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313章

帝国的朝阳-第313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两人对话的时候,在巨浪中,十英寸主炮的炮管尾部,两名炮手站在平台上,正在为外膛训练炮装着炮弹,这是东北海军的“标准装备”,于主炮外加装75毫米火炮,以节约主炮身管寿命,降低训练费用。

与此同时,完成一轮“齐射”的炮炮组再一次给真主炮填装假的训练弹药,依如战时完成装填准备,瞄准“目标”后,再次发射外膛炮,作为目标的冰山就在外膛炮射程以内,然后正常的校射程序,这是训练的是东北海军水兵炮术标准程序。

“火控,尤其是校射水柱的经验,没有实弹的随机性是体会不到的,一个初级火控官没有儿十发亲手校射,没有儿百发旁观揣摩校射是没法出师的。但是主炮弹贵不说,炮膛摩损更麻烦,所以用小口径外膛炮打实弹作日常练习,正式比武操演才用全装药打靶弹。”

给徐志远解释着外膛炮的作用,孙克礼又一次将视线投向远方的“目标”,观察着冰山附近的水柱,一边观察,只听他一边补充道。

“现在对于大家伙来说最需要磨练的是俯仰手如何在波浪起伏中保持对目标水线的瞄准,以及校射员对弹着水柱远近的估算。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咱们才能提高在恶劣海情下炮术水平!这才是参谋部所需要的!”

第170章海军的大脑(求月票!)

“实际上,从西元1890年设立“朝鲜海军武备学堂”,假以朝鲜之名培训海军军官伊始,在在随后长达近九年的时间之中,看似迅速膨胀起来的海军,虽看似进步非常,但实际表现却显得组织十分混乱。在这方面,受命组建海军战术研究中心的韩彻上校认为时任海军部长以及委员会制度甚至可以说是难辞其咎,并提议在海军部设立一个全新的分支机构海军总参谋部,专门负责研究潜在对手的海军力量,制定海军建设计划,并为战争的准备工作制定各种必须得组织原则和措施。

实际上,从其设立海军战术研究中心的那天起,刚刚完成环球远洋训练的韩彻上校其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其目的绝非仅局限于“研究中心”。仅仅一年零七个月过后,1898年7月13日,总督府便采纳其建议,组建了海军总参谋部。

而且被挑选进入这个机构为中国海军勾画宏伟蓝图的成员都是一些受过严格海军教育、且充满一种勃勃生命力的年轻的海军军官。很难想象,一群平均年龄只有不到24。4岁年青军官们是如何用他们的朝气蓬勃,去创办一支从未曾有过的舰队,但他们的动作会是如此的迅速。

正是从那里起,一种奋发图强,知耻后勇的进取精神便在整个东北海军中汹涌澎湃着。仿佛只是单单凭借这种精神就可以打造出一只在“日月旗”(东北海军军旗)照耀下的伟大舰队一样。

可惜,事情从来没有这样简单的!

后世的人们在看很多历史书籍或者一些名人传记的时候,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话语:“经过奋发图强、刻苦努力,终于实现了梦想”。比如在一鸣惊人的故事中幡然醒悟的楚庄王、战国时代的秦国等等。年轻人最容易有的就是富丽堂皇的梦想,在这些书籍的诱导下,常常不自觉地以为自己的人生就会是“经过努力拼搏,既会获得成功”这样一种非常悦耳的叙述。

但只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只要拼搏奋斗,就一定能够成功的想法未免太过于肤浅幼稚。要知道,那些历史书籍名人传记的描述省略掉了太多太多的细节,将历史简化为了公式一样的叙述,而这又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选择了错误的人生道路——本来他们可以更幸福的。真实的历史从来不是寥寥几句文字所能够展示尽的,实现梦想的道路也绝对不是“经过刻苦努力就XXX”那样说得轻飘飘不费吹灰之力。

日月同升,永耀中华,绝不仅仅只是凭借着一腔热血,既可以铸就。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那个时代的人们,才能够体会……”

《中华海军史》

时值深夜,在海军总参谋部的作战室里,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在那副巨大的海军战术沙盘边缘,几名年青的,显然是刚刚从海军学校毕业青年军官,正在推动着军舰模型。尽管海军学习英美,但是并不妨碍海军引入普鲁士式的“战争游戏”。

“……首先,众所周知的一点是,俄罗斯是一个横跨两大洲的庞大帝国,特殊的地形使得这他们拥有三支相距甚远的舰队,分别属于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以及太平洋舰队,它们之间想要互相支援,是非常困难的。”

作为海军总参谋长的韩彻中将因为极为年青的关系,所以显得很是气宇轩昂,实际上,两年前,当他的那位美国妻子从美国追求至中国的时候,这位年青的海军将领,曾被报纸上称为“最英俊的将军”,当然,这也与其年龄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只有34岁的他,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年青的中将,只需要再进一步,他就会达到人生的顶峰。

此时,穿着标准的海军白色军装的韩彻站在沙盘边的中间位置,两边站着海军总参谋部的幕僚群体,对面则是一群年青的参谋军官。此时,整个作战室里显得寂静无声,站在沙盘边的人都凝望着正在讲话的秋山次官。严肃而又紧张的空气充满了每一个角落。

“在三只舰队之中,最为强大的应当是波罗的海舰队,其目前拥有十艘战斗舰、四艘装甲巡洋舰,其次则为在过去的八年间不断加强的太平洋舰队,其拥有8艘战斗舰以及六艘装甲巡洋舰,至于黑海舰队,受制于条约的限制,其舰队无法通过海峡进入地中海,可以无需考虑其威胁,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考虑的应该是以十八艘战斗舰和十艘装甲巡洋舰为核心的俄国舰队!”

任何一名海军军官都应该对假想敌的实力了如指掌,而秋山这位归化后却没有改名的参谋次官,更是对俄国海军了解到骨子里,两年前,他甚至曾申请出任驻俄武官,在俄国生活了一年,从而能够直观的了解俄国海军。

“阁下,我认为我们应该考虑的是20艘战斗舰和14艘装甲巡洋舰!不要忘记,俄国目前有两艘在建的新式战列舰以及四艘战斗巡洋舰!”

一名年青参谋的话语让室内的气氛再次一紧,是的,显然,秋山次官忽视了这一点。

“我认为在X日到来之前,俄国极有可能完成这些军舰的建造工作,所以需要将其考虑在内!”

“我同意!”

韩彻用他那锐利的目光环视在场的人。

“我们需要考虑到最恶劣的情况,好了,把他们加入进去吧!”

好嘛,两艘新式战列舰和四艘战斗巡洋舰就这么“轻易”的划入了俄军的阵营之中,完全没有任何犹豫不决。

我们还有在建的军舰……当然,这个时候,大家都是一言不发,谁也不敢轻易发表意见。按照参谋部的作战原则,已方是从来不考虑在建军舰的——谁也无法预测“X日”到来之前,已方是否能够完成军舰的建造,所以也就无须考虑了,但是为什么要考虑敌人呢?

原因非常简单啦,也许假想敌的建造速更快,也许他们在赶班加点,也许他们掌握着主动权,总之,有数不尽的理由为敌方“开脱”,最终,造成一种结果,每一次,假想敌都是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压得大家都喘不过气来。

更准确的来说,是压的海军喘不过气来,现在面对这种军备竞赛,海军完全处于劣势,面对锐意进取的俄国海军,别说是实力薄弱的东北海军,既便是英国皇家海军也是心无余力。

“从波罗的海前往太平洋,只有两条路线,第一是苏伊士运何,不过因为吃水问题,其无法通过12000吨以上的军舰,这意味着所有的各类大型军舰,特别是战列舰,只能绕道好望角……”

当秋山真之提及这一点时,他倒是对已经解散的海军长官会议中的那一群将军们产生了复杂的情感,他们的备战计划提出的非常合理,因为一万二千吨的以上的军舰不能通过苏伊士运河,需要绕过很远的南非的开普敦才能增援东亚,而现在只有英国在航道上设有煤炭储存所以及舰队所需要的港口,所以,只要英国在战时保持中立的话,大型军舰在事实上是不可能增援远东的,因此当年的海军会议方面认为,如果增援的是在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巡洋战舰以下的舰艇,那么中国只需要建造四艘不论在攻击办量或是防御力量都处于压倒优势的战舰,再加上已经服役的镇海级,就能够掌握东亚的制海权,而且另外海军还进一步增添了八艘的“靖波”级战斗巡洋舰,从而对俄国人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海军会议得出的这一观点,却完全被韩彻推翻,他推翻的理由非常简单——既然当年“

日俄战争”时俄国人可以把战舰派往远东,那么,现在他们同样可以把更为庞大的舰队派往远东。

也正因如此,海军总参谋部才会把整个俄罗斯帝国海军舰队作为交战对象,而不仅仅只是太平洋舰队和其巡洋舰队。不过尽管如此,其仍然是“1+1”不等于二的舰队,对于海军而言,地理上的因素使得海军可以“从容不迫”的去解决两支舰队。

而对于海军而言,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击败这两支舰队。当针对太平洋舰队的计划一个接一个的出笼之后,面对俄罗斯的增援舰队,问题自然也就出现了。

如何保障一只军队在经历远洋的航行,从美国留学回国后,韩彻建议的环球航行给予海军丰富的远洋经验,使得海军明白,远洋航行必须要保证三点,第一是舰只要得到整修,第二是航行期间要保障士气,第三则是在航行期间要维持训练水准。

众所周知,大英帝国维持了近200年的海上霸权,而其中绝对海上霸权都有百年。那么大英帝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什么独特的地理环境啦,什么良好的海军传统,最终等于强大的海军。可实际上通过数年来不断进行的远洋航行,使得东北海军深知英国海军的强大是在全球拥有各个战略据点作为补给和前进基地。

全世界只有英国能够在经历那么长时间的航行后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原因之一就是。英国可以借助其殖民帝国提供的战略地点为中继站,令其舰除草剂在这些设施良好的港口内,得到充足的补给,使长期航行的舰船得到适当维护。英国就是靠着散布全球的战略要点,辅以强大的海军来控制地球的海洋。

而这一点却是俄国人无法做到的,因为俄国人前往亚洲的道路上,根本就没有任何殖民地可供其使用,也正因为如此,海军会议才会认为其不会派出庞大的增援舰队,至于上一次战争,所处的战略环境不同——那时整个欧洲都同情俄国,无论是迫于民众压力或是情感上都愿意为其提供后勤帮助,可现在,俄国的扩张已经激起了英国的警惕,其不可能再次为俄国人提供帮助。

但海军参谋部却依然固执的判断对方一定会庞大的,甚至可以说倾巢出动的增援舰队,以期击败东北海军,也正因如此,海军总参谋部现在最重要的话题说是研究如何击败两支俄国舰队。

毕竟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如果东北在未来的这场海战败了,即使是陆军赢得了陆战,东北也将会输掉这场战争——海战决定一切,这是早已经达成的共识。可以说,海战将是未来这场战争的“胜负手”,也正因如此,海军总参谋部几乎每天都会围绕这一问题召开专门的战术研究会议。

“好了,今天的课题时,如何在‘X2’海区击败俄国舰队的同时,确保重点海区的安全!”

所谓的重点海区,指的是本土海区,更准确的来说,是大连——仁川沿海工业带的安全,甚至还有对马海峡的安全通航,在这一本土海区之中,大连——仁川沿海工业带集中着东北70%的钢铁产量以及80%的造船能力,当然至于机车制造啦、海外贸易啦,诸多的因素使得这一区域对战局而言是极为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东北的命脉所系,自然要加以保护。

至于对马海峡的安全通航,这又关系到未来陆军在日本的作战,尽管陆军的作战主方向是以大陆作战为主,但根据计划仍然会有一只偏师“解放日本”,这支部队需要实施渡海作战,而且他们的后勤保障也只能通过对马海峡加以补充,海军届时需要担负起运输船队的护航任务。

前者是海区的守卫,这个任务可以通过加强炮台要塞来完成,但是后者的护航却需要海军投入一定的军舰,这又意味着海军需要将本就不多的军舰分配出来,这是显然会影响到海军的整体战力。

“总的来说,还是护航的问题,怎么样,大家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话声稍微一顿,韩彻将视线投向众人,神情依然显得很是严肃。

“好了,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吧!”

第171章午夜长谈(求月票)

午夜时分,海军部的大楼外,几名卫兵来回走动着,他们总会用警惕的眼神打量着任何接近海军部大楼的人,更准确的来说是海军部广场与大楼之间的那条“警戒线”——只有需要进入大楼的人才会越过那几条用白色大理石铺成的白线。

因为正值午夜,所以海军部广场上空荡荡的,实际上,那些卫兵与其说是在用警惕的眼神打量着接近大楼的人,倒不如说是警惕的注视着那幽静的海军部广场,空旷的广场在夜间,总会让人浮想联翩。

不过,显然,这些荷枪实弹的士兵们,并不会产生任何鬼怪之类的想法,也许,对于这些海军宪兵来说,他们更渴望大海,而不是守卫一栋建筑,当然即使是海军,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走向大海,就像这栋大楼中的人们一般,他们中的许多人,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进入这栋大楼的时候,已经同大海在“告别”了。

人生总是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选择,谁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但对于身为海军总参谋长的韩彻来说,他却早已经认准了自己的道路,相比于指挥一艘军舰,他更希望作为海军的大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他看来,即使是海军舰队怀念,也不过是总参谋长的“木偶”。

不过作为“大脑”,也有“大脑”的头痛之处,就像现在一般,诸多的问题总是困扰着他,几乎每天,他都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那些问题的研究之中,即便是在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他仍然会去思索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秋山,来吧,我们一起走走!”

在走出了海军部大楼的时候,韩彻特意拦下了秋山真之。

“嗯!”

秋山点点头,不过在接下来路上,他们并没有说话,两人就这样默默的在人行道上走着,在他们的身后,两辆汽车缓缓的行驶着。与其它任何“新鲜玩意”一样,政府机构,包括军队从来都是第一个使用者,而作为高级军官的他们,更是得到了第一批“个人配车”。

他们两人走的却是人行道,不一会又拐上一条岔道,然后拐进了附近的一座公园之中。随着夜色加深,公园内显得幽暗而又沉寂。

在走路的时候,韩彻不断的吸着烟,至于秋山则一如既往的吃着炒黄豆。两人各有各的习惯,而且出于对彼此的了解,他们都知道对方同样在思索着问题,甚至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两人思索的根本就是同一个问题,

一路无言的两人来到了公园的湖畔,看着湖水,韩彻扔掉了指间的烟蒂,不紧不慢地说道:

“秋山,你觉得我的那个方案有几分把握?”

又一次,韩彻提到了他的那个方案,时至今日那个方案仍然是绝密,在他的力主下,甚至海军的备战也是基于那一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