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458章

帝国的朝阳-第458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这样的一个超级国家,全世界对其动武或者制裁或者限制,甚至说种族歧视什么的,都得仔仔细细的考虑——因为这个国家,具有毁灭世界的能力。尽管德国也具备同样的能力,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的一点是——德国从60年代起,德国已经开始全方位的收缩,在随后的四十年间,从德属北美自治到德属北美的独立,而相比之下,直到十年前,中属北美才得已自治,而其帝国国会之所以同意这一点,完全是因为二十年前,华裔移民的人口比例终于超过华属北美欧裔人口比例。

所以,今天,每当人们讨论着这个庞大的帝国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和平时,我需要提醒诸位的一点是——从历史上看来,他们绝不会放弃那怕丝毫利益,以满足其它国家的利益,即便是一时的放弃,也是为了获得更为长远的利益。

而这一切需要追根溯源到帝国成立之初,从1902年,这个帝国取代的满清帝国的那一刻开始说起。就是在这一刻,中国开始走上真正的对外扩张与构建大帝国的道路。尽管这条路十分的困难,尽管这条路充满着未知的风险,但是他们仍然坚持走向那条扩张之路,决心直到最后的成功,也不会停下来。

今天,一些人妄想着与他们分享和平,我想引用一句中国的俗话——无疑对牛弹琴!”

《帝国风云》

作为一名海军军官,对于金梅尔来说,他实在是太过年青了,对于年龄不过只有26岁的他来说,五年前,还是一名海军军校生的他曾随同大白舰队访问过中国的横滨以及英国治下的香港。

而现在,他却作为一名驻华海军武官,来到了中国。为何会成为一名驻华海军武官,这完全得益于一个原因——他是海军中少有的熟悉汉语的军官,四年前,在大白舰队的航行结束后,于横滨初睹“战国舰”的震撼,使得他在返回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立即向学校中的中国留学生请教学习汉语。

在他毕业之后,以建造“战国舰”为主要展现方式的中美两国海上的军备竞赛,使得他这个“中国通”成为了同届学员中的明星——甚至就连总统也知道他的名字,也正因如此,在舰上服役一年之后,他被调至中国,任驻华大使馆的海军武官。

而他之所以来到南京,是为了收集中国海军的情报。同时更充分的了解这支年青的舰队,尽管在某种程度上,美国海军也和他们一样年青——十几年前,他们都是一支地区性的舰队,而现在,双方的实力悬殊不过仅只是三艘“战国舰”,可以说,在这场竞赛之中,双方都是寸步不让式的竞争。

也正因为差距如此之小,才使得他们更需要了解这支舰队,了解中国海军,不过受限于中国的外交政策,金梅尔上尉却无法前往他更感兴趣的珍珠港或者横须贺,尤其是前者,珍珠港中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同样也是中国海军掌握太平洋的前进基础,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对珍珠港的掌握,才会使得整个美国西海岸,几乎日夜都面临着战争威胁,随着军备竞赛的愈演愈烈,甚至西海岸的州都在呼吁修建海军要塞,以阻挡来自中国的威胁。

不过尽管他不能够直接前往珍珠港,那片禁止外国人进入的禁区,但并不意味着他不能通过其它渠道获得那里的消息,比如,他可以通过一些朋友从侧面了解太平洋舰队。

“号外,美国国会批准建造四艘纽约级战列舰!”

“号外,太平洋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行走在街头,金梅尔听到卖报人的大声呼喊,国会批准四艘纽约级战列舰,对于中国新闻界而言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但是他却知道,中国的那些同行们根本就不惊讶,他们的情报人员早已经获得了这一情报,况且,国会的讨论本就是半公开的,只是批准与否的问题罢了。

甚至就在华盛顿的国会议员们讨论着是否批准纽约级战列舰的建造时,中国海军参谋部就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建造六艘帝王级战列舰。

早在去前,中国人就已经把他们历史上的朝代建造一空,而现在,他们开始选择历史上的那些皇帝为主力舰命名,有时候历史悠久也有着一定的好处,比如美国,如果49个州与华盛顿特区名称用完了,恐怕海军就需要为考虑新的主力舰命名规则了。

不过似乎,这一切都还很遥远,至少现在,两国海军还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对于两国海军而言,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不让对方超越自己。

“也不知道,今天他会因为自己带去的消息产生什么反应?”

默默的向前走着,想到即将到来的会面,金梅尔不禁有些期待……

第358章阴谋(为新书求支持)

(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南京的民生路林荫道上的一家西餐厅内,金梅尔走到一个人的跟前。

“你好,我的朋友!”

看着面前的这个人,金梅尔不禁想到在两人在毕业后的第一次见面——那是在中国海军部的招待宴会上,而眼前的这名海军少校,他曾经的同学建议与他共进午餐,同时谈一些可能涉及双方利益的事情。

当时他的神情完全是善意的,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两个人便开始进行私下的“情报交流”。当然这种情报交流,是两国海军高层默许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

“还和往常一样?”

方谐之指着桌上的红酒补充道,

“张裕的怎么样?”

对于酒水,金梅尔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实际上,他的用意并不在吃东西,他迫切的需要知道一些事情。不过了解老同学习惯的他,还是慢慢的开始享用着餐点,在南京,正宗的西餐厅并不多,但是这家西餐厅却极为出色,餐厅的老板据说曾经是上海的犹太富商,不过最终他所有的财产——租界内的地产都在中国政府刻意操作下为其所收回,只得与这里开设餐厅。

铺在宽阔林荫道上的法国梧桐树叶已经开始发黄,变得像金属一样,呈现出智利蜂蜜的颜色。然而见不到一点秋意,天气显得有些太过暖和和,面对柔和的阳光,在享用完牛排之后,金梅尔用平静的语气说道。

“方,我需要知道,你们是不是准备把这场竞赛进行到最后?”

方谐之这位海军少校。不知为什么奇怪地耸耸肩膀,轻声答道:

“为什么不呢?”

“你应该知道,如果你们执意进行下去的话,华盛顿只有迎接一切挑战。”

于金梅尔和许多美国人看来,现在美国无疑处于防御的一方,他们是被迫面对来自中国威胁,而相比于之下,对于控制着夏威夷的中国人而言,他们完全掌握着太平洋的主动权。

方谐之又看了看面前的美国人,便陷入了沉默之中。

“罗斯福以为,他把他的舰队,二十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派来的时候,仅只有十艘战舰的我们会因此退缩,他试图他的那支庞大的舰队威慑我们,迫使我们作出让步,那么就让我们用“战国级”回答他们——中国迎接挑战!”

他清晰地记得那个细雨蒙蒙的日子。在海军军官学校的礼堂内,陛下向军校内的两千余名在校学生发表的讲话。这个讲话具有特殊意义。白纸黑字,一篇发言中提出了整整一套计划——一套迎接来美国挑战的计划。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中美两国开始了海上的军备竞赛,而在欧洲,围绕着“战国舰”的海上的军备竞赛同样也已经展开,从那时起,太平洋与大西洋一样,同样为战争的阴云所笼罩着。

“你应该知道,相比于中国,你们的舰队,对美国的威胁无疑是更大的,毕竟,珍珠港在你们的手中……”

面对中国来自海上强劲的挑战,美军海军在总体战略上处于守势,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珍珠港,每当两国海军提及珍珠港的时候,总会用截然不同的语气去讲述这个历史,中国海军会感叹着皇帝陛下的远见,至于美国海军,更多的却是遗憾,他们只差一点,就扭转了局面,如果当年他们获得国会的支持,也许现在,处于守势的将是中国海军。

“一个珍珠港等于一只战列舰队!”

想到美国报纸对珍球港的评价,方谐之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用餐巾擦了下嘴唇,笑说道。

“我想,这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军舰吨位少于贵国的事实!”

“但是你们的战国级却比美国多出三艘!”

两个人说的都是事实——美国的海军军舰吨位多于中国,这是因为美国海军拥有数量更多的旧式战舰,而中国则在战国舰上占据优势,毕竟中国首先开创了这个海军的新时代。

实际上,作为中美两国的低层海军官员,他们之间的对话,在某种程度上是受两国海军默许的对话,毕竟,在一定程度上,两国海军都非常清楚,长久的对抗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尤其是现在愈演愈烈的海上军备竞赛,甚至已经超过了德英之间的竞赛。也正因如此,现在两国才会需要更多的勾通与理解。

“我们建造了四艘纽约级,而你们呢?却用建造六艘更为强大的战舰作为回答,对吗?”

端起手中的酒杯,看着金梅尔,方谐之不予置否的耸耸肩膀。

那六艘即将开始建造的战舰,何止更为强大,根本就是开创了新时代,其排水量达到史无前例的32000吨,四座三联装炮塔使用的是威力惊人的14英寸50倍舰炮,这是世界上威力最为强大的舰炮,如果说战国舰开创了一个时代,一夜之间淘汰了所有的前战国舰,那么新型的战舰甚至有可能淘汰火力相对较小的“战国舰”。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

“面对挑战,我们只能给予正确的回应!”

什么是正确的回应,就是强大而毫不示弱的决心。但是在另一方面,方谐之未尝不知道,现在的军备竞赛对于国家意味着什么,六艘新型战舰的造价高达2。7亿元。原本这笔钱是可以用工业或者经济建设上,而现在,国家却只能投入于舰队。

“长时间的军备竞赛,势必将会影响到我们两国的长远利益,出于……”

盯视着面前的方谐之,金梅尔根据华盛顿的指示,透露出一个信号。

“两国长久和平的考虑,也许,我们可以就一些问题,达成某种共识。”

“比如?”

“比如我们可以相应的减少军舰的建造,而作为回报,我们希望你们的海军力量进行收缩,毕竟,现在整个美国的西海岸都处于人心惶惶之中,甚至在西海岸的某些地方,一些父母都不敢让孩子们出门上学……”

美国西海岸之所以会这般的恐惧,完全是因为海上军备竞赛的愈演愈烈。

“我的朋友,你必须要知道,美国是一个两洋国家,美洲大陆将美国的海军分割成了两支舰队,即便是现在我们的吨位超过你们——而且这是有水份的,毕竟我们拥有更多的老式战舰,也无法改变你们在太平洋上处于的优势,现在面对德国的挑战,英国已经将海上的力量完全收缩回了英国本土,这使得你们无须考虑来自英国的威胁,但这却是美国需要面对的,我们的海军,不得不在两大洋面对两个方向的威胁,而反观贵国,你们却可以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太平洋,你们的太平洋舰队拥有九艘战国舰,而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却只有七艘,你可以轻易的把另外四艘军舰从菲律宾、长崎调至太平洋,而美国想要调动另外四艘战列舰却需要绕道雷恩角,无论如何,你们都有着在太平洋上的全面优势,更重要的是,你们拥有夏威夷!”

美国要作出让步!

只是一瞬间,方谐之便意识到对方透露出来的信息,难道美国准备在太平洋问题上作出让步吗?罗斯福无法继续他的海上竞赛了吗?

不,怎么可能呢?

现在美国刚刚通过建造四艘纽约级的提案,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怎么可能做出让步?

“你们不是正在修建巴拿马运河吗?我想很快,你们的局势就会得到很大程度上改变,到时候,你们的舰队可以通过运河进入太平洋!”

可以说,美国修建巴拿马运河,是海军一直以为最为警惕的,这意味着,美国未来可以通过运河调动他们的两洋舰队。

“你先听我说完,我的朋友!”

“那么,你们的提议是?”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的同时,方谐之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询问道。

“珍珠港!”

“……中国海军部宣布将四艘战国级战舰调至本土,极有可能驻守于横须贺、长崎,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成功……”

读了报纸上的新闻,约翰逊放下报纸,然后从椅子上站起来,离开餐厅之后,他便来到了街上。

十月,尽管华盛顿的天空看似很好,但是却飘着菲菲细雨,人们躲在雨伞下,僻里啪啪地路过水洼,此时,对于这些路人来说,报纸上的新闻是无法引起他们注意的,他们只是专注的走着路。

而约翰逊却是漫无目的地在城里漫步。读了报纸上的文章之后他无法集中精力。因为报纸上的新闻透露出来的信号是中美两国海上军备竞赛达成某种共识的结果。

这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呢?

作为一名情报人员,对于他来说,他需要了解一切有关美国的情报,这才是他被派至美国的目的所在,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他并未能进入美国海军,因此无法获知海军的情报,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美国确实减少了两艘“纽约级”的建造,而相应的作为回报,中国海军也减少了两艘,于此同时,又将四艘军舰调回本土,这意味着在太平洋上,中美两国的力量又恢复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

不过,对于中国太平洋舰队而言,这种影响并不大。一直以来,海军对主力舰的要求都是应具备快速的全球投放能力,战列舰的续航力和自持能力,普遍超过同期的其它国家军舰,以便在可能爆发的海战中给予敌方致命一击,确保对海洋的实际控制。纵观其指导思想,仍然体现出攻势原则——“拳头只是收了回来,却随时可以更迅猛击出”。现在的收缩,对海军并没有太多的影响。只要海军愿意,可以随时向珍珠港增派舰队,而这更多的是为了安抚美国人。

但,这会不会是罗斯福的阴谋呢?

因此,当约翰逊发觉自己走到了市中心时,他不禁心中一惊。对面就是英国使馆。高大的建筑不时有人出出进进。现在已经9点钟,开始上班了,他就这样站在报亭旁,浏览着报刊杂志,卖报人把宽大的帽子压到眉际。每当听到他声嘶力竭的叫喊,约翰逊的身体似乎都在随着他的身体震动着。

“看一看太平洋上历史性的变化,美中两国达成共识……”

太平洋海上军备竞赛的某种程度上的结束,对于美国而言,是一个大新闻,对于中美两国而言,无疑都是极为有利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约翰逊相信,今天晚上,西海岸的美国人终于可以睡踏实了,现在,他们的太平洋舰队终于占据了“上风”,拥有7艘战国舰,而中国的太平洋舰队却只有五艘。至少在数量上,他们占据了优势,不过,这种优势也仅只是数量上。

约翰逊望着进入使馆的英国人。这些人虽说都穿着便服,但是却好像都穿着制服似的:黑色的皮鞋、黑色的西装、紧绷绷的裤子、扎得很窄的领带,斗篷短短的,看起来粗笨难看,一般是驼色或者灰色。

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