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袁家庶子 >

第165章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65章

小说: 三国之袁家庶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袁绍尸身旁,袁尚脸色十分不好。

逢纪曾经献策,话虽没说出口却有谋害袁绍的意思。

袁尚和刘夫人并未首肯,逢纪也绝不会冒险行事。

当时只有董晴在场,可医者查验汤羹并未发现有毒。

袁绍死的蹊跷,董晴又用的什么法子?

正琢磨着此事,一个卫士进入屋内禀报道:“启禀三公子,逢公求见。”

“父亲停灵,此处不宜议事。”袁尚说道:“请逢公在外候着。”

卫士离去,袁尚又对屋内几人说道:“你等且在此处守着,某去去便来。”

伴他守灵的几个庶子纷纷应了,袁尚起身离去。

逢纪已等在门外,见袁尚出来赶忙迎上。

“公子!”拱手行礼逢纪说道:“袁公离世,诸多事务须公子打点,有一事公子绝不可不为。”

“何事?”

左右看了看,逢纪小声说道:“请公子借步说话!”

与他到了背静处,袁尚还没开口,逢纪已是说道:“袁公生前曾经有言,将河北交于五公子。”

“此事某早知晓。”袁尚铁青着脸:“父亲离世,我等又阻不住显歆……”

“公子莫非打算坐以待毙?”

“若非如此又能如何?”

“邺城之内,亲长公子与五公子者不多。”逢纪小声说道:“某去找寻审正南,逼他允诺共篡袁公遗命,将河北交于公子之手。”

“此计果真可行?”袁尚皱眉问道。

只是袁谭还好对付,他担心的就是袁旭。

审配亲近袁旭,待他回到邺城,难保不会将其中缘由告知。

除非除掉袁旭,否则即使得了河北袁尚也坐不安稳!

见他面露迟疑,逢纪问道:“公子可是担心五公子?”

袁尚没有吭声。

他心中懊恼,袁家原本有三个嫡子,因袁旭南征北战多立战功,袁绍平白的将张夫人转为平妻。

无端端的又多了两个嫡子。

袁买尚幼又已走失,根本不在袁尚顾忌之内。

可袁显歆……

“袁公离世,对公子来说不失为一桩好事。”逢纪说道:“公子当以平稳邺城为由收回兵权。待到五公子回返,将之诱至袁家内宅悄然射杀,长公子便不足为虑。”

看着逢纪,袁尚迟疑片刻说道:“假传遗命之事便由逢公操持,某这便收回兵权!”

“恭贺公子继承袁公大业!”逢纪闻言大喜,抱拳躬身向袁尚贺道。

逢纪为袁尚谋划河北,身在邺城的甄宓此时也是满心担忧。

袁旭尚未来到,袁绍却在此时亡故。

虽无证据,甄宓却感觉到其中必有缘故。

刘夫人已派人前去通报袁谭、袁旭,得知袁绍亡故,二人必将星夜赶回。

袁尚早有夺取河北之心,倘若毫无准备袁旭回到邺城必会中了圈套。

偏偏袁旭又没差人向邺城通禀行程,甄宓也不知他此时身在何处。

“来人!”总觉着坐立不安,甄宓向屋外喊了一声。

一名侍女进入屋内,静待她的吩咐。

“去请马将军。”

侍女应声退下。

没过多会马义来到。

与许褚一战,马义身受重伤。

经数日调养虽有好转,他却还用不得力气。

见过甄宓,马义问道:“敢问夫人唤某,所为何事?”

“袁公突然离世,公子即将回返,我总觉着心中不安。”甄宓说道:“马将军可有法子寻到公子?”

“并未得到公子音讯,差人前往寻找怕是也难成事。”

“刘夫人已发出信使,跟随信使想必可以找到公子。”

“信使也是盲撞。”马义摇头说道:“与其跟随,倒不如差人在城外等候。”

“马将军所言甚是。”甄宓点头说道:“此事交于将军,切不可被三公子发觉!”

“夫人放心!”马义拱手说道:“夜刺将士多知如何行事!”

离开甄宓住处,马义片刻没敢耽搁,立刻安排夜刺悄然出城,在城外等候袁旭。

此时的袁旭,带领马飞等人也已到达距邺城不过两三百里开外。

第426章 接管兵权

邺城已是不远,再走两天就可入城。

公孙莺儿曾潜入营地刺杀袁旭,马飞等人不敢有半点懈怠。

尤其后来投效的游侠,个个精神抖擞生怕被袁旭轻视。

帐内点着油灯,袁旭坐在其中,正与马飞、袁康议事。

“再过两日我等便可回返邺城。许多时日不见父亲,不知他可安康。”袁旭说道:“连年在外难尽孝道,某心不安!此次回返,理应多陪父亲几日。”

“显歆孝顺,父亲也是深知。”袁康说道:“我等回到邺城,显歆坐稳大局,看三兄还可使出何等诡计!”

“四兄不可如此说话。”袁旭说道:“父亲尚在,我等怎可觊觎河北大权?”

“显歆说的是,是某唐突了!”袁康应道。

正说着话,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袁旭等人听到卫士呈禀:“启禀公子,邺城差来信使。”

眼看快到邺城,突然来了信使,袁旭顿生狐疑。

信使就在帐外,也不用猜测他带来了什么消息,袁旭吩咐道:“唤他入帐说话。”

帐帘掀开,一个袁军走了进来。

“五公子!”一见袁旭,报讯袁军就跪伏在地,嚎啕着哭道:“袁公故去了!”

“什么?”袁旭猛然站起。

袁康、马飞也是愕然而立。

“你说什么?”马飞跨步上前,一把揪住袁军衣领将他扯了起来。

“袁公……袁公故去了!”报讯袁军哭着回道。

颓然后退两步,袁旭一屁股坐在地上。

自从仓亭战败,袁绍身体一直不好。

父子许久未见,袁旭还想回到邺城好生陪他几日。

没想到,他尚未回袁绍已是离世……

眼窝里涌动着热泪,袁旭半晌无言。

袁康则冲出帐篷,面朝邺城跪下喊道:“父亲……”

喊声凄厉刺破夜色,营中众人听见袁康哭嚎,纷纷聚拢过来。

带着马飞出了帐篷,袁旭只觉着喉咙里像是堵了什么。

庶子出身,只因他立下战功无数,袁绍一改往日脾性,竟将张夫人提为平妻。

他则成了名正言顺的嫡子!

父爱如山,袁绍故去,袁旭只觉着肩头好似多了极其沉重的背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两腿一屈跪在袁康身旁,仰望墨色苍穹,袁旭放声悲嚎:“父亲……”

数十人聚集的营地一派宁静。

无论夜刺还是前来投效的游侠,一个个都闭口不言。

马飞跪在袁旭身旁,过了许久才将他搀起:“公子,只是悲伤毫无用处,袁公故去当尽早回返!”

“快马加鞭,尽速回城!”被马飞搀起,袁旭咬牙说道:“父亲故去蹊跷,某当查明原委!”

袁旭得到消息的同时,邺城军营。

校场上点着火盆,黑压压的袁军将士列阵而立。

跳蹿的火苗映红了他们的脸庞,将士们仰着脸,望向站在点将台上的袁尚。

身披甲胄,袁尚头盔上缠着白绫。

环顾在场的袁家将士,他高声喊道:“父亲突然离世,长兄、二兄、五弟均在外未回。为防邺城生变,某特来接管军权。”

“三公子接管军权我等理应受命。”一个偏将高声喊道:“只是袁公故去,兵权交于何人并无遗嘱,公子若是领了兵权,待到长公子等人回返,问及此事何人承担?”

“将军若有疑问,请到近前!”袁尚招了招手。

偏将出列,纵步走向点将台。

到了台上,他拱手行礼。

没等他站直,袁尚一把抽出长剑,猛的戳进他的小腹。

根本没想到袁尚会杀他,偏将直到临死还是面带错愕。

“何人还有疑问?”还剑入鞘,袁尚环顾在场将士高声问道。

袁军将士面面相觑,再无一人应声。

“既无人再有疑问,三军听令!”袁尚喊道:“即日起军权尽在某手。我等须勠力同心共兴河北!”

校场上的袁军纷纷举起兵刃,跟着喊了几声。

将士们的情绪并不高涨,喊声也显得有气无力。

所以屈服,无非是忌惮袁尚淫威。

接管大军,袁尚当即调拨人马,巡视邺城各条街道。

另有数百袁军开进袁家。

守卫袁家府宅的卫士,被袁尚麾下兵马替代。

不过一夜,袁尚控制了整个邺城。

审配住处,逢纪连夜拜访。

与逢纪在后宅厢房相向而坐,审配脸色很是不好。

“逢公夤夜来访,定有要事。”审配冷声说道:“还请明言!”

“审公!”拱了拱手,逢纪问道:“袁公已故,河北不可一日无主,敢问审公有何打算?”

“大夫人派出信使,想必用不多久长公子与五公子便可回返。届时再做计较,并不算迟!”

“确是不算很迟!”逢纪微微一笑:“只是审公可有想过,若河北落入长公子与五公子之手,你我前途如何?”

“我等投效袁家,自应戮力辅弼,至于何人做主,并非你我可做决断。”

“审公此言不假。”逢纪说道:“只是早先你我做了不少事情,张郃、高览等人与五公子交好。虽说五公子与审公昔日有些情谊,做了那些事情他可会轻易忘记?”

被逢纪问的一愣,审配迟疑片刻才问道:“逢公有何打算?”

“袁公向来信任审公。有些事情非审公首肯难以成行。”

“究竟何事?”审配隐隐感觉不妙。

“审公若是拿出袁公遗命,河北僚属应当尽信。”

“遗命?”

“正是!”逢纪说道:“袁公虽是有意将河北交托五公子,却并未公诸于世。我等只须假造遗命将河北交于三公子,审公与某日后定获重用!”

“决然不可!”得知要假造袁绍遗命,审配愤然起身说道:“某欠逢公人情,一应诸事都有商量,唯独此事不可!”

“审公既欲寻死,某不便多说,告辞!”逢纪站起,拱手转身。

“某未允诺,莫非逢公还敢杀某?”审配冷声问道。

“何须某动手。”头也没回,逢纪说道:“以审公以往所行,即便五公子不杀,长公子又岂会饶过?兵权落入三公子之手,不欲帮衬,审公好自为之!”

第427章 逼进绝路

逢纪威逼利诱,审配不得不与他一道起草袁绍遗命。

天蒙蒙亮,袁尚就将居于邺城的河北僚属召到袁家议事厅。

袁谭、袁旭尚未回返,袁熙回到邺城更是遥遥无期!

邺城之事理应由袁尚操持!

议事厅内,僚属、将军分列两侧。

袁尚立于他以往的位置,主座则是空无一人。

逢纪、审配并肩进入。

走到主座前,俩人转身面朝众人。

见二人如此,众人愕然。

“诸公!”逢纪说道:“袁公离世之前曾有遗命,交由审公以锦盒封之。而今袁公已是故去,我等当打开锦盒,拜受袁公嘱托!”

厅内静的出奇,没有任何一人开口说话。

审配二子投效曹操,袁绍曾对他有所质疑。

经逢纪从中具保,袁绍对审配才渐渐恢复信任。

为人刚正,在河北得罪许多权贵,僚属虽不喜欢审配却多对他信服。

袁绍离世之前将遗命交给他保管,也在情理之中。

打开锦盒,审配取出一卷丝帛,高举过顶向众人展示。

盯着那卷丝帛,河北僚属都想知道,其上到底记载着什么。

接过丝帛,逢纪读起袁绍遗命。

读到将河北交由三子显甫,众僚属、将军一片愕然。

心存质疑,却无人敢问。

兵权落入袁尚之手,提出疑问无疑是在寻死!

收起丝帛,逢纪看向郭图,冷冰冰地问道:“公则可有疑问?”

“袁公离世自是会有遗命,逢公、审公既是取出理应不假,某并无疑虑。”郭图口中如此,神态却并不甘心。

嘴角勾起阴冷浅笑,逢纪向众人说道:“何人尚有疑虑,只管明言!”

僚属虽多,谁敢开口?

众人纷纷说道:“我等愿唯三公子马首!”

袁尚得了河北,刘夫人也没闲着。

把柄在董晴手中,不知她有何部署,刘夫人不敢轻易下手。

被人利用的一腔怨气,发到了袁家后宅其他人的头上。

张夫人、甄宓母子首当其冲。

站在张夫人院中,刘夫人冷眼看着一群侍女、仆妇翻箱倒柜搜寻。

“姐姐这是作甚?”张夫人闻讯迎了出来。

“与妹妹无关。”刘夫人说道:“妹妹幼子丢失,袁公难抑悲痛撒手人寰,若不查探个明白,他又怎能瞑目?”

刘夫人打着找寻袁买的幌子,张夫人不好多说只得站在一旁。

担忧的看着翻箱倒柜满园子乱窜的仆妇、侍女,她数次想要开口,却又没好把话说出来。

甄宓母女立于她身后也在看着。

“找到了!”没过多会,两个仆妇从甄宓屋内跑了出来,其中一人捧着件幼童衣衫,呈递给刘夫人说道:“甄姬房中找到八公子之物。”

“此物可是显雍所有?”刘夫人冷冷问道。

仆妇捧着的正是袁买走失时穿的衣衫,张夫人一愣下意识的看向甄宓。

没等她说话,刘夫人对仆妇说道:“显雍衣物在甄姬房中找出,必是与她有所牵连,先将她擒住!”

“姐姐!”张夫人说道:“甄姬乃是显歆未过门的媳妇,她怎会做出这等事来?”

“赃物已获,她能有何话说!”刘夫人一瞪眼,向仆妇喝道:“将她擒住!”

被两名仆妇扭住,甄宓淡然一笑。

她房间里并没有袁买之物,仆妇却从中搜出。

袁买失踪已经有了眉目。

邺城落入刘夫人母子手中,纵使她已是明晰诸事也无从说出口!

“甄姬!”绕着甄宓走了一圈,刘夫人问道:“赃物已获,还不从实道来,因何绑走显雍?”

“是否妾身绑走早晚自有分晓,夫人何须急于坐实罪名?”甄宓淡然回道。

脸色一冷,刘夫人吩咐:“将她关押起来,好生拷问!”

仆妇押着甄宓,刘夫人又说道:“连她母亲一并带走!”

“姐姐!”刘夫人强行抓人,张夫人开口想要求情。

“妹妹放心!”牵起她的手,刘夫人挤出笑容说道:“显雍走失,我自将为妹妹寻回!”

“走!”根本不给张夫人说话的机会,刘夫人带着众人走向大门。

仆妇、侍女押着甄宓母女,跟随刘夫人走了。

临行之时,甄宓朝张夫人微微一笑。

张夫人正要跟出,两名侍女上前将她拦住,其中一人说道:“夫人请留步!”

正自愕然,张夫人听见刘夫人大声说道:“为保妹妹周全,严禁任何人出入!”

甄宓母女被抓,张夫人又被软禁。

马义等人也被袁尚麾下擒获,关进监牢。

袁旭在邺城的根基,一夜之间尽数沦丧!

带领马飞等人星夜兼程,只用一天袁旭就来到城外。

到达邺城已是深夜。

袁旭等人远远驻马,一名夜刺策马上前,向城头守军喊道:“五公子回返,还不速速打开城门?”

夜刺的喊声惊动了守城校尉。

他连忙跑上城头,向城外望去。

城外伫立数骑健马,看不清他们的面容,校尉高声喊道:“五公子何在?敢请公子上前说话!”

“放肆!”叫门的夜刺喝道:“五公子何人?岂是你请便会上前?”

被夜刺喝了一声,校尉不敢再言,只得说道:“公子若不上前,无从验明正身,某这便呈禀三公子!”

远远听到校尉喊的话,袁旭脸色变得阴沉。

守军服从袁尚,可见邺城已落入他手!

“公子,贸然入城好似不妥。”马飞小声提醒。

“不入城去,莫非调拨大军前来讨伐?”袁旭说道:“且看三兄如何说话!”

得知袁旭回返,袁尚并没耽搁,下令开城将他放入。

军令下达,校尉当然不敢再有纠缠,下令打开城门。

进入城内,袁旭赶往袁家。

才到宅外,一个军官迎了上来:“见过五公子,三公子已在后园等候多时。”

点了下头,袁旭策马进入。

马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