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谋曹篡魏 >

第110章

谋曹篡魏-第110章

小说: 谋曹篡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悔吗?”周扬笑着说道。

“有点……”文龙老老实实地答道,“但以后就不会了,周太守与其他统治者不一样,他替别人着想更多过自己哩!”

这些话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更显得周扬义薄云天。

加上之前他救了洛阳十几万百姓的事迹,后来又帮张燕他们干掉了张牛角,这些黑山军早就对他十分信服了,只缺张燕一个决定而已。

如今张燕仍在犹豫不决,郭大贤却抢先道:“那就答应了吧!周太守又不是逼咱们去打战,以后大家想从军就从军,想当个普通人就当个普通人,没什么不好的,如今天下除了襄阳最少战乱,哪里没有打仗?难道真要带着我们弟兄们跑去投奔那个刘表吗?”

神兵白绕则补充道:“由此到襄阳不但跑途遥远,而且刘表又是个懦弱之人,单是看孙策席卷江东,他就畏首畏尾,吓得不敢支援宛城的张绣了,就算我们去投奔他,迟早也是被别人吞食的下场。”

郭大贤道:“白绕兄弟说得没错,咱们以后就追随周太守了。”

另一名神兵罗市说道:“于氐根和李大目会去找周太守报仇,早晚也会来找咱们算帐的,不如大家都在一起,相互照顾,反而更加安全。”

郭大贤又道:“至于那杨凤手上的二千多黑山弟子,就更不成问题了,将来若是相遇,咱们就试试把他们也拉笼过来,要不然就打场硬战也不怕,我就不信凭他杨凤二千多人能杀入洛阳不成。”

其他人也都开始呼应起来,大家都十分支持投奔洛阳。

甚至有人说连当今皇上都支持曹公,周扬和白波军也支持曹公,再加上曹操不计较出身的礼贤下士,更让大家充满了信心。

“对,咱们今后就以周太守马首是瞻了。”

“不管怎么说,飞燕兄弟都是大家的主帅。”周扬倒是没有那么着急,因为据历史记载,张燕最后确是投在了曹操帐下,于是也不缓不慢地道,“我们还是尊重飞燕兄弟的意见吧!”

“从现在开始,我们再没有主帅,只有周太守!”张燕毅然道。

第二部:南征北战第八十章:借贷抵押

当周扬回到洛阳的时候,徐晃、乐进与李典等武将,也各自统率着军队回来了。

根据情报团叶玄收到的消息,夏侯渊已经开始对长安发起了猛烈的攻势,不到三天,李傕就已经快撑不住了。

“李傕虽然孤立无援,但还不至于那么脆吧!”周扬不禁问道。

“那是当然。”叶玄仍是一幅面无表情的样子,平静地道,“只是夏侯渊将军依照了荀彧先生的策略,军队才刚刚扎营,就向长安发出了通告。”

“劝降吗?”周扬猜道。

“没错,但目的并不是真的劝降,因为李傕自认为凭着他手上的西凉骑兵,仍能与夏侯将军一战。”叶玄道,“至少保住长安是没有问题的。”

“看来这三天的猛攻,只为了动摇长安的人心。”周扬道。

“刘晔设计的攻城器械确实厉害,但长安城墙高城阔,这些器械的厉害之处,主要是能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叶玄道。

“长安百姓和士兵们听到攻城的声音,加上彭大哥潜入城中造遥,以及徐荣将军的后援支持,夏侯将军便少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安心心地打仗。”周扬满意地道,“那么长安城内自然就人心惶惶,看来不出半月就会投降了。”

叶玄说完了长安的军情,便先行告退。

然后是荀彧交接洛阳太守的职务与权限,短短数日之间,这王佐之才就把所有的大小事务都处理得妥妥当当。

自从周扬名正言顺接任洛阳太守之职,大多时间都在被邹氏恢复容貌的过程中得知各种消息,以及学习管理城市。

原来所有事情都变成了书面化,这让周扬只要一拿起需要批阅的文件就头痛,又不敢去麻烦荀彧,因为人家正全心全意地帮他发展汉鼎钱庄,根本腾不出时间再来帮他管理洛阳。

可是这些天他却能双方面照顾得如此完美,周扬忍不住问他有什么巧门没有。

“巧门是没有,但是却可以送周太守两种办法。”荀彧微笑道。

“赶快说来听听。”周扬迫不及待问道。

“第一种办法就是周太守亲自批阅文件,毕竟每一行文字,都是各部官员的辛苦结晶,每天的劳动成果。”荀彧道。

“荀先生还是……说说第二种吧!”看来第一种办法等于没说,周扬知道这聪明人肯定不会讲废话的,目的还在下文。

“第二种也算不上是什么办法,只是找人代批。”荀彧不等他发问,就接着说道,“其实这几天我哪有精力去照看这么多事情,那一万两黄金一到位,整个钱庄就运营了起来,每天都是拥挤不断的人来挤兑与存款,加上洛阳目前仍属于发展中的城市,许多创业人士纷纷前来借贷,更有原本就富有的商人来投资与合作。”

周扬倒不关心汉鼎钱庄,对于荀彧,没有人能比他更放心的了。

最重要的还是荀彧口中说的找人代批,这回若还有人才推荐的话,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被调到曹操那边去了。

那边文才武略的人物几乎都很完善,可自己身边除了荀彧和卫觊,再也找不出第三个谋士了。

但荀彧仍把话题围绕在这钱庄上,毕竟这是他寄托了复兴汉室的最大希望,周扬也不忍心打断。

原来汉鼎钱庄目前为止,也只做了洛阳本地人的生意。

钱庄刚一启动,便定出了第一条规定,也就是非洛阳人口只能存入,暂不借贷。

周扬则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道:“其实借钱给外商也不是不可以。”

荀彧却道:“现在天下局势仍不稳定,所有的势力都只是表面上忠于汉室而已,任何人都可能随时变成敌人,若是借给其他势力的外商,有借无还不说,还用我们的钱来购买兵器,拓充军队,那我们岂不是拿自己石头砸自己的脚。”

周扬心想任你这王佐之才如何通天本领,深谋远略,毕竟知识面仍是被限制在这时代里。

对于钱庄这样的超前理念闻所未闻,对于银行那种更加完善的管理模拟,更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摸清的了。

若非周扬本身也只是对此略知皮毛的话,早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不过像借贷这种比较简单的事情,他笑了笑道:“荀先生大可把钱借给其他势力的外商,只要对方有抵压就行了。”

荀彧整理了一下思路,立刻便反应了过来,称道:“周太守真是聪明绝顶,自古以来,外交谈和便有将王子作为人质的谈判条件,我为什么就没想到,把这同样的道理转换过来呢?”

周扬心中惭愧,真正聪明绝顶的人应是荀彧你才对,自己只说了两句话,你便掌握到了问题的要点。

于是又开始回忆起了自已成长的那个时代,才发觉以前竟很少去银行,除了发工资的时候到取款机取下款之外,以及办卡和网银,便没有真正接触银行的机会了。

幸运的是去一次银行总要排队很久,周扬无聊透顶,便会拿起银行里的一些单子看看,或是到处走走,看看证券之类的打发时间。

凭着如今仅剩的零碎记忆,残缺不全、断断续续地讲出了一些大概,荀彧每每都能一语道破其中玄机。

这无疑让汉鼎钱庄的发展,迈出了一大步,更让荀彧这奇才对他提出来的想法拍案叫绝。

“对了!”周扬对这些钱庄的枯燥话题并不感兴趣,仍是抱着好奇的心情问道,“这几天荀先生到底找谁来帮忙管理洛阳了?”

“此人祖父曾官至颖川太守,父亲更有任洛阳令、京兆尹的经验,作为洛阳代理太守之职,最何适不过了。”荀彧充满信心道,“本身又勤奋好学,行事稳重,属下便是特地叫人从官渡将他请来的司马朗。”

“什么?”周扬失声道。

司马朗的政治才华并不像司马懿那么出众,但是作为一名太守,绝是绰绰有余。

只不过让周扬心中震惊的并非被荀彧提拔的司马朗,而是被自己软禁在洛阳的司马懿,若是让其兄发现司马懿就在洛阳的话,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幸亏自己早回来了,没有让司马朗继续代理太守一职。

看荀彧仍是谈汉鼎钱庄、谈洛阳太守要职之类的事情,也说得轻松自然,显然司马朗仍未发现,弟弟被软禁在那小木屋里,更不知道他早已因丧妹之痛而导致精神分裂了。

但若是让司马朗在洛阳呆久了的话,纸终归是包不住火的。

此人的到来,让周扬不得不重新考虑今后该如何处置司马懿的问题。

总不可能一辈子把他关在那小木屋里,更不敢保证这狼顾之子什么时候会突然清醒过来,猜到了小遥就是因他周扬而死的。

还是让司马朗或张春华找到的话,也是周扬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如今这两个司马懿最亲近的人,一个就在洛阳,一个就在渑池,看来此事再不能逃避或是放任不管了。

要么把司马懿送还给司马朗和张春华,要么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一了百了。

“周太守?”荀彧见他久久没有缓过神来,不禁问道,“您知道此人?”

“谁?”周扬其实知道他口中的“此人”,指的是司马朗而不是司马懿,只是自己作贼心虚,才脱口问了一问。

“自然是司马朗了。”荀彧顿了一顿,又道,“对了,此人刚到洛阳,除了立刻上手代理太守之职以外,也经常向我们打听周太守你的事情呢!看来他也对周太守的大名仰慕已久了。”

“我曾在官渡见过他一面。”周扬如实交待了一番,连忙又问道,“此人都打听了些我的什么事情?”

“自然是周太守当年如何拯救洛阳十几万百姓,又是如何只身潜入长安,如何救出皇上的……”荀彧说了一连串事情,甚至连周扬初到洛阳时在司徒府义愤填词,如何刺董失败,讲到了后来随曹操一同反攻濮阳,前赴宛城等各种经历。

事实上他大多是从洛阳百姓口中得知的,却让人听得如同亲自经历一般。

周扬倒不是真想知道司马朗如何关心自己,只要其中没有牵涉到与司马懿或小遥有关的事情就好了。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先处理司马朗,于是便对荀彧说道:“既然我现在回来了,还是对太守之职亲力亲为比较好,至于司马朗如此有才,就将他举荐给曹公吧!”

荀彧奇道:“周太守竟不打算将此人留在身边?”

周扬蒙心自问,身边确是很缺像司马朗这样的人才,可是在司马懿事件搞定之前,绝不能这么做。

荀彧却以为他对曹操忠心耿耿,也没有多加追问。

周扬又道:“除了司马朗之外,荀先生还有没有其他好的人选?”

荀彧道:“人才倒是很多,难得周太守委我重任,才让属下想起了司马朗,但出类拔萃的人大多都已调到曹公身边,属下才奇怪为何不把司马朗留下来。”

周扬自然不能解释,只好胡扯一番过去。

正当他放弃了向荀彧索要人才的时候,荀彧却忽然顿了好一会儿,才道:“对了,我怎么一直没想到此人。”

第二部:南征北战第八十一章:心血来潮

荀彧告诉周扬那人的名字叫贾习,起初周扬以为自己听错了,还问是不是叫贾诩,才知道确实是叫贾习。

此人本是河东大姓人家,如今却已家境没落。

可是贾习仍不辍读书,不但学识渊博,且对军事、政治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只因当年党锢之祸后士大夫遭到打压,加上宦官外戚专权与黄巾起义的爆发,在国家混乱的局面下,贾习才没有出仕。

而荀彧家族多数为官,所以才一时间忘记了贾习这么个人物。

如今周扬正面临着急需人才的时候,才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贾习。

可惜荀彧抽不出时间去召揽贾习,若是周扬打算亲自前往河东走一趟的话,那么洛阳太守的职务就得继续让司马朗暂时担任。

周扬当然不敢这么做,便提议让司马朗前去。

一来刚好有个借口支开司马朗,乘这段时间好好处理一下司马懿的事情,二来自己实在是没听过三国里有贾习这一号人物。

只是荀彧对他如此看重,想必要不是来不及发挥才华的短命鬼,就是隐居起来找不着了。

因此也不怎么重视,不亲去倒也无妨。

荀彧还以为他想亲自理政,也不以为然,于是便去交待司马朗前往招揽贾习了。

数日后,当周扬确定司马朗已经离开洛阳之后,就决定再去一趟那小木屋。

不过一想到方玉竹,自己估计想做些什么也不太可能,只好等彭义源回来了再作打算。

刚好乘这段日子,自己好好地衡量一下轻重,想想该怎么处理司马懿。

“周太守,好忙呀!”苏辰提着长裙走入了房内,看了一眼堆满桌上的各种文件,又道,“看来人家来得不是时候。”

事实上周扬只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坐下来想些事情。

至于桌上的那些书信、文件,他却一个字也看不下去。

别说这里面的字体与圆珠笔、钢笔写出来差距极大,很多字他都不认得,就算他全部都看得懂字面上的意思,就这种文言文的东西,要一个个的去理解、判断以及处理,必定让他头痛不已。

正好苏辰来了,索性先放下了思绪,把这高挑的美女搂了过来。

“这长裙子真不适合你,我还是喜欢你劲装佩剑时的英姿。”周扬一边说道,一边欣赏着怀中美女高挑曼美的身材。

“就你喜欢!”苏辰嗔道,“人家还以为,每个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女人乖巧一点,原来不是。”

“当然不是了。”

周扬的思想哪会这么保守,心里确实是希望苏辰能做回原来的女剑士。

既使不需要苏辰帮他出生入死,但身边能多个女保镖,总是好事。

可惜她被狗奴使者小剑刺中的那一剑,伤及了筋脉,别说像原来那么好的身手了,就连拿剑都成问题。

对了!

为什么不让她试着练练太平经里的图案呢?

苏辰见他放在自己美腿上的手,忽然停了下来,不禁问道:“怎么了?”

周扬反问道:“想不想重新当回你的女剑士?”

苏辰犹豫了一下,才道:“若是周太守希望这样的话,大不了我以后继续练剑就行了,反正人家这条命早就已经交给你了。”

周扬摇了摇头道:“我又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问你自己想不想就行了,不用管那么多。”

苏辰显然是让这番话勾起了回忆,自幼以来,她除了像彭义源他们一样练习剑术,便是训练刺杀之道。

这些在马背上长大的先零羌人,本来就拥有比其他人更加坚强的意志,同时也比别人更加单纯。

既然加入了这样的行列,自然再不可能接触这时代女性要学的东西,更不可能像云儿那样懂得琴棋书画。

如果真要深究自己想要什么的话,那么除了服众指令之外,再没有任何其他思想。

因此,失去剑术的苏辰,便等同于一个废人。

习惯了握剑的手,习惯了杀人的思想,又怎么可能重新去穿针引线呢?

“是的,除了剑术,我什么也没有。”苏辰终于在这男人面前,说出了自己心里真正的想法。

“非常好!”周扬立刻跑到桌边摊纸拿笔,并说道,“磨墨还行吧?”

苏辰当然搞不清楚他想做什么了,还以为眼前这文盲想学写字。

墨磨好后,周扬将脑海中十分熟悉的那些图案,在纸上一笔一笔地画了出来。

毛笔自然是用得很烂,但他并不遵守这时代的水墨画法,更不需要为纸上的人物加上阴影或是环境,只需要简单地勾出人物的动作就行了。

心血来潮下,十几张图案下来竟不觉得疲惫。

苏辰道:“这些……好像就是你以前老爱摆出的怪模样哩!”

周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