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谋曹篡魏 >

第39章

谋曹篡魏-第39章

小说: 谋曹篡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锤小

邹氏走到他面前,带着哀怨的眼神,道:“人家很苦哩!”

周扬暗想你有什么好苦的,张济死后,你不是更能肆无忌惮地接受其他男人了么,但表面上却假装关切地问道:“那天我们分开之后,你怎么没去陈留呢?”

原来洛阳那晚,李儒便计划借白波军之手,将张济和周扬一并在东郊除掉,因此邹氏只好继续留在洛阳,不敢往东逃去,而张济也正是死于那场混战之中。

后来董卓焚城撤离,邹氏为了避开战乱,只好随着百姓们混入长安。直到张绣被调回了长安,并在贾诩的建议下,才投在了张绣的僻护之下。贾诩也希望尽快脱离董卓,便向张绣献计,让他自告奋勇带本部兵马前往崤山。

周扬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幸亏他们并非精诚合作,否则此时徐荣他们与孙坚刘备等人,必然被困死在洛阳,直到最后城破人亡。

邹氏又道:“带人家走好吗?”

周扬闻言顿感头痛,从刚才那贾诩一脸畏缩的样子,恐怕与她有些不可告人的密秘,不禁问道:“你和贾诩是怎么认识的?”

邹氏白了他一眼,说道:“人家知道帮李儒献计害死旬儿的,就是贾诩,刚到长安便要找他算帐,知道他的处境之后,就和他做了个交易。”

“什么交易?”周扬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关心此事,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女人的闷骚,反而更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同时想到洛阳的绮柔,自从怀孕之后,马上魅力大减,不禁暗叹家花果然不及野花香,的确是恒古不变的至理。

邹氏答道:“当然是由贾诩说服李儒,让张绣带兵前往崤山,而我则负责让为张绣引荐贾诩加入,这样一来,张绣、我和贾诩,都可以顺利脱离董卓势力了。”

周扬恍然大悟,原来并没有那么多邪恶的交易,事情比他想的单纯多了。

邹氏把脸伏在他胸前,柔声问道:“这样你满意了吗?”

周扬头又大了一倍,又问:“难道你就不怕,董卓攻下洛阳吗?”

邹氏紧紧地将他搂住,淡然道:“自从旬儿死后,人家便什么也不怕了。”

周扬想她恐怕很久没尝到男人滋味了,看那张绣品行端正,自然不敢与她发生苟且之事。

况且这骚蹄子在张绣面前,又要装淑女,如今终于见到了周扬,那日愈加深的思念,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而他自问也没办法抗拒如此动人的胴体,便答应带她回洛阳去了。

第一部:效忠曹公第六十七章:小市成型

回到洛阳,周扬就感到一股暴风雨前的宁静,却也让他松了口气,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董卓还在等着张绣拿下荥阳的消息,没那么快向洛阳发动攻势。

正打算把邹氏带回府内安顿,却见到曹琳早在门口等他。

曹琳瞧了一眼邹氏,又把目光投向周扬,略带嘲讽道:“董卓大军现就驻扎在洛阳四十里外,周太守居然还有此闲情。”

周扬百口莫辩,只好叫绮柔帮邹氏安排厢房,然后才和曹琳离开太守府,打算前往兵营,一路上向她解释着邹氏的情况,却略过了与她的暖昧情节。

曹琳横了他一眼,道:“人家又不是在责怪你,只是想告诉你,而董卓军至今没有半点动静,实在太奇怪了。”

周扬心里自然清楚其中原由,就是要等大家都到齐了之后,再重新商议对敌之策。

两人刚到总帐,就看到整个帐内坐满了人。

主帅座上仍是徐荣,身旁坐着荀彧,左边依次而坐的是徐晃、乐进、李典,右边则是孙坚和刘备,两人各有贴身武将立于身后。周扬只认得关羽和张飞,经介绍后才知道,孙坚带来的两员武将,正是黄盖与祖茂,然后与曹琳各自入座。

孙坚显然对曹琳这小女子,竟也参与军事会议,感到略为不屑,不过当徐荣说起曹琳的猎鹰作用时,便不再对她小觑。

周扬把崤山张绣军队的情况,以及董卓解除了马韩的后顾之忧,等等一些详情讲完之后,才道:“所以现在我们面临的,只有董卓驻扎在四十里外的五万人马。”

诸将听完后都暗暗抹汗,若荥阳真的被张绣奇袭的话,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同时也都松了口气,幸亏张绣已经脱离了董卓势力。

只有刘备,始终都保持着天真的微笑,听完之后,说道:“也就是说和董卓这一战,是在所难免的了,对吗?”

“既然董卓军没有行动,那我们干脆主动出击,夜袭董营。”孙坚提议道。

“这确是可行,不过我还想听听,荀先生有何妙计。”徐荣道。

“妙计愧不敢当,之前的搭剑之势不成,让在下实在惭愧。”荀彧虚谦地说道。

“人算不如天算,荀先生无需自责。”周扬道,“有什么看法,就请尽管说出来吧!”

荀彧沉思了片刻,才起身道:“董卓为何没有行动,等的就是张绣奇袭荥阳,那么我们大可以将计就计,请孙将军派人通知荥阳守将,让他们作出被攻下的假象。”

孙坚信心十足道:“这个简单。”

荀彧继续说道:“而洛阳这边,可以派一批人潜入董卓后方,当董卓军拔营起兵,开始对洛阳的展开攻势时候,立刻放火烧了他们的粮草。”

徐荣道:“董卓必会留重兵压后,绝不会让我们有可乘之机的。”

荀彧却说道:“必须这么做,否则以洛阳目前的城防状况,加上孙将军的支援,就算能够守住洛阳,最终也会因损失惨重,而让其他诸侯的坐收渔人之利。”

周扬暗暗抹了把冷汗,自己一直都在想如何击退董卓,守住洛阳,却从没想过在这之后,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早在汜水的时候,他便感受到,真正反董卓的并没几个,大多数诸侯们都想保存实力。

徐晃赞同道:“我认为可行,这批潜入后方的人数,必须贵精不贵多。”

周扬心想,若是苏辰和彭义源他们在的话就好了,凭他们的身手,成功率会大很多。

此时刘备竟长身而起,朗声道:“这件事就交给我们吧!”

徐晃问道:“需要多少人手?”

只见刘备身后的黑脸张飞,早已按捺不住,拍胸道:“我与二哥就够了。”

旁边的关羽凤目低垂,似睡非睡,就像一座威严的石像般沉默不语。

所有人都还在质疑,惟有周扬清楚,这关羽和张飞皆非常人,反观那刘备,也表现得十分从容,显示出对二人无比自信。

然而徐荣却道:“此事非同小可,依我对董卓的了解,后方极有可能,是由华雄这类的一线猛将把守。”

周扬记得史书中的记载,那华雄应该是在和孙坚交战时阵亡,而演义中却写关羽温酒斩华雄。倘若董卓后方真由华雄把守,关张二人又成功纵火,那么斩华雄的人,将极有可能是关羽,莫非小说里写的才是真事?

不过转间一想,这里即没有曹操帮他温酒,华雄也没有带兵前来挑畔,所以这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应该只是小说罢了。

无论是历史还是小说都不重要了,如今那董卓的五万大军,正在城西四十里外扎营,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讨论完作战细节之后,大家各自前去备战。

周扬则私下找来了荀彧,问起了钱庄的事情。

荀彧笑道:“我正要说此事,没想到您身边竟有如此人才,又何愁大事不成。”

周扬闻言一怔,讶道:“荀先生指的是哪位?”

“不就是那卫觊吗?”荀彧道,“我刚来到洛阳的时候,就觉得奇怪,规模如此小的市场,居然能够拥有如此庞大的客流量。”

周扬暗忖那三百两银子,应该还没办法做大生意才对。

荀彧又道:“原来那卫觊正是您请来开拓市场的人才,没想到他居然凭着十几人的商队,在河东大量地订购私盐。”

周扬追问道:“他哪来这么多本钱?”

荀彧道:“后来我才发现,卫觊根本就一个铜钱也没用,纯粹是靠着买家的订金在周旋;最绝的是,洛阳以前大多住的是贵族富人,根本就吃不惯粗茶淡饭,所以盐价在这里可以卖得极高。”

周扬奇道:“可是洛阳现在的百姓们,哪来的钱买他的高价盐?”

荀彧解释道:“就是因为百姓们没钱,所以卫觊才会利用这些家穷嘴叼的人,将盐分给他们去卖,为了吃到有盐的饭菜,百姓们还不拼命的兼卖兼用,如此一来,盐价就会越来越高。”

“那岂非供不应求?”周扬又问。

“依我看,卫觊肯定是算到了这一点,老早就与河东盐商达成拢断协议。”荀彧分析道。

周扬恍然大悟,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盐,多到可以把全世界都腌成腊人,只要下个大雪,高速公路上就都会撒上大量的盐。想必那卫觊就是利用了炒盐、贩卖、谣言等各种手段,把这小小的初建市场给搞得火热。

这样的话不但能够获取庞大的利润,而且还能通过一种货品,在交易的过程中再购入其他物资,快速让洛阳市场成型。

最重要的是能够以此增加更多移民,有了钱,有了市场,人口又增加,如此环环相扣的关系,正好与荀彧之前的搭剑造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也只有像荀彧和卫觊这种人才,方能够恰到好处地撑控好尺度,否则若是订购太多,又或是炒价过高,最后只会适得其反。

然而,最让周扬担心的还是眼前的战乱,洛阳确是一块好地,就算在最穷困的时期,也能够在短短时间里,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如果就这样白白送给敌人,的确是非常可惜。

于是周扬这几天都没有回府,一直都呆在兵营里,除了与徐荣、孙坚、刘备等人探讨城防细节之外,也非常勤奋地向突骑们学习骑射。百姓们看太守如此极积,都十分甘愿地参与城防工作。

数日后,徐晃前来找周扬,说有个人想见他,便跟着去了。

两人来到残破的皇城,围城之外有一所官邸,显然是百姓们为此邸主人特别修建的。

徐晃卖了个关子,笑道:“这里以前住的是一位德高望众之人,自从董卓入京掌权,他就被削官失势了,直到董卓焚城西逃之后,就是此邸主人带着十几万百姓们,藏在了皇城地下室的。”

“他究竟是谁?”周扬道。

徐晃带着他走入邸内,又道:“前段时日,我与卫觊不是从河内运了一批精铁吗?正是为了制造兵器给士兵们,同时也打算造就一柄神兵给您。”

周扬想到很快就要和董卓打战了,到时候那可都是马背上的厮杀,确实需要一柄长矛大刀之类的重兵器,便道:“那兵器呢?”

徐晃道:“被此邸主人给扔了。”

周扬问道:“为何扔了我的兵器?”

徐晃没有回答,而是来到宅前,推门而入,恭敬地拜道:“拜见皇甫将军。”

宅门外透进来的阳光中,飞舞着无数灰尘,宅内暗处隐隐坐着一人,声音沙哑道:“都跟你说,不要再叫我将军,我已经不是什么将军了。”

周扬好奇地跨过门坎,凝神望着对方。

徐晃道:“这位便是当年与朱儁将军同率大军,镇压黄巾起义的皇甫嵩。”

周扬立刻拜道:“晚生周扬,拜见皇甫……前辈。”他本想叫将军,想起刚才皇甫嵩说的话,便改口叫前辈了。

只见那皇甫嵩缓缓走了出来,手中握着一柄暗淡生锈的铁枪,打量了几眼周扬,面露惊诧之色,道:“阿弩特?”

第一部:效忠曹公第六十八章:虎啸铁枪

宅内,皇甫嵩口中的“阿弩特”,周扬觉得耳熟,猛然想起当日在新平城塞的时候,丁原在临死之前也提过。

只是这名字,横看竖看都像个外国名,可是丁原却说周扬很像,现在皇甫嵩又这么看着他。

周扬被打量得有些不自在,忍不住问道:“这阿弩特究竟是何人?”

皇甫嵩横起手中生锈的铁枪,递了过去,道:“此枪名为虎啸,乃是当年,叔父皇甫规送给阿弩特的神兵,曾痛饮无数贪官污吏的鲜血。”

周扬接过虎啸铁枪,只感到枪杆粗糙,在手心里轻轻一滑,就会脱落层层锈皮。

况且铁枪又轻又脆的样子,用来杀敌的话,怕与对方兵器一碰就会折断。

徐晃也在旁边细细观察着虎啸铁枪,然后摇了摇头,显然看不出铁枪有何奇特之处,问道:“前辈也曾用这柄铁枪,上阵场杀敌过吗?”

皇甫嵩道:“直至今日,只有两个人真正用过此枪,一个是那个叫阿弩特的英雄,另一个则是三百多年前的名将霍去病。”

周扬不禁问道:“难道连皇甫规将军和前辈,都不曾用过?”

皇甫嵩叹道:“当年霍去病将军长途奔袭漠北,杀尽无数匈奴人,可惜霍将军病死之后,他的后人却被安上了谋反之名而灭族,虎啸铁枪便流落到我们皇甫家族。直到阿弩特的出现,虎啸铁枪才重新显露出锋芒。”

周扬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道:“这么说此枪已有几百年历史,难怪又老又旧了,前辈请放心,我会将它珍藏起来,以纪念死去的英雄人物。”

皇甫嵩咳得险些喷血,怒道:“我看周太守身骑那赤兔马,颇有当年阿弩特的身影,如今董卓大军压境,才打算将此神兵赠你,让你能够驰骋沙场,想必是我老眼昏花,看错人了。

周扬见他要抢回铁枪,连忙缩入怀中不给,道:“送人的东西,怎能要回,若这柄铁枪真那么猛,为何别人能用,前辈却不能用?”

“虎啸铁枪是有灵性的,懂得择主,只因杀气太重,所以周太守一定要甚用。”皇甫嵩道。

“兵器就是用来杀人的,不杀人自然就不用,为何还要甚用?”徐晃问道。

“我也是这么认为。”周扬附和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甫嵩转身坐回阴暗之中,不再多说,宅内重新恢复了安静,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离开府邸,两人便回到了兵营。

周扬在帐中横握着虎啸铁枪,在手上左看右看,又放在鼻前闻了闻,确实有股淡淡的血腥味,看来皇甫嵩说的话应该是真的。问题是,这么一柄生锈的铁枪,又有灵性,又能择主,为何我却感受不到呢?

徐晃问道:“周太守有带兵打过仗吗?”

周扬抓了抓短发,干笑几声,道:“好像……还没有……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事了?”

徐晃一脸认真地道:“我觉得这铁枪,既是杀过无数匈奴人和贪官污吏,饮过无数鲜血,也许是因为尘封了太久,所以应该与董卓交战的时候,您不妨带它,杀几个西凉兵试试。”

周扬讶道:“你真信那老家伙的话?”

说完把虎啸铁枪靠在椅上,心想那于吉喜欢忽悠人,这皇甫嵩说的话也这么离谱,莫非人到了老年,就都喜欢编瞎话扯蛋不成。

于是他拔出星云剑,道:“要是真让我拿这破枪上阵场的话,就会被敌人这样子——确成两截。”

“锵!”

锋利的剑刃砍在铁枪上,随着溅起的铁锈,竟撞碰出星星火花。

虎啸铁枪安然无恙,甚至没有因砍力而弹动,周扬却感到握剑的手心发麻,星云剑仍在颤抖,仿佛对这把生锈的破枪产生了恐惧。

徐晃看得瞠目结舌,奇道:“纹丝不动。”

周扬收回星云剑,重新将虎啸铁枪拿在手中端详。

那被剑砍过的地方,就像被指甲轻轻划过的一痕,藏在这层锈皮里面的,究竟是什么呢?

这时候,帐外传来士兵的通报,说彭义源回来了,周扬急忙跑了出去。

彭义源与另外三名先零佣兵,正迎面走来,笑道:“周兄弟猜我带来什么好消息了?”

周扬听到有好消息,顿觉精神爽朗,将他们迎入帐内,问道:“还是请彭大哥直接告诉我们吧!”

彭义源道:“以前羌民造反,大多是迫不得已,除了当年的皇甫规将军之外,其他汉将几乎都采用了武力镇压羌民,董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