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袁家庶子 >

第175章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75章

小说: 三国之袁家庶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见心性仍然不可与袁旭相较!

第451章 让他们有来无回

大船靠岸,颠簸到七荤八素的众人纷纷下了船。

双脚踏上坚实的土地,袁康一屁股坐在地上。

“这一路晃的,本公子险些苦胆都吐了出来。”大口喘着粗气,仰望蓝天他感慨着。

马飞在他身旁坐了:“四公子只是未曾乘过海船,当初某至蓬莱……”

“马将军也是?”袁康咧嘴一乐:“将军若是如此,某便不觉着什么!”

“不是!”回了他个笑容,马飞说道:“毫无感觉!”

袁康脸上笑容顿时敛了起来。

毫无感觉说个什么劲?

说来说去,无非是想炫耀。

指着协助众人下船的天海营将士,马飞说道:“四公子无须如此,将士们初登蓬莱,经了一路风浪,大多也是如此。时日久了,不仅适应颠簸,还都学会了游泳!”

袁康是个不折不扣的旱鸭子。

得知来到蓬莱还须学会游泳,他吃了一惊:“某是怕水,可否不学?”

马飞咧嘴一乐没有回应。

看到他的笑容,袁康顿时生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来人!”马飞起身,向附近的一名天海营兵士喊道:“为四公子安排住处!”

兵士应了,跑到袁康近前,拱手说道:“四公子请随我来!”

下了大船的众人,都有天海营兵士接引。

两位张夫人,则由袁旭、甄宓亲自陪同。

环绕蓬莱岛,建着坚实的围墙。

围墙上有着一只只并不是十分高大的木架。

从未上过战场的张夫人并不知道什么叫做投石车。

跟随袁旭来到岛上的数百袁军,见了这一幕不禁心中发寒。

高墙上林立着投石车,每两辆投石车之间还有着一支弩箭。

守卫高墙的天海营将士衣甲齐整,望着他们,数百袁军不禁感到自惭形秽!

进入高墙更是豁然开朗!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蓬莱岛已形成了城池。

街道纵横建筑交错。

走在街道上,袁旭向两位张夫人说道:“此处房屋虽多,人口却是很少。我等从各地收罗女子,嫁于岛上众人,新生婴儿虽是有些,却还没形成规模。”

“小小蓬莱,可容纳多少人口?”张夫人问道。

“若是挤上一挤,三四十万总是可以!”

袁旭一言,使得两位张夫人都是愕然不已。

整个河北也不过数十万人口。

历经官渡、仓亭两场大战,河北更是劳力匮乏。

十户人家,倒是有九户只有女子而无男丁。

蓬莱若是容纳三四十万人,仅仅人口已是强过河北。

难怪袁旭对河北毫无兴趣!

“此乃后话!”两位张夫人面露惊愕,袁旭说道:“岛上人口不过万余,天海、夜刺两营,更是兵丁寥落。此次回返,正是要光大蓬莱!”

两位张夫人都没言语。

她们并不懂得军事。

出身于商贾之家的袁旭生母,倒是懂些经营之道。

提及光大蓬莱,她却是渺无头绪。

“公子!”正走着,田丰、沮授迎面过来。

见张夫人来到岛上,俩人行礼招呼:“多日不见夫人,可还安好?”

“安好!安好!”张夫人回礼之后看向坐在轮椅上的沮授:“沮公因何如此?”

“官渡兵败,曹操力劝某却不降。虽蒙公子相救不至殒命,却丢了双腿。”

“苦了沮公!”张夫人不免感叹。

她虽不知官渡、仓亭两场大战究竟发生了什么,却知道袁家内斗从未止歇。

跟随袁旭离开邺城,果真是个正确的选择!

“不苦!”拍了拍轮椅扶手,沮授说道:“公子特意为某造了此物,当可代步,与双腿还在并无二致!”

轮椅再好,终究比不得双腿。

深知沮授是在宽慰她,也是在宽慰自己,张夫人再度欠身一礼。

“二位军师寻某必有要事!”袁旭对甄宓说道:“甄姬照应母亲、岳母。某去去便来!”

甄宓应了,引领两位夫人离去。

袁旭则与田丰、沮授一同走向议事厅。

“公子回返途中遭逢海贼,可有受惊?”快到议事厅门外,田丰问道。

“两位军师何时得知海贼将不利于某?”

“日前曾有海贼在蓬莱附近游走。”田丰说道:“某与沮公商议,料定他们乃是前来探查防务。进攻蓬莱与截杀公子相比,显然拦截公子更为便宜,因此算定他们会在半道阻截!”

“既是如此,因何不令船队前往东莱相迎?”

“海贼往来东海多年,神出鬼没,并无人知晓他们究竟有多少战船。”沮授说道:“我二人如此筹谋,一者是要知晓究竟会派出多少战船前去截杀公子,二则是可根据战船数量,判出敌军如何攻伐蓬莱!”

“可有看出?”

“公子以为,他们将会如何?”二人并未直接回应,田丰反问道。

“海贼战船不过区区数十艘,且船只简陋,若与蓬莱海军遭遇必非对手!”袁旭说道:“他们会将战场开辟在陆地上!”

与沮授彼此看了一眼,田丰说道:“公子料事如神,我二人也是如此揣测。”

“派出斥候,于青州一带探查。”袁旭说道:“以数千海贼,尚且无力进攻蓬莱!之所以敢如此行事,必是曹操将起大军!”

“蓬莱与东莱隔海相望,东莱乃属青州地界,掌控于袁军之手。”田丰说道:“自东莱起兵几无可能,曹操或许会在北海崂山湾一带令船只下水!”

“两位军师以为该如何破敌?”

“区区海贼战船,承载曹军企图登临蓬莱,如何可使得他们得逞?”沮授说道:“与其坐守,不如兴起水军半道截!”

“斥候已是探查清楚,自崂山湾前往蓬莱,有处水域鲨鱼众多,渔民称之盘鲨口。”田丰说道:“既是厮杀,便要他有来无回。此处正可作为战场!”

“万一我军将士落水?”袁旭说道:“岂非也是葬身鱼腹?”

“战船相连彼此策应,我军战船包铜,纵使曹军火攻也是不惧,又在大海之中救火便宜,当可一战破敌。”田丰建议道。

“铁索连船?”脑海中浮出将来会发生的赤壁之战,袁旭有些迟疑。

第452章 人之安逸则不肯稍变

筹谋计策打算半道截杀袁旭。

管承、郭祖二人无功而返。

回到岸边,俩人见了何夔。

详述海面上发生的事情,何夔顿时锁起眉头。

“两位将军此举,怕是已经打草惊蛇。”何夔说道:“蓬莱若是毫无防备,绝不可能发出十艘巨船迎接袁显歆。”

“如之奈何?”郭祖问道。

“两位稍安勿躁。”何夔说道:“曹公之意乃是要兴起大军登临蓬莱。既是诛杀不得袁显歆,我等只须多筹战船,准备登岛!”

“此事交由我二人去办!”管承说道:“其他难筹,海船还是可备办一些!”

何夔等人在东莱一带拦截袁旭的消息,数日之后传到许都。

曹操得知,顿时心头火起。

猛的往桌上一拍,曹操怒道:“何夔竖子,误我大事!”

曹操发怒,幕僚多不敢吭声。

与他多年素识,荀彧却不理会这些。

他起身说道:“曹公莫恼,如此并非坏事!”

“已是打草惊蛇,怎非坏事?”曹操说道:“若他们无有动作,袁显歆虽知某招安海盗,却想不到将会进击蓬莱。出其不意方可成事!蓬莱近岸乃是袁家地界,我军登船只可于南方港口。长远海路,万一蓬莱水军迎击,该当如何应战?”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荀彧说道:“袁显歆虽将迎战,蓬莱水军终究有限。他如何防得多路人马?”

“文若可有计策?”曹操问道。

“兵分两路,一路实一路虚。”荀彧说道:“曹公可令一路人马乘海贼船北上,引蓬莱水军攻之。另择一路人马,乘坐渔船靠近蓬莱乘势登岸!”

曹操眼睛一亮,向众人问道:“你等以为如何?”

“荀公所献,正是破敌之策。”程昱说道:“某无异议。”

曹操目光落在其他人脸上。

郭嘉等人均无异议。

众人均认为可行,曹操说道:“传令下去,兵分两路。某率一路自崂山湾登船,进击蓬莱。另一路则由子孝带领,征募渔船悄然潜至蓬莱登岸!”

曹军有了动作,蓬莱的袁旭也没闲着。

天海营只有两千将士,蓬莱岛上却有大船三十艘。

海军早已建立,却因将士不足,许多大船都在闲置。

迎接袁旭之时,蓬莱水军出了十艘大船。

每艘大船却只按照最低人数五十人配属将士。

仅有五十人的大船,开出去倒是颇为吓人,真的厮杀却并无多少战力。

曹军将要来袭,海军当然不能以这种配属前去迎战!

袁旭抽调五艘战船,每艘战船兵士两百四十名,整日于蓬莱周边演练。

其余八百天海营将士,则留于岛上,提防曹军突然登岛。

站在城头,望着正在海中演练的天海营战船,袁旭说道:“蓬莱人口太少,应广募勇士方可!”

“公子以为蓬莱尚须多少人口?”田丰问道。

“我等虽是勤于募集,人口却不过区区过万,天海营不过两千兵马,夜刺更是仅有百余人。”袁旭说道:“有朝一日大军出蓬莱,如何抗衡强敌?”

“蓬莱乃是弹丸之地。”田丰说道:“数十万人口倒是可以住下,只是粮草耗费,每日用度须从岛外调拨。万一曹军封岛,我等奈何?”

袁旭没有吭声。

这个问题他也曾想过。

在蓬莱开垦荒地种植谷物、桑麻,自给自足顶多只能维持两三万人用度。

若真有数十万人口,大军也发展到万余人。

仅仅养活这些人,就足以让袁旭头疼不已。

“将董正唤来。”望着正在海面操练的战船,袁旭向身后卫士吩咐。

卫士离去,沮授问道:“公子可是打算开辟蛮荒航线?”

“中原、江南乃至西凉、北地,都是战事不绝。”袁旭说道:“董正虽开辟商路,所得终究有限。若我等可开辟蛮荒航线,使得蛮夷为蓬莱种植谷物、桑麻,便可支撑此处繁荣兴盛。”

“公子可有想过,蛮夷之地,得了好处便是忠贞不二。若无好处,则是翻脸不认?”沮授说道:“如此之法,断不可行!”

“沮公可有谋算?”袁旭问道。

“蛮夷之地,可用却不可富。”沮授说道:“公子可令商队前往,从彼处收购谷物、桑麻,却不可使其联络他人。”

“如何做到?”

“以蛮养蛮,以蛮制蛮。”沮授说道:“培植蛮夷亲信,以其制约蛮夷!”

正说着话,董正来到。

“董公行商各地,蛮夷之地去过几次?”袁旭问道。

“不知公子所问,究竟是何地界。”董正说道:“自此往东,可入东夷。自此往南,则可前往烟瘴蛮荒。”

“东夷与蛮荒可有谷物、桑麻?”

“有是有的!”董正说道:“彼处多是刀耕火种,虽有谷物桑麻,也难采买!”

“若是教他们如何种植谷物桑麻,使得他们可吃饱肚子,再将多余之物采买回蓬莱,须用多少时日?”

董正一愣:“公子打算如此?”

“正是!”袁旭说道:“在蛮夷之地培植亲信,拣选精熟种植之道者前往彼处教授耕种之法。董公常年在外,应是知晓如何去做。”

“蛮夷蠢的很。”董正说道:“教授种植之道,没有三年两年,也难成事!”

“此事交于董公。”袁旭说道:“某要壮大蓬莱,自中原等地调拨粮草颇为艰巨,若可开通蛮夷商道,便能支撑蓬莱用度。”

“公子放心,某自将用心去做!”

“董公切记!”袁旭接着说道:“蛮夷毕竟异类,他们既是蠢的很,就要让他们更加愚蠢!吃饱肚子则思安逸,让他们吃饱、穿暖,要他们忠于蓬莱,可有把握?”

董正想了一下,并没立刻回应,而是看向田丰、沮授。

“公子已授时宜。”田丰淡然一笑:“蛮荒苦地刀耕火种,人之安逸则不肯稍变,使得他们吃饱穿暖则再无不臣之心。董公可另选亲信,与其部族首领之女成婚,逐步蚕食,将之大权掌控于蓬莱之手!”

“蒙公子、田公面授权宜,某已知如何去做!”董正应道。

第453章 补上的新婚之夜

发展蓬莱旷日持久,袁旭并没想过一口吃成个胖子。

令董正开辟满意商路,为的只是将来中原商路一旦被封闭,蓬莱岛尚可物资丰足。

五艘战船没日没夜的操练海战。

在城头上看了半日,袁旭回到内城。

留在张夫人住处吃了晚饭,他与甄宓回到屋内,已是日暮时分。

蓬莱房舍的窗子与别处不同。

中原房舍,窗子都是自内往外推开。

窗页向上,下面以木棍或短竹竿支撑。

虽可通风,却遮挡阳光进入,许多房舍因此采光并不是很好。

蓬莱的房屋,窗子多是开在两面甚至三面、四面。

窗页也是分为两扇,由铰链连接,往两侧推开。

袁旭不会制造玻璃,他虽然知道玻璃的化学成分,可繁杂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却不是他一个人可完成!

条件限制,使得许多他知道存在的东西却无法制造运用。

他也不是没想过要在这个时代制造枪炮。

一支火枪队,对付装备古老的大军,双方一旦展开厮杀,将不再是单纯的战斗,而只是一场屠杀!

同样,条件限制了他无法制造。

火药配方、无缝钢管……乃至很多很多他所需要的东西,以汉末的技术能力,根本是无法提供的。

这些想法,终究只是个念想罢了!

改造窗子,以蔡侯纸蒙住窗框,可使得通风、采光都远远超出其他城池民居的窗户。

夕阳的余晖从打开的窗口投入屋内,房间里的摆设也被镀上了一层金黄。

站在窗口,望着西方才残霞,袁旭说道:“又是一天将要过去。”

走到他身后,甄宓轻声说道:“天色虽是将晚,日落西山却还有些时候,公子可要妾身陪着出去走走?”

“罢了。”揽住她的纤腰,将她搂在怀中,袁旭说道:“夕阳虽美,又怎比无限春光?”

“春光?”甄宓一愣,旋即明白他话中之意。

俏脸一红,甄宓说道:“奴家与公子已是成婚,只怕早晚一日,公子将会厌倦?”

“繁花似锦乃是天下共有,一枝独秀却是只属一人。”袁旭说道:“某与甄姬历经坎坷,终究完婚。又怎会厌倦?”

“公子有心,妾身已是欣然不已。”甄宓说道:“日前母亲曾与妾身说过,似公子这般人物,必将成就大业。天下英雄,何人不是子女成群……”

“甄姬可是要某再纳几个妾室?”袁旭打断甄宓。

甄宓红着脸没有应声。

她内心很是矛盾。

出于女子本能,她希望独占袁旭,想到将来后嗣,她却不可如此自私。

纵使一年一个为袁旭生养,以她一人之力,也是生养不出庞大家族。

袁旭若不纳妾,她将成为袁家的罪人!

“某没想过征伐天下成就霸业!”袁旭说道:“历经兄弟相残,有些事已是看得透了!”

依偎在袁旭怀中,甄宓眸中流露出迷茫。

既不打算征伐天下成就大业,因何要兴盛蓬莱,建立天海、夜刺?

袁旭的说法和做法,在甄宓看来无疑是矛盾的!

“汉室衰微豪雄四起,世间多少英雄起起伏伏?”袁旭说道:“袁家兴盛一时,却因兄弟相残最终走向衰微。官渡、仓亭两战尚不足以使得袁家消弭于世,兄弟争斗却是落败根本。”

甄宓没有吭声,她好似明白了什么。

品味袁旭所言,她又觉着根本没有明白!

让出邺城,从此离开河北,他们再不用与袁家有任何纠葛。

只要离开,则可无虞!

至少甄宓有着这样的念头!

“征伐天下,打下无限江山又能如何?”袁旭说道:“天道轮回,终有衰败之日!一旦落败,宗庙难保后人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