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远东狂人 >

第354章

1908远东狂人-第354章

小说: 1908远东狂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会的那些落魄者提供足够体面的工作,至少也是个监工。

其实就算张寥不过来拉拢,杨王鹏也是会反对中德结盟的,不过既然对方主动过来做政治交易。杨王鹏自然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无论如何,先把那批生活无着落的部下们安排个出路,也免得他们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不过,张寥的这个交易比起总统现在的这个政治交易来可就差得远了,总统给的不是监工的工作。而是政府里的职位,这可比到坊织厂、面粉厂做工头强得多了,当初众人提着脑袋干革命,图得是什么?图的不就是一个出人头地么?

只是,既然已经答应了张塞,现在出尔反尔,似乎有些不妥。

但是再想想那帮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杨王鹏确实也横不下心来拒绝总统的提议,自己的部下自己知道,多数人都是愿意去政府做事的,因为那是铁饭碗,只要不读职,那工作就丢不了,更何况,这帮游手好闲的“门客”里头有不少都是河南蹼将、山陕刀客出身,整天赖在杨王鹏这里,没少给他惹是生非,又不好赶他们走,毕竟,当年他们也是跟着杨王司令刀山火海过来的。

权衡再三之后。杨王鹏决定接受总统的提议,不过他也有一个附加条件。

“振华的意思我领会了,不过,我也有一个条件。奋进会自从解散之后,许多干部生活无着落,寄食京城,怨言颇多。我粗略算了算,大约有二百多人目前仍在京城逗留,我希望总统能够将这些人都尽快的安排一下,最好都能够进入政府担任公职。”

“子仑,你这可真是狮子大开口啊,政府里的职位也是有限的。这样吧。政府里安排一百人,其他人都去军校深造,陆军中学、海军学院,他们可以自己选。如果担心考不上,我可以写推荐信,具体的分派,你自己研究。然后把名单交给我。”赵北点了点头,算是基本上接受了杨王鹏的条件。

杨王鹏一愣。赵北叫他拟定这份“走后门”的名单,这实际上可以重新确立他在奋进会旧人中的地位,这似乎可以看作是赵北给他的另一个好处。

“振华,由我拟定名单,你放心?”虽然迟疑了一下,可是杨王鹏还是决定问个明白。

“你办事,我放心。过去的事情。咱们就揭过去了,不谈了,现在,咱们要将眼光往前方看。”

赵北笑了笑,然后说道:“其实,咱们之间以前确实有误会,可是在我看来,这个误会不是你造成的,也不是我造成的。而是你身边的那帮居心不良的人造成的,回想一下,当年我们在黄泥港策动新军起义的时候,我们合作的多么愉快?可是后来呢?后来还不是因为你身边的某些人不甘居于人下,撺掇你拉着队伍单干?如果你没有带着队伍离开,现在,你可能已经是国会议长了。”

这话说得是含沙射影,杨王鹏却也无法反驳,大家都是赶上大时代的人物,确实也说不上谁更有野心些,赵北说这话,也有替杨王鹏开脱的意思。

见杨王鹏沉默不语,赵北又道:“子仑,你也不必自责,奋进会虽然解散了,可是你完全可以在联合阵线里发挥作用么。你现在是党务委员。以后也可以做党务干事,甚至是庶务委员,只要你能够放下心头的包袱,将来前程还是远大光明的。”

这话也是有点醒的意思,委婉的告诉杨王鹏,只要跟着总统走,以后前程无量。

但是,以前的那些纠葛、恩怨难道就这么轻易的一笔勾销了么?杨王鹏并不是那么乐观,这几年里与赵北打交道,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位总统先生绝不是一个单纯的革命军人,许多时候,他更像一个足智多谋的政客,他的每一次出手,都不会是简单的解决问题,那是连消带打,走一步看五步。跟他作对,通常没有什么好下场。

不过又何必考虑那么多呢?至少,眼前的这笔交易算是达成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走一步看五步的,许多人只要能顾得上眼前便已是非常不错了,杨王鹏现在的处境就是如此。

总统的车队终于离开了清风胡同,杨王鹏和那网站在胡同口,目送车队远去。

那刚问道:“子仑兄,刚才总统跟你说了些什备话?”

杨王鹏摇了摇头。并未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君毅,你在洋行里做跑街,做得开心不开心?”

那网愕然道:“这有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不过挣钱糊口而已,我可不好意思赖在你这里。”

杨王鹏苦笑道:“想当年,咱们都是意气风发的人物,可是现在,竟然沦落到有口饭吃便心满意足的地步,未免有些让人沮丧。

君毅,现在有一个机会让你重入政界和军界,不知你是否还有当年的雄心壮志?”

“子仑兄,你说话怎么变得拐弯抹角起来?总统到底跟你说了些什么话?你干脆直接告诉我不就行了?”邓网糊涂起来。

“没什么,没什么。不过是笔政治交易而已。君毅。如果你想好了,尽快过来找我。我想办法让你在政界或者军界继续发展,总好过整天给洋人当跟班。”

杨王鹏叹了口气。背着手走回了院子里,望了望那些满脸期待的“门客”勉强在脸上堆上笑容。

“诸位,刚才我已与总统谈过,诸位着落都安排了,现在还请诸位同志仔细想一想。看看谁愿意去军队,想好的人过来告诉我一声,另外。京城里的同志也应尽快通知到,这或许是我能为奋进会同仁做的最后一件实在事情了。”

众人听后,均是兴高采烈,有人发一声喊。众人便一哄而出,满城去找奋进会的同志了。很快,这座四合院里就只剩下了寥寥几人,杨王鹏和那才站在凉亭边。相对无语,格外孤寂。

夜,更深了。

第565章 结盟风波  0

人阴沉沉的。气温仍是很高,闷热。 这种天气里。走在街上已是挥汗如雨,更别说是闷在车里了。

虽然汽车里很闷很热,但是伍廷芳却不敢将车窗拉开,原因无安,头疼,怕风。

头疼的原因跟最近这中枢和国会里的乱相有些关系,这是根本原因,至于直接原因。恐怕还是外务部里的那些棘手的公务,尤其是这个。外务交涉问题。

没办法,现在中国与德国即将姊结正式的军事同盟条约的传闻闹得是沸沸扬扬,对此。协约国集团各成员国均表示了极大的不安,英国、法国、俄国。甚至是日本,都赶鸭子一样将它们的驻华公使往这民国的外务部里赶,这帮洋人到了外务部,干脆拿出当年前清时候的架势,指着外务部官员的鼻子质问,英国公使问得伸士一些,“贵国想破坏世界和平么?。”法国公使问得有些莫名其妙;就跟法语那古怪的语法一样,“在贵国政府眼里,难道德国是值得信赖的么?。”至于俄国公使和日本公使,则无一例外的提起了东三省问题,,总之一句话,现在的民国外务部已经快成了菜市场了,而伍廷芳就是这菜市场里唯一没有资格定价的人,可是偏偏哪一方都来给他施加压力,一方是中枢政府,准确的讲是总统府,另一方就是协约国的这帮驻华外交官了。

在这种压力之下,伍廷芳甚至已开始羡慕起了前任外务总长唐绍仪,那位唐先生现在正在做驻俄公使,悠闲自在,无忧无虑,说不定,现在就在莫斯科或者彼得堡享受俄罗斯风情的西式大餐呢,哪里像他伍总长这般,这几天里一直是粗茶淡饭,这进一步加重了他的头疼。

坐在这辆外务部的公务汽车里,伍廷芳是左思右想,琢磨着如何应对目前的局势。可是脑子里实在太过混乱,一时竟是束手无策,自从接任外务总长之后,他还是第一次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而这个局面,似乎正是由那位总统先生一手造成的。

不怨总统怨谁呢?本来,人家国会里的那些议员们说得好好的,众人上下一心,反对中国与德国结盟,也反对中国与协约国集团结盟,众人一心一意要维护中国议长先生前几天里可算是磨破了嘴皮子,好不容易换来了一个国会里的一堂和气,可走到最后,在关键时刻,国会里的舆论突然转了风向,由反对与德国结盟变为鼓吹与德国结盟,而挑起这一切的前台人物却是一帮国会高参,比如说杨王鹏、李叟和、姜挂题、赵倜、王占元等人,国会里总共不过聘请了十五位高参,而现在,跳出来鼓吹中德结盟的高参就有九位,由此可见国会里“亲德派”力量之强了。

可是那帮人真的是什么“亲德派”么?恐怕未必。杨王鹏前几天还在国会里高里头如果没有什么猫腻的话,伍廷芳情愿将外务总长的位子让给这位杨王高参,至于李叟和,这位侍从室主任压根就是总统的爪牙,他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的立场,他的立场其实就是统帅堂的立场,就是总统先生的立场,至于说姜桂题、赵侗那帮武夫出身的高参,纯粹就是在国会里混饭吃的文盲、半文盲。他们又懂的什么国际形势了?

所以,在伍廷芳看来,国会舆论突然转向,这背后肯定有阴谋,但是作为外务总长。他却必须对此保持缄默。只是遗憾的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先生也噢出了这背后的阴谋味道,于是,他就到外务部找伍总长兴师问罪去了。从那时起,伍廷芳的头就疼了起来。以致于影响了工作,不得不向中枢请了几天假,去西山疗养,现在。他的休假已经结束,刚从西山疗养区赶回北京城,只是这头疼却是没好。

这几天为了好好疗养,伍廷芳中断了一切交际活动,甚至连报纸也不看了,最近几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国会里的闹剧是否已经结束,他一概不知,所以。当汽车驶进大前门,他特意吩咐司机将汽车停下,并打发一名卫士下车为他买了几份当天出版的最新报纸,以便了解一下这个中德结盟风波事件的进展情况。

但是只在报纸上匆匆扫了几眼后,伍廷芳的头更疼了,因为那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基本上都算是耸人听闻。

“国会上演全武行!亲英议员与亲德议员大打出手!”

“国会全武行。殃及池鱼,参议院议长黎宋卿被殴至昏倒,众议院议长汤济武狼狈窜去茅厕,反锁房门,直至宪兵赶到,方为军人救集。”

“总统亲临国会。再次呼吁团结。”

“美国公使司戴德建议,为防止政局动荡,国会不妨搁置与外国结盟之事,仿美国政策。行光荣孤立之外交策略

这些新闻标题无不以夸张为能事,拿着报纸,伍廷芳甚至可以想象那些执笔记者或者主编之兴奋神情,这帮人惟恐天下不乱,这些报道都有火上浇油之势。

可是这能怨那帮记者或者主编么?怨不了他们,毕竟,决定中枢政策的是一帮政客,而不是一帮煽风点火的记者。

记者们也不容易。要想维持生活,要想吃上饭,就必须想办法使报道更具有吸引力,伍廷芳也不容易,他也要维持体面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的几名晚辈如今都在外交界混饭吃,如果少了他这个坚强后盾的话,今后的仕途恐怕很成问题,所以,无论如何,伍廷芳也必须坚持到底,而不能像前任唐绍仪唐总长那样一走了之。

“总统啊总统。你到底在打什么妾意呢?”

伍廷芳扔了报纸。叹了口气,望着车窗外,发现外头已开始沥沥啦啦的下起了雨。于是拉开车窗,一股凉风立刻吹进了车里,让他的思维稍微清晰了一点,但是头却更疼了。

现在的温度确实太高;需要来场雨降降温,但是,国会里的温度比这气温还高,却又指望什么来降降温呢?

伍廷芳琢磨着。很快。汽车在外务部门前停下,司机向卫兵出示了通行证后,才得以继续前行,直到在外务部办公区停下,伍廷芳才收回了思绪。

早有工作人员得到门口卫兵通报,已举着雨伞候在汽车边,见伍廷芳推开了车门。急忙迎上几步,为伍总长遮挡风雨。

“总长,英国公使朱尔典先生刚才过来了,现在正在会客室,您是马上见他,还是等更衣之后再去见他?”工作人员小声说道。

“朱尔典又过来了?”

伍廷芳一听,急忙又坐回了车里,吩咐司机赶紧开车,离开外务部,直接回府。他是不想见朱尔典的。

但是没等汽车发动起来,就听见朱尔典的喊声。

“伍先生,您终于回来了。昨天我就打听到,您将于今天结束休假,现在看来。消息是准确的。”

伍廷芳有些恼火。无可奈何的吩咐司机将发动机熄火。然后走出汽车,向前一望,见朱尔典正皮笑肉不笑的站在台阶上,没打伞;就这么直接在雨里淋着。虽然雨不大,可是那身昂贵的洋装已是湿了一半,上边颜色深,下边颜色浅,看上去有些滑稽。

当然,英国公使过来不是表演滑稽戏给伍廷芳看的。朱尔典之所以来到外务部,是为了向民母外务部和中枢政府提出口头抗议。

英国公使的这个口头抗议不是他本人的意思,而是英国政府的意思,昨天英国外务大臣已经给朱尔典正式下达了卞令,让他在“合适的时候”向中方提出这个口头抗议,抗议中国中枢政府破坏远东和平的危险举动。

“危险举动。”这是指国会里正在进行的中德结盟风波,在这场外交风波中,英国政府噢到了一丝危险的气味,于是决定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表示不满。

伍廷芳是在会客室里接受朱尔典的口头抗议的,按照外交程序,这个抗议接受之后。必须带领朱尔典前往总统府,将这个外交抗议交由总统处理,中枢是否对英国政府做出反击,这得总统说了才算,伍廷芳只是个传声筒。

对于英国人的傲慢。伍廷芳非常不客气的质问了几句。

“我国是共和国家,总统虽是国家元首,手握大权,可是毕竟不是过去的皇帝,这国家外交政策现在由国会决定,到底是否与德国结盟,目前国会还在讨论之中。争论虽然激烈,可是既然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中德结盟之说也只是一个传闻而已,何劳贵国政府对此进行抗议呢?”

朱尔典面无表情的看了眼伍廷芳,他的回答让伍廷芳有些心惊肉跳。

“作为世界和平的主要维护者,大英帝国有责任纠正任何不正确的国际关系!对于大英帝国政府而言,贵国国会目前的争论是非常危险的,为了避免远东地区陷入混乱,也是为了避免贵国被某些强国瓜分,大英帝国政府向贵国中枢政府提出口头抗议,这实际上是在帮助你们!现在,请伍先生尽快与我一同赶去总统府,如果因为外务部的拖延态度而使局势变得不可收拾的话,那么,伍先生将会成为贵国的第二罪人,至于第一罪人。伍先生应该明白指得是谁。”

伍廷芳有些骇然。朱尔典这是明目张胆的在挑衅,英国政府到底想干什么,这确实让人捉摸不透。

“来人,安排并车,去总统府”。

伍廷芳向一名外务部工作人员下达了命令,现在这种局面之下,他所能做的也仅此而已。

第56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为了不至影响中英邦交。伍廷芳特意简化了相关的外交程序,以便尽快赶去总统府面见总统,一前一后两辆轿车,就这么驶离外务部,驰向总统府,等赶到统帅堂的时候,总统先生正在接见一批工商界人士,所以,伍廷芳和朱尔典只能继续等候。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等总统终于派人过来领着他们去会客室的时候,朱尔典的脸都快变成黑色了。

与总统见了面,朱尔典也没废话,直接切入正题,当着伍廷芳的面,将刚才在外务部里跟伍总长提的那个口头抗议又大声的喊了一遍,而且,刻意使用英语,以示蔑视。

“公使先生,虽然我不怎么懂英语,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对于贵国的这个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