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47章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47章

小说: 三国之江山美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的黄巾士卒们才从巨大的反差中回过神来,看到大军中了别人的计谋,而自己又成了活靶子,当即就乱成一团,惊叫着往城外方向跑。整个黄巾军乱成一团,人与人之间互相践踏,争先恐后地往城门跑去。但这么混乱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跑得出去呢?更何况城外还有更多不明所以的士卒往里面冲,巨大的城门巷道在瞬间就已被完全堵死了!
    而朝廷大军震天的战鼓声,密集的箭雨呼啸声,黄巾士卒被乱箭射杀的凄惨嚎叫声,也是瞬间响彻了整个濮阳城。
    黄巾将领们虽然竭力吼叫着意欲让士卒们有效地形成队列撤退,但这根本就是徒劳的,不要说根本没有人听得到他们的声音,就连这些将领本身也是在不停躲闪,自顾不暇!
    箭雨尚且射出不到十五轮,黄巾士卒就彻底崩溃了,城外的黄巾不明所以,只是不停听到无数的惨叫,又见到城墙上突然冒出数不清的汉军,立刻便惊慌地溃逃。
    而在城门堵住的黄巾士卒更是凄惨,那些士兵们惊恐之下,完全彼此践踏,你拉我拽,有不少人更是活生生被拉倒在地,被生生踩死。有那种心狠一点的更是杀向了自己身边前一刻的战友,不顾一切地意欲逃出城去,逃离这个令人绝望的牢笼!
    但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紧接着,袁绍、袁术等人率领的军队也从南城门和东城门奔出了城外,见到乱成一团的黄巾士卒,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从两翼杀了过去。
    刹那间,旷野之中,激昂的喊杀声再起,只不过这一次喊杀的人换了。
    这突然从黑暗中杀出的两支朝廷大军,顿时让惊慌不已的黄巾士卒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心胆俱寒,四散奔逃间深怕落后了一步。
    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袁绍和袁术带领的两支大军便犹如两只猛虎杀入了群羊之中,所过之处,黄巾士卒成片地倒下!
    而与此同时,瓮城之中的黄巾士卒也是死伤殆尽,侥幸残存的黄巾士卒也终于逃了出去。但这还没有结束,见到大势已定,皇甫嵩当即下令早就在内城结阵以待的骑兵轰然从内城杀出,快速奔过瓮城,杀入了野外的黄巾溃兵之中!
    站在北门城墙上看到这一幕的王旭此刻也是感叹不已,这哪里还是什么战争,根本就是一面倒的屠杀,溃败的黄巾士卒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击之力!
    不过他并没有时间继续感叹下去,皇甫嵩的命令接踵而至。让他立刻集结五千人马,火速赶往北边的黄河渡口,利用黄巾渡河的船只趁夜突袭黄河北岸的黄巾营寨!
    接到命令的王旭也不迟疑,当即就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完毕后,便全速奔向黄河渡口。
    乘坐着黄巾的船只,打着黄巾的旗号,又正值深夜,留守黄巾大寨的黄巾士卒哪里能够辨别。王旭装作前线得胜,奉命回来押送粮草的样子,几乎没有遇到太多的盘问就靠近了岸边,骗开了水门。毕竟,数万大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全数击溃实在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反倒是偷袭一座空城成功更能让人接受。
    所以,当这些留守的黄巾正在为获胜的消息振奋的时候,王旭已经即将登岸。直到这时,那些黄巾才看清船上的人。
    那杀气腾腾,全副武装的士卒哪里是什么黄巾,根本就是汉军的装束!惊恐之下,他们仅仅只来得及拉响警铃,并在惊慌中仓促地放出两轮零星的箭潮,王旭就已经率领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岸了。
    气势正盛的大军几乎是争先恐后地杀进了黄巾大寨之中。本来这黄巾大寨之中留守的部队就不足万人,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突然杀进来,此刻根本就没有抵抗能力,很多士卒更是在睡梦中就被杀掉!
    徐晃,高顺,王飞三人更是奋勇争先,虽是徒步,但却勇猛异常,始终冲锋在大军的最前面,倒在三人利刃之下的黄巾贼寇更是不可胜数!
    而与此同时,士卒们不停地吼出马元义已经兵败被俘的消息,更是让部分顽强抵抗地士卒也是迅速失去了斗志。
    不到半个时辰,这场本就没有悬念的战斗便迅速结束了,除了溃逃的士卒外,其余黄巾贼不是被杀就是缴械投降。顺利完成任务的王旭也没有松懈,立刻便着手这黄巾大营的修复,以备抵御有可能出现的反攻。当然,这种可能xing极小,但是也不得不做好准备!
    经此一役,困扰皇甫嵩的渡河问题轻松解决,东郡黄巾主力也被消灭大半,虽然马元义等首领最终没能抓到,很是遗憾,但此战的收获却是让天下震动。以数百人的伤亡竟然斩杀近两万余人,俘虏三万多人,余众溃散。此战已足已名列历史著名战役之中!
    而皇甫嵩也确实是个让人敬佩的将领,将此战的功劳大多数都归于了臧旻和王旭两人。随着朝廷颁布榜文,一时间天下皆知。本已声名赫起的少年英雄王旭,更是被人们在**争相谈论。又因为他年龄小,所以有人甚至拿他与当年的霍去病相提并论,当然,这种说法还是比较少的。
    同时,皇甫嵩也趁着马元义的大败,接连收复东郡的顿丘,卫国,东武阳,阳平四县。而这时候,从平原国撤军的卜己才刚刚赶到东郡东部的聊城。
    眼见皇甫嵩趁着大胜之威势不可挡,而黄巾士卒却士气低落,卜己也当机立断。果断地率领近十万黄巾火速撤出了东郡,往北窜入清河国,意欲前往广宗与张角主力汇合。
    面对这般局势,皇甫嵩也没有冒进,将东郡全郡光复之后,便率军屯驻东武阳,息战休整。同时统计全军各部战功,上报朝廷!
    而这一次,朝廷倒是大半个月都没有消息,直到张角与卜己两军联手,接连击败董卓,逼其退守魏郡之后,方才传来新的命令。

第一百零一章 讨贼中郎将
    好在前来传信的人是刚刚官复原职的议郎李燮,而不是宦官,倒是让众将都松了口气。
    这李燮,王旭倒是很有印象。因为安平王刘续被黄巾俘虏后,又被手下人用钱财赎回的时,此人就对灵帝进言,说其身为王,却没能守好国家的土地,理当撤销封国。不过灵帝没有采纳,反而给他治罪,直到一个多月前,安平王被抓到有屈服于黄巾的举动,被抓捕后,他才能够官复原职。而且,此人的父亲李固和其本人生平也极为坎坷,前世看这段历史时王旭也是唏嘘了好久。不过,这李燮也没几年时间了,好像灵帝死之前就已经病逝。
    不过,更让人惊讶的却是他带来的消息。他倒是很体恤众将,先念的不是命令,而是朝廷的封赏令。而灵帝也不知道是不是脑袋开窍,竟然来了一次大动作。
    除了皇甫嵩这个主将外,军中所有高级将领的爵位皆是封为关内侯,食邑一百户到三百户不等,这可是好大的手笔了!而王旭则是不多不少的得到了两百户食邑。
    不过这都不是关键,而是封赏令的最后一段话令王旭彻底列入了呆滞之中。
    “另:迁升参军校尉王旭为讨贼中郎将,前往魏郡接替董卓,统其兵马,但仍归皇甫嵩调度。钦此!”
    这话一出,不少将领顿时羡慕地看向了王旭,不过王旭本人的功勋也是摆在那儿的,倒也无人能说什么!
    倒是王旭本人在听到这消息后,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直到伏跪与他身旁的袁绍和袁术两兄弟推了推他,这才反应过来,急忙连声领旨,接过了将印。
    这番出人意料的封赏让众将皆是有些喜出望外,盛情地接待了传令的李燮。不过这李燮倒也真是一个尽忠职守的人,与众人谈笑一番,吃了顿饭,下午就推脱了众将的挽留,赶回洛阳复命!
    随着众将逐渐散去,王旭却有些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这究竟该怎么弄?是直接翻身走人,还是要交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的他一时也迷茫起来。
    好在皇甫嵩似乎也知道王旭还不懂这些,很快便将其召到了他的帐内。
    “呵呵!恭喜,恭喜啊!从军仅仅半年,你就能荣升讨贼中郎将,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见皇甫嵩满脸笑意地看着自己,王旭也是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后脑勺,感激地回道:“全靠将军提拔保举,如果不是您,我不可能升这么快的!”
    看了看此刻失去了往日从容的王旭,皇甫嵩却是笑着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如果你没有真才实学,我又如何会保举于你呢?众将也不会心服!不过,这次也不全然是我保举,朝中多位老臣也是做了担保,他们都是与你祖父有旧的人,所以你此去领军可务必要更加小心谨慎,莫要让众人失望啊!”
    听到皇甫嵩语重心长的告诫,王旭也是非常郑重地点了点头,心中是真的有些感动。其他人暂且不论,但皇甫嵩在濮阳城大战的时候,将趁势夜袭黄河渡口的功劳给予自己,本身就是极大的照顾了。
    看人无数的皇甫嵩见到王旭此刻的真情流露,却是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说道:“其实这次适合去代替那董卓统军的有三人。一是臧旻,二是曹操,三是你!臧公年岁已经不小,不愿再与你等小辈争这机会,所以老早就让出来了。而我看你小小年纪就才华出众,而且淡薄名利,有爱国之心,心胸又豁达坦荡,这才在孟德与你二人之中选了你!本意是希望你能不断成长,将来成为国之肱骨!你明白么吗?”
    “嗯!”轻应了一声,王旭心中却不知道究竟该说什么了,隐隐有着些许愧疚,其实自己并不如皇甫嵩期望的那么好,什么淡泊名利,只不过是因为时机未到而已。
    但想到那昏庸的朝廷,他的心又坚定起来,昏庸的东汉王朝不值得维护,只有建立一个崭新的王朝才有可能带来新的希望!
    见王旭目露坚定之色,皇甫嵩还以为王旭是将自己的话听了进去,当即欣慰地点了点头,随即便笑道:“王旭,你先下去准备一番吧!明天一早就率领你本部兵马赶往魏郡,一切事宜我已经替你办好了。”
    “嗯!好的,谢谢将军!”
    深深地拱手仪礼后,王旭转身欲走。皇甫嵩却是挥手止住道“且慢!”
    见王旭疑惑地转头,皇甫嵩这才有些不放心地张口叮嘱道:“你一定要记住,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乃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沉稳谨慎,凡事你要多与其商量,莫要武断独行。此外,过去之后,要先温言安抚军中士卒,待其士气回升后才可以威驭之。对于在外的探子和jian细也务必要掌握清楚,并直接与其联系,以免误事!还有,你帐下两员小将可担大任,你可自行提拔为普通校尉以下的职务!”
    听到皇甫嵩的淳淳告诫,王旭虽然心中早已明白这些,但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道:“将军放心!末将记住了。”
    “嗯,那你去吧!”
    走到大帐之外,王旭深深地吸了口气,平复下心中复杂的情绪后,这才快步走回了自己的营帐……
    当王旭将升官统兵的消息带给众人时,大家都是开心不已。但最激动的却是周智,只是其激动的原因倒不是王旭升官,而是王旭现在能够任命普通校尉以下的官职了。所以,他立刻就诞着脸恳求王旭给他个正式的任命!
    王旭考虑到也确实该进行一次人事调动,便下令召集军假侯以上的官员开了一个军议,不过人比较少,毕竟目前王旭手下就一个军司马王飞,一个军侯高顺,和一个亲卫屯长徐晃可以理事。而日常事务都是由几个军假侯暂时负责的,按职位他们本来应该是军侯的副官,但是因为军侯职位空缺,所以就一直代替着军侯的职务。
    简短地宣布了接下来的行程安排之后,王旭也按照破敌功绩,提拔高顺,徐晃两人为普通的军司马,各自统领两曲一千士卒!而王飞则提升为普通的校尉,统辖高顺和徐晃。与此同时,王旭还提拔了一批平日里表现比较优秀的人,将本有些欠缺的将官编制补齐。
    眼见一长串的人事任命下来,军议就快结束,这场会议的发起者周智却是急不可耐,一张脸憋得通红,可又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乱喊话,只能对着王旭和陪坐在其身旁的徐淑不停地使眼色。可惜王旭直接无视,而徐淑则是一脸爱莫能助的样子,让周智心里那个急啊!
    王旭当然不可能真的没看到,他根本就是故意的!任命完一切后,假意思考了半晌,便微微笑道:“好了!大家都下去完成交接吧,明日一早我们就赶往魏郡!”
    这话一出,周智急了,当即忍不住站了起来。“老大,我……”
    他这番举动极为迅速,坐在末尾的张靖甚至都来不及拉他。不过他话还没能说出口,高顺却是冷哼一声,喝斥道:“大胆!军议尚未结束,你敢如此称呼将军?”
    被高顺这么一喝,周智气势顿时一软,求救似地望向了王旭。
    看他这么可怜的样子,王旭心里暗笑,也不再逗他了,当即不动声色,随意地说道:“哦!差点忘了,周智随我四处征战,也有些许功劳,可至今却无官无职,这样吧!我目前亲卫大斧骑兵由于屯长徐晃和第一小队的队率云松都调职到了军中,我看你就暂且先担任我的亲卫屯长吧!嗯……刚刚加入的张靖武艺也不错,你就先顶替云松做第一小队的队率吧!今后,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同心破贼!”
    “诺!我等谨遵将军之命!”众人皆是因功得到提拔,处于喜悦之中,所以此刻应命的声音更显洪亮。
    随着众将缓缓退出,周智却并没有动,张靖拉了拉周智,见未果后,也是重新坐了下来。
    眼见大帐之内只剩下几个自己人,周智顿时哭丧着脸冲上来拉着王旭的衣服,悲惨地呼道:“老大啊!你就给我一个屯长啊?我要带兵打仗啊!好歹我也立了那么多功勋。张靖刚来,什么都没做却已经是队率了,只比我矮一级,太不公平了吧!”
    “笨!”顺手给了周智一个暴粟,猛退几步远离周智后,王旭这才接道:“你拼什么带兵打仗?你不过就是不时送信联络一下各方,这几战又杀过几个人而已。你让我怎么给你官?你不怕那些真正一直冲锋陷阵的将士不服?”
    越说王旭也越是来气,当即训斥道:“让你顶替徐晃的亲卫屯长一职已经是考虑到你与我亲卫们比较熟,他们看到你立功的时候比较多,所以不会心生不满。至于张靖,那是因为他武功很高,亲卫中没人打得过他。所以,作为以护卫我安全为第一职责的亲卫们也会心服!你要想升官,给我上阵杀敌去,你要是有徐晃那么勇猛,攻城拔寨无往不利,那要不了几天就给你升,再不然你就给我拿点有建设xing的破敌之策出来,也是可以的!你以为当将军了,想提拔谁就提拔谁吗?”
    听到这话,一旁的张靖也是连连点头。
    看到张靖这番举动,周智立刻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憋屈地说道:”你当然点头了,才来几天,什么都没干就当了队率。我在这军营里混了这么久,才搞了个屯长!”
    说着,周智又长长地叹了口气,哀声道:“算了,我还是下去想一个打败张角的万全之策,到时候也混个校尉当当!”
    这话一出,徐淑顿时不屑地笑道:“切!就你那时常当机的脑袋,有可能吗?”
    “大嫂,此话差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你可不要小看我哦!”
    “哎!还是等你想出计策以后再说这种话吧!”
    “……”

第一百零二章 元城遇伏
    第二日清晨,王旭便带着自己的两千部曲辞别了军中众将,赶往冀州魏郡。
    因为急于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