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35章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35章

小说: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田信玄叹了口气,言道:“先是次郎入道,现在你又要致仕,这几年来我武田家人才陆续凋零,恐怕后继乏力。”

山本勘助言道:“主公大人,何必忧虑,在临别之际,我想向你推举一人。”

“哦,能值得你山本勘助推荐恐怕不多,这人有何过人的地方?”

山本勘助言道:“此人不仅足智多谋,并且又擅长于军略,懂得权谋变通之道,如果将来能够加以磨练,必然是我武田家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

武田信玄一听来了兴趣,问道:“你说的人是谁?莫非是四郎手下之人?”

山本勘助点了点头言道:“不错,此人名叫真田昌幸,是真田家一德斋大人的三子。”

“真田一德斋,他的儿子绝不会差,我明白了,既是你又推荐了,我将来必定会重用就是了,”武田信玄笑了笑,又言道,“不过,勘助,你知道吗,我刚才还以为你要推荐的人,是李晓啊。”

山本勘助摇了摇头言道:“主公,李晓大人并没有勘助推荐的必要?”

“为什么?难道他只是虚有其表?”

山本勘助思索一会言道:“不,并且恰恰相反,论能力李晓大人胜过勘助十倍以上,所以无论他出仕于何家,都难以掩饰他身上锋芒,所以不需要在下的推荐,迟早在将来的一天他光芒,也会为天下人所震惊的。”

武田信玄听了山本勘助如此称赞李晓,霍然站起身来,诧异道:“勘助,你对他的评价未免太过了吧。”

“一点也不过分,主公若能重用李晓,将来上洛霸业如在反掌之中,幕府将军之位唾手可得。”

“上洛,将军。”武田信玄反复地念着这几个字,这是他多年的梦想,也是每个源氏后裔大名的渴望。

“是的,以白根山之战而论,李晓以六十骑连破上杉军六阵,阵斩柿崎景家,这等勇猛天下之间,恐怕不作第二人之选。将来主公大人上洛,李晓必是你最好的臂助。”

武田信玄听后点了点头,言道:“不错,胜赖也在我面前夸奖过他,至今想来,我信玄仍觉得不可思议。”

山本勘助听武田信玄这么说,又想到一会言道:“但是主公大人,要知道,明国的剑都是双刃的,能伤人亦能伤己,你想到将来如何用李晓了吗?”

武田信玄沉默了一会,扬起头看着庭院中盛开的樱花,然后才言道:“勘助,当初我叫你辅佐胜赖时,也叫你留意并监视李晓此人,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山本勘助很干脆地回答言道:“抱歉,主公大人,我至今仍看不透他。”

“看不透?那他的志向是什么,这该知道吧?”

山本勘助似乎回忆了一会,然后言道:“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他,他说就像一个人站在山上,你能从山下远远地看见他,并非是因为他长得高,而是他借助了山的势。一个人要想看得更远,并让所有人都看得到他,就必须借山的势。”

武田信玄琢磨了一会李晓的话,言道:“他的意思很明白,我武田家就是这座大山。”

山本勘助点了点头言道:“是的,主公大人,我也是如此想得,他要借的正是我武田家的势。”

“李晓的志向也不小啊,不过他还算是坦白之人,若是将话藏在心底,我倒怀疑他别有所图了。”武田信玄叹了口气,言道,“但凡有才具的人,必定是野心和抱负兼有、但如何驾驭他,又是另外回事了,勘助。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我的建议是,请主公大人,将李晓留在身边做一名直臣,这样的人物,只有将它控制在眼睛可以看得见的地方,才能安心。”

武田信玄点了点头,言道:“不过如此使用,不是有点浪费,让他做一名城主不行吗?”

山本勘助垂下头言道:“主公大人,请你慎重考虑勘助说过的话。”只有经历过白根山合战,山本勘助才知道李晓这样的人,是如何的可怕。

“好吧,我明白了。”武田信玄点点头。

“还有主公大人,请恕勘助直言,你现在是如何看待胜赖殿下的呢?”

“胜赖?”武田信玄沉下脸,问道,“胜赖怎么了?”

山本勘助言道:“胜赖殿下经过这白根山合战,在家中名望已到达了一个高度,并且家中不少年轻武士,佩服胜赖殿下孤军殿后的勇气,对他很是钦佩。”

“你的意思,是说胜赖现在在武田家中的地位,已经威胁到了义信?”

山本勘助没有再说下去,表示一种默认。

“这件事上我自有把握,你不必再加揣测。”武田信玄说完,拂袖离开了大广间。

山本勘助看着武田信玄离去的背影,突然间觉得今天,他和武田信玄提的两件事,主公大人似乎都没有放在心上。

山本勘助顿生一种无力感,然后看向庭院内的盛开樱花,心里想到,胜赖殿下,李晓,这两人或许将来都是我武田家的变数吧。

第七十七章密室密谋

东光寺的僧房内。

武田胜赖从李晓手中接过和泉守兼定刀,伸手拂拭过刀鞘,然后看向李晓双眼,言道:“李晓,仅凭这把刀并不能断言,父亲大人,已经有意属我继承武田家家督的意思。”

“哦,为什么呢?”李晓倒很想听听武田胜赖自己的理由。

武田胜赖,肃然言道:“父亲大人,绝不会轻易让人揣测出他的心思。他将爱刀和泉守兼定赐给我,可能正是警告我兄长,让他知道上进。毕竟要改变本家嫡位之事,并非轻而易举就这么决定的事。”

李晓点了点头,心道武田胜赖有进步啊,若是过去自己说武田信玄有意将嫡位传给他,武田胜赖定然会乐得崩起来。

“那诹访殿下,你还有要继承本家家业的决心么?”

“有。”武田胜赖看着李晓的眼睛,坚定地回答道。

李晓呵呵笑道:“诹访殿下,那你为什么要执掌武田家家业?”

武田胜赖一愣,这个问题在川中岛时,自己深夜跑到李晓军帐里,他已经问过自己了。

武田胜赖想了想,还是以当初的话回答道:“我兄长义信,他的魄力和能力不足以执掌武田家,武田家在他手上将来会有败亡的一天,而我比他更适合。李晓你觉得呢?”

李晓听了微微一笑,言道:“胜赖殿下,请恕我直言,你说的是实话,我也是如此认同的,但这并不能成为说服主公大人和众家臣们的理由。”

“为什么?”武田胜赖焦急地问道。

李晓徐徐言道:“本家已不是草创之时,现在已有众多良臣名将,数万征战之兵,两国的领地,义信殿下纵然能力不足,但只要武田家众家臣肯归心于他,如此纵然进不成霸业,但退一步也可以自保,固守领地。在主公和众家臣眼底,一个稳定的制度,更胜于一位有能力有魄力的君主。所以我才说能力和魄力这个理由,是无法成为说通他们的。”

武田胜赖想了想言道:“不错,一个稳定的制度,更胜于一位有能力有魄力的君主。我武田家是家臣团合议制,纵然兄长将来出了不智的昏招,家臣团们也会将之纠正。但如此说来,我岂不是永无继承家主之位的一天?”

“未必,当初信虎公可谓英勇盖世,为了本家,南征北战灭去诸多豪强,能力和魄力不可谓不强,但为何家臣们还要将他放逐呢?很简单,原因在于他乱杀家臣,虐待百姓,所以才失了人心。所以胜赖殿下,你要想取代义信殿下,首先的办法是让义信殿下要失德,从而让主公和家臣们对他失望。”

武田胜赖听了眼睛一亮,问道:“但如何能让他失德呢?难道是等待机会吗?如此一切无法自己掌握之中,实在不放心。”

李晓笑了笑,言道:“这不需焦急,要知道,义信殿下总会有糊涂之举,这点他不会让我们失望的。而且纵然义信殿下自己不去犯错,我们日后也可以也帮他做。但是在义信犯错之前,胜赖殿下,你必须抓紧时间,让自己足够强大,待强大到足够威胁到义信公子的地位,在此消彼长之下,待时机一旦出现,就可以取而代之。”

武田胜赖点了点头,然后坐直身子,一副凝神倾听的样子,静待着李晓接下来的话。李晓举起面前的杯子喝了一口水,一时想起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的夺嫡事件,心想论到政治斗争,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远远在于这个时代日本战国人的思维水平之上。

李晓言道:“殿下,嫡位之传承,是本家兴亡的根本,其中若更替不当,多少强盛一时的大国顷刻之间崩塌。明国有句古话叫做,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所以我们必须将目光放之最长远,除了殿下夺取嫡位之外,还必须确保本家在变乱之中,不受大的动荡,并在将来势力更替,利益重新划分的过程中,损失降低至最小。”

顿了顿李晓说道:“殿下总不希望,将来接手过一个烂摊子吧,正因为为了能保证殿下从主公大人手中,接过的武田家是最完整的家业。所以我才说殿下必须要变得强大,强大到有足够的实力让主公和众家臣都心服口服,更替义信殿下为止。”

武田胜赖被李晓的话,说得坐立不安起来,急道:“李晓,你说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到如何让我强大起来。”

李晓听了哈哈一笑,言道:“殿下不要着急,我说的强大,其实指得是胜赖殿下你必须在三个方面,要有足够胜过义信殿下的地方。”

“首先是主公大人的支持,”李晓竖起一根手指言道,“确实主公大人心底如何想的,我们无法揣测,但他现在对义信殿下的失望是肯定的,而恰恰在这时,你又给了主公出人意料,甚至可以说震惊的惊喜表现。无论如何,他也会不自觉的将你和义信殿下作比较。但是是否有将你取代义信殿下的想法,这不得而知道。但是殿下你要继续争取主公大人,让他对你的好感,达到彻底偏向你这一边。”

武田胜赖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李晓继续说道:“第二个,就是武田家家臣团上下的支持。这包括争取本家的家臣团中的一门众,谱代家臣,外样家臣的支持。对此我们必须采取不同的策略。这点至关重要,以后再与你详说。”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就是殿下你自身与义信殿下自身实力的对比,胜赖殿下你要做的就是从自身的功绩,才具,仁德,现有家臣团班底的厚度,这些方面完全超过义信殿下。”“白根山一战,殿下你决死殿后,并大破上杉谦信,此举不仅赢得了武田上下家臣团的尊敬,赚得了足够的名望,更重要的是主公大人对你的信任和期望。”

“但击败上杉谦信虽可称得上是勇气之举,但对武田家而来并无实际意义上的收获。但是如果殿下,能够在本家将来的西上野攻略中,为武田家攻下西上野这半国之地,如此功绩,是谁都拍马难及的,待高功高震主之时,你以为义信殿下的储君之位,他还能够坐得稳吗?以义信殿下狭隘的心胸,他自然会出昏招,作出自掘坟墓之举。”

武田胜赖听了李晓如此说后,有种眼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他犹豫了一阵言道:“可是父亲,不一定会让我负责攻略西上野一事上。”

李晓听了哈哈一笑,言道:“主公大人,这几日必定会召见白根山一战有功之臣,到时候我有办法说服主公大人。”

第七十八章甲斐之虎的獠牙

武田八幡宫前,武田家在此举行白根山合战的庆祝仪式。武田信玄领着家中众将,参拜八幡大明神,御旗和盾无铠后,发给感谢状与李晓,保科正俊,保科正直,保科昌月,诹访赖忠,真田昌幸等跟随武田胜赖在白根山浴血奋战的十七名武士。

三日后,踯躅崎馆。

武田信玄在本丸召见武田胜赖,李晓,真田昌幸三人。

踯躅崎馆是连郭式平城布局,并非是通常所见城池以本丸为中心,然后用曲轮圈起的二丸,三丸围绕在外。连郭式平城的本丸,二之丸,三之丸,是成直线状排列,每个丸等于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并且丸与丸之间有空堀间隔,然后用桥梁连通。

武田胜赖三人,身穿着一副大铠外罩着阵羽织,骑着战马从大手门进入,一路沿着灰土铺的马道,经过三丸,二丸,才在本丸门前下马。接着他们又经过比沙门,福德殿,和泉殿,最后来到本殿。

先把太刀肋差交给走廊上的侧近众后,这才将鞋子脱下,并摘下头兜,用右手捧在腰间,然后李晓他们沿着本殿走廊一路前进。而武田胜赖他们还特意将阵羽织的表面的一丝褶皱用手拂平。

从走廊行来,一路随处可见握持太刀随侍的武士。

待走到本殿前,已看见在一面巨大红底金边的武田菱家纹中央,武田信玄正双腿盘膝坐在蒲团上,本殿的左侧则摆放着‘诹访法性梵字旗’和‘孙子四如真言旗’,而右侧则摆放着武田信玄平素征战所穿戴的具足。

武田信玄左侧下首坐着三人,依次分别是武田义信,饭富虎昌,迹部胜资。武田义信的后方则坐着两排十几名武田家的宿老们,这些人多是甲斐本地的豪族,侍奉过信虎,信玄两代大名。

“拜见主公大人。”

行礼之后,武田信玄呵呵一笑,右手一指,示意武田胜赖在右侧已摆放好的三个蒲团上坐下。

李晓未走进屋内,就提前闻到一股火药味,不用想也知道,当然是从武田义信那三个人身上发出的。不过武田信玄此举什么意思呢?难道他想看着两个儿子,以及属下家臣们,当他面前掐架吗?

武田胜赖当先走入大殿,他今日穿得仍就是他在白根山一战中打扮,两根鹿角左右翘起的鹿角兜、红丝系的铠甲,外套着五色鸟毛为点缀的阵羽织,十分英武过人。

可以看出武田信玄对武田胜赖这副打扮十分欣赏,李晓也观察到对面的武田义信也露出些许嫉妒的神色来,同时还感觉到另一道目光正盯向自己,正是对自己一直怀恨在心的迹部胜资。

李晓微微一笑,将头兜放在右膝前的脚下,双膝并拢正坐于武田胜赖的下首,真田昌幸则坐在最末。

有四个月不见,武田信玄身子似乎更清瘦了一点,他身体也一直不是太好,脸色苍白,气息颇有些短促,显然是肺结核病这个老病根还未痊愈。不过今天武田信玄的心情不错,当然是因为他的儿子击溃了宿敌上杉谦信的缘故。

武田信玄环视一周,然后拿起手中折扇,突然指向李晓,对着坐在左侧后方那十几名武田家老臣,言道:“这就是我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李晓,此战白根山下,率六十骑连破六阵,直逼上杉谦信本阵的猛将。”得武田信玄如此一说,那十几名武田家老臣纷纷看向李晓,打量了一番。

一名老臣言道:“川中岛一战,我甲军亡于上杉之手的将士无数,阁下这一战,足以令越后不敢正视甲斐。”

众老臣闻言亦纷纷对李晓大加赞赏。

“承蒙主公,各位大人的夸奖。”

这时候,作为一名明国人,李晓表现出良好谦让的美德。总之一句话,一切功劳都归于领导武田胜赖,如果我李晓有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也是在于领导的英明指挥和高瞻远瞩之下,实在不值一提啊。

武田胜赖听了李晓将一切功劳都加在自己头上,神采飞扬得顿时整个人开始有点茫,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果然还是马屁中才见真情。

李晓正好看见武田义信,还是一副颇为城府地微笑,但盯着武田胜赖的眼中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其中的【“忌刻之意。李晓暗【“暗觉得,相较【“之下,自己投效【“武田胜赖绝对是正确的决定,如果是武田义信,这位心胸就这么点大的主君,将来怎么可能会容得下我呢。

相较之下扶武田胜赖上位的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