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袁家庶子 >

第293章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293章

小说: 三国之袁家庶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赵艺问的一怔,锦娥不服气地说道:“莫非眼看陛下受苦?”

“陛下受苦,却无性命之忧。”赵艺说道:“三军将士征伐沙场,一个不慎,将有多少孤儿寡母?”

满脑子想着如何营救刘协,锦娥从未想过这样的事情。

茫然看着赵艺,锦娥问道:“陛下身在曹营,整日受尽凌辱,莫非果真至他于不顾?”

“公子并非不救。”赵艺说道:“当日姑娘请公子领军进击许都,如今已是破城,只是陛下被曹操带走。公子既允了姑娘,只须静待便是!”

牵起锦娥小手,赵艺语气柔缓下来:“某今日允你,日后营救陛下,当身先士卒,如何?”

凝视赵艺,锦娥没有吭声。

搂住她的香肩,赵艺说道:“日后切不可再与公子添乱,营救陛下之事,公子自有主张。”

虽然心底还觉着不妥,锦娥却没再多说,被赵艺带了出去。

攻破许都,只俘虏了一些曹军将士,贾诩等人尽数逃出城去。

最失望的并不是袁旭和他麾下将军,而是想不起过往的林涛。

本以为擒住贾诩,多少有助于回忆以往发生的事情,攻破城池时却发现贾诩已经逃了。

坐在贯穿城内的一条水沟前,林涛望着水面正在发呆。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并没有回头,淡淡说了句:“蔡校尉因何来此?”

朝他走来的正是蔡子墨。

到了林涛身后,蔡子墨说道:“见林先生一人在此,因此前来相陪。”

“某已习惯独自一人。”林涛说道:“蔡校尉要务在身,无须相陪。”

“是公子要某前来!”挨着林涛坐下,蔡子墨说道:“先生剑法了得,某觉着路数似曾相识,却想不起究竟在何处见过。”

“阁下见过某剑法路数?”林涛眼睛一亮。

蔡子墨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某只觉着眼熟,却想不起究竟在何处见过。”

王越离世之前,蔡子墨与李琪冉从未走出过他们居住的村子。

林涛剑招极快,他只是觉着看起来眼熟,却根本不可能想起究竟在何处见过。

见他说不出来由,林涛轻叹一声说道:“某欲想起过往,只怕是难!”

俩人说着话,一阵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同时回过头去,他们看见的竟是李琪冉。

袁旭率军讨伐许都,李琪冉并未跟随。

直到许都城破,她才随同一众留守兵士来此。

林涛与李琪冉并不相熟,见是她来,又把脸转了过去。

蔡子墨则苦笑道:“师妹怎有闲暇来此?”

“四处寻不见师兄,不想竟是在此。”到了蔡子墨身旁,李琪冉也没理会林涛:“师兄近来高升,可否借些铜钱?”

“借钱作甚?”蔡子墨茫然问道。

“师兄只说借与不借。”李琪冉根本不和他讲道理,语气有些咄咄逼人。

蔡子墨苦着脸说道:“方才升做校尉,钱粮尚且未发……”

“莫找许多理由搪塞,只说借与不借。”

“借!怎会不借!”蔡子墨很是肉疼的从怀里掏出十多个铜钱递了上去:“只有这些,师妹省着些用。”

接过铜钱,李琪冉放在手中掂了掂:“就这些?”

“就这些!”蔡子墨说道:“师妹若是不信,大可搜身!”

瞥了他个白眼,李琪冉转身走了。

待到她走远,蔡子墨松了口气。

“蔡校尉好似很怕那位姑娘。”林涛淡然说道。

蔡子墨苦笑:“自幼便被她欺惯了。”

“区区女子,竟可如此欺凌蔡校尉,某着实不懂。”林涛说道:“此后她若有求,校尉不妨不允……”

蔡子墨没有言语。

他与李琪冉乃是师兄妹,自幼生长在一处。

自从王越离世,这个世上就只有李琪冉一个亲人。

莫说打不过她,就算能胜她,蔡子墨也不会轻易与她反目。

从蔡子墨手中得了十多个铜钱,李琪冉走上街市。

许都被攻破已有一些时日,城内街市上,也有一些商铺开门营业。

虽然开门的只是少量几家,然而许都乃是曹操经营多年之处,街市还是要比谷阳繁华许多。

走了一圈,李琪冉最终进了一家卖发冠的店铺。

店铺内,形形色色的发冠很是齐全,最惹眼的就是摆放在迎着正门处的金丝发冠。

单从发冠色泽便可看出,它是以黄金锻丝,尔后编织成这只发冠。

莫说李琪冉手中的十多个铜钱,即便是她带着当日袁康所赠铜钱,也是买不起这只发冠。

“姑娘,可要发冠?”正在店内看着,掌柜迎了上来,陪着笑脸问道。

“嗯!”李琪冉点了下头。

李琪冉身穿麻布衣衫,掌柜见她并不似有钱模样,拿起一只做工很是粗糙的发冠说道:“这只冠子做工尚可,只须三个铜钱。”

看了一眼那冠子,李琪冉摇了摇头。

掌柜正要推荐其他,李琪冉指着一只做工很是精致的大红发冠问道:“那只冠子怎卖?”

她指的冠子色泽鲜亮,一看价值就是不低,掌柜说道:“姑娘好眼力,这只冠子乃是使用江东蚕丝编织,只须五十个铜钱。”

怀里只有十多个铜钱,李琪冉却又觉着那冠子很是鲜亮,倘若送给姜俊,也算得还了他些许人情。

第757章 只有等到破城

李琪冉最终还是买到了她想要的发冠。

不过她买到的并非摆在外面的那只,而是一些丝线。

十几个同伴买发冠,店铺掌柜当然不会卖。

给她些丝线,教她回去如何编织倒是可以。

来到许都,她住在皇宫之内,离姜俊倒不是很远。

进了正门,李琪冉正走着,迎面过来一个人。

走来的正是姜俊。

见了他,李琪冉不经意的脸一红,下意识的把头低了下去。

没发觉不妥,姜俊抱拳行礼:“李姑娘。”

“姜校尉!”李琪冉应了一声。

待到姜俊离去,她才匆匆回了住处。

买了丝线,从店铺掌柜那里得知如何编织发冠,李琪冉几乎整日没再出门。

编织发冠并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

拆了编编了拆,发冠总是编的歪歪扭扭。

房间里点着油灯,折腾了整天的李琪冉几乎又是整夜未睡。

终于编起了发冠,看着倒还能入她自己的眼,李琪冉很是满意的把它往旁边一放。

睡了小半个时辰,心里有事,虽然熬了一天一夜,她却怎么都睡不安稳。

辗转反侧,总觉着该把事情先做了,李琪冉起身洗漱。

带着那只她亲手编织的发冠出了门,李琪冉往袁旭住处走去。

距门口还有一段,两名卫士迎了上来,其中一人说道:“李姑娘请止步。”

“姜校尉可在?”早先曾吃过亏,李琪冉当然顺从了许多,她停下脚步问道。

两名卫士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人说道:“姜校尉昨日出城去了,至今尚未回返。”

“可知他出城作甚?”头天曾遇见过姜俊,没想到他竟是出城,李琪冉有些失望的转过身。

才走没两步,她又回过头,向两名卫士问道:“敢问姜校尉出城何往?”

“不知!”两名卫士都摇了摇头。

没有得到答案,李琪冉失望的转过身去。

本打算回到住处,可想了一想,她改变了注意。

出了许都皇宫,李琪冉又犯难了。

倘若姜俊只是才出城,循着踪迹她必定能够找到。

可他出城已经一整天,而且许都城内人来人往,留下的痕迹也早已磨灭。

最终,他做出了个决定。

先确定姜俊从哪道城门出去,然后再找寻踪迹一路尾随,成算更大一些。

到了东门,向守城门兵士询问,得知姜俊并未自此出城,李琪冉转身往南门走去。

有的时候人做选择就是这么奇怪。

直到只剩北门,她才从兵士口中得知,姜俊出城往北去了。

天海营占了许都,将军们率领大军继续向北,数日之内又夺了几处城池。

姜俊往北,应该是赶往曹军占领区。

出了城,李琪冉寻到一片马蹄印。

印记沿着小路往前,走没多远分了开。

成片的印记往一个方向去了,另有一些较少的马蹄,则往西北方向延伸。

蹲在地上,查看了一会马蹄印,李琪冉抬头望向前方。

依她判断,姜俊留下的印记应该是这片马蹄较少的。

李琪冉没有骑马出城,确定了方向,她沿着较少的蹄印追踪。

数日之后,许都城外。

驻扎在山坡上的马飞迎到了从许都来的人。

来到邺城的正是姜俊。

与姜俊见了礼,马飞问道:“敢问姜校尉不在公子身边,因何来此?”

“奉公子之命,特来为马将军断后。”姜俊回道:“公子有令,无论如何须将审配救出。”

“审配早先出城,遭曹军击退。”马飞说道:“三公子起兵驰援,竟落个兵败如山退走北方。”

“欲救审配,我等或须入城方可。”马飞说道:“某所待者,正是曹军击破邺城之时。”

“彼时入城,可否顺利救下?”姜俊有些不太确定。

马飞说道:“此时我等也无时机动手,何况即便入了城,邺城未失,以审配脾性决然不肯离开!”

姜俊不再多说。

马飞等人来到邺城已有许多时日,更何况他以往还随同袁旭在邺城居住,对审配等人脾性多少有些了解。

与马飞也算是素交,知他向来为人稳重,姜俊当然不会提出其他建议。

曹操击破袁尚已是许久。

邺城粮草早已告罄。

城内百姓易子而食,路上到处都是饿死的百姓。

城头上,袁军将士也是饿了许久肚子。

再过数日,曹军根本无须强攻城池,邺城也将难保。

城内军营,一间营房内,十多个人正凑在一处密谋着什么。

上首之人与审配面相有几分相像。

他正是审配之侄审劳。

环顾众人,审劳小声说道:“叔父率军抵御曹操,倘若公子尚且驻军于外,邺城或许可守。如今城内无粮,公子也遭曹军击溃,倘若固守,无疑寻死!”

“将军有何打算?”一员偏将问道。

“为将士计,为邺城百姓计,我等不如打开城门迎纳曹操。”

审劳一句话出口,众人面面相觑。

“诸位以为如何?”见众人不吭声,审劳追问。

“打开城门迎纳曹操,邺城便将落入曹操之手。”另一名偏将说道:“而且我等贸然打开城门,曹操又怎知为他?”

“须有一人出城方可。”捏着下巴,审劳说道:“与曹操商议妥当,方可献城。”

“何人出城,如何出城?”又有一名偏将脱口问道。

“你等何人以出城搦战之名诓骗城门打开?”审劳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

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失败,出城之人殒命身死尚是小事,留在城内的家眷老小只怕也是难保。

“朱将军,”看向其中一员偏将,审劳说道:“你为人最是稳重,此次可否前往?”

看似询问,实则审劳已将事情交给了这位朱将军。

起身抱拳,朱将军说道:“将军有令,某怎敢不从?”

点了下头,审劳说道:“既是将军肯往,事不宜迟,当速行之!”

朱将军应了一声退出营房。

没过多会,城门处出现百十名面黄肌瘦的袁军。

带领这队袁军的正是那为朱将军。

到了城门口,他翻身下马,飞快的跑上城墙。

第758章 献城

邺城城头,朱将军抱拳躬身立于审配面前。

审配脸色铁青,向他问道:“将军莫非不知曹军多少兵马?仅凭将军麾下百余人,莫非欲要大破曹军不成?”

朱将军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说道:“回禀审公,末将并非觉着可破曹军。只是曹军围城日久,公子又遭敌军击破。将士疲敝,末将心中惶恐。寻思着与其坐守城内,不如出城杀个痛快,三军将士目睹,也可壮些声势!”

他的一番话,令审配顿时动容。

牵住他的手,凝视他的双眸,审配说道:“将军好走!至于家眷,某当照应!”

得了审配允准,朱将军应道:“多谢审公成全!”

下了城墙,他招呼麾下兵士:“出城!”

城门缓缓打开,百余名袁军紧随其后走了出去。

望着出城将士的背影,审配长长叹息。

邺城已是断粮,他也两日颗米未沾。

再过几日,即便曹军不进攻,将士们也将活活饿死!

此时此景,尚有如此忠义之士,又怎能不让审配感怀莫名?

率领百余兵士出了邺城,朱将军并未加快催马。

见城内出来一支百余人的队伍,曹操也很是纳闷。

望着那队人马,曹操向一旁的郭嘉问道:“审配莫非傻了?遣派百余人,竟欲破击我军不成?”

“恭贺曹公夺取邺城!”郭嘉抱拳躬身向曹操行了个大礼。

曹操一愣,向郭嘉问道:“审配固守不降,奉孝何出此言?”

朝朱将军等人一指,郭嘉说道:“献城之人就在眼前,进驻邺城不过一两日之事。”

看向朱将军等人,曹操满心疑惑:“奉孝怎知彼来献城?”

“此事易解。”郭嘉说道:“两军交战,将士用命多为饱腹。而今邺城守军腹中无粮,百余人出城更是送死。倘若可活,有几人肯死?”

郭嘉这些话出口,曹操顿时恍然:“既是献城,因何披坚执锐?”

“审配其人顽固不化。”郭嘉说道:“曹公攻城,彼必死守。所欲献城者乃其麾下,倘若被他看出端倪,出城之人定将满门伏诛!”

“如何行事?”

“曹公可令一猛将前往,将此人生擒。”郭嘉说道:“待到进了营中,一应之事便将明了。”

曹操向身后卫士吩咐道:“传令徐晃,令他出城生擒此人,断然不可伤其性命!”

军令下达,没过多会徐晃带领百余兵士出了军营。

远远看见徐晃,朱将军舔了舔嘴唇。

他很紧张,心脏也在剧烈的跳动。

与曹军对峙许久,徐晃也曾出战,朱将军晓得他武勇。

同徐晃厮杀,他决然不会有半点胜算,或许俩马相交,只一合便被徐晃斩落。

倘若如此,他出城除了平白丢了性命,再无其他用处。

带兵迎着朱将军等人前来,徐晃抬起兵刃喝道:“来者何人?”

朱将军手提长枪,对徐晃说道:“某乃审公麾下偏将!”

“区区偏将,胆敢送死!”话音才落,徐晃已是纵马上前。

见对方杀来,朱将军只得迎上。

两马相交,徐晃一声暴喝,并不使兵刃扫他,只是兜胸一把抓来。

朱将军见状,哪肯回击,硬生生的被徐晃搂下了马背。

被徐晃夹在腋下返回曹军军营,朱将军小声说道:“某来此乃为求见曹公,还请将军代为通禀。”

曹操下令只要活的,徐晃当时已是有所察觉。

听到朱将军如此一说,徐晃没有吭声,只是夹着他一路往曹操面前奔去。

到了曹操近前,徐晃将他往地上一丢,两名曹军即刻上前把他扭住。

才被扶起,朱将军就喊道:“某来此乃为求见曹公,烦请诸位通禀。”

区区袁军偏将,不认得曹操也不奇怪。

曹操问道:“将军寻某,所为何事?”

得知眼前站着的就是曹操,朱将军赶忙说道:“求见曹公只为献城!”

“如何献城?”曹操问道。

“晚间城内举火为号,审劳将军自会为曹公打开城门。”

“审劳?可是审配之侄?”

“正是!”

“莫名献城,某如何信得?”曹操狐疑的打量着朱将军。

“城内已是断粮。”朱将军说道:“我等两日颗米未进,将士早无战心。曹公若可得了邺城,也是拯满城将士与百姓于水火。”

朱将军话说的真挚,曹操点了点头:“将军既如此说,某便信了。不知将军与审劳将军有何约定,以何为号?”

“末将出城之时,审劳将军有言,倘若曹公允准,只须今晚在军营牙门点上三堆篝火便可。”

审劳献城,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