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538章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538章

小说: 三国之江山美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他已经渐渐走远。
    “还有,将我那四个外甥也一同找来,特别是羊徽瑜和羊祜,我想见见这几个小孩子!”
    其实,自从王旭意识到蔡琰的姐姐代表什么,羊家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他的脑中就已经有了个大概。
    羊家在历史上的这一时期,那是多么显赫?
    羊秘,羊续长子,曹魏京兆太守。
    羊衜,羊续中子,曹魏上党太守。
    羊耽,辛毗的女婿,辛宪英的丈夫,官至魏国太常。当然,现在的他因历史改变而来到楚国,肯定没机会娶辛宪英这个奇女子了。
    至于他们的下一代,那就更不得了,几乎全是魏末晋初的名臣,其中以羊枯和羊徽瑜为最,羊徽瑜乃是司马师的妻子,后来更被司马炎追谥为景皇后,以贤良淑德闻名天下。
    羊枯更是一个真正德才兼备的人,魏末晋初的名将,真正列入历史名将录的人。
    只是记忆中,羊枯和羊徽瑜应该好像还要晚几年才出生,不过羊家现在这十几年的生活轨迹已经改变,因为蔡邕而使得生活更早稳定下来,那么羊枯和羊徽瑜的出生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
    早前他不知道此事,现在从蔡琰口中得知,怎么可能放弃羊家这批人才!(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七章蔡文姬的请求:
    
   

第八百五十八章 有志气
    王旭独自回到勤政殿,宫女随之端上来热茶,他轻轻饮了一口,闭目沉思。
    楚国今后的侧重点在五个方向,一个是内部体系的彻底完善,二是全国发展的持续有效推进,三是凉州的稳定,四是为再次兴兵北伐做准备,至于第五便是功臣的升迁和改任。
    俗话说,乱世容易建功,可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候让人很难去做出安排,何况这个时期的顶尖人才实在太多了,在一个范围内,变得极难安排。好比楚国现在,益州刺史空缺,天水、安定、陇西三郡太守空缺,凉州各郡太守还没有正式认定,更不要说很多其它的位置,可谓缺人。
    可事实上,又有能人闲置着,比如董和,其不管是才能和功勋,都足以位居九卿或者改任将军府高层,可现在哪有适合他的位置?
    因此楚国现在的体系可谓是缺少中高层以下文武,而有些本该进一步升迁的功臣却没有位置。
    这个时代太过璀璨,极大的坏处就是顶尖人才太多,再加上征战密集,这些人才积累了大量功勋,很难做到真正的均衡,董和早就该位居九卿以上,可现在能够换谁?换谁都是错!
    曾经王旭很不理解为什么曹魏和吴国后期,单是大将军名号的将领就有那么多,有了征南将军,又弄出个征南大将军,征北大将军。有了骠骑将军,又弄出个左骠骑将军、右骠骑将军。
    其实就是臣子功勋太高,没法往上封了,就干脆设些乱七八糟的最高层职位出来,这个时代是古今以来战争最密集,跨度时间最长的统一战争,再加上涌现的人才巨量。且很多尖端人才的能力相当,因而才成那副模样。即便是战国时期,也同样没这么密集。且没有这么集中的出现人才,那个时期的统一战争不过是始皇帝继位才算开始。六国根本打不过,没用太长时间。
    现在王旭就面临着人才任用的烦恼,有功就得赏,有才、有资历就得升,这是御下必须的手段。
    他身前的桌岸上,摆放着一张大大的绢帛,标注了很多空缺的重要职位,而那些职位后面的人选却是花得乱七八糟。旁边还堆放着厚厚一叠资料。那是由尚书台整理而出的,是许多重臣的功勋簿和资历表,甚至包括能力的着重描述。
    闭目思考了也不知道多久,王旭终于睁开眼睛,从胡床上直起身子,喋喋自语:“楚国的体系还是不适合虚设太多职位,若超出太多,必定生乱,只能先委屈董和了!”
    说着,他已是伸手抽出笔架上的毛笔。缓缓书写。
    “董和改任尚书,尚书张松出任益州刺史,桂阳太守公仇称迁任尚书。李朝出任桂阳太守……”
    正在其用心思考时,偏殿外却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不多时便听女官在门外报说:“启禀楚王,诸葛臣相刚刚派人送来急报,让奴婢转呈给王上,请求王上定夺!”
    “臣相送来的?”王旭放下手中的笔。“那你先拿进来吧!”
    片刻之后,王旭看完急报,瞬间大怒。
    “好个彭羕,这才到武都接任太守多久?一没见政绩。二没见功勋,三没有资历。本王嘱咐其招降武都氏王杨仆一事还连个音信都没有,现在竟然就已妄言本王不识才。委屈了他!本王难道该直接让他做臣相不成?”
    “楚王息怒!”伺立在旁的女官急忙出声劝慰。
    “行了,你去找婉妃,令其派遣谍影部众查证此事是否属实,若属实就即刻报来,彭羕这太守我看还是不用再做了!”
    “诺!”
    女官徐徐退下,王旭本来还算不错的心情却变得有些糟糕,早前他还在凉州时,为了提拔杨阜成为凉州刺史,提前就急报襄阳尚书台,令其选择一人赴任。因为武都位置极其重要,且因为杨阜在任时极为得力,往西边扩张的速度很快,是西部诸郡中贯彻扩疆政策最有效的一个郡,并且正处于关键时候,急需有能力的太守接任。
    没想尚书台经商议后派来的人却是彭羕,王旭心中也知道此人在历史上有问题,可转念一想,觉得他既然能得到尚书台认可,必然还是具备能力的,况且那时马上更换也不合适,因此就打算给彭羕一个机会,并且还亲自召见,苦口婆心地说了好大一通,只希望此人不要令他失望。
    可没想最终结果却是这样,怎能不气?
    好在没过多久,羊家人就到了,总算让他暂且消下怒火,转移了注意力。
    宣其几人进殿后,一番拜见,王旭不由细细打量几人。
    “你们都先起来吧!”
    “谢楚王!”
    羊家三兄弟立定,虽然神态恭敬,但却不减气度,看得出都是心性非常之人。至于四个孩子,羊发明显已经年龄不小,肯定成年了,另外三个就明显小很多,羊承看上去不过十三四岁,羊徽瑜更只有七八岁的样子,羊祜就更不用说,都还是孩子。
    一番打量过后,王旭带着好奇的目光,又仔细看向了蔡文姬的姐姐。
    不得不说,蔡家姐妹真的长得很像,只不过姐姐要更为高挑一些,而蔡文姬的身段相对更为玲珑,两人虽然也有极大不同,可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很具大家闺秀的气质。
    待一一看过之后,王旭才微笑着对静候在旁的蔡琰招招手。
    “文姬,过来坐我身边!”
    “诺!”蔡文姬优雅地应了一声,随之轻移莲步,坐到身旁。
    王旭对着他点点头,这才又看向羊家众人,微笑着道:“本王听文姬说,你们来楚国都已经十几年,但却一直未曾见过,感觉有些遗憾!昔日本王亦曾与羊公有缘一见。深为钦佩,今日观你们,也觉得颇为不凡。果真虎父无犬子!”
    羊衜作为蔡文姬的姐婿,率先躬身回应。
    “楚王过誉。在下兄弟三人万不及家父万一,怎值得楚王这般夸奖。今日有幸承蒙楚王召见,见到王上仪容气度,已是深深敬服,自觉今生无憾!”
    王旭瞬间摆手:“行了,奉承话就不用说,本王向来直接,不凡就是不凡。如果你们普通寻常,那也不会直言夸赞。文姬虽非是王妃,可其亦是本王的家人,其姐便也是本王的姐,因此在本王心中,这里是一家人。明白吗?”
    羊家三兄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才好。
    王旭知道他们没摸清自己性格,一时半会儿肯定不敢妄自接话,也不理会,转而将目光看向几个孩子。
    “羊发。你现在从事何职?”
    羊发在历史上官至都督淮北护军,也是个很有才华的将领,面对王旭的询问。他神色颇有些黯然。
    “回禀楚王,现在鄙人仍旧在家中习武读书!”
    “你年纪也不小,怎没想过建立功名?为何不效力楚国?”王旭问道。
    羊发双眼闪过一抹亮光,可很快又消失不见。
    “回楚王,鄙人实是深感自己才能不足,尚且还未做好准备,因而未曾一试!”
    “谦逊是好事,好学也是好事,但年华更为宝贵。你现在正当青春,与其在家中学。不如上阵学,那才是对你的真正磨练!”王旭目光灼灼地看着羊发。逼得其不敢抬起头来。
    “怎么?不敢说话?”
    羊衜急忙接道:“楚王,犬子不善言谈,若有失礼之处,恳请楚王恕罪!”
    王旭看了他一眼,随即摇摇头,以聊家常般的语气道:“你们这些人,心思多,想得也多,我懒得和你说,可你们不该误了孩子,他现在这个年纪,正是去磨练,去建功立业的时候。”
    说着,不等羊家三兄弟从愕然中回神,王旭凌厉的目光已是再度看向羊发:“现在你抛开我楚王这个身份,我就是你的姑父,你明言告诉我,你究竟想不想驰骋疆场,想不想建功立业?”
    “想!我们都想!”羊发还没来得及说话,一个稚嫩的童音却率先响起。
    “羊祜!”
    “不得胡言乱语!”
    羊家三兄弟立刻急了,出声呵斥。
    羊衜更是随之躬身道:“楚王,幼子年少无知,恳请楚王见谅!
    可小羊祜仍然不为所动,挺直了腰板。
    “哼!我看他倒是比你们更有胆气!”王旭适时出声喝斥,阻碍了羊家三兄弟继续给小羊祜施压,在他们惊讶的表情中,反而微笑着对羊祜招招手:“羊祜,过来!”
    “嗯!”小羊祜脆声脆气地应了一声,随之大步绕过桌案,走到王旭身前。
    王旭看着他俊俏可爱,小小年纪又聪明异常,不怯场,越看越是喜欢,忍不住将其抱到自己腿上坐下。
    “羊祜,私底下你可以唤我姑父!”
    “这……”小羊祜歪着脑袋想了想,对这事儿似乎不敢擅自做主。
    “怎么,你不愿意?”王旭笑问。
    “我……我……”
    小羊祜虽然聪明,但终究还是个孩子,或许是受到就很多君臣礼仪的教育,因而不敢胡乱答应这个事,反而求救般看向旁边蔡琰。
    蔡琰掩嘴轻笑,怜爱地说:“楚王让你叫,你便叫吧!”
    小羊祜如释重负,抓抓头,立刻大声喊道:“姑父!”
    “好,乖!谁教你这么懂事的?”
    “是父亲和母亲!”
    “呵呵,那你将来想做什么?”
    小羊祜闻言,立刻激动地手舞足蹈:“大将军,我想做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为国效力,开疆拓土!”
    “好,有志气!”(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九章 化解的手段
    王旭对小羊祜毫不掩饰的喜爱,让羊家三兄弟隐隐有些明白了,这显然是在用行动告诉他们,什么才是自己的态度。
    很快,他的目光又再度看向了羊发。
    “怎么?难道你还不如年幼的弟弟?年纪轻轻,却连点胆气都没有?我再问你一次,究竟是想,还是不想?“
    羊发毕竟还很年轻,总是有心气儿的,嘴唇颤动半晌,最终还是挺起胸膛,咬牙道:“想!”
    “好!我就喜欢有胆气的,说说看,你想做什么,你认为自己能做什么?大胆说,年轻人不怕话说得大,只怕你没话说。”
    此刻羊家三兄弟已经明白王旭的意思,虽然他们心中还是有诸多顾虑,可现在显然已经装不下去,王旭今日这番举动算是表达了心意,如果他们再拒绝,那才真的会引起更多的麻烦和猜忌。
    他们兄弟三个也是果断之人,悄然间以眼神交换信息后,已是下定决心,随之以鼓励的眼神暗示羊发。
    羊发察觉到父亲等人的态度转变,心中更是大定,再无疑虑。
    “启禀楚王,在下自认为文武双全,喜做将军,纵横沙场!”
    “嗯!”王旭笑容满面。
    “不错,不错!敢说出来就是好事,既然你想当将军,那便去做,只是必须从基层做起!楚国的青年将领,无论出身何族,无论是何人之子,若无军旅经验和历练,那么都得从最基本做起。现在所有楚国将军的儿孙若欲为将,也皆是从掌管五十人的队率做起,除非能经过大考,绝无例外!”
    “不过。大考并不常置,也不可能为你而单独设立,并且你更是文姬的外甥。是王室亲属,那么按惯例将更为严格。须知吾侄赵统、赵广。甚至吾儿王征都是从什长开始做。”
    “当然,楚国也从不会埋没人才,你们这样的,不管时间长短,只要能带十人兵士在军团内部比拼时获得前二十名,那么便可升迁,直至成为校尉为止。那时若欲再升,可就另需要军功了。你觉得能胜任吗?”
    随着王旭的话。羊发显得有些失望,似乎没想到会是从最基础做起。
    “怎么,觉得委屈?”王旭笑问,他倒是没觉得羊发此刻有什么不好,当初赵统、赵广和王征等人初进军队时都这样。
    “不,羊发愿意!”
    “呵呵!你的眼神告诉我,你就是觉得委屈!”王旭淡笑着接过话去。
    “本王知道,你现在或许已经具备掌军的本事,因而不理解为何要从基础做起,若是别人。本王没有功夫多说,可你是文姬的外甥,所以我才多说你几句。”
    “其实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能深入实地了解士兵、了解军队基层的问题,有更多的基层经验和锻炼,从最基础的地方往上走,那么你获得的将更多,在战场上,这些会成为你能战胜敌军的重要因素,关键时候更是你能保命的资本。”
    “保命?”羊发愕然,没想到以王旭的身份竟然说出这种话来。
    “怎么?觉得与平日所学不一样?”
    王旭笑了,摇头道:“楚国大将中。确实也曾有少数直接掌兵的,就连我也是。从当年讨黄巾起就不曾做过基层将士,可你是否知道。我曾经为此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几度陷入危局,险些死去,我前十年征战所受的伤,比我后来加起来还多几倍。不错,我运气好,侥幸活下来,可你能保证永远有那样的运气吗?”
    “作为一个将领,哪怕你有万夫不当之勇也同样要记住,在杀敌的同时首先是要能保证自己的安全,而这还仅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你也可以问问那些不曾在基层效力过的将军们,看看他们是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才弥补起自己的不足,而且更多的人是永远闭上眼睛,再没有机会弥补。”
    “基础意味着细节,细节影响着你策略的对错,更意味着你能否在战场上活着取得胜利,我想对于这点,你的父亲他们应该也有很深刻的认识,而这些东西是无法用言语教会你的,最好就是亲自去体会和学习,那会使你少走太多的弯路。”
    随着王旭的话音落下,羊衜瞬间深有感触的一声轻叹:“发儿,还不快磕头谢恩,感谢楚王的悉心教诲和恩典,这番话可是对你一生都大有作用的事。”
    “羊发拜谢楚王提点之恩!”羊发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立刻磕头。
    “行了,起来吧!明天你直去羽林军报到,希望你做好一个什长,尽快在军中崭露头角,得到升迁!如果你真的十个有毅力、有本事的人,相信你就不会让众人失望!记住,羽林军内不能取巧,你也最好不要有那样的想法,即便是你的外弟,太子王征当初也吃尽了苦头,不过他与邓艾只用了半年就成为校尉,是年青一代中最快的,希望你也能有个好成绩!”
    “羊发定竭尽所能!”
    王旭笑着看了看他,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