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斡旋天下 >

第115章

斡旋天下-第115章

小说: 斡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说到哪了,差点忘了,杂家是来给王爷传旨来了。”说罢,那曹公公装模作样的道:“王爷,接旨吧。”

苏誉忙跪下来口称万岁,全身下垂,一套完整的礼节做完,曹太监方才严肃的道:“奉皇上口谕,传锦江王苏誉,速速入宫面圣。钦此”

他抬起头来,愕然的看了那太监一眼,心道:摆出这么大的阵仗,老子还以为又有多大不了的事情要宣布,竟仅有一句话。

口谕读完了,曹公公双手负在身后,踮着脚也不说话,也没动作。一对上吊的三角眼,颇有深意的四十五度斜视着。苏誉自然懂得他这个派头潜台词便是:圣旨传了,您该打赏了。宫中太监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能得到出门传旨差事的可不多。说不得这还是个人人抢着干的优差。为什么呢?因为传旨就有赏钱,越是官大的打赏起来越是阔绰,像苏誉这种王爷级别的,没有一点手段,还真是抢不到这个机会。

苏誉来之前听关越说过一些宫中的简单礼仪,所以这种潜规则,自然是明白。笑着从怀中拿出五百两的银票来递给那曹公公,小声道:“曹公公辛苦了,小小意思不成敬意,今后在皇上面前,您可以美言几句。”

苏誉自从脱贫之后结识的人基本上都是阔绰的主,衡量银子的标准也是粗枝大叶。从锦江城出来的时候,随手带了几万两银票在身上。所以像曹公公这种皇上身边的人,他一出手便是五百两,希望的是他能在皇上身边替自己说上两句话,虽然可能性并不是很高,但是毕竟还是有机会的。

曹公公用眼角瞥了一眼手上的银票,登时一怔,忙把那银票揣进怀中,笑着道:“这个……王爷这么大方,我怎么好意思收呢。”心中却是狂喜一番,把十八路神仙都拜了一个遍。京中官员还从未见过如此阔绰的,一般打赏,官阶高的就是给上五十两就不错了,官阶低的一般就是一锭银子合成十两。这些太监一年的正常收入也就是几十两。苏誉一出手便是五百两,曹公公不把他当成财神爷才怪。

苏誉翻了翻白眼,这话说的太没技术了,银票都揣进怀中了,翻过来倒说自己不好意思收。不过看他倒是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也就没有多少厌恶,大家都是混饭吃的,想想也就理解了。当下淡淡一笑,小声朝他道:“曹公公是皇上身边的人,皇上是万岁,公公就是九千岁,今后公公可要在皇上面前多替本王说上几句话……呵呵,这么说吧,银子对本王来说,只是身外之物,要多少有多少,不过都在江南,这么说公公您明白了么?”

曹公公虽算不上宫中最红的太监,但是在宫中勾心斗角这么多年,仍然是毅然未倒,多少是有些心思的。听苏誉这么一点拨就通透了,贪婪的一笑:“王爷的话,杂家记住了,只要有机会……王爷放心便是。”

侯成立在不远不近的地方,那五百两银票他是看的到的,而且连数目都看的清楚。像他这种依附于唐家的人,不是没见过银子的主,自然不可能因为苏誉能打赏五百两而在心里上发生什么变动。只是眼前这两人就在咫尺的距离,窸窸窣窣的说的什么,自己一点都听不到。丫鬟家丁也是不敢上前去听,只能干生气。

“侯军门,皇上传旨让本王进宫面圣了,是不是还要得了太师的许可才能出门?”苏誉似笑非笑的问道。

侯成刚才一时情急,口不择言,差点把唐争鸣放到了大逆不道的位置。这会倒是冷静下来了,忙应和道:“既然是圣旨,就算是太师在场,那也是要放行的,大家都是在为皇上做事,希望曹公公和锦王千岁能够理解太师的苦衷。”

曹公公似乎已经对他一点好感都没了,冷笑两声道:“你这看门小吏,好大的胆子,王爷怎么说都是皇上御封的千岁,战功赫赫,你一个芝麻小吏和王爷说话居然直来直去,照道理说,这就是大不敬,要拖去午门斩首的。杂家会把这事一五一十的给皇上说说的。”

侯成虽然是太师的人,平素可以目无王法,但是若是此事真被这曹公公添油加醋给皇上描述一番,恐怕皇上怪罪下来,太师也救不了自己。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曹公公,您大人有大量,小的知道今天做的不对——”

“大胆奴才,尊卑不分,有王爷千岁在这里,你拜我做什么?分明是看不起王爷,看不起皇上”

苏誉听的心中窃喜,真是一物降一物。这些太监在宫中练就了一身搬弄是非的本事,给侯成扣屎盆子的功夫,还真叫一个手到擒来。

蓦地——

一阵颇有和气的笑声传来“呵呵,曹公公,是不是我这奴才又惹您生气了?”

曹太监一怔,抬头看去竟是唐争鸣。他虽然是皇上的内侍,但是对朝中局势也是有一些见地的,唐太师是个什么人物?天下第一家族的家主,朋党门生满天下,他一个小小的太监可是得罪不起的。只见他脸上忽的就变了颜色,谄笑着行礼道:“老奴见过太师,太师误会了,老奴只是在这和侯军门做个游戏而已,只是侯军门有些紧张了”

苏誉笑着道:“太师不要误会,曹公公确实是正在和侯军门开玩笑呢,侯军门似乎当真了。”

“哈哈……侯成快起来吧,没用的东西,给你开个玩笑你就吓成这样了。快滚下去”唐太师似笑非笑的道,接着又转过身来道:“曹公公,臣听说皇上要召见王爷,快些去吧,别误了时辰。”

“那便多谢太师了,王爷,您请吧。”

……

大秦的皇宫建在京城的最中间,也是靠了一条什么阴阳线而建,据风水师说这王气便是从这条线上源源不断的外溢。皇宫建在其上,必能保大秦江山万代不衰。苏誉听的曹公公给他讲这个故事,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看看现在的国势,王气外溢又如何?想必是当时的皇上老眼昏花,被一个西贝货给蒙了也说不准。

虽说这个地方叫做走马巷,可是京中没有许可的人是不能骑马的,苏誉只好出了巷子雇了个马车,摇摇晃晃的朝皇宫而去。一路上看着街道两侧熙熙攘攘的商贩,苏誉忽然有些怀念锦江城了,怀念当初在飘香院帮冯妈出谋划策的时候,虽然那时候自己无权无势,但是每日有好酒好菜的吃,银子也是够花,他甚至想,如果没有程家捣乱,自己或许一辈子都呆在那个飘香院中,为冯妈策划生意,得了银两娶一房媳妇,过着安安稳稳的日子。岂不快哉?

第二百一十八章怀王的忧虑(二)

皇上除了爱好美女之外,还有一项喜好,就是书法。这也是黄庭坚当时能够得到皇上重用的原因之一。苏誉进了宫,直接便被那曹公公领进了御书房。皇上似乎是专门在等他,直接便传唤了进去。一进门他就看见皇上铺在桌子上的一张大纸上,写着两排似曾相识的诗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臣苏誉参见皇上——”

皇上也不抬头,一边写字一边道:“免礼吧,过来看看朕写的如何?”

苏誉上前看了一眼,只见皇上所书之句全是自己所做,便知其必有深意,思索了片刻,方才行礼道:“恕臣直言,皇上的字是好字,不过这字中透着些不安。正所谓形胜而意衰,算不得好字”

皇上听他如此说来,倒没有生气的意思,只是淡淡一笑道:“看样子你还是蛮懂的嘛,你倒是说说,朕为何形胜而意衰。”

“皇上心中很不安,对自己的江山没有信心。对作出着些诗词的人,透心的失望。进而对满朝文武皆是失望之意。”

皇上颇为惊奇的笑了笑,起身长出了一口气:“自从朕和你第一次见面,至今已经有多长时间了?”

“回皇上,有三季了。”

“那朕待你如何?”

“皇上不以臣卑贱,屡屡赋以重任,每一桩每一件,臣都记在心头。”这话倒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皇上确实一直未曾薄待过他。

皇上拿起案上那张写好的联子,自顾自的诵读起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多好句子,为何偏偏是你苏誉说出来的?”顿了顿又道:“你现在知道,朕为什么要这样对你么?”

苏誉看了看皇上略显疲惫的身影,叹了口气道:“皇上……我——”

皇上不知何意,竟自顾自的笑了两声,看着那诗词怔怔出神,良久才道:“安宁现在怎么样了?”

苏誉心中一个咯噔,讪讪道:“她……一切安好。”

“哎……真是女大不中留,朕养了这么个女儿,最后还是便宜了你。”皇上摇头苦笑,“女大当嫁,这倒没什么。不过朕富有天下,居然没有一个孝顺的女婿,真是造孽啊……”

为臣者,不思报效皇上,是为不忠。作为女婿,暗地里策划着将自己的老丈人掀翻在地,是为不孝,如此算来,自己竟是一个不忠不孝之徒了。苏誉心中竟有些迷茫起来“皇上……臣有罪。”苏誉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皇上摇了摇头,也不看他,只是淡淡的道:“有没有罪,只有你自己知道,起来吧。虽然朕与你君臣有别,但是抛却这些身份,你却又是我未过门的女婿。”

苏誉听到此处,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无论如何都想不起自己当初到底是受了什么蛊惑才走了这么一条悖逆皇权的道路,像是中了邪一般,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不停的责备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自己一心的要掀翻龙庭呢?

“想不想娶宁儿为妻?”皇上忽然慈祥的道。

苏誉怔了片刻,斩钉截铁的道“臣……当然想。”。

“呵呵……朕的女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嫁给你的。”皇上似笑非笑道。

“有什么条件,皇上尽管提出来。”

皇上思考了一会,才道:“朕也不要你为朕做什么事情了,只要你能让朕觉得你保护的了她就行……让朕想想看……对了,江南听说有个叫陆潘的,拥兵自重,朕现在手中又无可用之兵,你倒是给朕出个主意?”

正华皇帝当年能笼络了众臣之心,弑君篡位,平稳过渡,可并不是因为他人缘好,而是因为他这一手蛊惑人心的手段,和恰到好处的御人之术。苏誉虽说是个未来人,但是对这种古老的中华话术修为浅薄的很,被皇上这一通话下来,心中像蒙了一层薄雾一般,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忘却到了脑后,此刻的他,只想表功于皇上而已。

“皇上勿忧,陆潘的名号,臣也曾听说过,私自聚集了江淮地区几省人马声势浩大,如今正驻扎在杭州。杭州距离锦江城只有百里之遥,此事交给臣来办,不出一月,定能将陆潘活捉到京中与皇上发落。”

正华皇上淡淡一笑,眼角滑过一抹狡猾的笑意,又迅速恢复了正常:“呵呵……若是真能如此,宁儿也总算不是所托非人了。”顿了顿又道:“那个匾额朕又叫人给你做了一个,这天下第一就挂在朕的御书房吧,天下第二那张你回去的时候一起带回去。最近京中人口密集,余下的宽敞的府邸也是不多了,你就先在走马巷中委屈一番,有什么需求尽管和唐太师说。”

“苏誉拜谢皇上隆恩!”

……

怀王府

苏誉被皇上起来对怀王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以他对皇上的了解,这次苏誉无论是如何挣扎,他都落不得好下场。先在他要考虑的问题是还要不要派人将苏誉结果了,当然这不是怀王自己的意思,这么做似乎对他没有多少好处,用长青的话说:以防万一而已。

怀王的智囊团除了长青之外还有一个管家,便是那个“闷大管”。平素长青不在的时候,王爷都是要将和长青讨论过的东西再和他讨论一边,不为别的,只因为怀王对杨家也不是十分的相信。而闷大管的建议,王爷一般都是会采纳的。闷大管的来历,恐怕整个京城都找不出来第三个人知道,因为他和王爷有着相同的仇怨和抱负,所以王爷才这般信任与他。

“长青建议本王派人把苏誉做了,不知张先生觉得是否可行。”怀王手中端着一杯茶,漫不经心的问道,对他而言,苏誉现在就像摆在砧板上的肉,好像生杀任他一句话而已。

“不可杀了他与王爷无益,他现在已经是被拔了牙齿的老虎,对王爷没有丝毫的威胁。若是王爷再行暗杀之事,那就是出力不讨好。反倒会招来皇上的猜疑。”闷大管淡淡的道。

怀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本王也是这么看,长青啊长青,我与他结交至今也已经有七八载了,从他还是个青涩的书生时起,他便在我王府中谋事,如今他越发的成熟了,本王倒是越发的觉得他不可信了。”

闷大管平素是很少评价这个长青的,因为在他心里,藏着一个巨大的故事,在他将这个心事了了之前,这个名叫长青的人,还不足以让他放在心上。

“王爷有没有发现最近杨家越发的神秘起来了?”

怀王忽的一怔道:“此话怎讲?”

“杨崇文接了苏誉的位置,听军中探子回报,他已经将兵权握于手上了,卓青舟虽说无甚大作为但是没有可能如此轻易的放权,我认为是杨彦在捣鬼。如今大秦北路三军又一大半都在杨家手中。而杨钊就在前几天乞骸骨返金陵。长青往年都是在王府里一待数月才返乡一次,现在这个时间倒是调换过来了。从杨其训正法后,杨家的举动似乎越来越不正常了。”

怀王心中猛的一惊:“照你这么说,杨家……难道要造反?”

“现在还只是推测,苏誉斩了杨其训的时候,他一个人便将通敌的罪名都背下来了。但是换个角度想想,杨其训自己要这么多钱来做什么?定然是杨家在操作这个事情。但是再深究一下,杨家从未听说缺了银两,只军粮一项,每年就有几百万两的入账,他又何故去趟这趟浑水?难道仅仅为了多赚那么几十万两的银子?”

闷大管的思路清晰,怀王听的也是节节深入。时下正是夏季,屋里也略有些闷热,怀王额头上满是汗珠,也不知是因为天热所致还是冷汗。

“如果杨家反了……那……那大秦江山……”越想越是担心,怀王登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来回踱了几步道:“现在西北诸国对大秦虎视眈眈,杨家想必就算是要造反,也不至于现在吧,这个摊子皇上收拾不了,他杨家恐怕也收拾不了。”

“若是杨家私通了西北诸国,与他们划地分赃呢?”闷大管冷冷一笑道:“杨家能和金人勾搭上,恐怕西夏蒙古早已经是他们的座上之宾。”

怀王来回的踱着步子,一时间竟觉得心中没了底气。上次从朝上听说了陆家拥兵自重的消息,他根本就不曾放在心上,甚至唐家程家陆家三家皆反,他也不会有什么惧意,唯独这个杨家。他与杨家交往已久,对杨家的实力可是明白的。放在案上的,杨家是四大家族之一,但是论家世仅居末尾,这个世人皆知的所谓的四大家族的排位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杨彦接了前朝杨威大将军金陵万户侯杨振宇的衣钵,统兵四十万坐镇河套,蒙古人闻风丧胆。杨家儿郎,那有一个差的。再说经济实力,杨家的历史可比唐家要久远许多,而且仅算军粮一项,杨家每年就有几百万两的收入。金陵繁华之地是杨家世袭的封地,每年税收少说也有近百万两。再加上杨彦身居军政要职,收受贿赂的银子一年也有几十万两,至于杨家还有什么生意,那都是未曾公开过的。不知道民间哪个所谓的统筹组织,计算杨家每年的收入仅有二百万两,简直是个笑话。

第二百一十九章闷大管的计划(一)

京城十四年前旧事,依稀还在眼前。虽然怀王至今都没有忘却那把龙椅,但是首先他还没有忘却这龙椅别管在谁手中,这人必定要姓赵才行。就算自己多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