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最强兵王在三国 >

第50章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50章

小说: 最强兵王在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杀了你,为母妃报仇。”

“混账!”

刘赫听到刘裕的话,脸色阴沉了下来。

刘裕说道:“怎么,父王要杀我吗?不如,将我一起杀了吧。”

“蹬!蹬!”

刘赫一听这话,连连后退了两步,神色悲恸。

刘宣见刘赫面上挂不住,说道:“母妃病逝,二弟情绪失控,可以理解。父王留在这里也无济于事,先回去吧,我留下来劝劝二弟。”

“也好!”

刘赫也不想听刘裕发泄的话,看了刘裕一眼,起身离开了。

院子中,只剩下刘宣和刘裕。

(第2更,求推荐、订阅,拜谢了)

第117章 册立为世子

刘裕盯着刘宣,道:“刘宣,你留下来,是打算羞辱我吗?”

刘宣轻笑道:“原本的打算,是想再羞辱你一番。看到你这样子,忽然没想法了。现在的你,让我提不起丝毫兴趣。”

“哈哈……也是啊,没了母妃在背后,我对你还有什么威胁呢?”刘裕盯着刘宣,忽然间话锋一转,恶狠狠的说道:“打蛇不死,反被蛇咬。你就不怕有一天,我突然间反你吗?”

“凭你?哈,再给你百年千年,你也不行。”

刘宣神色自信,强势说道:“母妃在世的时候,我不怕你。母妃去世了,你孤身一人,我更不怕。现在的我,不仅是观阳县的县令,更即将是王府世子。二弟,你没有了母妃,你还有什么呢?拿什么和我斗?”

连番质问的话,刘裕的精神顿时蔫了。

眼中神色,渐渐变得绝望。

是啊,连母妃都不是刘宣的对手。如今的他,连母妃都失去了,如何都得过刘宣呢?嘴上说大话容易,要操作起来,却难如登天。

刘裕盯着刘宣,问道:“刘宣,母妃是怎么死的?”

刘宣道:“病逝。”

“不,我不相信。你告诉我,快告诉我。”

刘裕大声咆哮,一副希冀神色。

刘裕一把抓住了刘宣的衣服,渴求道:“兄长,大哥,我求你,我求你告诉我。只要你告诉我,我什么都愿意为你做。”

刘宣神色笃定,说道:“母妃真的是病逝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你如果不信,可以询问府上的人。或者,你再去询问父王。”

刘裕盯着刘宣,可刘宣仍是这般表情。

片刻后,刘裕颓然了下拉。

刘宣说道:“二弟,母妃已经病逝了。打击你,我也没兴趣了,你不再是我的对手。现在的你,好好在王府过日子。只要你不招惹我,我不会动你一根汗毛。”

刘裕哼了声,强自说道:“不用你假惺惺。”

刘宣道:“好自为之,告辞。”

刘裕望着刘宣离去的背影,忽然间,他心中无比的颓废,甚至是绝望。他思来想去,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对付刘宣。

他回到房间中,看到了躺在床榻上的女人,眼中忽然闪烁着异样光彩。

三两下脱掉身上衣服,就冲了上去。

提枪上马,一会儿的功夫,房间中传出阵阵呻吟声。

……

刘宣回了院子,梳理了最近发生的事情。

康王妃已死,刘宣没有再打击刘裕。一方面,刘裕如果因他而死,容易让刘赫起疑。另一方面,刘裕对他已经没有威胁了。

刘宣只是让绿竹注意一下刘裕的动静,便抽回了在刘裕身上的心思。

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刘宣或是在王府读书,或是前往天香阁见郭嘉等人。

这几日,刘裕倒是折腾了几下。

听绿竹说,在刘赫和刘宣探望刘裕的当天晚上,刘裕悬梁上吊自杀。但是刚上吊,刘裕就疼得哇哇大喊,幸好刘福跑得快,抢救及时,把刘裕救了回来。

刘裕上吊不成功,也没有再寻死了。他纵情于酒色当中,甚至酒后还使用药物刺激,旦旦而伐,沉迷于女色中。

短短几天,就已经形销骨立,再无之前的俊朗。

人,彻底烂了。

刘宣知道了这消息,去试探了刘赫的态度。一提起刘裕,刘赫满是愤怒和失望,他已经放弃了刘裕,也不再关心了。

刘宣有了底,也就不管了。

九月二十九日,糜芳来到书房,他行礼后落座,道:“主公,刚接到苏景传来的消息。明天是黄道吉日,上午巳时,康王将亲自册立您为北海国的世子。”

“好!”

刘宣眼中浮现出期待神色,只要册立为世子,他就可以请辞前往观阳县了。

留在剧县,刘宣始终困在王府。

只有出了剧县,到观阳县,刘宣才能有所作为。

……

九月三十,天朗气清。寒秋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刘宣洗漱后,换了正式的衣服,往大厅行去。

大厅中,官员已经到齐了。

北海相孔融、王府国傅苏景,以及其他的官员,全部落座。

刘宣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坐下来。

等刘赫进入大厅时,所有人都起身见礼。刘赫落座后,众人才跟着落座。刘赫先是说了一通夸赞刘宣的话,什么仁德敦厚、才能出众等,总之是尽情的夸赞。

然后,才进入正题。

册立典礼由苏景主持,他依照规定的程序册立,最后给了刘宣专门的袍服和印绶。刘宣接过后,跪下向刘赫道谢,才回到坐席上。典礼结束后,刘赫没有多呆,直接离开了。

刘宣作为世子,未来的北海郡王,留在大厅中,和在场的官员寒暄,一一见礼。成了王府世子,刘宣明显感觉到,官员对他的态度有了变化。

交谈的热情,更胜以往。

这种场面,刘宣自然不会怯场,不卑不亢的和官员交谈。

所有人离开时,已经接近午时了。

刘宣刚回到后院,绿竹就迎了上来,她笑容灿烂,道:“恭喜公子,贺喜公子。从今天起,公子就是世子了。”

刘宣道:“多了一个名号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绿竹不这么认为,一脸不赞同的表情。话锋一转,绿竹说道:“公子,奴婢听说,裕公子死了,是接近辰时,才发现的。”

“嗯,怎么回事?”

刘宣眉头皱起。

绿竹道:“听刘福说,早上巳时的时候,裕公子穿戴整齐,准备参加公子的册立典礼。但是没有人通知他去,裕公子大怒之下,摔了许多东西。然后,又闭上房门,和后院女子白昼宣…淫。裕公子累了后睡下,就再没有醒来。”

刘宣道:“嗯,你做得很好。”

当即,刘宣出了院子,直奔刘赫的院子。来到刘赫的院子,侍从说刘赫去了刘裕的院子,他又连忙往刘裕的院子行去。到了的时候,刘赫站在刘裕的尸体前,神色悲恸。

刘宣走上前去,道:“父王节哀。”

刘赫看到刘宣来了,吩咐道:“裕儿的丧事,你亲自主持。”

“诺!”

刘宣点头应下,刘赫颓然的走了。

刘宣亲自主持刘裕的丧事,他喊来了府上的管事,一一安排各项丧葬事宜。等各项事情处理完,已经是十月五日。

第118章 长安来人

进入十月,刘宣一直忙碌着刘裕的事情,没有时间抽取系统的奖励。

刘裕的丧事办完,刘宣才空闲下来。回到房间中,刘宣关上门,吩咐绿竹不准人来打扰,开始进行抽奖。这次的抽奖,没有抽取到什么有用的物品,只是一盒普通的云南白药。

对此,刘宣没什么失落。

随着他的根基建立起来,对系统的依赖逐渐愈小。

更多,是依靠自己。

刘宣把云南白药收捡好,就往刘赫的住处行去。刘裕的丧事已经处理完,而他回剧县也有一段时间了。长时间不在观阳县,不知道观阳县的情况,刘宣迫不及待的想回观阳县了。

来到书房中,刘宣行礼后落座。

刘宣说道:“父王,二弟的丧事,已经办妥了。接下来是一些日常的杂事,儿子已经吩咐王府的人操办。”

刘赫神色满意,微笑道:“这几日,辛苦你了。”

刘宣道:“儿子不辛苦。”

话锋一转,刘宣说道:“儿子还有一件事,儿子离开观阳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次来,是向父王请辞的。”

刘赫眉头皱起,似乎是不希望刘宣离开。

沉默片刻,刘赫说道:“宣儿,你已经是王府的世子。观阳县的事情,你可以渐渐的交出去,重新寻觅观阳县令,把心思放在王府上。”

刘宣说道:“父王春秋鼎盛,有父王在,王府自然无虞。再者,王府还有苏国傅掌控大局,不会有问题。儿子之所以去观阳县任职,是想趁着年轻,多阅历一番,多磨砺一番,多学些本事。以后回王府,也能有一身的本事,不是一无所知。”

提出的理由,合情合理。

刘赫听后,一时间也找不到理由来反驳。

刘宣知道必须说服刘赫,继续道:“儿子去了观阳县,也会经常回剧县的。父王,儿子还年轻,如果现在就留在王府,不磨砺一番,将来难成大器。许劭的话,儿子是半信半疑的。因为儿子如果不努力,断然不可能有所成就。儿子还想让父王名留青史,儿子也向留名于世,所以儿子必须要出去闯荡一番。”

刘赫眼中一亮,郑重的点头同意。他之所以想留下刘宣,是因为身边没人了。死了女人,死了儿子,心中空荡荡的。

膝下两个儿子,只剩下刘宣,自然希望刘宣留在王府。

可是听了刘宣的话,又被刘宣劝服了。

事实上,刘宣考虑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刘宣留在王府,只能处理王府的鸡毛蒜皮小事,不可能有所发展成长。

如今,袁绍、曹操、刘表等诸侯都在快速的发展,他不能落后。

所以,刘宣想返回观阳县。

刘赫深吸口气,道:“离开的时间,定好了吗?”

刘宣说道:“儿子打算明天一早启程。”

“可以!”

刘赫同意了,没有再阻拦。

“咚!咚!”

敲门声,在房间外响起。

侍从禀报道:“殿下,国傅求见。”

刘赫道:“告诉苏景,本王马上就去。”

“诺!”

侍从得令,转身就下去了。

刘赫看向刘宣,吩咐道:“随我去见苏景。”

“是!”

刘宣点头,跟着刘赫一起往外走。

两人来到大厅,苏景连忙迎了上来,拱手行礼。

刘赫落座后,示意苏景也坐下,问道:“苏卿,有什么事情吗?”

苏景神色严肃,道:“殿下,臣刚接到孔相的消息,朝廷将有使节来北海国。其来意,是为天子大寿的事情。孔相说,天子使节抵达,王府需要派人前往迎接。”

刘赫问道:“苏卿的意思呢?”

苏景早有了腹稿,微笑道:“表面上,是天子使节前来。可明眼人都知道,其实是董卓的使节。毕竟,朝中是董卓执掌大权,天子在他的手中形如傀儡。臣认为,如果殿下亲自迎接,太郑重了。如果世子前往迎接,既表示了王府的重视,也不会遭到诟病。”

刘宣听了后,嘴角轻轻抽搐。

这才刚向刘赫提出了告辞,没想到就要迎接董卓的人。

刚给刘赫祝寿结束,又要给天子祝寿。

真是……

刘宣心中很是窝火,对迎接使节的事情,没有多少的想法。这些事情搞得再火热,费再多的功夫,都不如壮大自己的力量来得实在。

刘赫说道:“就依照苏卿所言,由宣儿陪同孔相迎接。苏卿,宣儿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你经验丰富,多指点他。”

“臣遵命!”

苏景拱手应下,道:“朝廷使节抵达的时间还没有传来,臣暂时告退。有了确定的消息,臣派人通知世子。”

“可以!”

刘赫点头。

苏景站起身,拱手离开。

刘赫目光一转,落在刘宣的身上,道:“宣儿,苏景的话,你也听到了。你返回观阳县的事情,暂时押后。等迎接使节的事情办妥了。再返回观阳县。”

“是,儿子遵命。”

事到临头,刘宣不可能再拒绝。

身为王府的世子,这本身是他的责任。如果只是想着担任世子的好处,却又不旅行职责和义务,刘赫第一个就不答应。

刘赫说道:“你下去吧,多准备一下。”

“诺!”

刘宣起身告辞。

他没有留在王府,往天香阁行去。

来到后院,刘宣见到郭嘉、糜芳等人,说道:“今天我已经向父王请辞,征得了父王的同意,准备明天早上启程返回。但刚刚接到消息,朝廷使节即将抵达剧县,是为了给天子祝寿的事情。具体情况,暂时还不知晓。我要陪同孔相迎接,暂时走不了。”

郭嘉眼眸眯了起来,道:“横生事端啊,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暂时无法返回观阳县,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一件好事。你代表的是康王,和孔融一起去前往迎接朝廷使节,有助于你名声的提高。”

糜芳道:“暂时还不知道来的使节是谁,既然是朝廷使节,主公和对方搭上关系后,稍微运作一番,也有助于主公进入朝廷官员和天子的眼中。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刘宣道:“这些道理,我都明白。”

郭嘉笑了笑,说道:“二弟,我知道你想着观阳县的事情。但这件事,急也急不来。再者说了,观阳县的一切都上了正规,有李奕和管亥主持,不会有问题。”

“嗯!”

对于管亥和李奕,刘宣很放心。

他话锋一转,和郭嘉、糜芳、千雪商量了接下来的一些事情,就起身回王府了。

第119章 挑衅

十月八日,苏景派人来传信,朝廷的使节会在下午申时抵达。

刘宣吃过午饭,睡了个午觉后,前往和苏景汇合。然后,两人又和孔融汇合。一行三人,带着北海国和王府的一众官员,往剧县的西门行去。

十月的天,冷风习习。

尤其是今天,更是乌云盖顶,一丝寒意在空中弥漫。

刘宣站在苏景的身旁,低声问道:“国傅,这次来剧县的朝廷使节是谁?”

苏景摇头,表示不知。

孔融接过话,回答道:“来北海国的人,是董卓麾下的大将李傕。”

“李傕?”

刘宣闻言,眉头微皱。

孔融以为刘宣不知道李傕,便解释道:“李傕是董卓的心腹,据说,董卓麾下的精锐飞熊军,便是由李傕率领的。天子祝寿一事,董卓派李傕来,对北海国可谓是相当的重视啊。”

刘宣说道:“孔相,这会不会是董卓想刁难您?”

孔融道:“不排除这个可能,当初我被任命为北海相,就是董卓授意的。说到底,还是因为董卓要废除少帝,而本相曾顶撞他。”

顿了顿,孔融又道:“除此外,董卓或许还想借此机会,试探各州各郡对朝廷的态度,或者说对他的态度。”

“自从袁绍、曹操、孙坚等人反抗董卓后,朝廷的威慑力不断下降。”

“董卓要喝令各州的官员,已经出现了困难。”

孔融正色道:“现在董卓退守长安,自觉威信不足,就想试探试探。至于是否有其余的目的,尚未可知。不过本相猜测,董卓可能也想借此机会,拉拢一批人。”

刘宣点了点头,便不再言语。

苏景脸上有着郑重神色,说道:“世子,李傕到了后。如果他态度嚣张,言辞锋利,你不要和他置气。忍一忍,就过了。”

刘宣问道:“为什么要忍?”

苏景说道:“李傕虽然是董卓的人,但名义上,他代表的是朝廷。其他郡国的官员对待朝廷使节怎么样,我们管不了,但北海国,不能给人留下话柄。”

刘宣点头同意,心中却不以为然。

话柄,这是什么?

这年代手中有力量就是真理,其他的完全没用。刘宣心中自有主意,但他也明白苏景是为他好,也就没有再说话。

一行人,慢慢的等着。

抵近申时,城外的官道上仍是一个人影都没有。

刘宣第一次这样等人,他对李傕本就没什么好感,问道:“孔相,李傕的人,说是申时抵达吗?”

孔融道:“是申时!”

刘宣静静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