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谋曹篡魏 >

第179章

谋曹篡魏-第179章

小说: 谋曹篡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他最后是打算与朝廷的力量对抗,或是放弃了争霸之心,果断退隐江湖的话,都会帮他出谋划策。

一开始有点出乎周扬的预料,可是一想到这只是自己从历书中认识的司马懿,故而才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却和自己身边这个被软禁二十多年,还有精神分裂病人不可相提并论。

况且自己亦处于这种形势受迫之下,就算真的心生谋夺政权之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司马懿显然没有周扬的这种感觉,甚至还亲眼看着他处于如此挣扎的心态,更是不愿意入朝去趟这浑水了。

“比武开始。”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到齐之后,一名武官高声宣布。

只见擂台上登上两名剑士,互相施礼之后,立刻向对方展来了猛烈的攻势。

然而周扬无心观赏战局,而是将注意力放在曹睿身边的大臣们,都是一些经常在早朝中见面的老臣,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人物。

比武进行到了一半之后,已经淘态了上百名剑士。

这些在海选时战胜了对方,终于拥有了前往洛阳在皇上面前展示武艺的剑士们,他们远道而来只为击败对手之后,立刻可以成为曹睿身边的“黄龙军”了。

可惜却遇到了更强的剑士,惟有退一步以求其次,加入负责洛阳治安的巡逻队了。

而那些已稳为“黄龙军”的人则个个都一幅高手风范,丝毫不会因为这样,而有半点骄傲之态,而是追求更高的境界,难怪能够入王昶的法眼了。

“这些即将成为黄龙军的剑士素质都不错,而且剑术高超。”苏辰显然对这些后起之秀有极高的评价,侧过脸来低声道,“恐怕以周郎目前的修为,想要击败任何一名获胜剑士的话,亦要颇废一番周折哦”

“的确如此。”周扬承认道,“没想到今日竟可一下子冒出几百人之多,看来中原藏龙卧虎之辈,确是令人难以计算。”

“这些剑术高手将来都有可能成为哥哥的敌人。”司马懿道,“哥哥以后要更加小心了。”

话音刚落,只见一名年轻儒雅的剑士才刚刚登上擂台,立刻引起台下许多少女们的欢呼声,也引来了曹睿和身边大臣们的交头接耳。

年轻剑士面对的是来自河北的大汉,对方年约三十出头,正值壮年之时,可是卷起露出的结实手臂,以及他坦胸现出的数道疤痕,显然已是个身经百战的老练剑士了。

据闻河北一带多出猛将,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张郃、高览、淳于琼等皆世之名将,还有甚至被神话得几乎天下无敌的关羽、赵云等人。

加上这几年魏国常与鲜卑作战,河北武人辈出亦是不足为奇。

然而这年轻剑士却丝毫没有半点畏惧,并不是因为轻敌,而是从容不迫地往台上一站,表现出一名剑士罕见的冷静。

周扬的目光不禁从曹睿和身边大臣们那边收回,问道:“此人究竟是谁,为何连朝廷中的大臣们与对他如此重视?”

曹琳答道:“正是大司空陈群之子陈泰,此人因父而贵,早被皇上授予兵权领军,可是他却以自身欠缺磨练为由而婉言拒绝,本打算从一名小兵做起,又怕受到队长、校尉等武官的眷顾而离开洛阳,四处为当地百姓除贼驱盗,没想到这次比武终于又回到了洛阳。”

周扬当初也从情报团得知,曹睿正打算将已去世的徐晃、乐进等猛将的兵权,逐渐分配到王昶、陈泰这些后起之秀的手中。

如果陈泰没有拒绝的话,此时应该也是与王昶同级数的将军了,不禁对他刮目相看,只不知道这些年来磨练至何种程度了。

“锵——”

随着一道划破空气的兵器交碰声,周扬的思绪被再次拉回了擂台上。

只见那名老练的河北剑士不断向陈泰展开猛攻,无论是力量、速度或是角度都把握到无懈可击的程度,绝不因对手的年轻而有丝毫怠慢。

陈泰则被杀得节节后退,除了闪避与抵挡之外,完全没有任何出手的机会。

台下的少女们看得屏住了呼吸,都为这年轻儒雅的剑士拉紧了神经,就好像是情人正遭遇危险,只恨自己不能冲上擂台帮他挡剑了。

可是周扬凭着超越常人的眼力,非常清楚地看到陈泰那自信十足的眼神,不禁喃喃自语道:“这小子究竟打算干什么?”

与此同时,河北剑士忽然转变路线,并非因为后劲不济,而是因为像他这样作战经验丰富的老练剑士,亦看出了对方并不会这么容易被攻破防线,怀疑是要消耗自己的体力。

故而开始转快为缓,准备与他打一场比较体力和耐力的持久战。

陈泰露出赞欣的目光,嘴角挂起一丝笑意,也不再继续只守不攻。

当他开始主动飞剑而去的时候,立刻引起来少女们激情的尖叫,好像胜利已经确定不改似的。

两人连续互攻互守了数十剑,彼此间都不露半点破绽。

同时亦在攻势之中隐含着各种防守,死死封住了对手任何突发奇招的可能性。

“不打了。”河北剑士忽然停了下来,无奈地叹了口气道,“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剑术竟到了如此境界,枉我谢尽自以为在沙场上经历了十多年,必能顺利加入黄龙军,原来仍是井底之蛙,干脆回到河北边境继续磨练罢了。”

“谢兄虚谦了,这一场比武你我只能是不分胜负。”陈泰道。

“你就不必再为我留下台阶了。”这名叫谢尽的河北剑士拿得起放得下,令人心生好感,对于胜负坦然面对道,“如果阁下对我动真格的话,恐怕十个谢尽也不是你的对手吧”

坐在席间的周扬对于谢尽高超的眼力暗暗佩服,要不是遇上陈泰这种内敛而可怕的对手,凭他的剑术和作战经验,加入黄龙军完全没有问题。

甚至比起刚才那些得胜的剑士,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就在武官宣布胜败结果的时候,陈泰却再一次叫住了刚要离去的谢尽,并转向负责此次比武的王昶方向,朗声叫道:“此战胜败未分,在下恳请王将军能够破例留下这位河北剑士。”

只见王昶与身边的侍卫悄声说了几句之后,才由侍卫代为传话,回应道:“谢尽已经认输,胜负已定,根据比武规定,他可以转为加入负责洛阳治安的巡逻队。”

陈泰却道:“比武活动乃是为皇上召揽高手加入黄龙军,人是活的,规定却是死的,如果连谢兄这样的剑士都落选的话,试问能够留下来的又有几人呢?”

直到此刻,周扬才知道陈泰的真正用意。

这家伙不仅剑术和识人眼力高明,而且还是个有谋略与德行之人。

看来这次的比武活动,洛阳不仅会增加一支实力足与虎豹骑一较长短的黄龙军,而且令曹睿收获最大的是得到陈泰这种智勇双全的人物。。。。



第三部:谋朝篡位第七十五章:北境军情

第七十五章:北境军情

经过陈泰令人信服的理由和再三恳求,终于让曹睿亲自向王昶作出明示,同意了把谢尽也留了下来。

比武仍在继续进行,虽然仍是高手如云,但是在周扬眼中,却没有一人及得上陈泰与谢尽。

直到活动结束,最后留下来的剑士仅有三百四十九名,黄龙军由此刻起正式建立。

其中表现最为出色的陈泰被晋升为黄龙军队长,成为王昶的得力副将。

周扬等人回到丞相府之后,一连数月都没有任何动静。

只有一如往常的早朝,却也像是例行公事而已,并没有交负什么重要的任务。

作为对一国之相,同时又是长辈的尊敬,每当有些不痛不痒的议论之时,曹睿也只是象征式地对他询问几句,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而司马懿对此感到十分不满,经常有意无意地暗示周扬不要再犹豫,并且总是分析朝局,希望他能够意识到,时间与权利正在悄悄地流失。

“如今吴、蜀两国正蠢蠢欲动,随时都可能同时举兵来犯。”周扬仍在为自己找理由道,“也许皇上只是希望我继续养精蓄锐……”

“到了这种时候,哥哥若还是执迷不悟的话,就只有等待着任何宰割的分了。”司马懿少见地发起了脾气,可是一看到周扬竟有如此软弱的一面,自己亦被感染到情绪,马上又放软了语气道,“至少,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吧比如汉鼎钱庄的金库,这个最重要的地方仍由楚昭、张希闲和莱特先生加派的一批好手把守,而皇上派来的刘放与孙资他们仗着自己是朝廷大臣,一直对金库虎视耽耽。”

“但他们毕竟什么也没做。”周扬道。

“等做了的时候,就为时已晚了。”司马懿急道,“若不是王肃仍手握着整个汉鼎钱庄大权,刘放和孙资岂会将楚昭、张希闲他们放在眼里,如果皇上也像对付贾逵那样,一抓住王肃的把柄,事情将再无回旋余地了。”

正当周扬还在犹豫之时,府外传来了皇上召见的急报,这无疑令他精神一振。

但司马懿却叹了口气,再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周扬连忙赶去宫殿,大殿之上聚集了文武百官,曹睿则忧心仲仲地坐于中央的龙椅上。

原来是镇守边界的武将带来了鲜卑忽然再次入侵的消息,而夏侯霸则自告奋勇,愿领军一万前去御敌。

曹真却道:“仲权不要鲁莽,鲜卑早在先帝在位之时,就已经安抚妥当了,如今突然来袭,情况应该没那么简单。”

夏侯霸朗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没什么比这更直接的退敌方法了。”

曹真道:“当年西羌联军何其壮大,可是周丞相却将重点投放在抵御蜀军诸葛亮的偷袭,直退蜀军之后,西羌联军也不战自溃,再乘势将其中真正的作乱者治元多剿灭即可,并不一定非要将整支叛军全部消灭,这样一来极有可能适得其反,引起更多的骚动。”

曹睿闻言点了点头,问道:“子丹的意思是认为这次鲜卑来侵,极有可能又是诸葛亮的阴谋对吗?”

曹真道:“微臣不敢肯定,但至少最受益的自然是蜀军,他们极有可能借着我们平乱之时,再次起兵进攻,而吴国也会配合他们的又一次行动,到时候我们将会面临着四面受敌的处境,无论敌人是否能够攻破国家边界,都会对整个国家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夏侯霸仍是坚持自己的意见,继续反驳道:“若是放任着鲜卑侵犯边境而不管的话,对国家损失和影响岂不是更大?所以微臣请求皇上给予一万精兵,一个月之内必将鲜卑军打个措手不及。”

曹睿虽然并没有否定夏侯霸的要求,可是从他的略带不满的神情却可看见,这位英明年轻的皇帝显然默认了曹真的看法,但他仍是将目光移向周扬,语气虚逊地询问道:“不知道周丞相有何提议吗?”

周扬此趟前来并不知道是边境告急,也没有与司马懿商议过解决方案,所以心中没底,更没想到曹睿会忽然又重视起自己来。

这也只是曹睿给他的感觉而已,事实上周扬真的是否被重新重用,其实只是他自己不愿意去确定那个答案罢了。

如今面临着这样一道军事边防问题,周扬既使没有与司马懿进行过任何探讨,仍是迫不及待地答道:“微臣同意曹真将军的看法,鲜卑早被先帝遣军平乱,至少短期之内不可能再在边境兴风作浪,可是蜀军却不一样。这几年来蜀国看似没有动静,其实却在暗中不断地策划着各种阴谋轨计,企图再一次与吴国一同率军进攻,所以此次鲜卑之乱,极有可能又是蜀军煽动造成的,我们要是以军队强行镇压的话,只会中了诸葛亮的诡计。”

曹睿这才满意地露出微笑,道:“周丞相所言极是,可是边境遭侵也一样要去处理,只是处理方式不可过于激烈,也不能让他们轻视了我大魏国,所以需要一支能进能退的灵活军队前去抵御,同时还要加强长安的军防措施,不知道周丞相打算作何安排?”

周扬提议道:“微臣认为可派大军前往征讨,先镇其威势,问罪以叛乱者,然后再软硬兼施,尽可能不战而屈之。”

曹真听后沉思了良久,才道:“末将对周丞相的提议不敢苟同。”

不等周扬问及原由,曹睿已先开口打断道:“子丹将军有何想法,不凡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夏侯霸也道:“我也很想听听子丹将的意见。”

曹真心中似乎早有了答案,从容不迫地道:“当年先帝将北方鲜卑、河西羌军与西域统治视为三大难题,并针对着各自不同的情况而作出果断的决定,最终安抚了鲜卑,平定了西羌联军,也恢复了西域统治,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周丞相的功劳。”

周扬连忙谦虚道:“全托先帝英明神武,作为臣子也只是听从调遣罢了。”

曹真继续说道:“如今西域正在逐渐恢复通往丝稠之路,西羌联军也因为将从中作梗者击败而退散了,唯有北方鲜卑却在这种时候忽然又来侵犯,难道目的只为了略夺边境居民们的财货,或是再次与大魏为敌吗?当然不是,若非背后有人煽动,而散播各种谣言的背后非蜀既吴,可是这一次又与上次西羌联军不同,蜀军并无任何动静,吴军又刚刚新败不久,所以只有一种可能。”

夏侯霸急切地道:“是什么可能?”

曹真道:“鲜卑部落中一定混入了蜀军的细作,同时鲜卑人之中,一定有和蜀军勾结串通一气的首领级人物,而蜀军必然给了对方十分诱人的条件。”

夏侯霸不解道:“为何断定是蜀军,而不是吴军呢?”

曹真道:“当大司马曹休与吴军作战的时候,蜀军在做什么?东吴孙权自然不会无故发后,蜀军更不会坐视不理,在这种时候,蜀军一定会有所动作,所以当吴军退走之后,继之而来的就是鲜卑又来侵犯边境了。”

周扬也被他的话引起了好奇,不禁问道:“将军自己也断定这次是一次阴谋,而不是军事性的配合作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曹真胸有成竹地道:“率军讨伐带头作战的鲜卑叛军,只针对与蜀军有来往的首领。”

夏侯霸精神大振地道:“说来说去还是要打,就恳请皇上让末将负责此战吧”

曹真笑道:“真要打仗的话,一定少不了仲权你,不过这一次却并不是真要与鲜卑军在沙场上决一胜负,而只是作给对方看的而已。”

夏侯霸大感没趣,晒道:“作作样子就够了吗?”

曹真道:“根据我们安插在鲜卑的细作回报,此次作乱的两支军队,主要是以太原、雁门等并州一带的步度根和分布在幽州的代郡、上谷等地的轲比能,自武帝至先文帝时期便多次进行软硬兼施的各种策略,使分裂为各个部落的鲜卑既对中原表示亲近。如今鲜卑仍未统一,又刚刚接受了我大魏国的安抚,又开始按奈不住了。其原因只有一种——那就是蜀军承诺愿意支持其中一人成为继檀石槐之后的又一个鲜卑王。”

曹睿露出回忆的神态,感叹道:“四百多年以前,楚怀王示意高祖刘邦与项羽,先入咸阳者封关中王,如今蜀国能以汉之名称帝,亦可以汉帝之名对步度根与轲比能给予名份与实质性的支持,让他们争先恐后侵犯魏境,并承诺其中一名首领能够成为又一个鲜卑王。”

曹真立刻拱手道:“皇上天资聪慧,一点即破,因为我们确实在步度根部落的高层安插了极其重要的细作,根据他的可靠消息,步度根的确打算成为第二个鲜卑王,由此可见轲比能的目的也应该是一样的了。”

曹睿接着说道:“所以子丹将军的意思是希望我方率军讨伐这两股鲜卑军,然后再派人暗中将其首领刺杀,使鲜卑军继续处于分裂状态。”

曹真道:“既便是以我大魏如今的国力,若是北方再出一个像檀石槐这鲜卑王的话,那仍将是一次极其令人头痛的强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