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南宋锦衣卫 >

第255章

南宋锦衣卫-第255章

小说: 南宋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谦心听着他的话中那无比强大的自信,莞尔一笑。

锦溪镇就在眼前,负责在这里训练人手的叶东,大跑小跑的赶出来迎接,离得老远就大声招呼着:“都指挥使大人,副指挥使大人……”

“叶东还是那个脾气。看来是得找个媳妇管着他了。”沐谦心嫣然笑道。

韩风一边跳下马背,一边解释道:“这件事就不用你费心了,他之所以留在锦溪镇,就是因为看中了这儿的一个姑娘。这小子发誓一定要娶人家过门,我看啊,女孩子就怕死缠烂打,早晚能让他得了手。”

“呸!”沐谦心清斥一声,笑盈盈的冲着跑过来的叶东说道:“听说你在这儿找媳妇呢?”

叶东难得老脸一红,低声说道:“副指挥使大人就不要调侃我了。我……”

一行人朝着锦溪镇里走去,叶东算是结结巴巴的把之前和曾沧月的事情给说了一遍。通常来说,男人在面对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之时,总是患得患失的。叶东当然也不例外,留在锦溪镇这么久了,居然一点儿进展都没有。言及无奈之下,叶东居然找到沐谦心求助:“您也是女人,沧月也是女子,你说,我有戏没?”

沐谦心微微皱起了眉头,这样的问题叫她怎么回答?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要以己度人,实在是有些太难了。

“好,今天我就帮你试试她!”沐谦心笑着看向韩风:“你不介意?”

“我介意什么?”韩风诧异的指着自己的鼻子,忽然醒悟过来,忍不住捧腹大笑。

叶东在锦溪镇每天都有必修的功课,那就是去曾家串门子。人家好歹也是曾沧海的同袍战友,是一起扛过枪的交情。既然说去串门子喝杯茶,于情于理,曾家人也不好意思将他拒之门外。至于叶东贼眉鼠眼的围着曾沧月转来转去,曾家人也早已习以为常了。叶东痴心一片,又出身豪门,将来的前途无可限量,若是能成为女婿,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日子久了,曾家人已经对叶东的到来习以为常,要是他一天不来。老爷子的心里还要惦记着,是不是病了?还是有什么公务缠身,走不开?失去了大儿子的老爷子,的确很需要这么一个年纪刚好的小伙子,没事跟自己下下棋,聊聊天。

这一天的下午,沧月就像往常一样,提着小水桶来到前院洒水,炎炎夏日,洒一点水,虽然很快就干了,可多少也能让前院里清凉那么一点点?洒着水的时候,沧月似乎不经意的朝门口望去,往常这个时候,叶东应该已经到了曾家来喝茶。沧月也说不清楚自己对这个年轻的军官到底是什么心思,或许,这个就是习惯?

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如果相处的久了,就算是只听脚步声,也能听出来一个人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熟人。沧月不用抬头也知道是叶东又来串门子了,索性低着头自顾打扫着庭院。

忽然间,一个极为悦耳的声音传入耳中:“小叶子……你果然在这里啊!”

这声音温柔动听,就算是沧月,也不由得微微一怔,耳中那熟悉的脚步声也停了下来。她情不自禁的抬头望去,只见叶东站在曾家门口,不远处,一位极为美丽的白衣少女,俏生生的朝着叶东招手,轻笑道:“叫我一顿好找,还不快来。”

叶东尴尬的回头朝沧月笑了笑,转身朝那白衣少女走去。

沧月心中莫名其妙一阵怪异的感觉,似乎有些酸溜溜的,又有些不服,伸手拢了拢自己的头发,假意提着水桶朝门口走去,一边淡淡的说道:“今天下午我家里好多活儿没人做,正要找人帮手,怎么?叶都尉,你看来是没空了?”

一边说着,沧月的心中就念叨着,死叶东,臭叶东,今天要是你跟那个狐狸精走了,老娘这辈子都不会再搭理你一句话。心中虽然如此是想,可沧月的脸色还是极为平静,就像是再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似的。

没想到那个该死的叶东,居然真的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那个白衣少女,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对沧月说道:“真是对不住了,我……我有些事要先走一步。”

说着,叶东就已经一溜烟的跑到白衣少女身边,两人一前一后朝远处走去。这女子仪态万方,相貌惊艳。沧月平日里觉得自己也算是个很漂亮的姑娘了,但是今日看到这个白衣女子,就算她身为女人,也忍不住惊为天人,自愧不如。沧月忍不住狠狠的跺了跺脚:“叶东……”

“沐姑娘,你确认这么做不会惹麻烦……你是不知道,沧月姑娘的脾气就是个小花椒,要是惹了她,我可没什么好日子过……”叶东愁眉苦脸的跟在沐谦心的身边,低声说道。不过,他还是牢牢的记着沐谦心的吩咐,怎么都没有回头去看。

“放心好了,女人呢,都是爱吃醋的,就算是嘴里不说,心里也一定会猜,这女孩子是谁啊?怎么来找叶东?为什么那个臭叶东话也不说清楚就跟她走了?”沐谦心轻描淡写的说道:“试试就出来了,她的道行还浅得很呢!”

叶东顿时就乐了:“我看,将来韩大人就算是孙猴子那么厉害,也飞不出您的五指山啊!要是我真的能娶了沧月,您可得给我做媒人啊……”话刚出口,叶东顿时想起来不妥,眼前好歹是四品副指挥使大人,做媒?

沐谦心却不以为然,轻声说道:“好啊,要是她对你有心,我帮你做媒又有何妨?”

说话间,两人已经一前一后走到了锦衣卫所在锦溪镇的小小驻地,刚刚走进去,就觉得气氛不对,每个人都是忙忙碌碌的,一脸紧张的模样。沐谦心抬眼望去,只见韩风独自一人坐在正堂门口的台阶上发呆,便快步走过去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韩风叹了口气,把手中一份刚刚拆了火漆没有多久的公文,递给沐谦心:“你看!”

第四十二章送神难

(根据专家研究表明,常来本站阅读有利于食欲大增,财运连连!)

锦溪镇是进出成都的必经之路,这个镇子自然也就繁华得多。许多小城都未必能够比得过这个小镇子。而且,驻屯军和锦衣卫在这里设置了训练基地,更是大大刺激了小镇子的商业,无数客栈、饭馆纷纷开业,来赚这些军爷的钱。

老李是个退伍的老兵,很多年前北伐的时候,他从四川随军出征,只上了一次战场,就负了伤。偏偏伤在膝盖上,走路尽管无碍,却是跑不动了。军队肯定不能要一个走快点都会瘸瘸拐拐的士兵。所以,老李拿了一笔还算丰厚的安家费,就离开了军队,在锦溪镇开了个酒铺,一晃,已经许多年过去了。

铺面虽然不大,却收拾的很干净,酒不是什么名贵的酒,却是烈得能让人三碗不过岗。老李出身军中,知道这些官兵,吃的不讲究山珍海味,只要味道香浓;喝的就是要烈酒,烧刀子是最好不过的。他的客人大多是来自驻屯军,这样做生意,虽然发不了大财,养家糊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每天傍晚,酒馆里都会聚集一大批训练完毕的官兵,喝酒划拳,偶尔还会占据一张桌子,拿骰子牌九之类的,赌上几手。

夕阳已经到了山边,把远处的重山染得一片红色。每当这个时候,老李就会坐在柜台前,准备好晚上的生意,只是这几天有些奇怪。锦衣卫的调动很频繁,这不算什么。诡异的是,驻屯军的调动也密集了不少。

老李很清楚,在军中,要调动五十人以上都是一件要打报告的事儿,虽然这儿山高皇帝远,虽然并不是人人都守着这样的规定。但是驻屯军这样明目张胆的调动,还是很犯忌讳的。人都有八卦的心理,无论他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老头还是小孩子。老李也不例外,之前几天的生意都不算太好,今天酒馆里已经坐满了人,老李也想听他们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是,老李刚刚费力的从柜台后站起来,就觉得气氛有些不大对,酒馆里一共也就六七张桌子。东边三张坐着穿着锦衣卫官服的人,看样子应该是豹组的官兵;而西侧四张酒桌都是驻屯军的官兵。两边人泾渭分明,连话也不说,各自点完酒菜,就分头谈论起来。

老李的心中有些奇怪,往日里,这些豹组官兵并没有架子,出来喝酒,往往是和驻屯军混在一起,现在却好像有些犯呛似的。仗着自己的资格老,算是负过伤的战斗英雄,老李咳嗽一声,绕出柜台,大声笑道:“最近几天是怎么了?都不来照顾老头子的生意?我明明没涨价啊……好,今天送每座一坛酒,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要是换了平时,这番话少说也能换得一片欢呼。可是今儿个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有气无力的说几句类似于‘李叔就不要客气了’这样的话语。更是让老李的心中疑惑不已。

“都精神点,老子也是当官军出身的。一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算什么大宋官军。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要不是军情密报,就跟老头子说说。让我帮你们排解一下。”老李大声吆喝道,气呼呼的吹起了胡子。

满堂都在沉默,过了一会儿,角落里不知道是谁,低声嘟囔了一句:“朝廷要吴大帅回临安接任兵部尚书。”

老李侧头看去,只见声音是从西边驻屯军那里传出来的。还没转过脸,就听见东边锦衣卫中有人低声说道:“吴大人刚刚发下手令,重组川中驻屯军,挑选一万精兵出来。以此军为主力,重新构建驻屯大军的框架。”

两句话说完,整个酒馆再度陷入了沉默。老李虽然当兵的时候,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军官,可是他已经活了这么多年,许多事都瞒不过他的心思。一听之下,想了想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之处。吴家在川中这么多年,说四川已经是吴家的地盘也不为过。尤其是驻屯军,那是吴玠、吴挺、吴晫、吴曦……一代代吴家将领给带出来的。朝廷忌讳的,也就是驻屯军会变成吴家的私军。

让吴曦回到临安接任兵部尚书,明升暗降,离开了四川的军队,吴曦就是光杆司令一个。等朝廷把四川军力整顿完毕,吴曦就是刀板上的肉。朝廷一发出这条命令,直接对吴曦形成监控的,就是锦衣卫。难怪锦衣卫的人和驻屯军忽然间变得陌生了起来呢!

老李心思一转,吴曦也不是省油的灯,既然叫他回临安,索性就来一招重组驻屯军。驻屯军的建制在高宗时期多次改变,但是之后就已经固定了下来。吴曦现在要打乱重组,显而易见,就是要把忠诚于自己的军队牢牢抓在手中,清除异己之后,吴曦当然可以大摇大摆的上书给朝廷推辞就任兵部尚书。

如果朝廷不同意,吴曦带着已经清理完毕的吴家私军,随时可以把四川变成一个独立王国。尽管有辛弃疾的兴元军和韩风的锦衣卫在四川。但是没有人敢小看吴曦手下多达七万人的大军,人数不到三万的兴元军和损失很多的豹组,怎么都不可能是吴曦的对手。

老李尴尬的笑了笑,松弛着酒馆里的气氛:“我说你们可真是的,人家神仙打架,你们凡人着急。吴大人这是高升,是喜事。重组驻屯军,也是一件大喜事,这是吴大人在锻造军马,将来朝廷万一要用川军,咱们川军不就可以威风了?既然这么高兴,我老头子,再送每座一碟小葱拌豆腐……”

老板都已经这么够意思了,官兵们无论如何也要给些面子,尽管驻屯军和锦衣卫目光交错的时候,依然不太友善,可脸上却已经浮起了笑容,举杯庆贺!

酒馆打烊的时候,通常都已经是午夜,送走了最后一批酒气冲天的客人,老李阖上门板,举着烛台,一步步缓缓走到账房里,坐在书桌之后,抽出一张雪白的纸,奋笔疾书起来——

“夹谷大人,近日川中军马调动频繁,吴曦受宋廷逼压担任兵部尚书,现重组驻屯大军,自立之心渐浓。锦衣卫兴元军和驻屯军形同陌路。窃以为,此乃天助大金……”

一封密信写完,老李小心翼翼的将信封好,张口吹熄了蜡烛,房间里顿时一片黑暗!

紧张的气氛一直环绕着整个锦溪镇的训练基地。本来,基地是分成两部分,较大的一块给了驻屯军,小的部分才是锦衣卫使用。这些天来,两边索性关了中间联通的人,分别从两头出入。这也是军官们怕引起不必要的摩擦而采取的手段之一!毕竟,锦衣卫的都指挥使韩风和吴曦关系匪浅,虽然局势有些紧张,可还不至于大打出手。尤其这些大人们目前都在成都,军官们谨慎的避免一切误会的举动合情合理。

但是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很快打破了这诡异的平衡。

兴元军在成都的驻地里,辛弃疾正在看着那些新进征召的新兵操练,面色冷峻,目光锐利。忽然间,驻地门口一阵喧哗之声。辛弃疾脸色微微一变,他练军的时候,决不允许任何人打扰,出现这样的喧哗,换了当年的脾气,守门的卫队个个都要打几十军棍,军官甚至有被砍头的可能!

博戈满、博戈达双双站在辛弃疾的身后,三人的目光转向驻地门口,只见一大群盔甲明亮的官兵在前方开路,一位中年官员傲然走进驻地,远远就朝辛弃疾抱拳道:“辛大人,今天突然造访,实在冒昧的很,你的卫队不让我进来。但是我现在心急如焚,顾不得那些礼节了,就擅自闯入,辛大人可不要追究他们……”

辛弃疾微微眯了眯眼睛,随即脸色恢复了正常。吴曦亲自来到兴元军,当然不是来聊天这么简单,而且辛弃疾已经听出了吴曦话中之意。辛弃疾练军一向严厉,卫队拦不住吴曦,当然要受责罚,但是吴曦这么一句话,已经会让卫兵和那些新兵蛋子感觉这位吴大人才是爱兵如子的好官,这么大的官员甚至还会担心卫兵是不是会被辛弃疾责罚……

“突然来军营做什么?”辛弃疾不想作伪,而且吴曦近来的举动他都很清楚,浮沉官场数十年,辛弃疾太清楚吴曦可能的举动了,无论在公在私,辛弃疾都不想吴曦走到那一步。

吴曦一直走到距离辛弃疾十步左右,停下来脚步。要是往日,两人怎么也要并肩站在一起说话,这个距离就已经让辛弃疾感到很陌生了。

“辛大人,兴元军一向是负责兴元府到益川郡一线防御的,不过,我觉得辛大人在成都府待得太久了点,这些新兵没必要在成都操练,在兴元府或者益川郡不是一样操练吗?兴元军的都统制,不到兴元府去看看,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吴曦这番话似乎已经酝酿了很久,说出来一气呵成。

辛弃疾目光冷厉,朗声喝道:“你这是赶我走?”

最近的确很忙,谢谢大家的体谅,也感谢魔纹和原始宝宝等书友的捧场。

婚纱照拍了一半,还有外景没拍,要看天气的。哈哈,原来我很上相啊!

不吹牛了!好困,去眯一会儿。

南宋这本书,肯定没法和寻秦记这样的经典相比的。

但是下本书,我琢磨那个进步会非常非常大的。加油!

第四十三章哪里走?

(根据专家研究表明,常来本站阅读有利于食欲大增,财运连连!)

剑拔弩张的气氛在兴元军的军营里悄无声息的蔓延着,三三两两的士卒不由自主的围拢过来,看着横眉怒目对视着的四川两大巨头。吴曦的部下明显紧张了起来,手掌已经情不自禁的按在刀柄上,目光随着围拢来的兴元军越来越多,而变得更加锐利。

吴曦轻轻的咳嗽一声,低声说道:“辛大人,从你南归之后,和我爹,和我大哥的交情都匪浅。我在临安也多多承蒙你的照顾。说到要赶你走,那是万万不敢的,我是请你走。请你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就连身边的士兵们都已经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成都、甚至是整个四川都要成为是非之地,看起来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