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飞虎元魔传 >

第33章

飞虎元魔传-第33章

小说: 飞虎元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一凡离开山神庙,自己也不知何去何从,只知道要逃得性命,才有报仇的机会,走得越远越好,他折了根粗树枝,支撑着身子,抹干眼泪,一路向北而行,离开这他从小便居住的故乡。脑子里全是父母亲叱责他的言语。

几经辛苦,来到一个叫常乐镇的地方,他长途跋涉,饱历风霜,已是瘦骨磷峋,衣衫褴褛。当地乞丐不少,受人欺负多了,竟然自成帮派,且帮众甚多,全是乞丐打扮,其中亦有些乡申土豪也是丐帮中人,帮中规律严明,严禁淫邪及巧取豪夺,但行乞必须有疷缐,讲尊严,不能掉了帮会之面子。当时的董一凡,绝对是丐帮做形,混在其中,竟然能得到温饱。要饭之生活,本是不求上进,终日无所是事,闲来便跟着小丐唱唱莲花落,练些基本的丐帮武学,什么捉蛇掌,打狗拳等。他天生是练武奇才,一学便上手,从此他便弃文重武,反而对武学深感兴趣。

他决定留在此奇怪的地方,闲来时想起也觉奇怪。以往艰苦辛劳,给人做苦工,早晚忙活,两歺依然不继。现在蓬头垢面,就是每天坐定定,什么也不用做,便能三歺温饱。乱世中竟有这等好事,真是荒天下之大谬。如此他天天行乞、练武、秋去冬来,很快在此镇上已过一年多。身裁比前高大及壮健起来。

一天他坐在大街上,照常行乞,乞了些素馒头正吃得香,一妇人拖着□□岁的小儿刚从身伴经过,只听她"呸"了一声,跟着轻声的对他儿子说:"大牛,你要勤奋学习,将来最起码要养活自己,切勿像这些乞丐一般,牛高马大,年青力壮,不好好的奋斗谋生,却坐在这里天天摊开手掌,博人同情。真是有辱家门,冤孽!真冤孽!"董一凡听罢妇人之言,听到"有辱家门"四字。如当头棒喝,顿觉非常迷茫。拿著素馒头也吃不下去。他像著了魔一般,整个人痴痴迷迷,不吃不喝,躲在药王庙中翻来覆去的沉思了两个晚上。想起父母当天叱责之言,对他的囑咐。终于大彻大悟,第二天清早,毅然离开常乐镇。再向北而行。

:::第卅九回完:::

:::第四十回:::

「少年奋发要争先;刻苦辛勤效英贤;生命苦短何足懼;侠客丹心万古存」。

董一凡听到妇人教训儿子的话,一句“有辱家声”。仿佛如五雷轟頂,回想起父母亲在阴间的指责,真如当头棒喝,深受感触,男子汉,建功立业,岂能终日摇尾乞怜,伸手求人施舍,长此下去,莫说别人,自己也睢不起自己,又何以向死去之父母交代。他每念及此,便汗流夹背,惶然不安。苦思良久后,立下决心,他也曾记起父母亲经常勉历他的一句话:“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便定下了他的人生中,一个重大的决定。

他毅然离开丐帮庇护后,先在码头做苦力,凭着年轻力壮,力大无穷,终于能够自力更生,他心悬父母之仇未报,对习武之兴趣未减,在行乞时,所学到的,心知只是些基本功夫,真正武学高人,还须在市井中寻找。他细心寻找,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一天晚上,在码头附近,来了个卖油香烧饼之秃头老者,只见他须眉皆白,但精神健旺,手脚灵活,油条煎推炸好了,他伸手便到锅中取出,出手既快且准,也不怕给油烫伤。一凡看得出奇,看他出手如电,落点既快且准,想必是高人,他一连几天晚上,均来覌察他做卖买。

过了数天,一凡忍不住开口问道:"老丈,你一个老年人做卖买,没人帮忙,这么辛苦忙碌,不如我每天晚上来帮你,我也不收你工钱,你给我一条油条充饥便可。”老丈默不作声,不致可否,一凡当他黙认,开始每天睌上准時來此帮忙,直至深夜替老人家把担子抬回他家中为止。过了个多月,他跟老丈已熟落起来,正如他所料,老丈姓常名彬。是鹰爪门名宿,避难于此而隐居市井。一身横练武功,鹰爪功既快且准,在山东滕州(梁山泊发源之地)享负盛名。

常彬膝下无儿,独门功夫不传外姓人,见他学武之心诚懇,亦不想独创的武功此后失传。为了方便传授他武艺,他便收了一凡为义子,此后一凡改姓常,名字遇春是董一凡自己取的,他感觉自己在故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春天是万物复生之季节,故取名遇春。老丈常彬亦不藏私,把毕生功夫传授了给他。他潜心苦学,兩年半后,鹰爪功已有小成。两人日夜相处,直如父子一般。常彬亦经常抚须微笑,深庆后继有人。

常遇春刻苦耐劳,除了替义父摆摊,一有空余时间,勤奋练功,身体是壯健如牛,力大无穹。三年多后,常彬逝世,常遇春伤痛之余,更继承义父生意,继续以卖油香为业。他憶起义父生前,每论及当今武林名宿,最佩服为石板桥南村的胡大海。说他为回回拳高手,八极拳已是出神入化。义父在生时,年事已高,他不便远游,今他既已仙去,常遇扃再无顾虑。石板桥南村离乡镇只八十多里远,他做了一架木头车,推着油香档摊用具,沿途做買卖为生,决定去石板桥南村拜师学艺。走走停停,沿途做卖买也不忘练功和游山玩水。更到处留心有没有若兰姐的下落,他也知道此事尤如大海撈针,极度渺茫,唯有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常遇春边行边走访,个多月后,已到达石板桥南村境内。村内景致清幽,灵山秀水,但村中人口却甚少。胡大海在这村中可算无人不识,他数年前与一子一女定居在此,却未有设馆授徒,专心照顧儿女,父兼父职。一凡探听得胡大海住处,然后在附近找间茅屋,先安顿下来。此后,他便每天在胡大海住处附近,找个合适地方,摆开摊档,开巿做卖买。

胡大海原本有两夫人,大夫人为他育有一子,但儿子三岁时已夭折,小妾先产下一女儿,于胡大海晚年再为他生下一子,取名胡雪龙,只有四岁。大女儿取名胡雪娟,芳龄十五岁,生得亭亭玉立,娜娜多姿,是小妾早年所出。夫人与小妾已相继去世,剩下父子三人相依为命,胡大海已接近六旬,由于老年得子,对小儿子特别溺爱,看得比自己性命更为重要。常遇春查探清楚后,决定除了卖油香外,更在摊档上放些冰糖胡卢,麵粉娃娃等小儿喜欢的东西,准备就绪后,一清早便在他的后门放摊。

胡它后门倘开,胡大海正光著上身,在后院中练武,拳风虎虎有威。常遇春一边偷窥,一边大声喊着:“冰糖胡卢!又香又甜的冰糖胡卢,不好吃不收钱。”小儿受不住诱惑,自然哭闹,胡大海看见他是外地人便问他说:"你是那处人,面生得很,冰糖胡卢好吃不?给我来一串。”常遇春赔笑的说:"放心,老人家,不好吃不收钱。”常遇春递给他一串冰糖胡卢后,再递给他油条。邀情的说:"不好吃不收钱。"常遇春数年之经验累积,精心炮制的,自然是又香又脆,胡大海赞不绝口。常遇春高兴的说:“老丈喜欢,我干脆全部放下吧。”说罢把所有的冰糖胡卢及油香搬进后院内,胡大海说要付钱,常遇青故作大方的道:"难得老丈识货,区区之数,明天再算吧!"把银数登在账本上便告辞离去。

明天早上再去,也是把东西搬进后院,姓胡的给他银两结账,常遇春也是坚持地说日后再算。此后,每天均如是,过了十来天后,常遇春已不客气的走进院内坐着喝茶,留神看胡大海练武。胡大海心想:吃了你的东西却不肯收钱,不教你几招,真不好意思。于是便放慢手脚,让他看清楚一招一式。常遇春对练武本有浓厚兴趣,再者天赋极高,看几扁已牢记于心,担着档摊到别处做卖买去了。

晚上回去刻苦练习,第二天湥г缬炙投魅ズ液笤骸T偻笛涔Γ挚底雎袈颍炎吹囊剑谝滤跏常蠛K蜕咸枪澄铮灰患侨胝松稀W畛鹾蠛J羌岢忠浇嵴耍罄醇怕挪皇眨胧恳嘣焦鲈酱螅愀纱嗔室彩∪戳恕P南耄骸安恢幽谴λ屠催@呆子,只顾偷师,却不知收钱,算是考敬半边师父吧!”

如是者过了七个多月,常遇春已廿岁,因为勤劳爱武,身材更加高大结实。一天早上,他拿着账本,点算清楚,向胡大海要账来。胡大海却失𨚫;預算,立时面有难色,赔笑的道:“老弟!别开玩笑,平日给你又不要,现已高达十五两银之多,一時三刻也拿不出來,我与你商量商量,分开给你如何?先给你二两银,过十天半月再……"常遇春一挥手止住他的话,气愤的道:"老丈!莫过嬉皮笑脸,我是做買卖的,欠债还钱,天理也!必须今天付足,少一个子也不成。”随即双手叉腰,挡住胡大海的去路。

胡大海火爆性格,伸手一推,見推他不走,随即一招夜叉探海,常遇春闪身再进,还了一招落雁黄沙,两人斗了起来,使的全是回回八极拳,两人交了数十招,仍未分高下。回回八极拳是常彬的看家本领,他苦练了数十年,可算以达化境。最初是信心十足,步歩抢先,但斗了三十招,不觉大为惊讶。眼前之对手,马步沉稳,見招拆招,丝毫不现疲态。他本人却额角见汗,气喘连连。胡大海大为吃惊。心中暗想:“这小子真是聪明,单单偷看便练得如此火候,要是有名师指点,今天我非败不可,可幸我留下几手杀午锏。必要时也只得用上,总不成老猫烧须,敗在自己看家本领,自少苦练的八极拳手上。

当下立刻打醒精神,伺机使出绝招。可是只要绝招七式一出,敌人不死即伤,自己与這小子本无仇怨,但欠债不还钱,给他扬了出去,老脸以后又往哪里搁?况且现时也是欲罷不能,先击倒他再作打算。"脑中犹疑未决,一分了神,手中却连遇险招,被迫得手忙脚乱。后腰中了一脚。痛得冷汗直流,眼冒金星。

当下忍痛还击,怒火中烧的也不及细想,顧不上這許多,先打發這儍小子再说,胡大海闪身跃进,连出杀手。常遇春冷不提防,招式來势脆异,亦无从闪避。被击倒在地上,后背及腹下均受创,鲜血狂喷。胡大海收手不及,暗叫槽榚,心里后悔莫及。怨恨自己出手过重,切莫伤了人命,忙上前把他扶起。只见他面如白纸,口吐鲜血,面露微笑的向他说:"我终于试出八极拳的绝招来,真是厉害无双,难怪相传“天下好汉万万千,难敌回回八极拳”。真……真是所言非虚。”胡大海方才明白,他追债是弄假,套他的绝招才是真,他竟以性命作赌注来見识自己之不传秘技,诚意可嘉。却也未免太过铤而走险,看他气色奄奄,痛楚万分,未知还否有救,忙背著他去找薜无病医治。

这便是常遇春第一次认识薜神医,常遇春命悬一线,薜无病为了能专心为他医治,推掉不少重金求诊之人。常遇春昏迷了兩天,当他一张开眼,面前看到的,是一双对他极为关注的大眼睛。看到他苏醒,忙高声叫道:"爷爷快来,愣小子死不了,阎王爷把他赶了回来。”一位童颜鹤髪的老者跑过来细心替他把脉。满意的说:"少年人,小命捡回来了,不枉我不眠不休的替你医治。小晶,快取药来。”叫小晶的丫头便是薜神医之外孙女,姓蓝名月晶,比常遇春大三岁。再过了两三天,常遇春赖著身体壯健如牛,已好了七七八八。胡大海亲自来接他。一方面考虑他习武之决心及诚意,另一方面对令他受重伤,怀有歉疚之意,便决定收他为关门弟子。此后数年,把一生绝学无私的传授给他。常遇春处心积累,精诚所至,终于得偿所願。

常遇春得到名师指点后,武功更为精湛,在石板桥南村已住了三年多,武功已成,心念父母之仇却未报,再者胞姐下落未明,便决定向师父辞别,回乡报仇说恨。到达家乡后,念及以往之誓言,先把狗官张应东一家廿口杀死后,放一把火,把大屋也烧掉,再灭了蒙故流氓一家八口。终于大仇得报,把父母及妹妹从新合葬。自此之后,为寻找姐姐下落,到处流浪,四海飘泊,行侠仗义,杀恶惩奸,每到一处,必找当地武林高手比试,把当地搅得风风雨雨。

他与武林名宿比武近百次,从未赏败绩,因而威名远播。其后他更挑战蒙古武师及俄国大力士,毎战均战无不胜。常遇春之名,方圆百里,可算是无人不知。郭聚得悉后,心想:“我等虽打著义军旗号,全皆是乌合之众,遇事便溃不成军,难得有此强将。他便千方百计,拉他入夥。此后常遇春在他麾下,战无不胜,怀逺同州境内,郭聚便如盘石一样,无人敢与之争锋。更加不断招兵买马,利用常遇春摌除异己,削平附近山贼。自己便安枕无忧,过其土皇帝之生活。

常遇春把往昔遭遇说完后,再向若兰说:"兰姐,父母大仇已报,相信他们在九泉下也可安息,妳有否其它仇人,妳快告诉我,为弟必定为妳出面报仇。”若兰摇头的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别人对不起自己,小事不用斤斤计较,冤有头,债有主,莫伤及无辜之人,你虽武功高强,切记不能恃强凌弱。这十多年来,你孤苦凌丁,赏尽艰难,也真难为你了。"

第四十章完

祥明的话:此回目錄四句七言詩主角卻是常遇春,"生命苦短何足惧"常遇春穷其一生縱横天下,从未吃过败仗,一生英勇忠义,自称常十万,意思是说只要有十万精兵,他便能纵横天下。此话出自他口中,没有人敢有异议,可见绝不是信口开河。常十万驍勇善戰,爱惜兵將,臨陣身先士卒,穹一生幫助朱元璋南征北討,做就朱元璋鸿图霸业。元朝之所以被趕回大漠,常遇春也是居功至偉,可惜生命苦短,在大胜后班师而回時染急病去世。享年只有四十一岁。一代名將,巨星殒落,宁不令人惋惜。正是:"俠客丹心万古存。"千古同概。

:::第四十一回:::

「潜心习武报国恩;艺成纵横天下行;未逢伯乐难展翅;骨肉分离有泪痕」。

常遇春把客人送来的贺礼摊在床上,再细心检视一下,若兰一看,全是些名贵手饰及罕见药材。常遇春细心检视,选择了两件精致的金饰递给若兰,配以诚意的目光说:"兰姐,妳看,这两件玩物意头甚好,遇春送给妳们,作为它日成亲之贺礼。预祝妳俩白头到老,儿孙满堂!"再把其余的贺礼中,選出较精致的分开两包袱,口中自言自语的道:"这枝长白山人参最珍贵,送给胡师父补身最好,这瑰玉佩真通透,送给晶妹,与她甚为相配,她或许会喜欢。"再收拾些衣服及金子,银元宝之类。再把一袋金元宝交给若兰道:"回老乡买间大屋,替父母及希妹起座新坟墓,這些金子变賣了,也足夠妳们好好的生活,我有空会回乡探望妳们。"

若兰推辞不接,惊奇的道:"你不和我一起回去吗?,你还想留在这山寨作贼吗?或是你离不开这金雕玉砌的统领府?"若兰發出三个問题,常遇春怕她误会,忙解释道:"兰姐,妳别误会,当然不是,我早已厌倦这种生活,妳不知道,我日前收到消息,师父老人家正染病在身,我得先回去探望,他家中尚有小儿子,亦须我照顾。姐!虽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得先去石板桥南村看看他们,妳俩先回去,我日后再来相会。”若兰抚摸着常遇春的面颊,微笑的说:"是我错怪了你,弟郎岂是贪图富贵,背信弃义之人。""兰姐,三更已过,我得先去向薜神医告辞,再打点一切,妳在此休息一会,待我回来便动身。我们趁今晚逃离同州。”常遇春背起一包袱,大概是送给薜神医及其外孙女的饰物。若兰刚想著替他开门,谁知眼睛一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