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远东狂人 >

第144章

1908远东狂人-第144章

小说: 1908远东狂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叙永等府厅每个月需要筹措两万圆的军费供养这些地头蛇的部队,考虑到这些地方的商业情况,整体上看这个军费数目并不算高,但是如果只看嘉定的那三个联防县的话,这军费负担就有些让人不痛快了。

“总司令,威远盐业凋敝多年,商人疲困,单靠一县财力供养一千人的保安团,似有些吃力。总司令能否再从省库协济些军费?”一个从威远赶来参加盐政善后会议的商人硬着头皮说道。

“一千人的营头你就嫌多?那些衙门里的公差每年吞没的公帑就够养几百个兵了。”威远保安团长杨绍南听了这话,顿时急了,拍着桌子就站了起来。

“杨团长少安毋躁。威远的商业比不上富顺,这确是事实,而且军饷只是保安团的经费用途之一,这营房的修建、军械的补给,哪一样都离不开银子,所以啊,你那一千人的保安团每个月所需军费可不是两千大洋就拿得下来的。”

赵北摆了摆手,示意杨绍南坐回去,又看了那商人一眼,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位先生能为本地百姓士民考虑,实在是难得,你做民意代表倒是挺合适。”

那商人本被杨南吓得战战兢兢,但是总司令的这几句话立刻使他胆气一壮,“民意代表”,那就是议员、自治委员一类人物,这是受法律特别保护的,有司法豁免权,就连杨绍南也不能随便抓他。

想到这里,这位商人急切想知道总司令下一句话是不是举荐他做议员让他失望的是,总司令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又转回了军费话题。

“由于盐税省政府统一征收,这个收入不会直接落到川南各县,考虑到这一点,省政府可以考虑为三县保安团协饷,不过这个协饷也只能从盐税里调剂。为了方便管理盐政,嘉定、叙州这两府交界处的所有盛产井盐的县将从各府分离出来,合并到一块儿,建立一个‘直辖市’市名军政府也想好了,在自流井、贡井中各挑出一字,合在一起,就叫做‘自贡市’,这个市不同于其它地方政府,这个市的一切军政事务由省政府直接监督。”

“直辖?”

众均感惊讶,总司令几句话便将这川南的行政区划给改了,似乎有些轻率,那帮地头蛇也还罢了多诧异片刻,但周道刚和李桐垓却颇觉不妥。

周道刚问道:“废府改市倒没什么。只是直辖市地建立有些突兀。不知中枢是否会同意?”

“这个你们不必担心。我自向袁大总统详细禀明。现在中日之间关于‘蕲州惨案’地交涉尚未结束。川汉路款亏空案也才刚刚揭开黑幕。现在大总统日理万机。未必有闲心关注这些地方政务。再说了现在本司令是袁大总统任命地‘西南六省盐政督办’。管理跟盐沾边地事情名正言顺。四川地盐政关系川民福~政不整顿是不行地。要想整顿好。就必须统一政令。”

说到这里。赵北扫了眼在座众人。

袁世凯就算是不答应又能怎样?山高皇帝远。现在赵北就是四川王世凯鞭长莫及。最多发文告制止是制止得了么?敢制止么?经过‘~州事变’、‘川汉路款亏空案’地较量。袁世凯已经领教过总司令地手段总司令下棋。可不是那么容易地。

以前赵北还曾打算收敛锋芒免过早刺激袁世凯。但是经过此次“川西都督府”地风波之后。他不得不改变策略。展示一下自己地力量和手段。让袁世凯知难而退。至于是否会因此而导致袁世凯改变战略方向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毕竟。“得寸进尺”这句话是很有现实意义地。不能让北洋集团觉得共和军好欺负。

见周道刚和李桐垓一副欲言又止地模样。赵北说道:“现在共和初立。各官员奇缺。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地市长人选。若是自贡市设立。这个市长人选恐怕非李会长莫属啊。”

“啊。岂敢,岂敢!鄙人无德无才,何以担当如此重任?请总司令收回成命。”李桐诚惶诚恐的站了起来,连连谦让。

“你不当这个市长,谁又有这个资格当?现在共和政府正在推行地方自治,川人治川方能造福四川百姓。李会长担任商会会长多年,论经验、论资力,何人有资格与你竞争?再说了,四川盐政整顿一事关系重大,非熟悉此业之人无以担当,李会长虽不是大盐商,但也经营着几口火井,未来的这座城市就是四川的盐业中心,你做市长再合适不过。”

赵北半真半假的拉拢了一番。虽然他现在正

县乡自治,但对于市级主官的委任办法却还在犹豫v上级任命还是由地方士民推举,暂时还没有定下来,虽然各有各的好处,但赵北心里其实还是倾向于上级任命的,准确的讲,就是由他任命。

被总司令的**汤一灌,李桐垓有些飘飘然起来,讷讷半天,竟无一言,直到周道刚向他道贺,他才回过神来,又是一番谦让。

“至于周先生嘛,听说你曾在成都陆军小学任过教?当年还曾赴日本留学军事?”

赵北将目光转向周道刚,此人投奔总司令的意图还是比较清楚的,这一点值得关注。

周道刚急忙站起,点头说道:“在下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与贵军副参谋长蒋百里是同窗,与闽军总司令许崇智也是同窗。至于陆军小学,只教过几天课,赵尔巽解散新军之后,陆军小学也解散了。”

赵北点了点头,道:“如今成都光复,那些以前上过陆小的学生召回了一部分另组建了座军校,现在正缺教员,若是周先生有兴趣,不妨去做个校长,为共和中华培养合格军官。”

周道刚愣了愣,有些为难道:“实不相瞒,周某教书有些滥竽充数,还是更适合带兵,便是做不了团长,做个团副也成啊。”

赵北笑着道:“做团长?那就太屈才了。咱们不如两年为期做个约定两年之后,只要你为共和军培养出两千名合格的基层军官,我就调你去部队,别说是团长,就是师长也未必不能做。怎么样,考虑考虑吧。”

四川:军小学始设于去年,说是小学,其实入学的学生都是十五至十八岁的青少年,赵尔巽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四川新军培养基层青年军官料“戊申革命”爆发,四川新军被遣散,这四川陆军小学自然失去用武之地,也跟着解散,共和军光复成都后决定接手办下去,只是师资力量不足,不得不四处搜刮教员。除了陆军小学之外,还有四川目队和陆军速成学堂,举办时间比陆军小学更早,也都一同被共和军接收川陆军小学合并,组建为成都陆军军官学校址就在成都凤凰山脚下,至于将来是否与湖北军校合并,还要看形势发展再说。

其周道刚并不是最合适的校长人选,陈宦、徐孝刚都曾在这几所军校担任过督办、总办之职,只不过宦早已跟随锡良去了云南,现在又跑到北方投靠了袁世凯而徐孝刚在成都战役中被炮弹炸伤,暂时不能担任公职所以目前来说,最有资格担任凤凰山军校的人选只剩下周道刚和钟颖钟颖是旗人,川南清军主将,这个人虽然投降了,但是作为旗人,他很难为学员接受,也不可能取得总司令的信任,如此一来,周道刚便捡了便宜,其实此人未必有多大才学,关键是利用他的威望和资历收拢人心,将那些打算去投奔袁世凯的墙头草留下来。

总司令身边多一个帮手,袁世凯那边少一个帮手,这个算术很简单。

“如此,愿为总司令效犬马劳。”周道刚犹豫片刻,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

“很好,以你的资历,做个少将也不为过,要知道,现在共和军的师长也仅仅只是准将,全军之中,少将军衔的也只有那么几个。周少将,过两天我就给你授衔,之后你就走马上任。本来我是打算亲自担任军校的校长的,但考虑到我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所以这个校长之职只能委托给你,我在成都军校只做个名誉校长,至于武汉的军校,将来也要交给蒋百里的,我也只做个名誉校长。”

赵北在心里叹了口气,一个人精力有限,确实无法兼任太多职务,再说他只懂一些战略,战术一知半解,而且经常要“御驾亲征”,担任军校校长纯粹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容易让部下情绪低落,所以,与其霸着位子,倒不如让贤,一则可以稳定部下的情绪,二则可以挤出更多时间去做更紧迫的事情,至于军校么,经常去走走看看就行了,拉拢人心没有必要天天呆在军校里,何况,好歹还挂着“名誉校长”的头衔,军校毕业的学员也仍是“总司令门生”。

总司令拉拢周道刚的时候,杨绍南、王子骧、周鸿勋等人也在仔细琢磨这川南地盘的划分,在他们看来,目前的这个方案不能说是令人非常满意,但至少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算是折中的办法,尤其是那“协饷”一事,田振邦在三府一厅自收自支,或许不会在意这点协饷,但杨绍南、王子骧、周鸿勋三人却是很感激,因为这表明,在总司令心目中,他们取得了与田振邦同样的地位。

所以,总司令这棵大树一定要紧紧的抱住。(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27章 山中无老虎

为、荣县、威远三县联防,川南三府一厅统归川南镇辖,总司令的安排兼顾各方利益,众人都很满意,虽然在独立师一事上争执了一番,不过最后还是确立了军事指挥上的从属关系:和平时期,田振邦、王子骧、杨绍南、周鸿勋这四个实力派人物各干各的,互不统属,战争时期,四人的部队都归入独立师中,王、杨、周三人都担任独立师旅长,田振邦担任师长,但对三人没有直接指挥权,只能通过共和军的参谋班子协调军事行动,这个参谋班子就驻在川南镇守使府。

见总司令的军事安排已近尾声,富顺的这帮缙绅、盐商终于找到机会关心一下盐政改革的事情,于是由商会会长李桐垓挑头,将这话题往盐政上拉。

“总司令勤勉任事,实乃百姓幸事。此次盐政改革,亦可见总司令为国为民之赤诚,富顺阖城士民无不以总司令为楷模,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

现在总司令改革盐政的决心已不可动摇,以前那些心存侥幸的盐商也开始认真考虑入股盐业托拉斯的事情,不过这组建股份公司不是件容易的事,仅是那股份的分配方案就足够扯皮的,而且瞧总司令在盐政善后会议上的意思,这个盐业托拉斯一旦组建,不仅四川商人可以入股,就连外省的商人也能拿银子入股,虽然这可以为总司令带来更多军费,但四川商人却不愿别人来分润盐利。

拒绝总司令扶持四川盐业发展的好意是行不通的,现在众人的心思基本上集中在这个外省商人入股上,他们希望总司令将这个募股的范围缩小一些只允许四川商人入股,或者由四川本地商会推荐商人入股,先扶持四川商人几年,然后再将这个盐业托拉斯扩大到全国。

不过这个建议难说得出口,毕竟总司令也是好意,所以这思来想去,李桐垓决定还是先拍拍总司令的马屁后再找机会提出这个建议。

不过没等总司令接过话,只听厢房门外传来口令,一名值班参谋跟着卫兵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几张电报抄稿,径直走到总司令跟前,立正敬礼之后,将那几张电报抄稿呈了上去。

赵北接过报,仔细看了看,眉头微微一皱,将电报抄稿传给坐在身边的总参谋长蓝天蔚起身,背着手踱了几步,走到缙绅们面前。

“诸位,这个盐政改革的事情既然已经始,就不能半途而废,事关川民利益,也关系到中国的前途,这盐政的事情绝对不能马虎。本来我是打算多呆几天,亲自主持盐政善后会议的,但是现在看来,此事只能交给诸位办理了,若有什么困难接给我拍电报,我给你们一个专用电报密码本们直接跟总司令部辖下的督政处联络。”

“总司令的意思是?”

李桐愕然。扭头看了眼蓝天蔚手那几张电报抄稿得总司令之所以改变主意。恐怕就是那几封电报地缘故。

赵北道:“成都拍来急报我回去坐镇。最近市面不太平。人心有些不稳。我要赶回去安定人心。明日就上船启程。至于盐政事务。就交给诸位了。本来。盐政善后会议结束之后。我是想再组织一个四川桐油、猪鬃托拉斯地。垄断这两样特产地价格和出口。但是现在看来。只能等到以后再说了。四川是天府之国。遍地都是宝。只可惜。满清朝廷看不到这一点。就算是看到了。它也不可能利用这些资源。四川地开发。还是得依靠有远见地革命者。



赵北走到窗边。推窗户。却见夜空中黑沉沉一片。连星星都看不见几颗。

他转回身。冲着在座众人拱了拱手。说道:“蒙诸位款待。赵某很是荣幸。今日与诸位缙绅老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相会。赵某俗务缠身。确实没有多少机会到处走动。诸位以后若是有空。不妨到武汉去逛逛。我给诸位每人留一张特殊名片。拿着这张名片。诸位可以直接跟我见面。到时候我做东。请诸位品尝一下武汉地特色小吃。”

众人急忙起身答礼。又是一番客套。虽然未必人人都有心思去武汉品尝什么小吃。可是总司令地这张特殊名片却是谁也不愿放弃地。这总司令若是以后得了天下。这些名片可就是那传说中地“丹书铁券”了。纵然不能免死。至少可以直接跟总司令说上话。

当下众人打定心思,这名片拿回去,就叫人装在锦盒里,藏进地窖,免得将来与总司令失去联络。

卫队长田劲夫拿出一只小铜盒,取了些名片,先在背后写上接受人的姓名,然后再登记,一丝不芶,走到田振邦跟前时,小声说道:“田镇守使,看来咱们拜把子的事情只能另选个时间了。”

田振邦忙说道:“这个好办,我马上叫人布置,今晚你们总不会上船吧?咱们也不讲究那么多了,搓土为香,向天盟誓,换了黄帖之后,咱们就是兄弟伙了!”

趁着田姓兄弟伙说悄悄话的工夫,赵北已带着蓝天蔚、傅华封、周道刚离开了厢房,卫队集合的口令也同时响了起来。

众人随船带过来了不少战马,此次赴宴都是骑马,趁着卫兵们去牵马的工夫,赵北与送行的众人一一握手道别,众人自然也少不了送些孝敬,总司令也都照单全收,只是将这些银票、支票全都变成了“革命经费”,说好了,将来革命成功,少不了要给众人发些勋章,算是对他们资助革命事业的报答。

一众缙绅一直将总司令送出半里多地,这才折返。

前导骑兵在前头警戒,其他人远远跟在后头,与赵北、蓝天蔚等军事主官刻意拉开一段距离以便他们讨论机密事务。

“杨度他们走得倒是挺快。”蓝天蔚苦笑。

赵北冷哼道:“这位四川宣慰使还真把自己当成钦差了,一到成都就遍邀社会名流,召集成都议员开会,难道他想高升一步,做四川都督不成?”

“或许是奉了总统府的命令。”蓝天蔚揣测道。

田劲夫没看过电报,有些奇怪,于是问道:“杨度他们这么快就到成都了?前几天的电报上他们不是说打算走陆路么?走陆路可没这么快。”

“怎么不快?现在川南清军已降道基本上畅通了,除了一些强盗、水匪之外,这一路之上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杨度这个人啊识是有一些的,胆量也有一些,现在放弃陆路,直接走水路,他这心思可是叫人得琢磨琢磨了。”

“这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司令这是欺负你不在成都啊。干脆,咱们黑了他。耽误了盐政改革,那就是死罪!”田劲夫提起

用另一只手做了个手势,那意思是干掉杨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