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飞虎元魔传 >

第53章

飞虎元魔传-第53章

小说: 飞虎元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_@边罗汉手势如疯虎,右手推车,左手使出罗汉伏虎拳招架,但贼兵人多,刀剑齐施,罗汉手左手被利刀砍断,右肩被砍了两刀,冲到接近闸门前,颈中更被刺了一剑,血如泉涌 ,他忍痛大叫一声:"义军快闪开"身子便软软垂下。此时被书生推近闸门的车轰隆一声巨响,声音震耳欲裂。附近贼兵被炸得血肉模糊,大闸门摇挄几下,随着另外一声巨响,罗汉手尸体旁边的火药车连环爆炸。附近集结了数千贼兵连十多名头目,死伤怠尽,闸门摇摇晃晃,终于“嘭”的一声,大闸向外倒下。

朱元璋及诸将看着两人壮烈牺牲。各人均心中有泪,他两人一生为国为民,终于为歼灭汉奸而战死。英勇重义,值得别人敬佩。各人心中敬重,但手中却不敢稍停,唯有化悲愤为力量,更加越战越勇。徐达及沐英在寨门外不停的指挥放箭,突然听得两声巨响,随着闸门应声而倒。眼前所见,烟雾弥漫,断足残肢,遍地皆是。不知发生什么亊,两人对望一眼,未知是吉是祸。但救兵如救火,任它龙潭虎穴,一声号令:"兄弟,给我冲。"二万多义军,颈中系着红巾,齐向没有城门的虎吼寨冲杀而去。

援军一到,立刻改转形势,贼兵被打得四散而逃。陈野先再三指挥,已是溃不成军。众将见义军伤亡惨重,书生及罗汉手也壮烈牺牲,下手再不容情,贼兵见城门已破,大势已去,再无心恋战,义军轻易控制局面,陈野先与他残馀部队,退守到鼓楼之中,顽强抵抗。继续与义军对峙。朱元璋因不熟悉地形,而且军士疲乏,急于营救伤兵,命令军士先稍作调整,暂停攻击,谅這姓陈的也飞不上天。

闸前尸体堆积如山。小朱:与徐达及汤和抢先到那里,希望能找回罗汉手及书生之遗体。两人临死前一番血战,伤得已体无完肤,再加上爆炸威力,大概也难找得全尸。三人找了半天,只发现罗汉手早前被砍下之左手,其馀的均以被炸得粉碎,难以分辩。三人拿着罗汉手之断臂,凄然泪下,徐达及汤和与他们更是知交好友,十多年之交情。当然是心内难过。朱元璋回想与他两及荣九途中相遇,互相比试轻功的情形。须还历历在目。但三人现在与他人鬼殊途,心中苦涩,真个是欲哭无泪。他心想:今天要是没有罗汉手及书生两人牺牲,成就功业,相信后果肯定是不堪切想,他和大部份义军及将领,大概已在奈可桥相聚了,齊齊喝孟婆汤了。两人一生出生入死,为国为民,可算是真英雄。真豪杰。

三人正缅怀旧事,邓愈来报说有二千多贼兵来降,愿意效忠义军,但求留得性命,甘愿为朱帅赴汤度火。朱元璋满意的说:"如此甚好,吩咐降兵先等着,我待会去处理。"常遇春刚到来,听到朱元璋的说话,便说:"朱帅,你不用前去,我已替你辨妥。"朱元璋点头表示嘉许,再问常遇春:"一共多少人,这些人要先观察一段时间,暂时不能参战。"常遇春疑惑的说:"总共是一千九百八十七人,有五名头目,放心,我全把他们坑杀了,干手净脚,我正赶来告慰好兄弟,罗汉手及姐夫在天之灵,我常遇春敬重他们是好汉,必定为他们讨回公道,要敌人血债血赏。"朱元璋方明白他所谓全辨妥当的真实意思,怒道:"谁叫你把他们坑杀,降兵既放下武器,投降于我们,我们断不能把他们残杀,在这黑暗时代,年轻人投军或廷而走险,均是为了两歺,战场上相遇,根本便是无仇无怨,互不相识,只不过是旗帜不同,各为其主而矣!你也曾为郭聚效力,道理本来便是一样,况且,杀降不祥,古有例子,如白喜,项羽等抗杀降兵数十万,那一位有好收场的。你要紧记,我也是为你好,你杀蒙古人我无话可说,但坑杀降兵确是大错特错。你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常遇春见他大怒,便歉意的说:"朱帅息怒,我只一心为姐夫及罗汉手报仇,既然你不喜欢,我以后会留意。"

常遇春话虽如此,但他心中并不同意朱元璋的理念。常遇春对朱元璋是万二分忠心,但他对兵将也非常爱护,一旦爱将战死,必定会迁怒于敌人,所以他的一生戎马当中,经常下令杀降。而且亦喜欢屠城,朱元璋数次認真的责备他,他表面答应,但转头又再死性不改。朱元璋曾教训他说:"你打下一地方,把百姓全部杀了,这地方没有百姓,打下来有什么用。"但常遇春痛恨蒙古人及色目人,往往敌人已投降,放下兵器,他也会全部杀光。常说:"如果杀降不祥,我情愿承担后果,如果杀降是错,我情愿一直错下去。"朱元璋最后也拿他没辩法。常遇春在壮年离奇暴毙,依小朱的理论,"杀降不祥"也未必无因。至于历史中,也有人说是朱元璋下毒害死他的,以朱元璋的性格,对有威胁他地位权势之人,下手绝不手软,常遇春冥顽不灵,屡勸不改,侵犯到他的管治威望,他下此毒手,亦并非没有可能。

陈野先带着残馀部队,连妻妾在内,大概有八千多人,奋力死守在鼓楼之内,他半生经营虎吼寨,本以为是根深蒂固,从此安躭无忧,谁知遇着敌人使诈,一天之内虎吼寨被人用计挑了,心生不忿。死守鼓楼中,意欲苟延残喘。其部下对他亦未必忠心,之所以为他死守拼命,大多数本来是有投降之心,全因常遇春坑杀降兵。使有意弃暗投明的帮众却步不前,宁愿挺而走险,为求一线生机,舍命一博。

过了二天,清理战场的工作已经完成,朱元璋便到鼓楼外找陈野先对话,鼓楼外义军守得水泄不通,陈野先及帮众顽强抵抗,其实只要朱元璋采取火攻的话,鼓楼自然不攻自破,一众对抗之人也难以活命,各人心中明白。但朱元璋决定给予他们最后机会。朱元璋对陈野先说:“陈寨主,其实你心里也明白,虎吼寨大势已去,盲目反抗只有死路一条。何不当机立断,及早归降。以免忠心于你的手下再作无谓的牺牲。我答应你,只要你们肯投降,无论头目或士卒,均会平安无事,且受到录用。陈寨主是聪明人。自然会分轻重利害。大家均是汉人。应该团结一致,共駆胡虏才是。”陈野先愤恨的道:“虎吼寨坚如盘石,若不是你们使诈,能破我基业么?要我投降,拿出真本事来,除非你能胜过我手中银枪。否则我实在不甘心。宁死不屈。”

陈野先还未说完,三人已分别站出来,计有徐达,鄈愈及常遇春。常遇春戳手怒道:“匹夫,你以为自己是什么?我今天要你见识常某的利害。”徐达也吼道:“姓陈的,你狂什么,别人怕你,徐达却不怕你,今天正好为死去之兄弟报仇。”朱元璋察看形势,见徐达及常遇春均是血性汉子,他们以比武为名,其实想把姓陈的杀了,替书生及罗汉手报仇。至于姓陈的身为寨主,他未必有真才实学,可能是见我有意招降 ,想找机会下枱阶吧!身为寨主,要是不战已降,又怎能向帮众交代。朱元璋顷刻间已全方位分析。当下心中已有计较。蒙古人送来物资,虽然被炸得残缺不全。但是数目仍然十分可观。倘若把姓陈的兵卒收归己有。对自己实力而言,便更加如虎添翼了。

:::第六十八回完 :::

第六十九回

英雄肝胆耀千秋;

十载相交意气投;

挚友纷纷乘鹤去:

黄泉饮恨志未酬。

朱元璋向陈野先道:“大家是汉人,而且也是江湖中人,你既然不服,我想我们还是依照江湖规矩,来作一个比试,要是我们胜了,你便要带着你的人效忠红巾军,大家前亊不计 ,共同駆除胡虏。要是我方输了一招半式。你与你的妻妾离去。我们决不阻拦。至于你的手下,有心留下联手对抗蒙古人的。我们也无任欢迎!要走的,我们也悉随尊便。”陈野先手提银枪,还有五名头目,从鼓楼阁上一跃而下。对朱元璋说:“相信你的真实姓名不是扎吉丁吧!看你年纪轻轻.想不到竟如此奸诈,把我老江湖也给卖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朱元璋却笑着的回答说:本人姓朱名元璋,是诛灭元朝之意思,濠州义军郭子兴麾下,所谓兵不厌诈。要怪便怪你自己利禄熏心。见銭眼开,与蒙古鞑子勾结。出卖国家民族,才做成今曰之祸。”

陈野先惊讶的说:“真想不到郭老儿老眼昏花,却还有你这等人才。本寨主既已站了出来,到底你们想一涌而上,或是单打独斗,就爽快点儿。”姓陈的刚说罢,常遇春及徐达二人立刻站出来,似乎要争着与陈野之决战。常遇春怒目而视,看样子像是要把姓陈的咬碎来吃。徐达也怒气冲冲的说:“常兄弟,还是让我来。书生及罗汉手两人是我摰交,十多年之兄弟,此仇我要亲手来报。”陈野先冷笑的道:“哈哈!姓朱的口口声声说依江湖规矩,把我骗出来,好吧!就依你们的意思,你们众人一起上吧 !要杀便杀,你们这些自称英雄好汉要顕威风,我站在原地,不还手便是。”陈野先摆出一副慷慨就义的样子。其实是嘲笑他们不守诚诺,枉称为江湖中人。

行军打仗,要出奇制胜,兵不厌诈,但江湖儿女,则最重信义,即使是邪恶之人,也重诚诺,成名的江湖侠客,把声明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南宋末年,侠客更加以诚信为本,神鵰大侠杨过不就为一句诺言。白白等待了十六年才再与小尤女相会吗?要是他当时不守诚诺。早跳下崖,两人便不至相思十六年,浪费了几许青春岁月,再见面是已是白头相对了。朱元璋自然更加明白这个道理。作为统帅,名声及诚信,比任何人更为重要。他原意是来招降。他更希望姓陈的能带着他的八千兵士,甘心归顺他,为他打天下,作为马前卒。至于陈野先之死活及如何死法,根本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但若姓陈被杀影响到他的招降计划,那便需要出手的阻止了。

两虎将均要求出手为书生两人报仇,小朱知道常遇春为人嗜杀,下场比试必有死伤。而且性如烈火,不计后果,虽然对自己忠诚,但是难以控制。实是莫大隐患。当下略一犹疑,已胸有成竹。先站在两方之中间,防他们突然出手。面对陈野先说:“陈寨主,既然是以江湖规矩比武。我这边人人奋勇争先。为满足各人要求。我来定下规矩如何?”“姓朱的,是你提出以江湖规矩解决,若是出尔反尔,杀了我也不服。有什么高见,快说来听吧!”陈野先愤怒的说。他每以江湖规矩说事,小朱已看得出他装作英雄,却是贪生怕死,已经兵败如山倒,当此局面,还希望有一缐生机。

朱元璋把规则缓缓说出来:“既然双方人材济济,大家均是武林中人,为免顺得哥情失嫂意!我等双方以三场两胜分胜负,双方切磋武功,只分高低,不决生死,我方败了,你等要走要降,悉随专便。若是陈寨主败了,希望能履行承诺。俯首称臣,与我们共图大业,推翻元朝,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小朱等了一会,回答了陈野先几个问题后。双方再无异议。他续说:“我方由徐达,常遇春及本人出战,陈寨主方面,除了你之外,再派出两人,我与你是统帅,顺理成章的我两安排在最后一场较量吧!”

常遇春却立刻反对:“我已早说过我要跟他决斗,我必定要打等三场。朱帅,你念在一场兄弟,与我对调吧!你打等二场,由我来对陈寨主。”“好吧!就这样决定吧!常将军,就如你所愿,你来打笫三场,不得再有更改,以免失信于人。”常遇春提出更改,正中了朱元璋的计策。小朱便剔除了担忧,更加安心了。

第一场照安排由对方何玄宗对徐达。比试前,朱元璋命令徐达的说:“全力以赴,必定要取胜,但不得伤人性命,点到即止。这是命令!出场吧!相信此人绝不是你的对乎。”徐达是军人出生,当 然明白到军令如山的道理,点了点头,便步出场中,何玄宗是兰州八卦刀的高手,因为家乡年年失收,□□,才逺离家乡,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后来加入了虎吼寨,因武功着实不弱,累积战功。终于升为四大护法之一。虎吼寨给蒙古人招降,他也曾极力反对,可是高层首领见钱开眼,一意孤行,便做成今天之祸。两人一交上手,双方便使出混身解数,何玄宗刀法辛辣,招招对准要害 ,徐达则大开大合,沉稳有力,攻势凌厉。战得二十多回合,徐达一招仙人指路,把陈玄宗单刀打飞。义军顺利赢得第一场比武。

第二场比武本来是由常遇春对陈野之小舅卓一非。但他已与小朱对调了。小朱站在场中,双脚不丁不八,好整以暇。卓一非使的是杨家枪法,一上场便一轮急攻 ,小朱只作闪避,并未还手,暮地里,卓一非见久攻不下,便使出杀手锏,急忙转身,一招杨家绝技回马枪,既快且恨,直刺向小朱前胸,电光火石中,朱元璋双手一柏,平掌把枪尖挟住,跟着大喝一声,右脚飞起把□□从中折断,自己明明相譲,姓卓的却恨下杀手,心中恼他恶毒,左脚顺势再向前蹬,把卓一非踢翻在地,断了两条肋骨,半响爬不起来。朱元璋轻易取胜,义军便己连下两城。以二比一胜得是次比武。

常遇春当中一站,戳指向着陈野先道:“陈寨主!不敢出来吗?轮到我两了,你要是害怕,我先譲你三招。”陈野先眼望朱元璋,露出疑惑的目光,眼神却流露出鄙视的神色。似乎在说你们又反口了吗?究竟你们说话算不算数!朱元璋目的已达,提醒常遇春说:“三场两胜,我们已赢了两仗,不须要再打了。我们不能失信于人。你真鬼马,让我打第 二场,自己却不战而胜。”常遇春如萝初醒,方想起三场比赛,已然二比零,根本第三场己不用打了。欲待再争。朱元璋已跟陈野先在商谈投降的细节。朱元璋却奇道:“巳成为自己兄弟,胜负已分,还打什么?”

把降兵及俘虏安排妥当后,照徐达及傅友德送来之数宇,降兵七千五百人,头目十七人,朱元璋非常高兴,心内盘算,常遇春及徐达这种武夫只懂打仗及杀降,从未想过利用资源,多了七千多人帮手作战,总胜过把他们全部杀了。是夜小朱与诸将及陈野先一同饮酒作乐,徐达及常遇春却睹气不来。两人躲在营中愤愤不平,暗怨朱元璋为何要厚待他们。常遇春不岔气的说:“这批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依我说还是全部杀了干浄。现在还招呼他们,真不知是何用意。”朱元璋把众将送走后,便来找他们。见他们在喝闷酒,而且心情抑郁。便把他心中的理念跟他们解释:“我们要打天下,虽要靠实力,单靠我们几人,能赶走蒙古人吗?有七千多降兵加入,为我们出生入死,冲锋陷阵,何乐而不为。陈野先暂且让着他,日后自有利用的价值。朱元璋说开了,三人又缩窄分歧,对朱元璋此举原意,亦有所了解。

当代三位英雄人物,研究当今天下大势,各抒己见,朱元璋向两人谈到军中纪律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既然是打着义军旗帜,军纪必须从严,小朱乘机立下明文规定,今后义军所到之处,不准扰民,不得杀降,不准强抢民女,不杀耕牛,违者军法追究。当时白莲教之义军均是全无纪律可言,有些甚至比鞑子还要奸恶,所以民心未能归向。朱元璋有见及此,率先定下军纪,以后大军所到之处,对地方不会做成严重创伤。受到百姓爱戴。三人分析当今大势,刘教主刘福通号称大军百万,照道理可以席倦元朝,唯是最近收到叶千之消息,最近连番失利,损兵折将,似乎形势甚为恶劣。三人无所不谈,直至日上三竿,才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