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99章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99章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子来干什么?”尉迟恭有些好奇的问道。他不认为褚遂良这样的年轻人能够进帐议事。

“让他进来吧!”李信摆了摆手,让人将褚遂良请了进来。

“褚遂良拜见大都督。”褚遂良进了中军大帐,面对大帐内的诸位大将,脸上不但没有任何的惊讶和恐慌,反而显得风轻云淡,好像是行走在自家的庭院之中一样,唯有在李信面前才显得有些拘谨。

“你胆子不,不知道本侯正在和诸位将军讨论军情吗?”李信望着眼前的褚遂良,很想明白,这个历史上的能臣,来找自己干什么,不过从这幅神态上倒是看的出,褚遂良有本事。

“属下为将军解惑而来。”褚遂良想也不想就道。

“大胆。”苏定方视李信为神人,褚遂良年纪轻轻却出如此大话,苏定方心中就有些不满了,正待上前训斥一顿,却被李信阻止。

“你知道本侯现在正在为难什么?”李信有些好奇的询问道。

“将军正在如何掌控西域。商旅行事虽然不错,可是时间不足,而且朝中难免有所非议,将军能够进攻的也只是那些反对将军的国家。西域一共有四十四个国家,其中部分反对朝廷,将军可以诛之,有部分反对将军,但是却心向朝廷,还有一些虽然暂时向着将军,可是大势一来,必定反对将军,将军所需要的,就是灭国而设郡县。师出无名尔!”褚遂良大声的道。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东风何在?'

“哦!”李信双眼一眯,望着褚遂良一眼,摆了摆手,说道:“除掉靖兄,其他的都暂时推下去吧!等下继续升帐议事。”

众人听了之后,纷纷用复杂的眼神望着褚遂良一眼,没想到这个年轻居然这么大胆,自己独自一个人前来拜见李信不说,居然还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来,什么时候,这些读书人的胆子这么大了。众人虽然很想知道褚遂良会在李信面前说什么,可惜的是李信命令已经下达,众人也只能退了下去。

“说吧!”李信指着一边的马扎说道:“你胆子倒是不小,孤身一人闯入中军大帐,还说了这一番话,不过,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你既然来了,想必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也想听听你的看法。”

“大都督可知道哪些国家可以征讨,哪些国家不能征讨?”褚遂良望着李信询问道。

“高昌等二十七国最起码不能征讨,其他的国家可以征讨,不过,也要等待机会而已。”李信并没有回答,而是李靖在一边解释道:“我们有裴老大人的西域图记,哪里可以驻军,哪里可以安营扎寨,哪里有水源,哪里是敌人营寨,我们大多都能知道,只是你刚才说的不错,我们唯一缺少的就是借口,不能为其他人抓住大都督要害的借口。”

10,。。“借口?大都督又何必需要什么借口呢?大都督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入西域,光明正大的解决西域之事。”褚遂良笑呵呵的说道:“大都督,别看现在西域大部分都是归附大隋,但是在他们心里,并不一定就认可大隋,他们在大隋、铁勒、西突厥三者之间左右逢源,谁强盛就归附谁,就比如高昌,眼瞎麴伯雅虽然归附我大隋,可是在高昌国境内,却不认可大隋,大都督可知道高昌国境内现在有许多人都反对麴伯雅。”

李信听了之后,面色一动,站起身来,对外大声说道:“去,让杜先生来。”李信猛的想起自己曾经看到一封文书,上面好像写的是高昌国的事情,只是自己当时并没有留意。现在听褚遂良这么一说,才想到了这个问题。要知道,西域诸国虽然不曾派人或者亲自来见李信,可是平日里的文书还是会发到西域都护府,可是从以前的文书上,李信并没有发现高昌国境内的问题如此严重。

“你接着说。”李信摆手说道:“前不久我好像见到了这封文书,是有这么回事,麴伯雅跟随陛下征讨高句丽,陛下还将华容公主赏赐他给做妻子。只是高昌国境内真的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吗?麴伯雅给我文书里不是这么说的啊?”

“那是因为大都督太过于强势了。”褚遂良笑呵呵的说道:“属下听说大都督曾经在征辽的时候见过麴伯雅?想必将军的勇武已经深入对方的心里,所以到现在,麴伯雅不敢让将军的兵马进入西域。毕竟大都督来西域,为的就是整个西域,麴伯雅虽然心向大隋,但是将军化国为郡县,麴伯雅肯定不会同意的。所以麴伯雅给大都督的文书上只是轻描淡写的写着一些东西。”

李信点了点头,若真的如同褚遂良这么说,麴伯雅这个隋朝的女婿并不希望自己进入西域,最起码是不想进入高昌国。

“你是如何知晓高昌国之事?”旁边的李靖忽然开口问道。

“判断。”褚遂良想也不想的说道:“最近从来往的商人中,来自高昌国的商人少了许多,而且多了许多难民。高昌国物价也上涨了许多,来往的高昌国商人购买多是粮食等物,所以属下认为高昌国境内局势复杂。属下曾经询问过高昌国的商人,高昌国物价上涨了许多。”

“不错。”李信双眼一亮,用看着褚遂良一眼,这个褚遂良能在一些小事中寻找到最有用的东西,这种能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他笑眯眯的说道:“我这个年龄都已经做了大都督,你这个年龄也不能躲在家里了,出来做点事情吧!我身边还缺少一个助手,你来帮我处理一些文件,和克明做个帮手吧!”

“多谢大都督。”褚遂良面色一喜,所谓的助手虽然官位不高,可是跟在李信身边,日后前程不可限量。褚遂良自然是选择这一点了。

“将军。”这个时候,杜如晦骑马飞奔而来,进入中军大帐之中。

“克明,褚大人可是藏了一个至宝,他将他的儿子藏在家里,不让我们知道啊!”李信笑呵呵的指着褚遂良说道:“我们最大的问题就被这个小子给解决了。”当下就将褚遂良的见解说了一遍。

“不错。”杜如晦也点了点头,说道:“能从这么多的小事情中寻找到最关键的东西,将军,登善可是难得的人才。可不能错过了。”

“是这个理。”李信点了点头,说道:“现在我们的目标确定了,就是高昌国,只是高昌国现在没有确切的向我们求援,我们贸然进入高昌国,肯定会被其他的国家所敌视。”

“那就让乱起来就是了。”杜如晦笑呵呵的说道:“现在高昌国境内群情如火,稍微运作一下,就会熊熊燃烧,只要高昌国有动作,我们就出手。”

“何人去运作?”李信扫了褚遂良一眼。

“属下愿意亲自前往。”褚遂良看出了李信的心思,想也不想就站起身来说道:“属下保证能完成任务。”

“好,我会让锦衣卫配合你的。”李信点了点头,想要一步登天,在征西军中站稳脚跟,就算是自己的提拔,没有出半点成绩,那可是不行的。褚遂良年轻就更是如此了,他说道:“不过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给你半年的时间,让麴伯雅亲自写信给我,向我求救。登善,你能做到吗?”

“大都督放心,属下一定不会让大都督失望的。”褚遂良大声说道。

'正文 第二百四十六章 高昌'

“克明,登善既然已经出发,可是我们距离高昌太远,从兰州出发,到西平、武威、张掖、敦煌穿过沙漠,到达伊吾,沿着天山到达高昌,行程何止千里,这一次我准备亲自领兵出发,兰州之地,有靖兄做主,暂时掌控兰州。∽↗,政事方面,以裴老大人和克明为主。”李信看着眼前地图说道。

“那皇普绾手下的万余兵马该如何是好?”杜如晦有些担心的说道。

“在高昌周围,不但是铁勒人,还有突厥人。依照我们的四万人马恐怕不够,皇普绾的兵马极为重要,其他的玉门关兵马也要随军行动,估计一下,大约也有两万人,这样一来,我手上最起码也有七八万人。良莠不齐或许有之,可是这是一次收缴西域兵马的最好的机会。”李信仔细盘算着手中的兵马,然后说道:“我们这边的兵马抽调一空,整个西北虚弱,靖兄,西北之事就要靠你了。”这也是李信抓紧时间对付西域诸国的缘故,他手下的兵马本身就少,若是以后群雄逐鹿的时候,李信的对手们岂会让李信放心大胆的对付西域?也只有现在,杨广还有威慑力,中原还没有混乱到一定地步,李渊还没有兴起,这个时候横扫西域是最佳的时机。

“末将遵命。”李靖点了点头。

“这是我们威震西域的开始,绝对不能失败。两位乃是我的左膀右臂,还请两位助我。”李信真诚的说道。

“敢不从命。”杜如晦和李靖相互望了一眼,大声拱手说道。

高昌是一个奇特的国家,他的人口并不多,也不过三万多人,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国家,在西域这个地方极为重要,位于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是裴世炬所标明的三条线路中的一条,不仅仅是大隋朝,就是在西突厥也是极为重要。在高昌的周围,有铁勒人,有突厥人,加上一个隋朝,这么一个才三万人的国家,因为所在位置的缘故,被三个强大的国家和部落围困在中间,三个国家都要求高昌国进贡。

大隋朝富裕,杨广好大喜功,一般的时候,每次进贡上次的东西都是原来的数倍甚至数十倍都有可能,可是铁勒和西突厥却是不一样,不停的搜刮着高昌国上下财富。

麴伯雅端坐在王宫之中,王宫宝座之上,点缀了各种宝石,诸如珍珠玛瑙、红宝石、蓝宝石之类的更是布满了宝座。麴伯雅是一个中年,不过与其他的国家不一样,麴伯雅身上的汉人特征更加的明显,实际上,高昌国多是以汉人为主,这些汉人多是当年汉朝时期的戊己校尉,屯兵在此,也就是那个时候起,大规模的汉人迁移此地,也就是后来的高昌国。数百年的发展,高昌国就是以交河城、高昌城为中心,日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稳定的汉人为主体的生活区域。

除此而外,高昌居民中确也杂混有相当数量的西域及北方民族人等。如车师的车氏、鄯善的鄯氏、焉耆的龙氏、龟兹的帛氏或白氏、匈奴的沮渠氏、氐族的强氏、鲜卑族的秃发氏等。从麴氏高昌时期开始,昭武九姓中的曹、何、史、康、安、石、米等姓迁来的日益增多。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高昌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恐怖之中,原因就是高昌王麴伯雅带来了一个大隋朝的公主,华容公主生的极为美貌,若是在以前,高昌国能得大隋朝赐婚,那极是天大的喜事。可是最近不定,麴伯雅的和亲不但没有使得高昌局势更加稳定,反而陷入了动乱之中。丞相安抱石、王弟麴仲文等都是反对麴伯雅的。

以前也只是暗自反对,可是随着麴伯雅的一道命令,这种矛盾就彻底的爆发了。麴伯雅为了巴结大隋,命令高昌国上下解辫削衽等国策。所谓的解辫削衽实际上是全面汉化,高昌国数百年来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麴伯雅陡然之间要求全面汉化,自然是受到众人的反对。

“王上。”一个柔和的声音传来,却见一个美貌女子身着穿着中原女子的宫装,缓缓而来,在她身后还跟着侍女,也都是中原女子打扮。

“王后。”麴伯雅看着眼前的美貌女子,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欢喜来。这是大隋赐婚的女子宇文蓉。原本是北周的宗室女,现在北周为杨坚所取代,这些北周宗室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人享受着荣华富贵,宇文蓉因为和亲的缘故,被封为华容公主。

“王上若是没有把握,不如去请朝廷帮忙,相信皇上肯定会帮助王上的。”宇文蓉看着麴伯雅紧皱的眉头,忍不住劝说道。

“来不及了,我们距离大隋朝太远了。等我们派人到了大兴的时候,恐怕他们已经动手了。”麴伯雅摇摇头说道:“我们的数千军队都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上,更重要是突厥人和铁勒人都在附近,铁勒人仆固部落就在附近,突厥大将阿史那明率领大军驻扎在可汗浮图城,就算是大隋派出军队前来,恐怕也不一定是两只军队的对手。而且,王后,我不相信大隋现在还有机会帮助我们。”

“那西域大都督李信呢?”宇文蓉对大隋很有好感,在西域大隋朝并没有多少的军队驻扎在这里,毕竟西北与中原不同,大隋的重心还是在中原,西北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地方,这也是李信能成为西域都护府的重要原因。

“大都督李信?那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他来西域就是为了统一西域四十四个国家的,不会为我们出头的,甚至还会期盼着我们高昌混乱呢?然后趁机进入西域。”麴伯雅不屑的说道。

宇文蓉面色不好看,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李信再怎么有野心,也是朝廷的人,我是朝廷的公主,你也是柴婷的光禄大夫、弁国公、高昌王,他岂敢杀你?他来最起码还能保住你的爵位和性命。若是被你的弟弟夺了王位,甚至你的性命都会丢掉。”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七章 褚遂良的表演'

麴伯雅当然知道,若是让自己的弟弟麴仲文或者安抱石得逞的话,自己的王位必定丢失,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会受到威胁。只是他总是感觉李信远比自己的弟弟更加受到威胁。他忘记不了,在辽东城下,一人一只利箭,压制了整个辽东城的情况。

“你难道就这样将自己的女人送给自己的弟弟不成?”宇文蓉祭起了大杀器,凤目中闪烁着冷光,西域诸国风俗习惯多与突厥相同,上一任国君死后,他的王后将成为新王的王后,宇文蓉也是一样。只是受到了中原闻名熏陶的宇文蓉最不喜欢就是这个风俗习惯,或许任何一个女人都很难接受。

“这?李信要吞并整个西域,我的高昌也是在他的进攻之中。”麴伯雅摇摇头说道。

“皇上会同意他吞并高昌吗?”宇文蓉想也不想的说道:“李信私自对西域用兵,皇上迟早会找他算账的,更何况,我们让李信前来,也只是一个威慑作用,他的到来只是说明,在我们的背后也有一个强有力的军队在保护我们,不然的话,就靠我们的数千人马能够抵挡的住铁勒和突厥的数万大军吗?我们是要借助李信的力量,来对抗其他两个人。”

“还是王后聪明。”麴伯雅面色一喜,大声说道。他想到了宇文蓉话语之间的意思,那就是平衡。以前他还能在铁勒、突厥和大隋之间平衡,现在娶了一个大隋女人,这种平衡自然是不存在了,另外两家已经联合在一起了,所以他必须再让大隋加入进来,平衡眼前的一切。

“只是,我们现在让李信前来是不是已经迟了?”麴伯雅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面色一愣,有些为难的说道。西域诸国与中原朝廷若即若离,不但是因为自身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中原的朝廷距离这些地方太远,强大的力量不能左右突厥的国事。从兰州金城到高昌何止千里,大军前进最起码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现在高昌国随时都会出现问题,麴伯雅的王位随时都会被废,大隋大军来此,恐怕等到的时候,也已经是迟了。

宇文蓉面色僵了僵,迟疑了片刻,说道:“想必我们这边的情况李信恐怕早就知道了,若真的如同大王所说的,他一直想吞并西域,想来肯定会关注高昌之事,或许这个时候他已经出兵也说不定。”

“可是我每次写给他的文书,都是写着高昌国一切平静。”麴伯雅摇头苦笑道。他感觉到自己现在有种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那就再写一封吧!找人暗中送过去,我是大隋的公主,你也是大隋的官员,就算他们真的夺取了王位,也不见得会杀了你。赌一把吧!”宇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