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远东狂人 >

第817章

1908远东狂人-第817章

小说: 1908远东狂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是斯陶芬贝格的通行证起了作用,或许是斯陶芬贝格向伊斯坦布尔德军司令部摇过去的那通电话起了作用,在折腾了半个小时之后,斯陶芬贝格上校终于和查克少尉驾驶着那辆使用真正的汽油的轿车上路了,现在的局势之下,能够为自己的私人汽车弄到足够的汽油,这足以证明那位保加利亚少校的本事。

有了好的交通工具,剩下的路程就没有那么艰难了,即使路面弹坑处处,但是在下午四点钟之前,斯陶芬贝格上校还是抵达了伊斯坦布尔,查克少尉驾驶着轿车将上校先生一直送到了德军司令部。

司令部就是德军“南方集团军”司令部,司令官是德国陆军最出色的战地指挥官冯。曼斯坦因元帅,他不仅是德军南方集团军的司令,同时也是轴心国土耳其前线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所有土耳其境内的轴心国军队都归他指挥,而希特勒也对曼斯坦因寄予厚望,指望依靠一条“曼斯坦因防线”阻挡中国军队登陆东南欧的任何企图,而这条“曼斯坦因防线”从博斯普鲁斯海峡一直延伸到达达尼尔海峡,防线总长度超过三百公里,在这条防线的背后集结着近一百五十万轴心国军队,其中德军超过九十万兵力,而在保加利亚境内以及希腊境内还有足够的战略预备队。

今天,这位斯陶芬贝格上校就是来会见德军南方集团军司令曼斯坦因元帅的,而元帅也一直等在办公室里,所以,当上校抵达司令部之后,查克少尉立即将上校领进了元帅的办公室,然后就等在办公室外头的走廊上,因为据说,上校不会在伊斯坦布尔耽搁太久,与元帅会面之后,他将立即返回柏林,而查克也将负责将上校送回保加利亚机场。

作为曼斯坦因元帅的一名司机,查克少尉并不清楚斯陶芬贝格上校过来干什么,不过他也没打算琢磨这件事情,自从美国和中国在开罗盟国首脑会议上威胁将联合对德国、意大利本土进行核打击之后,这几天里,司令部里就一直比较热闹,进进出出的人很多,既有来自德国柏林的,也有来自保加利亚索非亚的,而曼斯坦因元帅也在期间被召回柏林一次,由元首面授机宜,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是,随着原子弹这种末日武器的登场,所有的德国将军都陷入了一种忙碌状态,天知道他们到底在忙些什么。

站在走廊上,查克少尉耐心的等待着,这一等就是差不多一个小时,然后,斯陶芬贝格上校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提在手里的那只原本塞得鼓鼓囊囊的公文包看上去已经瘪了,而在他的身后,跟着几名高级军官,众人一直将上校送出了司令部,并目送上校登上那辆悬挂着保加利亚牌照的轿车远去。

斯陶芬贝格上校告诉查克少尉,他必须尽快返回普罗夫迪夫机场,因为他今天晚上必须赶回柏林,因此,查克少尉不得不做好开夜车的准备,而且当天晚上他也不打算立即从普罗夫迪夫回来,就在当地的旅馆住一晚,次日上午再回伊斯坦布尔。

不过,这辆轿车刚刚驶出司令部不久,天空中就传来大口径炮弹的嘶鸣。

“嗖————”

“轰”

“嗖————”

“轰”

炮弹落在城里,爆炸开来,掀起大量的尘土,硝烟弥漫在街道上。

“中国人经常往这里开炮么?”斯陶芬贝格上校询问查克少尉。

查克点了点头,举起左手,指了指街道附近的那些空无一人的房屋。

“自从中国人占领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的于斯屈达尔城之后,就经常隔着海峡往这边进行炮击,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打打郊区,后来就开始炮击市区,而且不仅打实弹,还打宣传弹,用传单告诉城里的居民,即将对伊斯坦布尔发动大规模的炮击,告诫城里的平民尽快撤离。从那之后,许多伊斯坦布尔的市民就开始逃出城市,城市变得越来越空,现在还敢住在城里的平民已经不多了。”

“我方炮兵的反击行动有效么?”斯陶芬贝格上校又问。

“没有用的。中国人使用的是列车炮,射程很远,再加上中国空军掌握着制空权,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该往什么地方进行炮击,所以只能挨打,反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除非我们的空军能够掌握制空权,可是这在短期内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战斗机性能不如中国空军的战斗机性能好。”查克少尉详细的为上校先生解说了一番。

“那么,V1导弹和V2导弹呢?难道不能轰击安卡拉么?”

“导弹的误差太大,通常击中的都是民宅,很难击中军事目标,而且,中国空军又不停的骚扰导弹阵地,导弹的反击也是没有明显效果的。”

这时,天空中传来爆炸声,斯陶芬贝格上校看见不远处的天空中爆出几团烟雾,然后许多纸片从爆炸处洒落下来,那显然就是查克少尉说的中国炮兵打过来的宣传弹了。

出于好奇,斯陶芬贝格上校吩咐查克少尉停车,在路边捡了一些传单,仔细的看了看,内容不仅让他很吃惊,而且也让查克少尉感到惊讶,因为今天炮弹洒落的传单上用非常醒目的德文、土耳其文告诉城里的所有人,如果德军、土军不尽快放弃伊斯坦布尔和“曼斯坦因防线”的话,那么,中国军队将对“曼斯坦因防线”背后的德军集结地实施一次核打击。

这个情况令斯陶芬贝格非常震惊,很难想象,如果中国军队真的对南方集团军使用了原子武器,东南欧战场的形势会发生什么样的戏剧性变化,在原子弹面前,那一百五十万轴心国军队根本就不算什么,“曼斯坦因防线”也会变成纸糊的防线。V

第1267章 “台风”阴影

晴朗的天空,没有风,能见度很好,天湛蓝,海也是湛蓝。

这里就是埃及的苏伊士城,著名的苏伊士运河也正得名于这座滨海小城,它就位于苏伊士湾的北部,苏伊士运河的南部,实际上扼守着苏伊士运河与红海的交通要冲,与苏伊士运河北端的塞得港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意义。

和平时期,苏伊士城就是繁忙的港口,准备进入地中海的船只就在城外的港口停泊编队,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编队通过运河北上,此时,苏伊士城就是船队的始发站,而塞得港则负责接收船队,如果船队是由地中海进入红海,那么塞得港就是船队始发站,而苏伊士城则负责接收船队,苏伊士运河就是这样通航的,在正常情况下,你是不可能看见南北航向的船队同时出现在运河的河道里的,因为现在的运河河道并不是非常宽,只有这样安排航行计划,船只才不会因为尾流干扰而相互碰撞。

自从战争爆发之后,苏伊士运河的海上交通就受到了直接影响,中英战争期间,苏伊士运河以及红海的海上航运就遭到了交战双方潜艇和水雷的威胁,而当德国与亚盟陷入战争之后,苏伊士运河的交通就完全断绝了,德军占领着运河的西岸,而亚盟军队则控制着运河东岸,双方隔着运河对峙,并不时发生炮战和空战,在这种形势之下,苏伊士运河就成了危险的航道,没有哪个脑子正常的商船船长会在这个时候将船开到运河区挨炸,昔日繁忙的黄金水道就变成了中国和德国军队特种兵的战场,渗透战和袭扰战经常在运河区爆发。

好在德国并没有统治埃及太久,当亚盟的军队将德军全部赶出埃及之后,苏伊士运河的恢复通航就已经排上了盟军司令部的战略计划,毕竟,这条运河战略意义实在重大,谁控制了运河,谁就掌握了地中海制海权的关键,现在,运河已经由盟军方面完全控制住了,那么盟军的军舰和运输船队就可以畅通无阻的由印度洋和红海过来,通过运河进入地中海了。

实际上,当中国的坦克部队碾过运河边的沙地的那一刻起,中国的工程部队和工兵部队就已经开始为苏伊士运河的恢复通航进行前期的清理工作了,重点是那些沉没在航道上的轮船,这些轮船有一些是在战争中遭到击沉的,有一些则是德军在意识到埃及已无法守住之后故意炸沉阻塞航道的,中国军方的技术人员必须想办法将这些轮船打捞起来,或者干脆进行水下切割,将船只解体,然后分别吊捞出水,除此之外,航道上还有一些德军布设的水雷,锚雷比较容易清除,关键是那些沉底的磁性水雷,为了排除这些危险的潜伏者,中国海军的排雷部队已经在苏伊士运河上忙碌了整整一个月了,基本上清除了这些影响航道安全的最大障碍,虽然后期的清理工作有美国海军参加,不过他们只是配角,主角还是中国海军的那些国产排雷舰艇和排雷装备。

经过了一个月的艰苦努力,苏伊士运河终于可以恢复通航了,而今天,正是运河恢复通航的第一天,为了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日子,参加开罗盟国首脑会议的所有国家元首都将亲自出席今天的通航仪式。

上午九点钟,各国元首都已到达苏伊士城,就坐在运河西岸高地上的那座遮阳棚里,目睹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九点一刻钟,主持通航仪式的埃及总统终于举起了那只信号枪,发出了“允许通航”的信号,然后,所有已经编队的轮船全部鸣响汽笛,从苏伊士湾的北部入口处缓缓驶向苏伊士运河航道,打头的就是盟国海军舰队,各国都有,按照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通过观礼台,军舰上的那些不用值班的军官和水兵们全都身穿军礼服,站在军舰左舷一侧,向运河西岸高地上的各国元首行注目礼。

这当然也是一次盟国方面的阅舰式,除了向各国人士展示盟国夺取地中海制海权的决心和实力之外,同时也是向轴心国集团炫耀武力,因此,出现在运河上的基本上都是很有战斗力的军舰,而最具有战略威慑力的自然是各国的航空母舰。

说是“各国”的航空母舰,其实并不太准确,现场出现的航空母舰也就是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的六艘航空母舰,其中的大型航空母舰只有两艘,中美各一艘,而另外四艘航空母舰都是小型的护航航母,分别属于英国海军、法国海军,而各国航空母舰中,目前唯一能起飞喷气式战斗机的也只有那艘中国海军的“东海”号航空母舰,而这艘航空母舰也将充当这支盟国特混航母舰队进入东地中海之后的防空主力,这支舰队的首要任务是协助盟军登陆塞浦路斯岛,如果可能的话,克里特岛也可能成为舰队的攻击目标,而舰队的主要任务则是为后续的盟军舰队试探轴心国部署在东地中海海域的海军实力,并分散轴心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注意力。

当那六艘航空母舰带领着大批护航舰队通过观礼台之后,才轮到辅助舰艇上阵,而在这些辅助舰艇中,有两艘怪模怪样的军舰引起了在座各国元首和军事专家的极大兴趣,而那两艘军舰正是中国海军的两艘新式巡洋舰,一艘舰名“台风”,一艘舰名“暴风”。

根据现场各国军事专家目测,“台风”号和“暴风”号应该为同一级巡洋舰,从舰体长度、干舷高度等尺寸推测,该级巡洋舰的满载排水量应在七千吨至九千吨之间,从吨位来看,并不是非常大的军舰,但是,让人感到诧异的是,这两艘新式巡洋舰在火力配备和布局上却与通常意义上的巡洋舰有着根本的差异,这只要看看它们甲板上的舰炮数量就明白了,无论是“台风”还是“暴风”,它们的甲板上可以目视看见的只有区区几门舰炮,其中一门主炮,位于舰艏甲板中间线上,口径不会超过150毫米,另外几门舰炮明显是中小口径高射炮,也全部布置在军舰的前甲板两舷位置,炮位最多延伸到了军舰舯部的舰桥下,而整个军舰的后甲板,却看不见一门炮。

但是,空无一炮的军舰后甲板上也并不是空的,在那里,布置着四个巨大的古怪箱状物体,呈四十五度角被坚固的支撑杆固定在后甲板上,而且分为两组,一前一后,并且均成一高一低的交叉布局方式,如果能够从天空的侧后方向望过去的话,那么可以看见,军舰的后甲板舱面布置着两个巨大的近似“X”形的物体。

这两艘造型怪异的军舰一出现,就立刻引起了观众们的窃窃私语,他们开始猜测这两艘造型古怪的军舰的用途,直觉告诉军事专家们,“台风”号和“暴风”号应该就是作战舰艇,而且,那四个巨大的箱型物体肯定是其作战用的主要武器,但是那箱子里头到底装的是什么,却不太好猜了,不过联想到中国军方在导弹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不少外国军官猜测,那四个巨大的箱型物体里装的很可能也是一种可以制导的火箭,至于是用来打军舰的,还是用来打陆地目标的,众人却是莫衷一是了。

各国政治家和军事家都坐在观礼台上猜测着“台风”和“暴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作战舰艇,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赵北却正坐在观礼台上暗自得意,而陪坐一边的参谋次长蒋方震也与赵北表情一样,自豪中不免也带着几分得意。

其实,“台风”号和“暴风”号确实是中国海军最新式的巡洋舰,“台风”是首舰,因此该级舰就是“台风”级巡洋舰。

“台风”级不是以前的那种火炮巡洋舰,而是全新概念的“导弹巡洋舰”,那四个看上去很像大号铁皮箱的物体就是导弹的储存/发射筒,每具发射筒里装备一枚“旗鱼”式反舰导弹,也就是说,每一艘“台风”级导弹巡洋舰都可以装载四枚威力强大的反舰导弹进行作战。

“旗鱼”反舰导弹是一种飞航式导弹,雷达引导攻击,采用半穿甲式战斗部,每枚导弹仅战斗部的重量就高达半吨,威力非常强悍,即使是战列舰,如果关键部位挨上一枚“旗鱼”,也会立即丧失战斗力,导弹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动,但是在起飞阶段则要依靠火箭发动机将导弹推出发射筒,之后火箭助推器自动脱落,紧接着,已经启动的主发动机立即提升功率,此时,导弹正式进入巡航状态,并在雷达的引导下飞向目标。

目前,“旗鱼”式反舰导弹有两个型号,分别为海基型和陆基型,陆基型装备海军岸防部队,依靠重型多轮拖车机动,可部署在海岸线上,打击近岸目标,或者用来封锁狭窄水道,而导弹的海基型就装备在“台风”级巡洋舰上。

“台风”级巡洋舰也是世界上第一种以导弹作为主要作战武器的主力战舰,它可以为航空母舰战斗群提供中远距离的反舰作战保障任务,而“旗鱼”的最远射程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七十公里,最高飞行速度为每小时九百五十公里,这是一种亚音速反舰导弹,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现役的反舰导弹。

也正由于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现役的反舰导弹,是战术上的巨大突破,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武器,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参照物,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设计,因此,“旗鱼”的缺点也是客观存在的,而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体积过大,重量也过大,由于弹翼没有折叠,再加上燃料箱占用了较多弹体空间,因此,要想达到军舰的最大火力密度,并且降低军舰重心,那么就必须将导弹的储存/发射筒斜置布置,交叉排列为前后两组,这样一来,军舰的后甲板上就出现了两个巨大的近似“X”的物体,而且,为了避免前方导弹发射时的高热尾气影响后方导弹的安全,在后部发射筒的支撑杆旁还设计了专用的尾气导流槽,结果就使这级巡洋舰看上去格外的怪异。

不过怪异归怪异,谁也不能藐视“台风”的战斗力,在正式出现在公众眼前之前,中国海军就曾用“台风”号巡洋舰做过四次模拟度极高的实战打靶试验,靶船分别为退役的战列舰、驱逐舰、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