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江山吟 >

第166章

江山吟-第166章

小说: 江山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卷秋风潇潇风云起

第二百六十八章涝

2012…04…2012:54:22'字数'3116

第二日,早膳之时,张邈不时的坏笑声让韩杰他们只觉得背后一阵阴凉,但挠破脑袋也想不出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得满肚子的疑问喝着粥。

用完膳,稍作了言谈,便各忙各的去了,鹿鸣如今有六万军队,当然不算在其下属县城以及娄底等五县驻扎的每城八百士兵了。

不过那些兵士也不能作为作战的精锐,大多是以前队伍收编的,用来作为治安管理还行,冲锋陷阵,还是算了,刘风用他们只不过是为了稳定人心罢了。

能作战的当然只是鹿鸣六万正规军了,其中四千是骑兵,一千人是獬豸,剩下的五万五被刘风重新调整了结构。

五万人为一军,依照鹿鸣的情况,目前也只能编织一个军,剩下的一万五千人仍然是以旅卫单位。

第一军的军长最佳人选是刘青与吴勇,他们俩虽然武艺不高强,但行军布阵却是高手,而且资历也能服众。

起初刘风还有些犹豫,因为正军长的位置只有一个,好在吴勇像是受了打击,不愿再过问事情,所以也让刘风少了顾虑。

军下面还是以旅为编制,旅长依旧是羽家兄弟与陆天豪,张汉,王德成各领一军,他们是刘寅的老部下,也跟着刘风出生入死多次,对于这三位老兵,他信得过。

另外的一旅本是由刘青率领,不过在张天到来之后,他便主动提出让给张天,两人本是挚交好友,谁率来率领并无区别,刘风便应了下来。

至于剩下的五千人,刘风便交由给吴遥与薛易率领,暂时以一旅待之,等农闲的时候,便着手扩成两个真正的旅交由二人执掌。

终于,在出去训练的韩杰铁青着脸回来之时,众人才知晓之前早膳时张邈那怪异的笑容,原来仅仅一夜的功夫,大街小巷中已贴满了征亲的告示。

这不,在韩杰身后,跟着一票的鹿鸣百姓,其中较多的是替自家闺女来探问虚实的父母,当然也有不少倾心于刘风麾下良材的黄花姑娘。

这一出直到夜幕降临才结束,像一场闹剧,使得平日里镇定自若的段淳于都害怕的躲了起来,就连豪爽的鲁海也藏身于行伍之间,不敢露面。

算是一场闹剧的相亲很快结束了,虽然没有起到大的结果,但至少让韩杰他们心中开始考虑终生大事了,至于成亲,这倒是不能着急,只能看缘分了。

日子照旧的过着,刘风每天早晨醒来都会感应天地灵气,可是总冲不破眉间的那道封印,不过起码可以在体内感应到灵气,损害的脾脏也康复了,不过一片灰色迷茫,看不清以前的五色球。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现在比以前好了许多,可以察觉到灵气的存在,特别是之后打太极拳的时候,刘风总能感觉到有一股热流在体内游走。

可刘风对于太极拳也只是个半吊子,几番摸索,始终找不到原因,只得作罢,反正他心中明白,恢复修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总有一天会水满自溢,重新站在武学的巅峰。

七月份,鹿鸣已经不是一般的热了,几遍太极拳打下来,刘风的后背早已经湿透了,要不是怕影响不好,他倒是想赤膊爽快些。

灵机一动,刘风想起了前世的背心与短裤,无意中提及,小月儿当下记在了心中,很快便给刘风做了一套。

背心比短褂好看不少,穿上身也颇显运动气息,好事的张邈自然不会落下,忙也给自己整了一套。

这下,鹿鸣城又掀起了一股背心与短裤潮,除了璇玑他们老一辈的注重形象,其他的人都穿上了,特别是绣上了不同的图案。

看这模样,刘风索性给所有的军士来了一套,不同的旅则是绣上了徽章花纹,平日里,在训练之余,士兵都会穿上这背心与短裤,看起来朝气蓬勃。

心中一高兴,刘风便决定给所有的甲士再做上一套,六万套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幸好有农家心灵手巧之辈,快速的赶制,再经过十多天想来是可以完成的。

这日,刘风带着刘绻,刘恪以及张瑾从学堂中回来,自从上次去了匈奴之后,刘恪便被他收在身边调教。

三个小孩儿年岁相仿,所以在相处上没有什么问题,并且对刘风稀奇古怪的想法很是崇拜,俨然就是他的小粉丝。

“玉倌,你可算回来,段大哥让我去找你,说有要事相商!”

刚走进军营的辕门,便见到一身短裤背心的鲁海大步走来,脸色颇为焦急,甚至都有汗珠溢了出来。

“怎么了鲁大哥?”

在刘绻小脸上捏了捏,后者会意的带着刘恪与张瑾往别院而去,刘风则是随着鲁海往段淳于办公的屋舍走去。

“是大事,段大哥将最近一个多月夜观天象所得数据演算了几遍,得出十多天后将是大雨倾盆,很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洪涝!”

洪涝!

听到这两个字,刘风脸色一变,梅雨季是要来临了,鹿鸣境内的河流也多次的防护筑堤了,怕的就是洪涝的发生。

“是的,玉倌”,鲁海满脸严肃的应道,“璇玑前辈也在留意,他所得出的结论与段大哥无异,如今大伙都在会议室等你。”

理家与阴阳家都是精通望气推演之术,既然他们都这样说,想来是真的了。本以为没有隐患,可如今听到鲁海这般说,刘风当下惊慌了,不再言语,快速的朝着段淳于而去。

冲进会议室,却见已经坐满人了,娄底五县的县尊都被段淳于招了回来,就连很少参与鹿鸣会议的璇玑三人也出席了,这仗势,在鹿鸣城已经有阵子没出现了。

“玉倌!”

见到刘风,段淳于忙起身说道,刘风对着璇玑他们拱手行了一礼,便坐到自己的位置,直接开门见山,“段大哥,到底是怎么回事?”

段淳于走到一边,将墙边挂着的地图打开,这是覆盖西汉,南蜀与东禹三国的大型地图,在刘风消失的那四年中段淳于着手筹划出来的。

指着上面绿色画出来的河流,段淳于也不拖泥带水,“玉倌,各位,你们看,鹿鸣城是在这里,周边的河流是滦河的分支,经过我们这几年的修缮,对于洪涝是没有大问题。”

“可是这次不一样”,指着图上新增的众多表面方向的箭头,段淳于满脸的郑重,“经过我与璇玑前辈以及李叔的推测,即将到来的或许是百年不遇的水灾,到时候滦河水流暴增,夹着渭河的分支,极有可能冲破我们的防堤。”

“最要紧的是东禹境内河流众多,百姓也大多沿河而居,前面提到的渭河与滦河不说,还有着淮河、汉水以及澜江等十多条大型河流,更不要说那些支流。”

“不错”,李飘雪出声接道,“我与前辈按照目前情况推测,不禁东禹会受灾,西汉沿着澜江的麻池、襄樊、盘营以及靠近西汉腹部的歙县都要受到影响,更何况西汉还有吴江与狮泉河等几大河流,灾情虽然不及东禹,但是后果也颇为严重。”

“李叔,那南蜀会怎样?”

南蜀多山,史上并未出现过几次洪涝,但是被段淳于与李飘雪这么一说,张邈心中自然会生出急乱,毕竟南蜀也靠着条秋水河。

“从星象来看,洪灾主要集中于东禹与西汉,至于南蜀,本就处在朱雀位,极火,应该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璇玑的一句话让张邈安了心,而刘风也从他们的交谈中明白了段淳于招来大家的意思,今年的梅雨季节将会发生洪灾,东禹朝便是首当其冲。

“段大哥,可有防御对策?”

洪水,那是天灾,凡人怎么能阻挡,现在刘风能做的便是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而已。

段淳于紧锁浓眉,那林若弦也是绞尽脑汁的模样,没有人比他们两更了解鹿鸣的情况,如今他两这神情,让在座的所有人的心不禁都提了起来。

“办法却还是没有”,想了一会,段淳于指着鹿鸣境内与滦河与渭河汇集的地方,“不过目前能做的便是将这几处的堤防尽快完善,鹿鸣城中全部河流需要疏浚,将水流引入到淮河之中,至于其他的,只能看天意了。”

对于治理洪水,刘风并不是很在行,盯着地图看了会,也想不出来更好的办法,便让众人按照段淳于的方法去做,撤离沿河的百姓,疏通河流,变引河水走向。

特别是娄底县,处在滦河延伸到鹿鸣的交汇点,所承受的防洪压力最大。目光转移到林旭的身上,五个县城的县尊,他是资历最轻的,起初是有人不服,可见过他手段之后,没有人再有异言。

“各位大人放心,娄底绝不会在此次水灾中伤一民!”

“好!”

林旭这底气十足保证让刘风也信心大增,猛的站了起来,一拍桌子,“还有数十天,大家尽快防备起来,娄底等五县要是收到临风三城有人来过问,无须理会,要是强行干涉,直接杀无赦!”

一直温和的刘风身上陡然散发出逼人的气势,让段淳于等人不禁都躬身领命称是,而璇玑与兵家二尊则是心中一凛,看着刘风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思索,因为这气势让他们都有了压迫感!

第六卷秋风潇潇风云起

第二百六十九章防汛

2012…04…2110:03:14'字数'3154

事不迟疑,刘风没有像往常一样,留下各个县城的县尊一起用餐,知道事情轻重缓急的他们也明白不应再逗留,纷纷告辞,朝着自己的县城而去。

众人散去时,刘风却被段淳于留了下来,看他的样子,似乎有话要说,刘风心中当即明白段淳于定是有是刚才不便说出口的话语。

“段大哥,究竟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这里有没有外人。”

见刘风这般说,段淳于也不犹豫了,“玉倌,此次洪涝,东禹西汉即便是此刻忙于治理也必将国力大损,更何况从目前形势来看,两朝国君都还未重视这件事。”

“而我鹿鸣却不同,一直上心此事,如今再有这些防护,想来是受不了大碍,更何况储备丰厚,到时候可举棋而起。。。。。。”

说道着,段淳于不再言语,只是盯着刘风,而后者当然明白他所说的意思,趁势而起,以现在鹿鸣的情况,夺得东禹的大鼎绝非难事。

“段大哥,这种话无须再言,刘风的志向你不是不清楚,权位对我来说只是枷锁,更何况这次灾害必使得民不聊生,这种事情,非刘风所想,还是劳烦段大哥对救百姓脱离水灾一事多上上心,我这就去给朝廷上书言明此事。”

拒绝了段淳于的提议,虽然不明白一向淡泊明志的他为何有这般想法,或许只是试探一下自己,但无论是怎样,刘风都会出于本意的拒绝。

看着刘风离去,段淳于不怒反笑,“玉倌,舍之,得之,你不屑于皇位,所举却皆是得民心之举啊!”

因为洪涝的威胁,整个鹿鸣城便忙碌开来,而告示早已经贴满了全城,对于刘风的决定,百姓当然是全部响应。

所以,河边,整天都是众多的百姓加入到清淤疏浚的队伍中来,使得这速度大大加快,按照这速度,梅雨季来临之前,应该可以将鹿鸣境内河道差不多全部清淤与筑堤,使得雨水容纳能力大大的增加。

而至于下一季的作物,城中百姓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在鹿鸣城这几年大力发展下,每家每户都存上了许多粮食,即便是颗粒无收,也能安心的生活。

“叔父!”

在鹿鸣城西,刘风去视察情况,却见到了浑身汗水的韩远。叔父,这是刘风执意要韩远这般称呼的,在刘风心中,他与韩新相交不长,但他着实是值得让人尊敬的兄长,更何况还有韩杰这层关系,所以叔父这词比大人听起来亲切多了。

眼前的韩远已经十二岁有余,在韩杰与刘风等人的刻意照顾下,身体骨发育很不错,个头都窜到了一米六开外。

“佑鸣,今日怎么不在学堂,又到这河堤来了?”

“书孩儿孩儿已经看完,正巧娘亲在这帮忙,所以孩儿便来想为百姓做些事情。”

顺着韩远的手指的方向望去,却见韩大嫂也满是汗水的给劳碌民众发着解暑祛渴的绿豆汤,虽然没有冰镇的透心凉,但也是经过井水降温的,在这年头,已属于难得的祛暑之物了。

与韩大嫂寒暄了几句,刘风率先脱去身上的长衫,穿着背心加入到筑堤疏浚的队伍中去,随之而来的孙然等人也纷纷热火朝天的做了起来。

在鹿鸣城忙碌的时候,澜陵城,乾光殿,孙沫飞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一旁的小全子,由他送到殿下众臣子手中。

一刻钟之后,待群臣看完,孙沫飞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诸位爱卿,东陵王加急禀报将有灾情发生,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皇上,老臣以为不可信,只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这些日子,老臣与钦天监徐大人商议,今年大禹当是风顺雨调,所以皇上当不必理会此事。”

国柱许逾本对刘风颇有好感,毕竟抵抗匈奴的事迹摆在那,让他这驰骋沙场多年的老将也为之热血沸腾。

可是刘风逐渐拥兵自重,还被封了王,这在国体为重的老臣子心中就是叛逆的象征,因而此刻对刘风,许逾只有‘弄臣贼子’四字来形容,大有为朝廷除之而后快的想法。

看着脸色有些激动的许逾,孙沫飞或许能猜到他的一些想法,虽然不赞成,但对于这一心为大禹的老臣子,他也不便出言指责,只能委婉的逐步打消他对刘风的成见。

“徐爱卿,可是如许老国柱所言?”

钦天监太常令徐强,是通晓天理的术士,在钦天监任职几十年,也算是东禹的老臣子了。

听到孙沫飞的询问,这位头发已经略有花白的太常令恭敬的走出所站的朝位,“回皇上,由夜观的天象来看,大禹今年是该风调雨顺,可是不知何种缘由,近半个月来,朱雀方位变得迷蒙起来,不过依老臣看来,大禹国运有绚烂之势,这应该无大碍。”

难道是玉倌错了?

听到徐强这般说,孙沫飞心中也摸不着底了,毕竟他在钦天监执掌多年从未出过错,而刘风所说的梅雨之际还有数十天而已,这个时候防汛布设,定是要花费巨大。

更为要紧的是没有水灾发生,那孙沫飞就会背上劳民伤财的罪名,对于刚登基的他来说,绝对不利于皇位的巩固。

大殿上有些寂静,孙沫飞低头不语,朝臣们大气也不敢出,任何人都明白水灾对于多河的东禹的影响,所以这种事情是插不得嘴的。

这个时候,孙沫飞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丝的后退,想到数百万的百姓生死便在自己的决定之中,只觉得屁股下的龙椅烫的慌。

“逸清,我相信你可以,别让我失望,做一个让世人称颂的明君!”

刘风的话闪现到孙沫飞的脑中,不知道何时开始,那个单薄的身体也开始成为他依仗的对象。

他不会负我的!

猛的抬起头,孙沫飞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天意难测,朕乃一国之君,应当更加的小心,对于东陵王的所奏,朕觉得要谨慎对之,着内阁立刻开始督促各城池的防汛筹措,若是由不得力者杀无赦!”

“皇上,如今是农忙播种之计,要是正动用百姓去做见不到影的事情,可是劳民伤财,会民怨载道啊!”

听到孙沫飞的决定,许逾忙出声劝阻,内阁之中,也有阁臣一同附和,在他们看来,东禹的堤岸防护早已经坚固无比,哪里还需要重新整治?

“朕心意已决,不容反对,立刻往各地派出监理之臣,监察地方城池,违令者斩,不得有误!”

孙沫飞一甩龙袍,退出了乾光殿,许逾心中有着忿恨,但也无法再劝,而数十位的阁臣虽然吃过刘风的苦头,不过此事关系这民生社稷也不敢以公报私,忙开始商议起来。

“父皇,您觉得儿臣这样做是对是错?”

养心殿,孙沫飞坐在裕兴帝孙玉钰的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