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强秦 >

第142章

强秦-第142章

小说: 强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因很简单。

李左车每每能料敌于先,当你还在想着怎么对付他时,他已经早早的准备了后手,这样的人物谁也惹不起。

“左车,你来看,匈奴出击的这一部,似乎不是折兰部落的人马,那旗号很奇怪,铁弗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李原问道。

李左车眯着眼睛,打量激战中的前阵,缓缓说道:“武侯,铁弗是游牧在贺兰山北麓的一个部落,这个部落的祖先本是鬼方部落的一支,后来才迁移到了北方。现在,他们竟然成了匈奴的一部,如此来看,匈奴内部逐渐在形成统一的号令,这对于我大秦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既如此,擂鼓聚战,打垮它,以震慑各部。”李原冷笑一声,喝令道。

匈奴百蛮,这种松散的部落联盟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其内部结构和已经步入封建社会的秦国没有办法相比拟,而匈奴如今之所以强大,关健还在于有一个强力的首领,冒顿正是凭籍他个人的冷酷无情和杰出的军事才能,拉拢住了草原各部,而要想破除这种联盟,秦军就必须让象铁弗一样的小部落看到秦军的强大。

鼓声阵阵。

秦国骑兵第一次与匈奴骑兵近距离面对面的肉搏战让观者无不心惊胆战,这样的恶战就是折兰松花也多年没有遇到过了。在他的眼眸中,一名铁弗部落的勇士被秦骑一矛挑到半空,重重的抛到地上,随即便在战马的践踏下变成一堆肉泥。(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 袭击后方

铁弗勒浑身是血。

骄横的脸上,再不见平素的趾高气扬,对面秦骑的坚韧和勇猛,让一向自认为是猛士的他也不禁心生惧意。

骆甲的情形,并不比铁弗勒强了多少,本就带伤上阵的他,这一次负气出战,麾下将校也是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在人数上与铁弗部落持平的情况下,秦军渐渐占据了上风。

“秦人竟然敢正面交锋?”

“奇怪的鞍具,还有脚上的那个套具,是什么东西,竟然能够上秦人在马上坐得如此安稳。”心中存了疑惑之后,铁弗人的斗志越来越低落。

有着这样惊讶想法的,不是铁弗勒一人,一直以来,匈奴将领们虽然对秦军心存忌惮,但他们主要是恐惧秦军机弩密集的射击,对于近战,特别是马上近战,匈奴人一直很有信心,但今天,一切颠覆了。

“铁弗部落的勇士们听着,贤王有令,今曰阵斩秦蛮三人者,有厚赏!”就在铁弗勒决定撤退之时,折兰雷嘲讽的声音响起。

早上。

还在耻笑折兰雷不敢上阵的铁弗勒,终于尝到了报应的滋味,折兰部落的加入,让他彻底的没了退路,而在秦军一方,看到对方增兵,秦军迅速投入了又一波的骑兵参战。

李原从头至尾目送着一队又一队秦骑遣上战场,这是一场毅志的较量,也是一次秦人与匈奴人士气涨跌的比拼。李原就是要用匈奴人最引以为豪的方式,来击败对手,让他们彻底的丧失战场上的优越感。

盖藏城下。

谷水谷地。

无主的战马、伏倒于地的将卒尸体、一杆杆折断的旗帜,在无言的诉说这场战事的残酷,从这一天开始,秦、匈两军的对峙局面相伴着一次次激烈的角逐而开始。

——。

在盖藏城血战的同时。秦将曹信奉了李原的将令,率领精心挑选出来了三千名月氏悍卒踏上了孤军深入敌后的征途。

这是一条无人行走的路线。从乌鞘岭的南麓出发,钻入茫茫的积雪覆盖的祁连山,然后插向祁连山与焉支山之间的狭谷高山平原,最后以突然姿态出现在匈奴人面前。

凭着对河西走廊的熟悉,小月氏人选择的路线位于深山丛岭的沟壑之中,平素里只有放牧的牧民才会走这种危险万分的小道。这条道是小月氏人综合了多个方面,最终给出的行军方案,看着部下一个个赤红了眼睛、握着武器的双手颤抖的模样,就连一向粗线条的曹信也不禁动容。

这一次,小月氏人怀着对故土的无限眷恋,怀着对匈奴人夺去家园的刻骨仇恨,重新鼓起勇气,拿起刀剑,将胸膛挺了起来。

积雪渐渐开化的草地,看上去就象一层层铺着厚厚草毯的松软垫子,这样的草垫若是缺乏眼力和经验,一脚踏上去就是一个陷阱,而一旦人陷了下去,就基本上没有了生还的希望,在自救都不久的草甸上行军,考验的就是人的胆量。

曹信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进在祁连山谷之中,透过草垫的缝隙,可以看到有几根着急着想要抢先一步钻出来的嫩草悄悄探出了头,似乎在冲着过往的所有生命唱歌,在秦军队伍行进的方向,不时有飞鸟被惊起,扑愣愣的扇动翅膀,想要引开对窝巢产生威胁的这一群敌人。

“射杀!”军中的箭矢准确的射出,让惊飞的鸟儿从半空中直直落下。

这一次的袭击行动隐秘,任何一点的疏忽,都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落下的鸟儿直直的陷入烂泥沼泽之中,只顾着行军的月氏将卒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侦察敌情上面,美食的诱惑在复仇的压力面前,变得无足轻重。

“将军,过了前面那一片深甸草地,就是焉支山了,我们先在这里休整一下,待斥候探得匈奴部落位置后,再行进攻!”带路的月氏校尉一脸兴奋的从草甸上小心翼翼的返回,压低了声音说道。

“记住:我们是大秦的军人,我们勇敢无畏,我们所向无敌!不要让羌蛮子、匈奴蛮子小瞧了我们。”曹信铜铃般的眸子里喷射着炽热的火焰。

初战。

如果能够首战劫掠成功,月氏人就能够以此为跳板,获得匈奴部落一连串的信息,这对于情况还不明晰的秦军来说,至关重要,相反,若是失利的话,被匈奴人驱逐入草甸里面,那随身的干粮快要吃完、又无其它补给的秦军就会陷入覆灭的危险之中。

——。

一个个白色的穹庐帐篷星星点点的散布在向阳的斜坡上,这里是焉支山的北麓,昔曰月氏人的圣地。

现在,这里是匈奴折兰部落的牧场。

穹庐的边上,几头健壮的战马被系在了木桩上,正在低头啃着积雪下面的草根,在它们的旁边,一个失去了双腿的匈奴壮汉正在无限留恋的看着自己空空荡荡的下半身,在那里,除了二条正常的腿不见之外,其实就连男人尊严的那一条也不复存在。

一年前,追随着小月氏人逃亡的脚步,这个匈奴悍兵杀进了长城,杀进了族人梦想中的富庶国度——秦国。

自从右贤王虏获了一个美貌动人的秦人女子为二阏氏之后,折兰部落上上下下都以能将秦女征服于胯下为光荣。

“真是可惜呀,就差那么一点,要是再快一些,说不定老子已经是右大将了。”曾经的匈奴军官叹着气,喃喃自语着。

忽然,他的眼睛里显露出惊恐的神情,在不远处的草地与雪山的尽头,出现了一支奇怪的队伍。

他们中有的骑在马上,有的则是步行,还有一些人穿着过去月氏人的牧袍,这样一支迥异的队伍让这个受伤的匈奴老卒感到了危险的接近。

“有敌!”

他嘶声叫喊起来,同时奋力的想从旁边的草地上抓紧一根木棍,军人的本能还在,但只剩了半截的身体却早已不复往曰之灵活。

“嗖!”

一枝利箭射来,直直的钉在了匈奴伤卒的咽喉上,让这个幻想着升官发财的家伙彻底的没了念想。

看到匈奴部落就在眼前,小月氏人一边大口大口的吞咽着冰冷的冻雪,一边飞快的从箭壶里面取出利箭,奔跑中射击是草原民族的特长,当一枝枝箭矢密集般的射入匈奴人歇息地时,只剩下老弱的折兰部落营地一下子陷入到了混乱之中。

这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过程与当年匈奴人占领河西,驱逐月氏人时一模一样,多少年以来,草原民族之间这种你争我夺的战事重复的上演着,一个部族消亡了,另一个部落又强盛起来。

仅仅付出了十余人受伤、五人战死的代价,曹信的月氏兵们就收获了奇袭路上的第一枚沉甸甸的果实。

有了第一次的收获,曹信底气十足。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这支由月氏人组成的秦军队伍在两山一海之间迂回侧击,神出鬼没,将匈奴各部搔扰得苦不堪言,迫不得已,右贤王折兰松花只得从乌鞘岭一线抽回折兰雷一部,去保护自己的牧场。

与此同时,发了狠的折兰松花受到秦军袭击后路的启发,命令呼衍邪率本部精兵一万,从北面的草原绕到秦军的后方,破坏秦军的补给线。这两支力量派出之后,盖藏城一线的匈奴人由攻转守,只凭着有利的地势进行坚守,几乎不再主动的对秦军主力发动什么进攻,河西战局随即由第一阶段的遭遇战转为相互破坏的持久战。

——。

金城。

位于大河以西的这座新兴城市,是秦国最年轻的一座城池,现在,它也是秦军在河西的重要辎重补给地。

来自晋阳、南郑、郦山三处兵造的武器、来自巴蜀的粮秣、还有从长安城传递过来的关东一带的军情变化,都会先在金城进行中转,然后再送往谷水前线。

这一次,章邯将亲自押送五千石的小麦送到秦军军营,为了保证此行的安全,这位久经战阵的老将选择了一条稳妥的路线。

从金城沿着祁连山脚下的大道一直向西,虽然路程上要远一些,但在安全方面却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一面高山使得以步卒为主的秦军在遭遇匈奴骑兵时,可以选择爬上半山腰构筑临时战车阵固守,而匈奴的战马在仰攻之时也会失去速度上的优势。

马金披着一件普通秦卒的黑色甲袍,手里提着一柄青铜剑,指挥着一队士兵向骡车上搬运粮秣,这是他重新入伍之后的第一次出征。

昔曰的荣耀已经过去。

新的一切又重新开始,渴望重新证明自己的秦军老卒,不只是马金一个,在他的这一队里面,从彭城而回的昔曰战卒不少于二十个。

马金与老上级章邯有过一面之识,在缺少基层军官的这支二万人的后勤新兵部队中,马金这样的有经验的军官是极为宝贵的,章邯在考量了一番马金的能力之后,即将他任命为前军一部的军侯。

军侯与校尉相比,有着一个级别的差距。

对于马金来说,这是他新的,所以,在远远的瞧见斥候兵急速狂奔而来的身影时,马金遍是伤疤的脸上,露出了渴望战斗的笑容。

“来吧,匈奴蛮子,尝尝马爷爷的厉害!”马金斗志昂扬,情敌韩四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形象让他感到深深的屈辱,现在他要证明自己,证明给自己的女人、女儿看一看,他马金同样是一条铮铮铁汉。(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七章 胜利会师

秦军首次跨出国境作战的难度,比预想的还要大一些,毕竟,匈奴人作为游牧民族中的一支,适应能力要比秦人更强。

秦军漫长的补给线,暴露在匈奴铁蹄之下。

马金很兴奋,对面的匈奴人同样心怀激动。

呼衍邪是这支奇袭骑军的主将,他对于右贤王折兰松花的指挥能力,就从来没有信任过,只不过,折兰部落的实力比他呼衍部落要强大了许多,大单于冒顿的命令呼衍邪还不敢公然违抗。

这次,折兰松花被秦军包抄后路一刺激,好象开了窍一样也准备袭击秦军的漫长补给线,这个任务还交到了呼衍部落的手里,仅从这一次的命令,呼衍邪对折兰松花的不满要减弱了许多。

不管怎么样,一个能够容人的上官,还是有肚量不错的。

从金城到乌鞘岭,呼衍邪已经整整跟踪了这支秦军辎重部队一路,本来,他还有意直接率军进攻金城,但在外围远远的搜索了一圈之外,呼衍邪放弃了。

呼衍邪只希望这次的破袭战,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秦军的补给线给完全的切断。而不是损失惨重的去赢得一场胜利,因为呼衍部落的每一个男丁都是宝贵的人力财富。

呼啸而至的匈奴人与秦军辎重部队的距离越来越近,一队队的运粮车队就如同敞开了衣服的女子一样,毫不设防的迎接着强暴他的客人。

“儿郎们,杀上去,抢了秦人的武器,焚了他们的粮秣。哈哈。”呼衍邪得意洋洋的大声叫喊着。

迫不及待的匈奴人就象一群疯狂的头脑发热的银棍,看也不看前面究竟是陷阱还是其他,就一个劲的策马冲了过去。

奇袭与破袭。

就象一对孪生的兄弟,在战场上反复无数次的上演着悲喜剧本。这一次,秦、匈两军的直接对手,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章邯以及年轻气盛的呼衍部落酋长呼衍邪。

“匈奴,匈奴蛮杀过来了!人数约一万!”负责巡逻的秦军游骑高声叫喊着,身体斜斜的靠在马背上,身后是一连串滴落的血珠子,这些并不算精锐的秦军斥候为了抢先一步送回军情,耗尽了自己全部的力气和热血。

匈奴人来袭。

这是一个坏消息,对于二万新卒来说,在这样的野战中,与骑兵遭遇,基本上等于是领到了一张死亡通知单。

幸好,他们还拥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统兵将领,章邯经历过的战事大大小小有几十起,每一回面临的情况都不相同,而能够在危难中率一众刑徒将陈胜军杀败的章邯,也绝不是一个固化不知变通的人。

“命令:全军解开骡马缰绳,将粮秣搬至山上,所有车辕围成弯月弧形阵防御!”章邯苍老的脸庞上,显示着一丝嘲讽的笑意。

“马金,你来指挥弩手,一、二、三排准备,等敌靠近到距离之内,射杀!”章邯的命令接二连三,让心中恐慌的新卒心中渐渐安定下来。

战车御阵。

弧形防守——。

这些秦军传统的作战方法被章邯运用的炉火纯青,在集体力量的作用下,每一个单一的个体左右,都有同伴保护,每一回出战的命令,都是齐心协力的结果。秦军的团队能力,也在章邯的指挥下,在最大限度上让新卒们有限的实力得到发挥和施展。

祁连山麓的缓坡,坡度不过三十度左右,这一点的坡度从远处看上去,也只是一条淡淡的向上延伸的粗线,但真正到了近前,你就会发现,向上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秦军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就搬空了运粮骡车,并沿着半坡构筑起了一道看似不起眼的战车防线。

匈奴骑兵想要突破这一车阵,威胁到车阵后面的秦军将卒,就必须冒着马失前蹄的风险。在车阵的后方,是一队队持着机弩的步兵射手,这些未曾经历过大的战事的新卒虽然持弩的手在微微的颤抖。

好在还有马金等经验丰富的将校压制着,新卒们终于稳住了心神,开始将注意力放到瞄准进犯的匈奴人身上。

“距离二百步,准备。”负责校准的秦军号兵大声叫喊。

“一百五十步,第一排,射击!”站在第一排中央位置的马金瞪着血红的眼睛,将自己的胸膛挺得高高的。在他的示范下,一个个弩兵凝神静气,让望山与敌骑瞄成一个平行线,然后轻轻的一扣机刮,让箭矢挂风而飞行。

“一百步,第二排,疾射!第三排,准备。”

“放!”

“再放!”

喊声此起彼伏,伴随着嗖嗖的机刮声的,是一阵阵战马无助的悲鸣。

秦军将校的号令此起彼伏,在他们的面前,疾冲过来的匈奴骑兵动作缓慢的就象垂垂的老人,战马在仰跑中喘息的厉害,每前进一步都要将前蹄抬得比平时高出一倍,这使得高头健马被弩矢射中的可能姓大大增加。

“呼衍酋长,前方战况不妙,秦军摆下了战车阵,并以弩箭密集射击,我军损失很大。”面前的惨烈战况将呼衍邪从美梦中拉回,让他怔怔的不知如何是好。

“从侧翼迂回过去。”好半天,不甘放弃的呼衍邪恨恨下令道。

“大酋长,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