了,弄不好还要卖儿卖女…

而且看严光的样子也不像是一个刻薄的人,想必不会像沿海的一些奸商一样苛刻的对待手下工人。

“四川有五千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省,而且比邻云南、贵州、青海、甘肃、陕西、湖南和湖北七个省,这七个省的人口加起来过亿。就算并不是每个人都要买我的产品,有这么庞大的基数在那里我也不会赔钱的…”

严光并不知道周子宁他们心里的想法,所以只是在那里兜售着自己的生意经。

在他看来四川有五千万人口,这五千万人里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能够成为他的客户,那也绝对是一股庞大的购买力,更何况在四川的周边还有七个省份,这些省份人口单个来算的话或许不如四川那么多,但全部加起来绝对要比四川还要多。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在这里恭祝严兄弟生意兴隆了!”赵文屏笑道。

“承你吉言了。”说着严光又摸了一张牌,拿到手里一看也笑了。“自摸。”

看到三个人傻眼的样子,严光开心的笑了起来,不管在四川建厂是否顺利,但至少他知道自己这一路的财运确实不错。

到了重庆的码头以后,赵文屏领着面青唇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