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谋曹篡魏 >

第49章

谋曹篡魏-第49章

小说: 谋曹篡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刚说完,脸上竟流露出深情的眼神,叹道:“小遥有个那么聪明的哥哥,朕也想要一个,丁先生肯定能比小遥的哥哥更厉害的。”

周扬其实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态,自己小时候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强悍的哥哥,所以被人欺负的时候,只能靠自己和对方打架。

打输倒也罢了,打赢的话,人家就会去找哥哥来帮忙,结果被打得更惨。

小皇帝虽然不需要跟人打架,可是小孩子的攀比心态却很强烈。

周扬亲切地笑道:“那好吧!只准私底下才可以哦!”

小皇帝高兴得合不拢嘴,又道:“等以后见到小遥的哥哥,朕要朕的哥哥和他比比看,到底谁更聪明一点。”

周扬暗忖一个小孩子能有多厉害,忍不住问道:“陛下能否告诉我那小遥的哥哥,究竟有多聪明呢?”

小皇帝面露沉思,道:“哥哥千万不可小觑他,小遥生在一个历史悠远的家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

周扬隐隐觉得小遥的哥哥,恐怕会是个极不一般的人物,便耐心地认真听着。

“到了周朝,又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小皇帝以为他听得津津有味,继续说道,“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所以便以司马为其姓氏。”

“什么?”周扬浑身一震。

小皇帝被他夸张的反应吓了一跳,不禁问道:“哥哥没事吧!”

周扬隐隐猜到,这小遥的哥哥是谁了,若是按年龄推算的话,那这个聪明的哥哥,极有可能就是他一直想要找出来,并将其提前干掉的司马懿。

不过事情还未确定之前,他还是很冷静地说道:“没……没什么,陛下请继续说。”

小皇帝又道:“直到赵将司马昂与诸侯伐秦,后被项羽封为河内殷王,都朝歌;至高祖以其地为郡,自昂八世子孙遂以为家;安帝时征西将军司马钧,至子豫章太守司马量,量生颍川太守司马俊;直到如今的京兆尹司马防,便是小遥的父亲。”

周扬听得一个头涨得两倍大,没想到这司马家族的历史如此深远,曹家与其相比,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最后小皇帝终于说了小遥的哥哥,果然就是那司马懿。

真是踏破铁鞋无妥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来想要找到司马懿居然如此容易,周扬暗恨自己来到这时代之前,所读的历史太少。

但他一想到司马家族世代为官,若真想除掉司马懿的话,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过倒可以等这小皇帝到了洛阳之后,借他的名义找来小遥,到时候也一并把司马懿召来,然后让彭义源在半途中将他干掉。

如此一来就能神不知鬼不觉,除掉曹魏一统天下的最大阻碍了。

“哥哥,为何你的眼神会变得这么可怕?”小皇帝露出惊诧的目光,抬头问道。

周扬心里虽然有些狠心,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为了让天下早日归一,就必须接受所有残酷的现实。

这几日话越来越少,反正他知道自己早晚要把这小皇帝,推向曹操的魔爪,既要如此,就别与他建立太多感情,以免日后更加愧疚。

小皇帝还以为周扬心系逃离长安的事,也没有打扰,经常独自在林中散步。

有时候太无聊了,就会跑回木屋边找他,但几乎每次都看到他坐在树下,独自想得出神。

以小皇帝的机灵,渐渐的便察觉到了异样,走过来对他说道:“哥哥是不是开始讨厌朕了?就像小遥的哥哥一样,要把小遥带走了。”

周扬心里一下子就软化下来,强笑道:“如果有一天,陛下发现自己将永远失去自由的话,会不会怪我?”

小皇帝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愣了一下,道:“要是那样的话,哥哥一定会再次背着朕逃跑的。”

周扬站起来走到一边,背对着他,不知道该跟他说什么好。

这时候,不远处有人急匆匆地跑来,正是当日被派到长安城的那名董承部下。

周扬知道他带来了城里的消息,立刻将他带入屋内。

“卑职特来向丁先生急报……”那人喘着大气,却仍坚持要把话说完,“长安城……发生了巨变。”

“继续说。”周扬猜想,定是吕布提前向董卓下手了。

“国丈大人与董后等皇亲国戚,全被董卓一并给抓了起来。”

“什么?”小皇帝骇然失色。

周扬也听得瞠目结舌,一直来他都认为,只要把汉献帝回洛阳,所有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了。可他却忘记董卓的为人,一个连皇帝都敢废立的西凉莽夫,又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呢?

小皇帝长叹一声,略带颤抖的语气道:“咱们……回长安去吧!”

回去?

为了带他逃离长安,周扬差点连命都丢了,就这样乖乖的回去吗?可以不顾其他人的性命,以强硬的手段将小皇帝押到洛阳吗?

天哪!我怎么会有这种念头。

周扬吐了口闷气,赶走脑子里所有的邪恶想法,道:“在下誓当保护陛下与国丈的安危,绝不让董卓伤及无辜。”

小皇帝露出了许久不见的微笑,好像他的哥哥又回来了一样。

然而这一次回到长安,必然要面对更多恶劣的情况。

首先他这假“丁一”从此就要变成令人猜忌的身份;经过这次打草惊蛇之后,小皇帝必定会被更加严密地看守起来,想再逃离长安将难如登天,除非曹操带着军队强行打下长安。

周扬忽然有些无助的感觉,倘若曹操在这里的话,他会怎么做呢?又或者有苏辰、耿龙他们帮忙的话,事情就不会如此悲观了。

最后也只能无奈地接受事实,带着小皇帝恋恋不舍地下了山。

傍晚,他们才慢吞吞回到了城内。

守兵一眼便认了出来,立即着人将他们“保护”起来,送到了董卓府内,原本打算把周扬与小皇帝分开,却被他森冷的目光瞪得缩了回去。

两人来到内厅,董卓安然无恙地坐在里面,一见到汉献帝也不施礼,懒散地站了起来,笑道:“陛下无故失踪,实在令臣下们忧心如焚啊!”

汉献帝冷笑道:“董太师乃是朝廷栋梁,万不可为这些小事忧出病来才好。”

董卓脸色一变,目光冷然扫向周扬,厉声喝道:“大胆奴才,见到本太师竟不下跪。”

周扬知道对方是在找自己出气,同时也是在给这小皇帝一个下马威,若他一个回答令这暴臣不满意的话,动撤便是被当场拉出去剁了,谁都保不住。

但他又岂能退缩,冷静地答道:“陛下好端端地暂住于郭将军府上,居然会无故失踪,在下也只是想为朝廷出一分力,才把陛下护送回城罢了,董太师若要责怪的话,似乎应该找郭将军才对。”

汉献帝的确是在郭府被人带走,二十多名精锐骑兵的追击,最后却只一人回来,而且还是人家故意放行。

董卓眼中闪过一丝杀机,却对他这番话无可奈何,干笑了几声,道:“既然陛下安然回来了,臣下们自然高兴,修建皇城之事也可以继续了,否则宫殿建成之后,殿上的龙椅宝座却没有人坐,岂不奇怪?”

周扬心中一懔,这暴臣不但完全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还隐隐透露着篡逆之心。

此时小皇帝不仅没有半点不愉快的样子,反而欣然答道:“一切听由太师安排。”

第一部:效忠曹公第八十五章:为民除害

清晨,汉献帝换上了黑红配搭的绸袍,头戴帝灌,长发轻拢。

在董卓的引领下,缓缓登上了皇城内临时搭建的石台,然后面向着整个长安最宽广的中央大街。

台前边整齐地站了十几排士兵,外围都是一脸好奇的百姓们,周扬就在台下文武百官群中,却看不到董承等人,显然是被董卓软禁在某个地方。

难怪汉献帝明知这一切是董卓集资手段,昨日却一口答应。

周扬暗笑自己,竟反不如这小孩子想得周到。

前段时日他还口口声声地叫自己哥哥,如今却一身君王气派,完全不会因为被无数目光凝聚着,而有丝毫怯场。

当汉献帝身后的一排官员站定之后,董卓才开始让身旁的李儒替他发话。

周扬惊奇地发现,原来官方发言竟可以古今不变,说来说去仍是大同小异的一套模板,听得他差点站着睡着。

言毕,台下的文武百官响起一阵掌声。

紧接着李儒、李肃领着一批文官,开始一个个登记募捐名单,吕布指挥着部下负责维护现场治安。

周扬猛然发现,王允与吕布之间正在交换着眼色,暗忖莫非他们打算在这种场合公开动手,果真如此的话,整个长安城不用李郭带兵回来,立刻就会陷入一片恐惶。

王允这老家伙,应该不至于这么愚蠢才对。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周扬还是将目光锁定在吕布的一举一动,同时在人群中悄悄移动,却不经意地碰到了一名士兵,正与其他士兵们横戟拦住差点挤进来的百姓们。

他一眼就认出了这士兵,正是当日在郭府脱得精光的文龙,便上前打了声招呼。

文龙虽然忙不过来,但是当他认出了周扬手中的虎啸铁枪时,马上把手头的事情交给其他士兵,才走到一旁恭敬道:“没想到恩公还记得我。”

周扬奇道:“恩公?”

文龙低声道:“不杀之恩,是为大恩,而且那天其他人都死了,唯独我活了下来,上头为表彰我保护仓库有功,便将我晋升为了伍长。”

周扬心中恍然,聊了几句,继续将目光移回了石台旁边的吕布。

此时,台下一堆百姓开始拼命冲挤。

这让周扬感到很奇怪,像这种表面上说是捐赠,暗地里却是强抢豪夺的行为,为何百姓们仍如此涌跃参加。

不过他很快就看明白了,这些人脸上都带着愤怒的表情。

尤其是冲在最前面的一名少年,看起来略高偏瘦的样子,却声如洪钟地大喊大叫着,搞得其他人也被带起了激动的情绪。

“此人名叫李毓,”站在一旁的文龙解释道,“经常在洛阳大街小巷散播歌谣,什么‘千里草,十日卜,何青青,不得生’,结果竟被流为童谣。”

“什么?”周扬愕然道。

他很清楚这首童谣的意思,隐含着老百姓们对董卓的极度痛恨,都希望他早日死去。

只是这名叫李毓的少年胆敢这么做,却还能够活生生地站在这里摇旗呐喊。

周扬不解地问道:“那为何董卓不将这小子抓起来?”

文龙叹道:“别看他一幅散漫的样子,却没有人敢公然得罪。”

周扬忍不住追问道:“为什么?”

文龙道:“这小子就是个十足的叼民,像这次的捐赠活动,正是他煽动百姓们前来闹事的,若是公然向他下手的话,只会引起百姓们更加强烈的不满情绪。”

枪打出头鸟,周扬知道这董卓并不会理睬什么百姓情绪,只是因为现在别无退路,才会搬出汉献帝这活招牌举办捐赠活动。

倘若这些叼民们做得太过的话,恐怕董卓会恼羞成怒,旧事重演了。

文龙的声音再次传来,说道:“恩公打算如何处置此人?”

周扬愕然道:“这个问题,似乎应该问你的顶头上司才对吧!怎么问起我来了?”

文龙“哦”了一下,声音变得更小了,好像在自言自语着道:“我以为恩公会救这李毓。”

周扬更加奇怪,失笑道:“你以为当日我不杀你,真是因为对你的仁慈吗?傻小了真把我当成救世主了。况且你刚才不是说,没有人敢冒然得罪李毓吗?”

旋即又道:“不过听你小子的口气,怎么好像跟这些叼民是站一边的?莫非……”

文龙点了点头,略显激动地道:“恩公猜得没错,久居长安的人几乎都听过李毓的演讲,确实说得到我们心坑里去了。”

周扬心想这李毓,估计像他那时代的所谓“专家”,如同双刃剑一样,要是利用得好,可以用来避谣、洗脑、鼓舞士气什么的,反之则会变成现在这种状况。

看来治理一个城市确实需要很多手段,同时暗暗打定了主意,找个时机定要把这李毓给招揽过来,为我所用。

文龙又列举了一大堆关于李毓的民间传闻,更让周扬确定,这家伙就是个忽悠愚民的怪才,同时也从文龙的话意中,听出了他其实并不甘于在董卓底下办事。

“那你当时为何要加入西凉军?”周扬不禁问道。

“当时在安定的时候,几乎所有年轻都被拉去当兵了,我又怎能例外,没办法啊!”文龙叹道:“所以只好忍了,结果这一忍便是七年。”

周扬暗赞这小白脸还挺能憋,反正现在四周吵嚷声不断,根本没人听到他们之间的谈话,便又问道:“如果有一天董卓失势了,你有何打算?”

文龙道:“我堂堂七尺男儿,自然是希望能够为朝廷效命,就像当年的皇甫规将军一样,铲除天下所有的贪官污吏。”

这话从他口中讲出来,却显然有些苍白无力,没什么气势,可能是因为皮肤太折晰的原故,所以当他说到堂堂七尺男儿的时候,周扬差点笑了出来,敷衍性地鼓励他加油之后,便继续将注意力集中到台上去了。

这时候,百姓们已经冲破了第一道士兵外围,站到了台下高声呐喊。

为首的李毓更是涨红了脸,举着拳头吼道:“我们的血汗钱到底是用来盖皇城的,还是自己长腿跑到别人兜里去的,他们凭什么不让知道,凭什么?”

“当!”

台上的董卓拔起宝剑,狠狠地砍在石台边角,怒道:“就凭这个!”

周扬在不远处看得心中发凉,想必这暴臣的忍耐力已经到了极限,再也受不了,这些愚民们跟着一臭小子瞎起哄了。

只见人群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了更加激动的吼声。

日积月累的怨气,此刻才得到了宣泄。

周扬一看不妙,若是让董卓发飙起来的话,吃亏的还是这些百姓们,然而眼前的这种场面,他自问也没办法控制得住。

“卟——”一道鲜血溅到了半空,冲突到了极点终究还是爆发了。

周扬目光低垂,不忍看着李毓的人头被砍下来,可是当他听到了欢呼声的时候,才发现被人砍下脑袋的不是李毓,而是董卓。

整个皇城外围广场一片哗然,台上的文武百官,都被这突如奇来的一幕吓得不知所措。

吕布提着方天画戟傲立台上,一手扯着刚被砍下来的脑袋,血淋淋地在汉献帝面前晃动着,原本凶悍的脸庞,此时显得异常狰狞。

现场在士兵的控制下,并没有混乱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忽然间,街道上的百姓们纷纷让开了一条路,老司徒王允在董承等人的陪同下,缓缓地走向了石台前。

台上的汉献帝望着无头的董卓尸体上,竟出奇地平静。

吕布步下石台,来到王允身旁拱拳道:“末将已将奸臣首级斩下,请司徒大人过目。”

王允仰天闭目,长叹一声,热泪由两旁淌下,颤声道:“苍天有眼,吕将军总算为民除去了大害。”

言未尽,立刻跪倒在地上,又道:“臣等必全力以赴,辅助陛下重整朝纲,中兴汉室。”

几乎整个长安城的人,都在此刻一齐下跪。

由此可见,百姓们所憎恨的并非朝廷,而是掌控政权的董卓。

一段历史残剧,就这样结束了。

周扬也不知心中是喜是忧,因为只有他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目前最紧要的问题不是重整朝纲,而是城外的西凉大军,随时都有可能打着为董卓复仇的旗号,杀回长安。

不过这几天长安城里,百姓们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就像过节一般气氛热闹非常,街道上随处可见吕布杀董卓的木偶戏,完全没有半点危机感。

汉献帝和王允、董承等一干大臣们也没有找周扬,这让他心里既有点失落,又担心着城外的西凉军。

此时,街道人群中挤出了一名士兵,正是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