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远东狂人 >

第348章

1908远东狂人-第348章

小说: 1908远东狂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月之前已正式向中枢提出申请,要求再添置几部无线电台,中枢也答应了,现在,送无线电台的那支考察队已距康定城不远,很快,西康各重要地区都可以安装无线电台了。

说是省政府,其实就是几座石头砌的木顶屋,连窗户上都没装玻璃,只是拿纸糊了糊,至于上次好不容易从四川运过来的那些玻璃,则都拿去装在了小学校的窗户上,所以,这省政府的办公区看上去破破烂烂,极其寒酸,连前来采访的记者都为之泪下。

不过傅省长的这个做法倒是让总统和国会大为赞赏,国会参议长黎元洪甚至还写了块匾,千里迢迢送到西康省政府,匾上四个字“筚路蓝缕”这使傅华封更是感慨,于是索性就此下了一道命令,规定,今后凡是当地小学校的建筑不如政府建筑好的,当地的主管官员立即就地免职,命令一下,许多政府官员干脆将政府的办公地点搬到了小学校里。以示“与民共苦”

偌大一个中国,现在政府的建筑最简陋、最寒酸的恐怕就是这康定城的省政府了。

不过傅华封对此甘之如接,他不怕有人说他“做作矫情”只要中枢满意,他就放心,反正这里是用来办公的,又不是用来自己住的,只要房屋坚固就行,至于住的地方么,那确实不能将就,现在傅省长依旧与家人住在兵营里,这一来是安全,二来,那兵营里的兵舍终究肯下工夫,虽然也没有玻璃窗户,可是至少房顶不漏雨。

回了省政府,傅华封刚坐车,拿起一份公文扫了两眼,那门口人影一晃,王松廷跑了进来。

王松廷原是大渡河一带的袍哥首领,革命之后,一直跟着熊克武等人在四川干革命,与赵北的关系也很密切,后来共和建立,王松廷又跟着熊克武去了陕西,在陕西军政府里给奋进会扛活,虽然王松廷也当了个省议院的议员,可是终究不被奋进会视为自己人,遭受排挤不说,那水土也是不服,最后他只好走关系,向赵北讨了个差事,辞了陕西议员的职务,回到四川,然后又到了西康,协助傅华封建设西康。

由于是会党背景,傅华封就让王松廷做了西康省政府的高级参议,专门负责整顿会党,将会党改造为一个可以利用的民间团体,现在西康省的民团基本上就是以会党为基干,王松廷也兼任民团团长,前段时间去了青海剿匪,前几天才刚回来,这几日里正忙着跟人应酬,这省政府里倒是很难瞧见他的人影。

一进门,王松廷就,大大咧咧的对傅华封喊了几句。

“老傅啊,你瞧,我把谁领来了?”

傅华封抬头望去,见王松廷身后跟着一人,也是眼熟,正是国防军第囚师师长张立诚。

张立诚以前是共和军第二师的旅长,第二师从四”撤退之后,他并未一同撤走,而是继续率领他的部队驻守川西,为西康建省保驾护航,后来,联合阵线入主中枢,赵北也高升一步做了民国总统,于是底下的亲信也都纷纷跟着升了官,张立诚也因此被提拔做了师长,并以他的老部认为基础扩充了部队,现在,在西康,傅华封是一号人物,那么张立诚就是二号人物,没有张立诚的协助,这西南的乱局也不会这么快就被傅华封结束。

第553章雪山基地

示立诚的;出师虽然只是乙种师。火力配备不强。但是对有西康的土司武装还是绰绰有余的,便是藏区的地方武装也不是该师的对手,上次傅华封调兵入藏。加强对当地的控制,主要依靠的就是四师的力量,张立诚现在的师部就设在日咯则,此次他回西康。事先倒是跟傅华封打了招呼,所以对于张立诚的到来,傅华封并不觉的奇怪。

见了面之后,两人少不了一番客气寒暄,然后言归正传。

“张师长。此次中枢调你去成都,说没说是什么事情?是否方便相告?若是中枢打算调;羽师回四川,也要让我有个准备,现在英国人在边界一带扯皮,咱们不能不防。”傅华封说道。

张立诚点了点头。说道:“电报里不方便讲,现在告诉你也无妨。其实此次中枢调我去成都,是召开军事会议,一方面是关于川南移防的事情,现在田振邦主动辞去川南镇守使之职,他的部队要接受改编,之后还要出川,去东三省驻防,所以这个川南的防区要重新划分,另一方面,看中枢的意思,是打算将囚师换装为甲种师,我去成都,就是与兵工厂商议此事,现在各地军队都在换装,外地的兵工厂指望不上,也就只能依靠成都和重庆了,可是现在重庆方面还不能制造大炮,所以,成都兵工厂的大炮是;凶师能不能尽快换装的关键,本来中枢也没指定一定要我亲自过去,不过现在我也闲得无聊,还是亲自去一趟。”

傅华封眉头一拧,说道:“张师长,现在英国人正在纠缠这个边界的问题,你这一走,没半个月回不了日咯则,这万一边界起了冲突,四师岂非群龙无首?”

“群龙无首?老傅啊,你的思想还是有些跟不上趟啊。现在的匡防军不走过去的清军绿营、八旗,旧式军队讲究一个统帅至上,可是新式军队讲究的却是制度至上,即使我不在师部,底下的参谋、军官都能按照制度按部就班的处理突发情况,再说了,不是还有副师长么,所以啊,关于英国人那边。你也不必操心,现在欧州局势紧张;巴尔干己经开战,列强顾不过来。英国人担心欧洲爆发全面战争,所以,在中枢看来,英国人现在之所以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上蹿下跳,这只是虚张声势,与其说我们害怕英**队打过来,到不如说是英国政府担心咱们军队想趁着欧洲的混乱浑水摸鱼的去印度捞一把。”

“这是你自己琢磨的。还是中枢在电报里跟你讲的?”

傅华封还是有些不放心,作为西康省长,兼管青藏事务,他确实需要操心这方面的事情,但是中枢又不可能把所有的军事机密都告诉他这个文人,因此。有些事情他也是有些糊涂。

张立诚笑了笑,说道:“这就是中枢电报里跟我讲的,不然的话,我一个号兵出身的人,哪里懂的这么多的国际局势?”

傅华封也是一笑,如此,他便放心了,既然是中枢的决策和分析,那么,即使英目军队真的打过来了,他也没有多乒干系,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他只需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行了。

“听说那个水电考察队已经到西康了?他们还带了电影机?”

既然傅华封不再纠缠青藏的事情,张立诚就把话题转到了别的事情上,说句实话,在日咯则呆得久了,他确实也有些无聊,当地连报纸都没有,也难怪他一有机会就拉住别人说话。

傅华封一听张立诚这话,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于是摇了摇头。

“那介。水电考察队昨天就到西康了,确实也带了一部电影机,不过是用来拍电影,可不是用来放电影的,那是给重工业部拍什么电影资料的,你就别打歪脑筋了,那东西可不会给你用。”

“老傅啊。你没在日哦则那地方呆过,那里没有报纸,没有川剧,那地方呆得久了。人都快变傻了,如果不给官兵们找些事情做,那军纪也是有些不好办。我此次去成都,打算向政宣委要些放电影的机器,带回部队。顺便再要些拍电影的机器,咱们把青藏地区的民俗风情都拍一拍,拿去内地叫国民看一看,看看咱们中国到底有多大,看看咱们中国的山”有多么雄壮,那地方太高,高得连飞机都飞不起来。

说起来这应数是政宣委的工作,但是他们现在却不上心。却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张立诚发着牢骚,傅华封却是笑而不语,一边陪坐的那个王松廷却在“吧嗒吧嗒”的抽旱烟,似乎也没将心思放在张立诚的牢骚上。

没等张立诚的牢骚发完,那门口人影又是一闪,蒋瑚武走了进来,一身军装崭新。脚上穿的也是布鞋,绑腿也绑得很正式,只是头上没戴军帽,那”旧宙的脑袋看上去有些惹眼。以前在特战团的时候,张立诚见过蒋钥武一面。两人说不上熟,但也绝对不是陌生人。这见了面,也少不了一番客气。

听说蒋钥武要去那个“西康工程部队”报到,张立诚顿时来了精神,于是也顾不上发牢骚了,立刻拍拍屁股走人,坚持要亲自带蒋翎武去“西康工程部队”。

西康工程部队的大本营在康定城西北方五十里的地方,被大雪山和雅砻江夹在中间。这里人迹罕至,除了有几个处于蒙昧状态的原始部落之外,这里基本上与世隔绝,就保密性而言,这里确实是个练秘密部队的好地方。这里甚至在地图上都找不到,也正因此,这里被大本营命名为“雪山基地

两万余人的朝鲜部队就在这一带驻扎、练,当然不可能都集中在大本营附近,实际上,“雪山基地”共有五十余处,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顺序编制,张立诚和蒋班武要去的就是“雪山一号基地。”基地司令是朝鲜“义兵”运动的元老赵孟善,不过为了保密起见,他现在改了名,叫赵六。很中国的名字,至于基地的副司令,则是孙岳,一斤。三十五岁的中**官。基地的参谋长叫何凝,也是中国人,现年二十五岁。总体而言,基地的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是少壮派,虽然最高指挥官是朝鲜人,可是真正起灵魂作用的还是这些毕业于正规军事院校的中**人。

蒋瑚武和张立诚最先见到的人就是基地副司令孙岳,至于基地司令赵六和基地参谋长何涟,他们今天正在北边视察,不在基地里,蒋翎武也就没见到他们。

孙岳。字禹行。河北高阳人氏,秀才出身,后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之后担任北洋第三镇炮兵排长,后来升任三等参谋官”咖年再入保定军官学堂第二期速成科深造,但是尚未毕业就赶上了“戌申革命。”于是南下投奔革命军,先跟着阎锡山混了段日子,南北大战的时候跟着李烈钧去了江苏,此后又去了淅江,“西康工程部队”组建之后,陆海军联合参谋部就将他从淅江调到了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为国出力。

网开始的时候,孙岳还真以为中枢调他到这穷山沟里是来挖山洞的,那怨言也是免不了的,可走过来之后他才明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于是。这怨言也就消失了,因为他明白,这是中枢看重他的能力,不然的话,何必将他调过来练一帮连中国话都讲不利索的外国人呢?

说起来,以前都是外**官练中**队,现在,他孙家人可算是开了洋荤了,指挥一帮外**人,这怎么说也算是个挑战,如果干不好的话,那影响的就是中枢的整个战略,由此可见,中枢对他孙岳的重



不过就靠孙岳一个人也是撑不起这个西康工程部队的架子的,于是,蒋翎武这帮人就过来了,孙岳不敢轻视这些在朝鲜半岛打过游击战的“老油条。”蒋钥武一过来,他当即拍板,给了蒋翎武一个“基地参谋官”的位子。让他去五号基地,巧的是,蒋胡武的好友刘复基也在那个基地做参谋官。如此一来,也算是老友重逢了,蒋期武当然高兴。

不过高兴归高兴。蒋钥武也不敢大意,毕竟,这帮朝鲜反日独立军中不少人都是跟他一样的“老油条”打过仗,杀过人,这可不比那些新兵蛋子,这些人可不好忽悠,其中不乏桀骜不逊之徒,再加上语言不通的问题,练这支部队,确实是个挑战。

其实张立诚也很好奇,他很想知道孙岳如何练这帮外**人,作为高级将领,他当然知道“西康工程部队”是支什么样的部队,不过其中的细节他就不清楚了,于是,他向孙岳试探着提出了参观基地的要求,孙岳考虑了一下,最终同意了,不过没等他领着张立诚去营地转悠,康定城里的那位傅华封省长已通过有线电报网拍过来一封电报,这封电报是转发陆海军联合参谋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催促张立诚尽快赶去成都。

与张立诚在集喀则收到的那封电报不同,这封电报指名道姓要张立诚亲自过去,而且限定了时间。

张立诚看着电报。颇有些得意,要不是这次他决定亲自去一趟成都看大炮的话,恐怕他现在就必须在青藏高原上玩儿命的赶路了,那可不是开玩笑,战马受得了,人却未必受得了。

现在,张立诚还有充裕的时间,不过考虑到军情紧急,他确实也顾不上参观雪山基的了。当下便带着几名随从离开了基地,赶往康定,无论如何,先去成都看看中枢到底想干什么。

第554章 无声的哑剧。 。

火甲铿锵。蒸汽轰鸣。一列装甲列车缓缓驶进火车站,蟹毖址汽笛都没响,不过光是那个气势就足以让人为之震撼了,这年头,装备装甲列车的国家还真不多。

火车站里人山人海,火车站外也同样是人让;人海,原因很简单,因为今天,将是民国大总统赵北先生返回北京的日子,中枢政府将为总统的归来举行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此次总统视察青岛,不仅使中德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而且也通过那几场联合军事演习向世界各国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中国与德国的友谊正在迅速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如果中国遭到军事入侵的话,德国有很大的可能不会袖手旁观,中国自从清末以来的孤立局面正在破冰,这就是外交上的重大胜利,中枢政府和国会都对总统先生的工作非常满意,因此,这场欢迎仪式也必须尽善尽美,多少缓解一下总统先生的疲惫。

主持欢迎仪式的是国会参议院议长黎元洪先生,而副总统张寥先生以及内阁、中枢各部要员也全部到场,这场欢迎仪式恐怕是共和建立之后最隆重的一次,赵大总统的威望也由此可见一斑了。

除了中方人士之外,各国驻华使节也都到场,就连日本驻华公使也在火车站里恭候总统大驾,虽然他明显是被英国公使给拉过来的,可是也必须承认,现在的欧美列强眼里,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毫无还手之力的“东亚病夫”了。至少,这个国家正在恢复健康,虽然目前还不能奋起飞奔,去追赶列强,可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国家在一位强人的领导下正在急切的寻找着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寻找着一切可能的潜在盟友,在这个时代。不是朋友就是敌人,虽然中国作为敌人还有些不够格,可是至少在英国政府眼里,现在的中国已经越来越不可忽视了,日本或许是英国的远东盟友,可是如果硬是将中国也推向敌人一边的话,那么对于英国的利益而言就是不能容忍的了,所以,即使现在中国正在向德国靠拢。但是只要两国之间没有饰结正式的军事同盟条约,那么,中英关系还是值得挽救的。

这不仅是英国政府的立场,同时也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先生的立场,考虑到拉拢中国的必要性,朱尔典甚至在给国内的密电中建议英国政府应该立即提升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将“公使”变为“大使”以这种惠而不费的办法取得中国人的好感,虽然这个建议没有被英国政府接受,不过英国政府显然也认为应该加大对中国的关注力度,所以。此次朱尔典来到火车站,他是给总统先生带过来一个好消息的,他相信,总统先生一定会改变对英国的看法。

随着那列装甲列车的进站,军乐队开始演奏铿锵的军乐,而礼炮也响了起来,原本坐在候车室里的达官显贵纷纷整理仪表,走上了站台,翘首以待总统专列的进站。

与此同时,收到地面信号的六架战斗机也适时的由盘旋状态转入航“行状态,以“人”字队形由西往东在火车站上空来了一个低空通场,并在通过火车站的时候拉出了六道颜色各异的彩色烟雾,站在地面望去。颇为壮观,再与那军乐一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