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155章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155章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杜如晦和褚遂良相互望了一眼,对在暗处的终南十八骑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就不敢话,裴迈的事情虽然很,但是在后面关系到李信的内宅,这就是外臣等人可以议论的,所以他们罕见没有话。

“这个马周很不错,克明回头和他谈谈,就不要让他去参加考试了,做我的秘书郎吧!”李信忽然淡淡的道。

“是。”杜如晦和褚遂良两人闻言面色一愣,没想到李信如此看重这个马周的,莫非这个马周真是难得的人才吗?一时间就是褚遂良也有一丝好奇。(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二章 选才'

裴府之中,书房内寂静无声,裴世炬坐在新制的椅子上,借着烛光,手上拿着一本书,在书案的前面,裴迈低着头,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之色。李信开科举,裴世炬就写信让裴家派人来参加科举,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李信开科举的意义。

可惜的是裴家倒是派人来了,派的人不多,裴世炬明白这里面的问题,在并州,裴家不止他裴世炬一个人,还有一个裴寂,已经得到了李渊的信任。裴世炬却在西北,选择了李信,这让裴家许多人都不满意,所以才让裴迈他们来了。

“知道今天错在哪里吗?”裴世炬幽幽的叹息道。

“侄孙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下出那些话来。”裴迈也是一个聪明角色,当被终南十八骑送到裴世炬府上的时候,就知道事情有些不妙了。

“哼,你的那些话并没有什么错误,错误就是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下出来,更是不应该让大都督发现到了。最不应该的是牵扯到了裴馥。”裴世炬冷哼哼的道:“你知道裴馥嫁给大都督那意味着什么吗?那意味我们就是下一个独孤氏。”

文皇帝时期天下的各大世家之中,排名第一是谁,谁都知道是独孤氏,独孤氏之所以实力强大,就因为有一个独孤皇后,就算是现在独孤氏在关陇世家中也是排在前面的。

“叔祖,大都督真的能成事吗?侄孙都听窦建德都称王了,还有瓦岗寨的李密也拥兵几十万人。大都督能成吗?”裴迈有些心翼翼的道。这件事情不光是他想知道,就是闻喜裴家也想知道此事。

“那老夫告诉你,天下的群雄当中李信若是不成,谁也不成。别看那些人现在耀武扬威,这些都只能是枭雄而已,走不到最后。”裴世炬冷笑道:“大都督准备夺取天下的野心已经很久了,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来西北。看看现在,他粮草充足,兵马强壮,牧马东进也不过在数月之内!”

“不是有突厥人在威胁西北马?大都督有兵马吗?”裴迈不甘心的询问道。

“哼,李靖是谁,若是论冲锋陷阵,大都督为首,但是若是论行军打仗,指挥作战,我看大都督也不一定是大将军的对手。突厥人看上去很厉害。但是我看绝对不是大将军的对手,不过数月之间,肯定会有捷报传来,到时候朝中若是有什么变化,大都督起兵也不迟啊!”裴世炬笑呵呵的道:“大都督手中有兵马,还怕其他人不成,再不济,大都督也能坐镇西北,列土封疆。西北之西,是西域,西域之西还有许多领土,这些都是能给大都督牧马的地方。这些东西其他的地方能比的上吗?”

裴世炬看着裴迈一眼。接着道:“族中有许多人都反对我们裴家加入李信的队伍当中,却不知道雪中送炭要好过锦上添花啊!大都督是念旧的人,看看当初跟随他东征西讨的将士,有那个吃亏的。就算是伤残退伍的,良田、钱财哪一样不是让人心动的。李信早有准备,在看看其他人。或是顺势而为,或是仓促起事,或是有准备,但是准备却是不充分。”

裴迈听了之后连连头,忽然道:“叔祖,这次大都督开科取士,三百当中恐怕也是豪门世家占据多数,那些寒门子弟有多少的水平呢?实际上,侄孙那些话并没有什么错误。”

“不,你又错了,这次大都督开科取士,必定会录取三百人的。”裴世炬摇摇头道。若是李信在这里,肯定会为裴世炬的智商感到震惊,就是杜如晦和褚遂良两人都没有猜到的事情,裴世炬居然猜到了。

“录取三百人?这么多?”裴迈吃惊道:“那还叫开科取士吗?谁来的不都是一样的吗?”

“子,西北本身文官就比较少,这次这么多人一起来科举,就能填充西北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大都督这是在自己培养人才。嘿嘿,这三百人当中,最起码有两百人都是寒门世家,有八十人都是西北本土所出。”裴世炬这才笑道:“你以为大都督此事现在才弄出来的吗?不,在他刚刚进入西北的时候,就有这个念头了,不然的话也不会让许进去屯田,去执掌教化了。大都督深谋远虑,天下之大,能考虑的如此长远的人绝对是少有,这就是老夫为什么看好他的缘故。因为他走在别人的前面,只要不犯错误,绝对能坚持到最后的。”

裴迈早就是听的目瞪口呆,只有裴世炬这样的老大人才明白李信的可怕之处,就是现在的裴迈也感到一丝震惊,这个李信恐怕早就有造反的心思了。

“他也不怕被朝廷知道了。”裴迈忍不住低声道。

“从这里到中原都需要数月之久,若是到扬州,那时间就更多了,皇帝陛下能不能支持到那个时候都不定。”裴世炬这个时候也通过情报知道李渊即将出手的消息,所以才会对远在扬州的杨广感到一丝悲哀。

“侄孙后天一定会认真考试的。”裴迈也放下心中的一丝骄傲,这世家本身就具有的骄傲,只是现在这种骄傲就没有了。

“忘记告诉你了,被你在酒楼欺负的马周已经调到大都督身边做秘书郎了,记住了,能在大都督身边干活的人,日后前程不可限量,你要想在西北做出什么事情来,就不能得罪这样的人。”裴世炬认真叮嘱道。

“就他?何德何能啊!”裴迈不服气的道。

“大都督有识人之明,李靖大将军就是被他发现在郡丞之位,其他的苏定方、尉迟恭、郭孝恪以前都不是有名之辈,现在不也是领军的大将了吗?”裴世炬不满的道。

“是,侄孙知罪了,待明日侄孙亲自向马周赔罪。”裴迈吓的一跳,赶紧道。在裴世炬这个老狐狸面前,裴迈还真不敢放肆。

“嗯。”裴世炬了头,对裴迈的悟性。感到满意,这才挥了挥手让裴迈离去。

第二天,果然,裴迈找到马周,向马周赔罪,让众人一阵大哗,唯独李信知道后,嘴里了一声“老狐狸”,能让裴迈这样的世家子弟向马周赔罪,恐怕也只有裴世炬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考试的气氛很是庄严,三百人在贺兰堂内举行的,由褚亮担任主考,兰州各文官也都聚集在一起监考,虽然李信没有到,但是还是让厨子为参加考试的考生准备了美食。

当然考试的题目很简单,农桑商兵等等方面进行考核,非必答题,而是让三百名士子选答,最后就是一篇策论,考验的也只是识字与否,语句可通顺等极为简单的考核标准。毕竟李信这一次考试只是一个噱头,重要的还是补充西北各阶层官吏而已。或者干脆是千金买马骨来的方便。

“马周,可是怪我不让你参加考试?”后花园内,李信笑呵呵的道,在他身边却是马周,身上的衣服还是原来的那一件,浆洗的有些发白的衣衫。

“属下不敢。”马周对自己的待遇十分惊讶,虽然有些才气,可也是在家乡,并非在西北,自己一到西北,就被任命为秘书郎,这是处理李信文书的工作,虽然品阶不高,但是处理的都是机密文件,非心腹不能为之。这让马周在感动的同时,也有些惴惴不安。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举行这次科举吗?”李信站在水池前,看着池中的锦鲤。

“大都督一方面是为了补充西北缺少的官吏,第二就是为了向世人昭示一个信号,在大都督这里,无论是世家大族,或者是寒门子弟,只要有才能,都可以参加科举,都可以做官。使得寒门子弟都会感激大都督的。”马周咬了咬牙齿道。

“没有了?”李信望着马周,似笑非笑的道。

“大都督在培养人才。”马周额头上露出一丝冷汗来,他虽然没有的透彻,但是言下之意却是的很清楚。就差没李信准备造反,日后这些人都是李信的班底。

“你这些人日后该怎么安排?”李信了头,这个马周不愧是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有本事,能够看的出自己真正的意思。

“大都督既然是择才,那就按照才能来。”马周想了想道:“只是个人才能都有不同,若是区分起来恐怕有些困难。有些人可以留在凉州,充实凉州部署,有的人可以分到地方,替大将军治理郡县。”

“呵呵,你对了一,这些人优秀者和最差的人都要送到地方去。只有中等的人才会留在金城,为书佐。能担任书佐的人,还必须通过锦衣卫的考察。”李信摇摇头道:“再次之前,还要经过吏部的培训,不然话,贸然下去之后,只能会坏事,我凉州,如何劝农桑,如何治理地方,都要有章可循,也允许官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办事,但是大的框架不能变。”马周在一边听的连连头,不得不,他发现从李信身上学到一些东西,那就是务实。(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三章 陇山小道'

“你跟在我身边,虽然一方面能提高你自己,但是缺少基层了解,不过现阶段也就算了,等到合适的时候,会放你出去一段时间,只有经历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老百姓需要的人,才能走的更高。”李信笑吟吟的道。

马周不知道是什么心情离开大都督府的,只知道李信与传中的不一样,传言中李信就是一个武夫,冲锋陷阵极为强悍,但是治理地方却是靠杜如晦、裴世炬等人的功劳,但是现在他才知道,李信绝对不会是像传中的那样,他对政务方面的理解绝对不下于杜如晦他们。

“马贤弟。”马周刚出大都督府,就见裴迈领着几个下人站在门口,一见马周,就笑呵呵的拱了拱手。

“裴兄,考完了?”马周脸上也露出一丝矜持来,就算他才学甚高,就算他现在跟在李信身边,可是心里却没有多大的改变,见到裴迈这样的世家子弟还是有些束手束脚。

“马贤弟,为兄不得不佩服你。”裴迈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来,道:“居然将大都督的心思猜的极为透彻,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次三百人大概都能通过考试。”裴迈虽然经过裴世炬一番教导之后,心中对考试已经有些准备,但是真到了考试的时候,才发现考试的题目极为简单,莫是千里迢迢来考试的,这些家伙或多或少都有些才学,只要读了几年书的人,或是都能做出来,李信这是明摆着放水,三百人中只要不是傻子,都能通过。在这场考试中,世家大族和普通的寒门子弟没有任何区别。

“这是大都督深思远虑,仁心爱民的结果。”马周赶紧道。

“哈哈,走。你可是连我叔祖都十分称赞的人,让我要跟你多学习学习。”裴迈对马周还很是嫉妒的,一个寒门子弟居然鱼跃龙门,一下子成了李信身边的近臣,虽然只是一个秘书郎,但是谁都知道这里李信即将重用他的标志。裴迈这样的世家子弟面对这种情况,不是鄙视他,而是拉拢他。

“裴兄”马周推辞不过,这才神情僵硬的跟在裴迈身后。

等到马周走后。李信回到了书房,杜如晦等人早就将试卷放在那里,虽然准备全部录取,但是李信还是想见识一下里面可有什么大才。

“大都督。”等到李信进了书房之后,杜如晦等人都纷纷站了起来。

“怎么样,可有什么大才?”李信摆了摆手,随手拿了一份试卷看了看,然后摇摇头,道:“寒门子弟就是寒门子弟。像马周这样的人还是很少见的。”

“大都督手上拿的那一份,可是许大人的学生,读书不过两年而已。”杜如晦笑呵呵的道:“属下以为,读了两年的书。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我们这次抡才后只要是分到郡县为官,属下以为,才能并不是特别重要。”

“恩。不错。”李信了头,道:“务实最为重要,褚先生。回头你们要教导他们如何劝农桑、兴水利,如何断案等等,你以前做过司库的,对下面的情况很熟悉,多教导他们,先让他们跟着你学习两个月后再放出去。”

“是。”褚亮苦笑的了头,没想到自己还要当一次老师。

“这样的事情要经常做,以后每选一次官员,都要学习两个月后再放出去。”李信却是正容道:“我们的政策如何,不是靠我们来施行,而是靠这些人。”

“大都督教训的是。”褚亮等人面色一变,正容道。

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眼下虽然派出官位比较,但是责任却很重大,正是如同李信所的那样,众人在金城制定各种各样的政策,但是到了最后实施的人是谁,还不是那些县令吗?若是县令只知道盘剥下面的老百姓,就算是政策再怎么好,恐怕也不能真正的做到有利于老百姓。县令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础。

“县令不需要别的,治理好境内,领悟好上面的政策就可以了,他们不需要对全国的了解,只需要了解自己的境内就可以了。所以这些人完全能够胜任。”李信笑眯眯的指着眼前的答卷道。这里面有许多都是李信进入西北后,重视教化,用各种政策邀请中原的儒生前来讲学,教化当地,虽然现在人数还比较少,但是李信相信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才出现。现在也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已。

“大都督,这些世家子弟不知道如何安排,是不是该留在金城?”褚遂良低声询问道。

“先学习两个月,褚先生多看看,看看哪些人适合留在金城,哪些人适合到地方。”李信想也不想的道:“留在金城的人必须家世清白,这些人的家世我会让锦衣卫认真打探的。我们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但是也绝对不能让一个探子进入我西北之地。来,我们大家看看这里面有哪些可用的人才,现在可以留意一下了。”李信招呼众人一起看着眼前的试卷。

“是。”众人当中除掉许进之外,其他的人哪个不是学富五车,眼前的试卷极为简单,三百份试卷一天的时间就看完了,选取了上等试卷五份,中等一百份,其余皆为下等。又剔除了一些真正不行的人,得到有效人选二百八十三人。面对这样的结果,李信等人虽然早有了准备,但是还是有些唏嘘。到底是西北之地,李信没有大义名分,人才除掉那个马周和刘祥道之外,五份当中世家子弟占了四份,一个刘祥道还与李渊有些关系。不过好在李信本身就是没有报什么希望,这一次考试多是千金买马骨的意思,能入手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第二天一早李信就让褚亮张贴榜文。入选者参加礼司的学习培训,对于那些真正不学无术的人,要么在金城书院学习,准备来年的考试,要么就是拿着路费回家。

不管怎样,这次科举考试李信还是打出了名声,三百人录取了这么人,一时间传了出去,褒贬不一。只是李信不重视门阀的事情还是引起了寒门子弟的重视,有许多寒门子弟不远千里来到西北,寻找那一丝进入官场的机会。而李信得到这些官员的补充,总算是弥补了西北官员不足的尴尬问题。

李信靠在椅子上,西北之事已经进入平静,各部各司都在正常运转,大将军李靖率领大军赶到张掖郡,留裴仁基率领四万大军失守张掖,自己却率领大军绕道居延泽,准备从突厥背后出兵。而李信这个时候也有空闲在家里休息,每天陪伴娇妻,或是练武。他心中却是在等待着李渊出兵的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