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2章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2章

小说: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场信房开口言道:“你说的没错,在我们日本通常称一国之主,就称作‘大名’。而我们主公用你们明国人的话来说,更是大名中的大名。”

“纳尼?”

李晓差点中口里飙出一句日语,不过看起来对方似乎很享用这说法,他也难得解释了。不过大名中的大名,明朝当时有这种说法吗?手机中的战斗机,以前倒是听说过。

接着轮到李晓胡诌了一番自己的出身来历,说自己本是大明朝,隶属于福建都司福宁卫,世袭百户武将,坐船出海作战时,遭遇了暴风雨,最后漂流到此地。

“明国武将?”

听李晓如此自我介绍,武田信玄倒是神色如恒,马场信房却面露诧异之色,问道:“阁下,真是明国武将?”

李晓见对方心底狐疑,当下站起身,摆出武将一副丘八模样,言道:“如果阁下不信,李某愿意一试身手。”

马场信房微一犹豫,倒是武田信玄直接言道:“如此就让我一赏,明国武将的英姿。”

这时马场信房看了李晓一眼,突然对武田信玄,低声说了一串日语。他大概仍以为李晓完全不通日语,但却没料到,李晓勉强从他的话中听出了大概。马场信房的意思,自然是担心李晓的身份,生怕他对武田信玄不利。

但武田信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也用日语回答到从李晓的形貌来看,绝不像是日本人,而间谍更不可能,他是只想确认下李晓的武艺,看他是否真属大明武将。

两人说了一番,最后决定在阵帷之外,看看李晓武艺。至于为什么选择阵帷外,当然是因为旗本队武士都在外面,不用担心李晓突然出手加害。

李晓无心计较这么多,当下走出了阵帷,当下手持一支长柄竹枪,身上披着之前换上足轻兵士的单衣,威风凛凛地站在场中。

武田家的旗本武士听说有大明来的武将,要展示武艺,自然都来了兴趣。而武田信玄,马场信房和另外几员闻得消息赶来的将领,皆站在一边观望。

李晓看出这些武田家将士们见自己身形魁梧,纷纷发出诸如‘斯各一’之类表示佩服的日语。

李晓手中的长柄,正是三间的长度,正宗的三间枪,枪头铁尖长度约为十五公分,而枪身外头的竹片涂上一层红漆,防水防腐,而内里则是实心坚硬橡木,这样使得枪既有足够的韧性,且又不乏硬度。

李晓朝武田信玄等人一抱拳,当下将横在肩头的枪,翻手向下一压。只见枪头甩起一道恶风,呼呼直响,接着李晓身子一抖,摆开门户,枪身朝前,犹如半天惊雷般,大喊一声:“杀!”

李晓使尽浑身解数,将老干部教他的枪法,全力施为。

一番功夫后,李晓枪法舞毕,将枪柄重重砸在地上。外表上看去他虽满额大汗,但实际上,他仍保持呼吸气息不混乱,一副还有余有体力的模样。

这时武田信玄,马场信房纷纷鼓掌叫好,一旁武田家将士也纷纷叫好。

“父亲大人,我愿意与这名明国武将比试。”

这时一名年青武将手握长枪大步迈出,此人看过去年纪轻轻,显然是刚刚元服不久,不过显然血气方刚,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模样。

武田信玄看了对方一眼,微微一笑言道:“四郎,你要尝试一下吗?对方是明国的勇将,输了可是堕了我们武田家的威风。”

这年青武将再迈前一步,言道:“他是明国的勇将,我是你信玄公的儿子,绝不会输给他。”

得到父亲默许后,对方向李晓挑战言道:“我是武田家四郎胜赖,向明国的勇士挑战。”

四郎?武田胜赖?

听到对方自报姓名,李晓上下仔细打量起这位武田家未来的家督来。对此人的记忆,李晓最早是来源于黑泽明拍摄的《影武者》。

在黑泽明的电影中,此人最好诠释了什么是,儿卖爷田不心疼的败家子定义,就是活生生地将父亲还有麾下众将辛苦打下的,武田家家业亲手埋葬。

在影片最后一幕,悲剧性的长蓧合战之中,李晓记忆最深刻就是,武田家的精锐骑兵团,武士团在冲击,织田德川联军铁炮阵地中全数阵亡。

而胜赖就如一个赌输的赌徒般,铁青着脸挥动着手里的军配,下令一波一波部队埋头冲击。

不过此刻武田胜赖还是一副愣头青的摸样,同时他此刻也并非是武田家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而是他兄长义信,没想到此次武田信玄出阵也将他带来了。

李晓当即答应了对方的挑战,对方虽年纪还小上自己几岁,但李晓绝不会掉以轻心。

武田胜赖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手底的长枪短过李晓半间,并且身高体型都差了一大截,但却浑然不在乎这点差距。武田胜赖二话不说上来抢攻,看这架势是要三招四招之内,就要将李晓撂倒认输。

反观李晓反而似被对方压迫住,正全力防守,毫无方才舞枪时的气魄。正当各人都以为李晓虚有其表,就要被武田胜赖击败时,李晓陡然转守为攻,干净利索地用枪尾捅在武田胜赖的胸口上。

只用了一招,眨眼之间武田胜赖被击倒在地,所有武田家的将领都吃了一惊,他们这才知道这明国武将实力果真惊人。

李晓脸上带着淡然的笑意,武田胜赖被自己一举击败,原因自己熟知历史人物把握到他的急躁冒进的性格。

李晓故意示弱,让对方先放手进攻,待对方气力消退再给予凌厉的反击。但在武田家将士的眼底,刚才那一番比武的经过,李晓则犹如一名绝世的剑豪,轻易地戏弄一个冒失的挑战者,只是在最后的时候才小小的教训了,一下对手。

这时候一直旁观的武田信玄,突然哈哈大笑,接着双手合起,缓缓轻拍了三掌。

这时候一名武田家的武士,用双手捧着一袋看似颇为沉甸甸的鹿皮囊,交给武田信玄手里,躬身行礼后这才离去。

这时候,李晓可以感觉到,四周武田将士看向自己的目光都露出兴奋,羡慕的神情。

武田信玄微微一笑,将这袋鹿皮袋袋口的绳子解开,原来囊中装得是满满的砂金。

“赏!”

随着武田信玄高喝一声,四周武田家将士齐声高喊附和,纷纷将枪尖高举。

这一袋金灿灿的金子,晃得李晓有些目眩,毕竟头次见到这么多黄金。李晓察颜观色,注意到武田信玄身后几个武将并未露出不快之色,显然他的实力已经得到认可,而眼前这袋砂金,已快赶上武田家侍大将级别家臣一年的俸禄,赏赐不可谓不重。

李晓当即以武人的方式抱拳行礼,言道:“多谢赏赐,可是中国人常说‘无功不受禄’,这些黄金请恕在下不能接受。”

李晓的汉话大多数人都不知什么意思,这时候武田信玄身旁一名年轻将领用日语翻译了一番,这样大多数人才明白了李晓的意思。现在李晓可以感觉到在场的武田家的武士,看向自己的目光又多带上一份尊敬的神色。

武田信玄哈哈一笑,说道:“阁下不必推辞,我正要请你作为我武田家的武士。”

第三章投效武田

面对武田信玄的招揽,李晓掩饰住心底的喜意,但犹豫了一阵,还是言道:“多谢大人好意,我虽在大明已没有亲人,但我乃是朝廷的武将,怎可出仕他国?”

李晓推辞颇有几分出乎武田信玄的意料。

但武田信玄心底已认定李晓是员足可匹敌三军猛将,怎会轻易放他走,于是他开口劝道:“甲斐此去明国有千里之遥,又有大洋阻隔。你虽心怀故国,但此去恐怕路途艰险。”

马场信房亦出声言道:“不错,听越前来的商人说,明国海禁森严,若是你贸然渡船回国,恐怕会惹上麻烦。”

李晓听马场信房这么一说,心想也确实,当然明朝因海患而禁海,自己若贸然回国搞不好会当上私通倭寇的罪名。

看李晓似在犹豫,武田信玄觉得有戏,又复言道:“李晓,我知你是担心难以适应环境,不如如此,你出仕我武田家期间一切礼仪仿照明国礼制,不必遵循这里的规矩,即使见了我也不必参拜。”

正合我意,李晓这才一副大喜的模样,上前抱拳言道:“主公如此优厚李某,李某必誓死报效。”

武田信玄听后哈哈大笑,双手上前捧起李晓双臂,两人上演了一幕君臣相知相遇的感人画面。

之后武田信玄不仅赏赐给李晓价值一百贯的砂金,并赠给他一副上等的铠甲,还专门挑了一匹‘高头大马’给李晓,这个比例是相对于矮小的日本马而论。

李晓心知这些物件,都是武田信玄为了笼络自己赠予的。

就像以前自己玩游戏时,对新招募的忠诚度低的浪人,随便打赏一件武器或者铠甲,属下的忠诚度立马就从70几窜到100,诸如伊达政宗,本多忠胜之类猛将无不有效。

尽管玩信长游戏里,李晓做过一段武将收集狂人,将一个个战国名将收买聚拢在麾下,而且一个个都是忠诚度100,想掉都难,那样的游戏玩久了也是很容易就腻味了。

在现实里,人性太复杂多了,每个人的“忠诚度”主君是看不见,武将们对“忠诚”这个词的理解也是不同。

至于李晓心底对武田家忠心程度有多少,只有天晓得。

正在李晓心底不断YY着自己在武田家的前景时,这时一行十二三人的武田家骑兵队到达了本阵。以李晓所知,在武士中也好高中低级之分,能够骑马的武士一般而论都是高级武士这一范畴。

所以李晓仔细盯着这十几人的骑兵,看看是否又能见到一两位武田家的名将。

“次郎,你终于来了,”武田信玄大步走了过去,来到骑马武将的面前。骑马武将当即跳下马来,脱去头上的盔甲,半膝跪地言道:“拜见兄长。”

李晓仔细看去,这员武将穿着武田家特有的红色盔甲,除了年纪与信玄相较偏小一些,两人的相貌极其相似,连胡须发式都一模一样。

据不太详实的资料记载,武田信玄有两个与他相貌极其相似的弟弟,在他不在阵前时,往往由他们两人中之一担任‘影武者’,冒充信玄的身份,并且作为主将指挥全军。

这也是兵法上虚虚实实的计谋,比如用‘影武者’充作替身,故意让敌国的细作,误以为武田信玄本人仍在甲斐国中坐镇,并无侵攻的打算,但实际上信玄本人已亲帅大军来到对方城下。

此人自然是他的二弟,武田信繁。

“兄长大人,海津城来报,越后军已经在千曲川畔的妻女山立下本阵。”

武田信玄思考了一会,沉声说道:“昌信在作甚么?”

“高坂大人见寡不敌众,现已放火烧去了城下町退守城中,而越后军似乎也有攻城的打算。我们应否加速进军?”

武田信玄想了一阵,言道:“不,我军急速进军,正落入了越后军布下的大网。上杉家一直谋求与我军决战,若我军疾进,对方则以逸待劳,如此则落入对手的圈套。”

顿了顿武田信玄显然不想多说,看了一眼在旁的李晓,言道:“次郎,给你介绍一名来自明国的武将,他现在已是本家的武士了。”

李晓此刻已是全身披挂,颇有几分日本战国猛将的气质,武田信繁一见,不由惊叹言道:“好雄伟的一员武将,明国人难道都如此之雄壮吗?”

武田信玄不无得意地言道:“我相信此人足可力敌三军。”

武田信玄随即唤李晓来到面前,言道:“李晓,这位是我弟弟信繁,他精通你们明国的文化,对于四书五经,汉字的书法都有很深的研究,日后你就跟随在他身边一段日子,拜他当老师,学习这里的语言。”

李晓看了正不断微笑着武田信繁,心道原来此人是个中国通,自己在他面前可千万不要露出什么马脚才是。

李晓当然是上前参见,武田信繁显得则也是一副非常十分欣喜的模样。

在大部分日本战国游戏中,武田信繁是位出场很短暂的人物,但对于此刻的武田家而言,他却是二号人物,文武兼备,仅次于其兄。

在早年,武田家家主武田信虎,本打算废除嫡子信玄,让更得他喜爱的二子信繁来继承武田家家业。可是后来武田信玄在家臣的支持下,反是放逐了他的父亲信虎,成为家主。

在父亲与兄长两相为难中,信繁选择了兄长。正是由于他的支持,在信虎离去后,武田家家臣团至始至终,空前地团结在信玄的麾下。

之后信繁一直支持兄长,参与了武田家每一场战争,犹如影子一般追随着信玄,其战略战术的能力并不逊色于其兄多少,稳居武田家第二把交椅。

按照信玄的吩咐,李晓作为寄骑,被派往信繁麾下,但李晓未料到是,自己的手下败将武田胜赖,与李晓一同被派信繁这位叔父的麾下。

武田信玄竟有让李晓教导胜赖武艺的意思。

坐在栗色的大马上,李晓内心极度的忐忑,作个一个现代人要他开自行,摩托,甚至宝马,奔驰等等交通工具都没问题。

但要他骑马,李晓的骑术根本无从说起嘛,不要说策马奔驰,就连最简单的代步前行也并不稳妥。

在颠簸的信浓山间小路行走,加上一身行动不便的铠甲,特别是肩膀上两片过分夸张的大袖(即保护肩部的铠甲),令他双手无法控制住自身的平衡。而且腰间那一长一短两柄腰刀,按照日本人的说法,短的叫肋差,长的叫太刀,这两柄刀格得他几乎无法扭腰,令他分外难受。

幸好李晓没佩戴遮盖下巴和面颊还有脖子的喉轮,否则真要窒息死了。

但现在情况也不是太好,亏得李晓胯下这匹东洋马颇为温顺,若真要将李晓颠下马来了,那可要丢人丢大发了。

“李晓,恐怕是第一次乘马吧?”

李晓转过头,看见武田信繁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稳稳当当骑乘在马上对李晓说话。

李晓不住调整在马鞍上的坐姿,犹如便秘般坐立不安,他心知自己现在无疑是狼狈极了。最主要的是,他对外声明自己身为一名明朝武将,却明显不会骑乘,这显然与武将的身份不合。

李晓用尴尬的表情,来掩饰内心的慌张,开口言道:“在下确实不太会乘马,李某镇守的福建,多是丘陵水泽,所以马匹虽不缺乏,但却难以驰骋,即使身为将领,我也多是步行。”

武田信繁这才露出一副明白的表情,哈哈笑道:“原来如此。”而这时之前败给李晓,仍有几分不服气的武田胜赖却插口道:“武士不会骑马,这简直是种耻辱。”

说完武田胜赖重重了抽了一马鞭,驰骋到李晓前头去了,远远将他抛在身后。

李晓见武田胜赖如此小孩斗气般心性,不由呵呵一笑,同时感觉到身旁的武田信繁,仍是注视着自己。李晓暗暗提防,不论是信玄,信繁这兄弟二人都是心细之人,要想不让对方在细节处看出一点端倪来,这点很难。

眼下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李晓只有尽快适应战国武将的身份,并融入武田家的氛围,这才是当前最关键的。于是李晓立即虚心向武田信繁讨教起马术来。

武田信繁并不藏私,将自己平时对马术一些心得和见解说出,李晓学习后,马术立即见长,这点让武田信繁也极有成就感。一个教的兴起,一个学的开心,很快两人的‘友好度’就快速上升。

在李晓适应在胯下战马的颠簸后,两人便开始攀谈,武田信繁于是和他介绍起武田家的渊源。

先从先祖源的新罗三郎义光说起,到义光之子信义改姓武田,成为武田家第一代家主,之后武田家经历内乱,由二十四家主武田信虎才再度崛起,统一了甲斐国,版图现在于现任家主,武田信玄上达到了辉煌,基本并吞了信浓国。

而这一切李晓早已熟练在胸,但他现在更在乎自己身处于日本战国的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