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475章

混在东汉末-第475章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子姊姊,救我!”刘辨见唐英子要走,急得大叫。

唐英子站在屋顶上,衣袂飘飘,脸色却非常难看,她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她想下来救刘辨,可是看到如林的矛戟和蓄势待发的弓弩手,还是没敢轻举妄动。她大叫道:“小胖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不知道……”刘辨带着哭腔叫道:“他们不让我出门,不让我见阿母,不让我见任何人……”

唐英子听得火冒三丈,面带煞气,却无可奈何,她看了看四周,尖声叫道:“你不要怕,我迟早要把你救出来。”她顿了顿,又厉声喝道:“你们不要伤他,否则我一定杀你们全家。”说着,一顿足,身子凭空跃起,两个纵跃,就消失不见了。

刘辨看着唐英子消息的方向,瞪着一双泪眼,张着大嘴,欲哭无泪。他转过身,劈头盖脸的冲着那个如释重负的将军打了下去,“都是你!都是你!”

那将官被他打得鼻青眼肿,却浑不在意,他收起了环刀,将刘辨交给手下看守,交待了两句,快步向大门走去。出了门,他直奔对面的车骑将军府。

墙角处,唐英子露出身形,看看车骑将军府前的门楣,冷笑一声。一个和她相貌有几分相似的女子从她身后探了出来,用好奇的目光看看四周,又看看唐英子,茫然的问道:“英子,怎么了?有好玩的事吗?”

“嗯,这次真的好玩了。”唐英子咬着牙,点了点头。

……

刘修突然打了个激零,手中的笔一顿,在纸上留下了一个墨点。他皱了皱眉,狐疑的看看笔,又看看纸,轻叹了一声,搁下笔,将写坏的纸捏成一团,曲指一弹,纸团准确的射入煮茶的火炉中,迅速的燃烧起来,化作一作青烟。

“阿爹,怎么了?”刘和诧异的看着刘修。虞翻也停下了手中的笔,抬起眼皮,用探询的目光注视着刘修。

“忽然有点不对劲的感觉。”刘修搓搓手,沉思了片刻,又笑道:“仲翔,你不是善易吗,卜一卦,如何?”

虞翻不动声色的说道:“善易者不卜。”

“哈哈,不卜如何能知事?”刘修打趣道:“来吧,卜一卦,看看你这能让孔文举和郑康成都赞赏的易学究竟如何。“

虞翻眼皮一挑,也搁下了手中笔,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淡淡笑道:“卜不过是易道的下层手法,善易者不卜的意思,就是说真正搞明白了易道,就无须借助著草龟甲。”他吐出一片茶叶,拈着杯盖轻轻的敲着,声音轻脆如磬,恍若雅乐。过了片刻,他重新抬起头:“臣猜想,应该是东南方面有异变。”

刘修眉毛掀动了两下,哑然而笑:“你是说广陵那三万兵?”

“是,也不仅仅是。”虞翻从容的站起身,走到地图前面,点了点蒙县方向。“袁绍一路从汝阳奔逃而来,却突然在蒙县呆了三天没有挪窝,这一点很反常。我觉得,他可能又有了什么倚仗,不想就这么狼狈的回去。想来想去,可能有的异变,只有广陵了。”

刘修赞同的点了点头,虽然广陵方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但是他也知道,那三万多人迟早是个问题。原本那三万人群龙无首,又有严颜他们看着,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现在严颜等人已经辗转进入黄河,准备切断袁绍的退路,广陵方向的防备薄弱,要出问题,那里的可能性最大。以袁绍的脾气,如果突然多了三万兵,倒是有可能想垂死挣扎一番的。

“真要如此,那倒也是个机会。”刘修轻声笑了起来,摇摇头。

“的确如此。”虞翻也笑了,“不过,在此之前,将军要有应付这个意外的准备才行,否则,这就是袁绍的机会,而不是将军的机会了。”

刘修嘴角一歪,略带三分得意:“诚然,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

虞翻见刘修胸有成竹,也不再担心。他和刘修身边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清楚刘修的脾气,他最擅长的就是谋定而后动,看似经常冒险,其实每次冒险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算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也不会让他阵脚大乱。

两人正说着,孟达拿着一封军报走了进来,脸色有些紧张,他还没开口,刘修就笑了起来:“仲翔,看来被你说中了。”

虞翻笑笑没说话,孟达却有些诧异的看看他们,将军报递给刘修。刘修接在手中,却没有打开,拍了拍,笑着对孟达说道:“是广陵那边的消息?”

“是,广陵的三万袁军出动了,他们正在向平舆进军。此外,合肥的守军也出了城。”

“哦,主将是谁?”

“许攸。”

“许攸?”刘修轻笑一声:“原来是他啊,怪不得呢。”

孟达诧异的看着刘修,对刘修此刻表现出来的镇静非常不解。许攸带着三万多人马直扑平舆,最多还有五天就可以到达,天子御营只有两万人,却要面对近六万的袁军,根本不可能是对手。眼下刘修要么撤回到平舆城下,要么就放弃汝南,不管是哪一种方案,都将对整个战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军谋团为了这个意外已经在紧急磋商,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方案拿出来,可是从刘修的神情来看,似乎他另有准备。

孟达想问,却又没敢问,他想起了郭嘉的态度。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郭嘉和刘修一样,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太紧张的表情,看来他们手中还掌握了什么他不知道的情况。

孟达好奇心大起,却又不敢问,只好眼巴巴的看着刘修。

第644章节外生枝

袁绍背着手,在帐内来回踱着步,且喜且忧。喜的是正如韩馥所说,许攸从广陵出发,虽然离平舆还有数百里之遥就对整个战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大军不仅没有了担心和恐惧,反而士气大振。据袁隗来信说,平舆城内现在人心稳定,大家摩拳擦掌,就等着许攸到城下之后,与他一起大破天子御营,重整旗鼓,把朝廷的大军赶出汝南。因此,袁隗对袁绍说,这时候千万不能放弃,不管多困难,都要再坚持几天。袁绍不动,刘修就不敢轻举妄动,等他击败了天子御营之后,就会挥师北上,与袁绍一起夹击刘修,彻底打通兖州。

形势突然间一片大好,不由得袁绍不高兴。

可惜同样也有坏消息,审配在荷泽一战,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而死里逃生,但是他现在病倒了,高烧不退,神智不清。眼下前军由文丑主持,文丑不敢自专,请袁绍立刻安排人前去接任。

袁绍倚重审配,却又不怎么喜欢审配,因为审配的脾气太过刚硬,且手中掌握的权利过大,一直让袁绍有些忌惮,平时使用的时候总存着几分小心。这一次被刘修逼得走得无路,只好起用审配作为前军,审配也不负所望,一路势如破竹,眼看着就要带领大军跳出曹操的包围圈,这时候却病倒了,实在让袁绍有些紧张。

人的心理总是很奇怪,审配生龙活虎的时候,袁绍防备他,现在审配病了,袁绍却又想起他的好来。别的不说,就眼下这个情况是退还是进,袁绍拿捏不定,他就是非常希望审配来帮他拿个主意。可要是之前审配在跟前的时候,袁绍却又不会生出这样的念头。

进还是退。郭图等人的看法很一致,那就是坚决抓住这次机会,真正与刘修决战一次,而不是这样灰溜溜的退回冀州。否则就算安全的回到冀州。袁绍的威望大减,也很难稳定的控制冀州,以后也不会再有这样的好机会。

郭图他们说得热血沸腾,袁绍也心动不已。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双方犬牙交错,总兵力上他略占上风,有一战的实力。可是他在兴奋的时候又有些忐忑不安。起兵多年。之前一直没有和刘修正面较量,刘修对战场的间接影响却无处不在。光和四年,袁家刚刚起兵的时候,刘修还在草原上渡假,袁家大旗一举,关东响应,几乎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只等着打进洛阳。可是后来刘修写了几封信。他们的大好形势就轰然崩塌,从此陷入长达五年的拉锯战,一直没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现在。刘修亲自赶到了战场上,奇兵迭出,一举平定江南,接着又迅速赶到平舆城下。他本以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千里迢迢的从冀州赶来,气势不可谓不猛,却被刘修轻描淡写的几个虚招化解,白白的在洧水浪费了宝贵的战机。这就像一个攥足了力气,一心想把对手击倒的猛士遇到了一个极其狡诈的对手,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使。反而吃了几个不明不的暗亏,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那一往无前的气势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弱了。

袁绍非常担心这是刘修的又一个陷阱,以他对刘修的了解,刘修应该不会留下这么大的破绽。让他苦恼的是,他想不出刘修的这个陷阱可能是什么。

因为不知。所以紧张,如果刘修真的安排了十八万大军等着他,也许袁绍的压力反而会小一些。

进,如果真是个陷阱呢?那将是一个灭顶之灾。退,如果刘修真的考虑失策呢?他将因此丧失一个最好的机会。

袁绍心急如焚,这个时候再接到审配病倒的消息,更让他心烦意乱,平添一份不祥的预感。

“主公,有急报。”郭图快步走了进来,神色紧张,满头的汗水。袁绍见了,眉头一紧,心不由自主的提了起来。郭图掌机密之事,很少有这么失态的时候,莫非是他探听到了刘修真正的阴谋?

“什么消息?”袁绍迎了上去,脱口而出。

“邺城急报。”郭图将一份密报递到袁绍手中,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邺城?”袁绍大吃一惊。邺城可是他的根基所在,他的所有重要将领的家属可都在邺城呢,一旦有失,那可不得了。他连忙接过来,一边拆一边骂道:“显思这是怎么回事,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等他迅速的看完急报,他愣了一下:“英子?英子是谁?”

郭图连忙说道:“主公,你还记得那时候刘修身边的一个小姑娘吗?”

袁绍想了想,茫然的摇摇头。他哪知道刘修身边有什么小姑娘,那时候他对刘修根本没什么关注。

郭图挠了挠头,想了想,又道:“主公,你知道刘修为什么和唐珍如此交好吗?”

“他和阉竖交好,又不是什么秘密,这事儿说来干嘛。”袁绍有些不快的说道:“快说正事。”

“主公,这唐英子,就是唐珍的从女。据说很小的时候就失踪了,不知怎么的,后来成了太平道的圣女。刘修到洛阳的时候,这个小姑娘也从太平道跑了出来,跟了刘修。刘修对他非常宠爱,经常把她带到宫里去,就这么和皇长子做了玩伴。”

“太平道的圣女?”袁绍恍然大悟:“怪不得刘修和太平道走得那么近,原来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里面。”

“正是。”郭图点点头,咽了口唾沫,又接着说道:“主公你还记得张角是怎么在汝南出事的吗?”

“这也和这个唐……唐英子有关?”

“有关。”郭图笑道:“后来这个唐英子突然失踪,刘修以为是张角搞的鬼,为此和太平道翻了脸,在先帝面前告了张角一状。张角为了表忠心,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向汝南大族下手,逼反了伍琼等人,袁公这才抓住机会,将汝南的形势引向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张角在汝南失手之后,愤而起兵造反,天下几于不可收拾。主公,要不是因为这个小姑娘,只怕还要等几年才有机会哪。”

袁绍愕然,好一会儿才笑了起来:“这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的曲折,我倒还是第一次听说。公则,你不愧为机密军谋,天下事就没有你不知道的。”

“主公过奖,这也是偶尔得知,不足为奇。”郭图心中喜悦,谦虚了几句,很快又收起了笑容,担心的说道:“主公,这个唐英子是刘修的亲信,她突然出现在邺城,只怕来者不善。她是道门中人,有着常人难及的身手,高来高去,很难防备。万一皇长子被她劫走,或者干脆杀了,这事……可就不妥了。”

袁绍脸色一沉,眼珠转了两圈,没有说话,但担忧之色却无法掩饰。皇长子是他费了好多心机,才从宫里弄出去了,一直藏在邺城,就在他的车骑将军府对面,派重兵把守,不让他与任何外人接触,就是想奇货可居,在关键的时候派上用场。之前他是一直占上风,以为自己能轻而易举的击溃刘修,也没把刘辨当成唯一的手段。前两天在没有得到许攸喜讯的时候,他已经想到了利用刘辨来做最后的手段,这时候听到刘修的亲信到邺城去,而且见到了刘辨,他心里的震惊可想而知。

联想到天子刘协可能是刘修血脉的谣言,再想到刘修一向阴险的行事风格,袁绍不禁冷笑了一声:“这就有些奇怪了,他是怎么知道皇长子在邺城的?”

郭图沉吟道:“刘修手下据说也有一支密谍,专门负责查探各种消息,不过这事非常机密,知道的人非常有限,仅靠那些密谍,根本无法接近那个院子,刘修怎么会知道这件事?除非……”

“除非有人泄密。”袁绍眉头一挑,煞气横生:“莫非是何家?”

郭图眉头紧皱,沉默不语。为了保密,何进一家不在邺城,大部分人都在南阳老家,只有何贵人在邺城,过上几个月让她和刘辨见上一面。难道是何家人绝望了,不想再抱依靠袁家力量登基的希望,干脆向刘修求援?

不过,眼下袁绍胜负未定,刘辨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消失,和何家翻脸还不到时候。当初设下此计的就是郭图,他不希望把这个机会白白的丢掉。他想了片刻,摇摇头:“何进兄妹没有这么大的胆量,特别是何贵人,她只是一个妇人,眼里只有她的儿子,皇长子在我们手中,她岂敢拿皇长子的性命冒险?依我看,泄露消息的另有其人。”

袁绍厉声反问道:“还能有谁?”

郭图斟字酌句的说道:“臣细细想来,自然是泄密之后,能从中取利的人。”

袁绍若有所悟,煞气从眼中一闪即没,他的气息粗重起来,鼻翼翕张了两下,声音变得冰寒彻骨:“公则,这件事太大,不能胡乱猜测。你立刻派人回邺城查访,看看究竟是谁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趁我不在邺城的时候做这种小动作。”

郭图连忙躬身领命,转身刚要走,袁绍又叫住了他。“记住,我要确切的证据,不容有一丝失误,否则,将追悔莫及。”

郭图一惊,一阵冷汗从背后涌出。

第645章治道与治术

御营大帐气氛紧张,小天子端坐在御案之后,极力让自己的神情显得平静,可是不时抽搐一下的脸颊还是暴露了他此刻的心情。他略显游离的眼神不停的在徐荣和卢敏的脸上扫来扫去,有时候还在华雄和黄忠的脸上停留一下,不过很快又会回到徐荣和卢敏的脸上去。

许攸率领三万大军,会同合肥和六安的守军正在向平舆进发,即使还在五百里之外,却足以让所有人的心态发生决定性的改变。平舆城内士气大振,袁隗连应付式的谈判都没兴趣了,厉兵秣马,准备决战。而御营的两万大军却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是迎上去,还是退走?

消息已经急报刘修,刘修的回复模棱两可,袁绍的大军即将被合围,他眼下没有余力来支援平舆城下的战场,其他的什么也没说,既没有建议天子迎战,也没有建议天子暂时退却。

换句话说,刘修不管了,是进是退,你自己拿主意吧。

接到这个回复,小天子心情复杂。刘修这么做,既可以当成要看他的笑话,你不是要掌权吗,现在就让你做决定,看你能不能处理好眼前这个困局。当然也可以看成刘修是给他机会,两万大军交给了你,我就不再插手,由你全权负责。

这两种猜想在小天子的心里来回反复,一会儿他觉得这是刘修想借刀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