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403章

1908之钢铁雄心-第403章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已经没人认为这架轰炸机是来执行轰炸任务的了,因为轰炸机根本不可能只投下一枚炸弹。所以街上的日本百姓都很好奇,想要知道那朵降落伞扔下的究竟是什么?

“难不成是传单?”

一个青年学生猜测道。

战争爆发了这么多年,国社政府并不是没有对日本人发动过传单攻势。所以学生的猜测并不是没有道理。

只可惜,这个学生的猜测并不准确。

而就在下面的日本人还在那里猜测着的时候,那朵白色降落伞在降落到了距离地面500多米的地方后。直接进行了空爆。

地面上正看着那朵白色降落伞的长崎居民,只觉得眼前闪过了一片刺眼的光亮后,剩下的事情也就和他们无关了。

原子弹在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造成广岛市24。5万人中的20万人死伤。整个城市化为废墟。

原子弹在浦上地区的中央爆炸,在本区造成严重的毁灭。幸而长崎的中心区域,由于与爆炸中心相距约三公里,且尚有金毗罗山等众多的山脉遮蔽,因此除了不受遮蔽的湾岸地区以外。受损较轻微。

浦上地区被轰炸的惨状,与广岛市不相上下。爆炸当时正在浦上天主堂举行弥撒的神父与信徒们,由于爆炸所伴随的热线,以及随之而来塌陷崩解的瓦砾,所有人当场死亡。在长崎医科大学里,看病及住院的病患与医护人员们,大部份都当场死亡。在长崎市内收容战俘的设施中,据说也造成了联军士兵大量的伤亡。

轰炸造成长崎市23万人口中的10万余人当日伤亡和失踪。城市60%的建筑物被毁。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在轰炸过后一周,长崎虽然有数千人被烧死,但是困扰医师的却是「神秘的」,这种疾病在轰炸过后一个月仍然造成许多日本人,以及从监狱获释盟军士兵生病或者死亡。病人「躺在病床上呻吟,嘴巴被烧黑。看起来很僵硬,不能说话」。她的腿上和手臂都是红点。其它人则有发高烧,白血球和红血球细胞下降。喉咙发肿,疼痛,呕吐和拉肚子,或者有内出血或者掉发等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知的辐射污染后遗症。美军投下的那颗原子弹,让长崎居民遭到高剂量的贝塔和迦码射线伤害,但是当时没有人敢肯定的说,韦勒在书中记载著「原子弹特有的无法治疗,因为诊断上从未见过,而这种疾病现在还在这里一直夺走人命。

就在长崎的原子弹投下没多久,广岛也紧跟着投下了一枚原子弹。

两枚原子弹的威力几乎震惊了整个世界,因为这两枚原子弹几乎是十分轻易的就摧毁了两座城市,使得两座城市变成了废墟。

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轴心国部队彻底的丧失了夺取胜利的希望。

由于原子弹什么的,国社政府一共也只造了四枚,其中第一枚还在罗布泊用了,因此在投下了两枚原子弹后,国社政府并没有继续对日本投下原子弹,而是再次要求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

对原子弹,新上台的日本政府也是相当的惊恐,毕竟那可是能够毁灭一座城市的力量。但是对投降,尤其是无条件投降,日本人却变得迟疑了起来。

到了现阶段,已经没有日本人觉得自己能够获得胜利了,但是说到投降,尤其是无条件投降,却依然有着相当数量的日本人秉持着拒绝的态度。

如今的日本内阁,几乎每天都处于争吵当中,吵的就是这个投降的问题。

另一方面,国社政府却是连对日本的轰炸也停了下来,只是在等待着日本的投降严光也很清楚,就算日本人见识过了原子弹的威力,想让他们当天就投降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在历史上被原子弹给炸过后,日本也是过了一个星期才决定投降的。

不过既然已经见识过了原子弹,那么相信距离日本投降也用不了多久了。毕竟如今。日本已经完全没有获胜的可能了。

当然,这段时间国社政府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

毕竟国社政府一共造了四颗原子弹,除了第一颗在罗布泊用于试爆。两个被扔到了广岛和长崎外,剩下还有那么一个没有用呢。

原子弹这东西,一辈子能用得上的机会估计也只有这么一次,严光可不想让这枚原子弹浪费了。所以在广岛和长崎遭到了原子弹的攻击后没多久。严光就下令让空军将最后一枚原子弹运送到欧洲去,准备让德国人也见识一下原子弹的威力。

当然,就和字面上的意思一样,严光仅仅只是想让德国人见识一下原子弹的威力而已,并不准备将原子弹扔到汉堡一类的地方去。更不用提柏林了,甚至就连有人的地方也不准备扔。

严光只是打算让空军的人将原子弹扔到柏林城外,让德国人,还有柏林外围的国防军和俄军见识一下蘑菇云的美丽而已如今的原子弹也有2t威力而已,严光到是不担心会有什么后果。

“可是,只扔日本人,却不扔德国人?究竟是为什么?”

听到严光的打算后,一名议员有些奇怪的道。

“很简单啊。因为如果不见识到原子弹的威力的话。日本人是不会投降的,那样的话我们至少要耗费百万人的代价才有可能攻下日本本土。可是德国就不同了,现在只需要攻下柏林,战争就算结束了,既然这样自然也就没有将原子弹扔到德国人的头上的必要了!”

听到严光这么说,周围的其他人都点点头。但是并没有说什么。

对严光的话,他们是打算默认了。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如今严光的威望太高。政府内部几乎已经完全的成了一言堂。另一个原因却是因为在战前中国和德国关系太好,所以他们也不希望德国人被原子弹炸的关系。

而对严光来说。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理由而已,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严光很喜欢德国人。而且在后世,德国人对二战中发生的一切的悔过态度也是很诚恳的。

像是在后世,德国就曾向以色列提供一艘可以携带巡航导弹的“海豚”级潜艇,这也是德国向以色列海军转让的第六艘同级潜艇,不过以色列只需为这艘潜艇支付实际价格的三分之二即可。

另外这六艘当中的头两艘,潜艇实际上是德国作为礼物送给以色列的。

早在1991年德国政府就决定对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为在基尔的hdw造船厂建造2艘“海豚”级潜艇提供充足的拨款。“海豚”级潜艇是u212型潜艇的改型,是专为以色列海军研制的。两国签订的合同包括建造2艘潜艇和以色列选择再购置一艘的权利。1994年以色列行使了选择权,而且第三艘潜艇价格仅为实际价格的二分之一多一点。3艘潜艇的合同价格约为11亿美元,其中以色列仅支付了2亿美元。

2005年同样的故事再次上演。德国政府与以色列签订了再建造2艘“海豚”级潜艇的合同。柏林决定支付总价款的三分之二。其中三分之一是用现金支付的,另外三分之一是向以色列无偿提供其他装备。最后,以色列仅支付了三分之一的价款。这两艘潜艇目前在续建,分别应于2012和2013年交付以色列海军。以色列现在行使的再购置一艘潜艇的选择权正是那时候获得的。

而德国人会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在二战的时候做错了。

可是后世的日本人呢?却依然是一副拒绝认错的态度…

但从这点上看,严光就觉得自己有必要将德国人和日本人区别对待。

当然,这些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毕竟很多事情还是不能让人知道的。

而在严光的命令下达后,很快一枚原子弹就被通过空运的方式运往欧洲战场历史上日本是在长崎被原子弹给爆了的一个星期后才投降的,严光可不希望在日本和德国投降后原子弹还没运到。

而很明显,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实在是太慢了,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用运输机进行空运,毕竟空运的效率明显要比陆运和海运高出很多,就是那个载重是个问题…

在波兰境内一座刚刚修好不久的机场上。人山人海的一大片人都堆集在这里,为的就是看看原子弹究竟是个什么样。

对这个在日本展现出了神奇威力的武器,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很好奇。当然。不止是机场内的士兵们,俄国人的好奇心恐怕比他们还要高。

原子弹的出现,对俄国人的震撼恐怕要仅次于日本人。

毕竟中国和俄国两个国家的距离是那么的近,而且过去两国间的摩擦也不算少。当然最重要的是如今的俄国十分的虚弱,要是这个时候中国人趁虚而入的话…

所以在原子弹在日本战场显威后没多久,俄国政府就已经派人搜集原子弹的情报。

而当俄国人得知,将会有原子弹被运往德国战场的时候,很快一大群的俄国将领就已经提出希望能来看看或许是为了炫耀吧。蔡锷并没有拒绝,不但如此,甚至还邀请了盟军其他国家的将领一起参观,反正单看外表的话,也不可能学的到什么东西。

而现在,盟军的将领们,也包括俄军的将领,都在那里伸长脖子的看着从运输机中拉出来的第四枚原子弹…

其实对原子弹这种东西。各国并不是不了解。

事实上在二战期间。研究原子弹的国家除了中国外,还有法国、美国、苏联、英国和日本。

1939年9月26日,德**备规划局制定了铀规划,并着手开始进行对核武器的研制,以维尔纳?海森堡为首组成特别小组。接着在1940年于德国占领的挪威设立由法本公司管理的重水制造厂以大量生产重水来制造钚,也研究著如何分离铀235。1941年尾。由于德国进攻苏联的作战没有达到期望的结果,战争转为长期。绝大多数的资源被移到急需的坦克和飞机上,并得到了“3年内无法将原子弹实用化”的结论。1942年初。德国取消了研究计划,虽然研究小组仍持续在工作并建造了数座小型实验用核反应堆,但纳粹德国的核武研究计划就停留于理论上,已无有系统的生产计划。虽然后来生产钚的挪威工厂被英国突击队摧毁,但实质上对德国核武开发没有决定性影响。

与此同时,日本也正筹划他们的核武器研制计划。1941年5月,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批准了空军科技署的“制造铀弹报告”,近百名科学家在仁科芳雄的带领下开始执行“仁方案”。而此时,日本的核计划却遇到阻力。由于国内缺乏可供研究的“铀”,且由于各大研究所并未合作而使得资源分散、进度缓慢。日本的核计划在1943年初就宣告终止,原因是日本估计即使是进行单一的铀分离工程也必须消耗全国10%的电力、半年的铜产量和十年的时间完成其必要设施,代价过于庞大。但研究人员仍持续在工作,纳粹德国虽然有派遣潜艇向日本运送多达一吨的铀矿,但是其于马六甲被美舰击沉,之后也因为盟军越来越频繁的轰炸研究工作一直受阻,日本的核武发展直到战争结束都未脱离理论阶段。

由于纳粹德国对德国本土的犹太人的迫害,使得许多犹太人科学家逃到美国避难,在当中,很多人提醒美国当局,德国人正在制造一种“超级武器”。

1939年,匈牙利科学家格拉德担心德国制造出核武器,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先行研制出,但是当他找到一些官员时,他们认为只是天方夜谭,最终,他只得找到爱因斯坦。

1939年8月2日,在爱因斯坦与其他几名科学家一同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政府务必在纳粹德国前研制出核武器。罗斯福并没有对此表示重视,而负责转交信件的罗斯福的科学顾问亚历山大?萨克斯担负起了说服罗斯福的责任,他引用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当年拿破仑没有采取富尔顿蒸汽船的建议,使其没有建立起强大的海军,最终不敌英国海军。

正是这个例子使得罗斯福被萨克斯说服,并且决定研制核武器。

然而虽然各国对原子弹都有一定的研究,但除了中国外,没有一个国家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甚至就连美国也只是接近而已。因此没有一个人能想得到,原子弹的威力居然会如此的巨大。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当他们得知这次原子弹将会被用在德国人身上的时候,虽然也有不少人露出了不忍的神色,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幸灾乐祸的。

毕竟二次大战的根源,正是因为德国人…

像是俄国这种死了两千多万人的国家,更是希望德国能够血债血偿…

只可惜,他们不知道,严光并不打算将这枚原子弹扔到有人的地方。

归根结底,严光也只是想吓唬吓唬小胡子元首,顺便让元首亲眼见识一下原子弹是什么样的,免得元首到自杀的那天都不清楚什么是原子弹…

简单点讲,在元首自杀前,先让元首开开眼!

第五百二十章刺激

“这就是原子弹吗…”

在一座封闭式的弹药库内,一圈来自美国、俄国、英国和法国等其他国家的盟军将领,全都围在一棵造型比较奇特的炸弹周围。

在原子弹被运抵德国后,盟军的将领们就已经提出了申请,希望能够亲眼见一见原子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对于这些将领们提出的申请,国社政府自然是不无不可,毕竟有些东西并不只是看个样子就能学到手的。真要是那样的话,美国的f22岂不是满天飞了?

别的不提,光是一个吸波涂料就不是一般国家能解决的。

不过如果看外形的话,能给予不小的启发到是真的。

国社政府之所以能这么大方,就是因为他们明白,光让人看,是绝不可能学到什么的。

另一方面,盟军的将领们也都很清楚国社政府会这么做完全是出于一种炫耀的心态。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是不想放弃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

毕竟在目前仅有中国才拥有原子弹的情况下,能够亲眼目睹原子弹的机会实在是太稀有了。而事实上,哪怕是后世核武器已经有些泛滥的那个年代,能够亲眼见到核武器的将领也是相当少的。

毕竟就算核武器的数量再多,掌握这种武器的依然只有那么几个国家…

不过…

“蒙哥马利将军,现在看来。澳大利亚的问题恐怕会变得有些麻烦啊…”

看着弹药库正中央的那枚原子弹,艾森豪威尔苦笑了一声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蒙哥马利率远征军第3师横渡英吉利海峡,参加了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战斗。

1940年5月。德军闪击西欧时,英远征军被迫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在撤离的前夕,蒙哥马利奉命接任即将回国的艾伦?布鲁克(1941年12月出任帝国总参谋长)的军长职务,指挥第2军的撤退行动。1940年7月,晋升为第5军军长。1941年4月,蒙哥马利改任第12军军长。同年12月升任东南军区司令,晋升为中将。负责选拔、调整、培养各级

指挥官。严格训练部队,提高军事素质。

1942年7月,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8集团军,被有“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德国非洲军团击败。退守埃及境内的阿莱曼地区。次月,在英军濒临崩溃之际,他接任了第8集团军司令。同年10月至11月,他组织向德军发动阿拉曼战役,一举击溃隆美尔非洲军团。扭转北非战局。随后又挥师乘胜追击,协同美军将德、意军队围歼于突尼斯。他由此声誉大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后来丘吉尔说到:“阿拉曼战役之前,我们是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是战无不胜。”蒙哥马利因此役而晋升为上将,获得巴思骑士勋章。

成为元帅。是在1944年9月1日,艾森豪威尔将司令部移驻法国。从蒙哥马利手中正式接管地面部队指挥权的时候。不过当时的蒙哥马利,仅指挥第21集团军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