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303章

帝国的朝阳-第303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特意强调一下,是基于保密的需要。

身材不高而精神抖擞的他挺直地坐着,用他那荒鹫般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面前的这位少将。室内的空气显得格外紧张。

“在回国后,我和老师私下里谈过一次。”

韩彻说到这里停了一下,随手从烟盒里取出香烟,递给苏跃扬一支,自己也点了一支。对于韩彻会去同老师私谈,苏跃扬并不觉得意外,或许,这就是作为学生的好处。

“虽说未来还没有绝望,但是现在中俄的未来可谓是埋伏着危机,战争很有可能无法避免。”

尽管韩彻想用轻松的口气说话,但老是断断续续。而苏跃扬目不转睛地听着,他已经猜到了对方的话题了。

“话是这样说,但也未必马上打起来。但是,就现在的情况看,这种可能性也不小,因为现在咱们和俄国人之间毕竟就像两个将要迎头撞上的马车!”

深深地点了点头,苏跃扬吸了口烟。

“上回遇到老师的时候,他笑着说过,我们在铁路的问题上,已经作出了根本性的让步,不过,那种让步,也只是缓解了眼前的危机,战争的危机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和平可能说是毫无希望的,所以,海军要作好打仗的准备,现在陆海军的扩充,甚至工业的扩张,都是以此为核心。”

韩彻皱起眉头听着,从国外回来的他,只是了解到了海军的备战计划,并不知道,工业也在备战,这也难怪,毕竟,对于外界来说,这是一个秘密。但是对于作为海军长官会议成员的苏跃扬来说,这并不是秘密,实际上工业扩充计划,需要服从于军事的需要。

“可以说,几乎是从东三省总督府成立的那天起,我们就需要面对来自俄国的压力,铁路、厂矿以及移民,都是基于备战考虑,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待四年计划完成后,东北以及朝鲜将会拥有超过3500公里铁路,截止到去年12月东北铁路铺设里程已经达到3400公里,实际上,铁路建设全面超过计划,已经成为定局,虽说铁轨、机车和关键的信号管制系统部分依赖进口,但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国产,机械工业在过去四年更有实现了惊人的倍增……”

回忆着年初会议上的的内容,苏跃扬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一些笑容,或许东北仍然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经过四年的努力,尤其是在重工业开发公司的努力下,东北已经初步完成了基础工业的构建。

“现在东北的工业总产值更是达到了世界第七位。除此之外,目前东北在工业集中度方面要优于美国和德国,更优于英国,我们的煤炭中心是阜新、抚顺以及平壤三大矿,我们钢铁是仁川、本溪,我们机械制造业是沈阳、长春,造船业是仁川、大连。而且国防和铁路业的订单一个接一个,使重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冶金、煤炭、工程和钢铁等关键领域都表现出一种追赶最强大的西洋列强的架势,同时也为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去年,总督府的税收虽仅只有7600万元,但财政收入却已经超过2。5亿元,今年预计收入将超过3亿元,而支出将达到惊人的4。5亿元,庞大的财政支出中,军费占去了50%,这才是最关键的!”

东北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许多列强,不过因为“历史欠帐”太多,看似庞大的军费开支,并不能起到倍增效应,就像海军南洋基地修建以及镇海湾基地的改扩建,每年就将吞噬上千万元的经费。还有陆海军武器弹药的生产储备,都是一笔极为庞大的开支。

不过,虽是如此,在苏跃扬的这席话仍然使韩彻感到震动。尽管他明知道备战计划并不仅仅只有海军,但却没有想到居然会涉及如此之广,甚至还包括近百万人的“壮丁团”的编遣,也是陆军的备战计划之中,还有渔业公司的远洋渔船建造,总之,现在整个东北,不仅仅只是海军在备战,实际上,东北的每一部门,甚至包括最不起眼的农业部门,也在进行着备战——在前置地区建立一批粮食储备库,以用于满足战时需要。当然还有医疗部门——移民定居点医疗室,也将会作为战时医疗点使用。

“这就是真正的总体战吧!”

这样左思右想的韩彻想到了多年前,在京师的同文馆中,老师曾提到那个新鲜的名词——总体战。

“现代战争是全民族战争,卷入战争的人员也由军队扩大到全体民众……总体战的基础是民族的精神团结……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平时经济战时化,粮食、服装、燃料等重要物资,平时就要大量储备,并应把发行银行置于中央权利之下,力争战争物资自给,扩大军备工业,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

是了!

思索着老师提出的总体战观点,韩彻自然可以想象的出,为何东北会将军事与工业结合在一起,为何会通过经济统制来筹集工业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实际上,东北一直都在为战争作着准备,甚至就连民族精神的唤醒,也只是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俄国人对东北虎视眈眈的话,也许,更应该感觉到忧心的应该是俄国人才对。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从未曾有人用“总体”去形容战争,而一但东北投入战争之中,其势必将会以倾尽全力,不惜代价的赢得战争的胜利,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做到这一点,至少现在他们还做不到。

“不过,那些事情并不是我们考虑的,长官作战会议上,老师会部署一切,我们需要什么在会议上提出,需要工业部门配合,工业部门会全力配合,需要陆军配合,陆军也会派出协调组,同我们一起商量,就像你说的那样,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舰队之间的决战。”

接着苏跃扬把话声微微一顿,看着韩彻说到:

“最近,李长官私下跟我谈了他的意图,……这件事,今天正好也和你谈一谈。”

苏跃扬停了一会,用强调的口气说:

“李长官也充分考虑到万一将来打仗的问题。他是舰队司令长官,届时如何指挥作战要有一番设想。他认为,因为俄国舰队分置三地的关系,在战争爆发后,太平洋舰队势力将会固守待援。他指示舰队的参谋们,是否可以研究一下,该怎么打破这种态势。”

苏跃扬口中的“李长官”,自然是舰队司令官“李维忠”,接着他又补充道:

“这当然不是正式命令,只是秘密研究作战问题,不过,我看,你这里已经想到李长官前面去了。”

确实是想到了李长官前面去了,李长官他们想的是击败太平洋舰队,而韩彻考虑的却是击败俄罗斯海军,如此一来高下自然立判。

韩彻佐屏息倾听,等着苏跃扬把活讲完。可是,他只是靠在椅子上,一股劲吸烟,大半晌不开口。这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源友!”苏跃扬突然叫道。

“嗯!”

“你是怎么想的?”

“……”

“就是说,一旦打起来,按照历来的作战设想,相办法击败太平洋舰队,再等候俄国人的增援舰队前来进攻,采取阻击战。象这样的打法,你认为能否速战速决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吗?”

韩彻使劲摇了摇头。

“作战方式已经变化了,我认为光用等,肯定不行,如果说俄国人没有占领日本,那么,咱们有九成的把握,在俄国增援舰队抵达之前,用陆军占领海参崴,迫使俄国同咱们进行舰队决战,可是现在,俄国人的舰队司令部在横须贺,在日本列岛上,有数十个港口可供其使用,可以说,如果俄国人抱定固守待的决心,那么在增援舰队到达之前,即使是咱们一个港口,一个港口的进攻,也是决定不了战争结局的。看来,现在,对于俄国海军来说,固守是最稳妥的办法,他们一定会这么干,可除了步步进逼,咱们什么都干不了。”

“嗯!”

苏跃扬探着身子说:

“李长官和我也都是这样想的,没办法啊,用陆军一个港口一个港口的啃,别的不说,单就是海参崴还有四大镇守府,都够头痛的了,如果时间上来不及的话,万一俄国人的增援舰队来了……”

“增援舰队肯定会来的!”

韩彻认真的点头说道。

“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太平洋舰队的主力,那么到时候增援舰队,可能会很多方向增援过来……”

话声微微一顿,韩彻看着苏跃扬说道。

“所以军令部制定的是集中兵力在南线作战……根本就是笑话。”

掸了一下烟灰,韩彻说道。

“噢!”

诧异不已的苏跃扬看着韩彻反问道。

“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里、这里、这里……”

用手指在日本东海岸的几处港湾处长点着,最后,韩彻又把话声一转。

“即然日本的军港都是临太平洋的,为什么还要冒风险穿越马六甲,穿越南中国海,甚至台湾海峡,制定计划的人根本就是没动脑子!他们压根就没有考虑到,环境已经不同了,自然,俄国人的方向也会有所不同,从这里太危险了,从太平洋反而很安全,太平洋那么宽,无论是走南线,走北线,只要有足够的运煤船,就不需要考虑拦截问题,平源,你也是海军,如果让你指挥舰队的话,你会选择那里?是危机四伏的南海、台湾海峡,还是几乎没有拦截可能的太平洋!”

确实!

一但舰队进入太平洋,广阔的太平洋,就将会是俄国本土增援舰队最好的掩护,对于东北海军而言,这无疑将是一场噩梦,在太平洋上有太多的航线可供俄国人选择,一但错过目标,东北海军将不得不面对一场噩梦——实力大增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将会在力量对比上获得全方面的优势。

到那时谁能阻挡俄国人的脚步?海军又如何能赢得舰队决战的胜利?从而奠定整个战争的胜利?

“源友,既然你这么说,一定有什么办法了吧,肯定不止是那一个办法!”

第156章问题的回归(求月票!)

在宽敞的房屋内,除了书桌上的台灯之外,顶灯关闭着,只使得整个房间看起来似乎有些太过昏暗了,而在这昏暗之中,香烟的烟雾却在房间内弥漫着,虽房屋看似极为宽敞,但依然能够闻到浓浓的烟味。

桌上一只烟灰缸里塞了好几根烟蒂,其中一、两根还有残余的火光,另外有根怞到一半的烟搁在上头,缓缓扬起氤氲烟雾,显示怞烟者心中的烦躁。

室内气氛此时充塞着凝滞的沉闷氛围。

“怎么样,把你的办法说来听听!”

苏跃扬的双眼盯着韩彻,他毕竟是马汉的学生,肯定会有办法的,现在海军的想法太一厢情愿了,甚至苏跃扬自己也这么觉得的。

俄国人为什么一定要走马六甲、一定要走南海。

如果他们不走南海,那又怎么拦截呢?

“怎么,长官会议上也觉得原来的计划,有需要商洽的地方?”

韩彻越发感到莫明其妙,苏跃扬好象马上看出了他的心思,只听他笑说:

“讲起来也叫人难为情的,实际上,海军之所以在会南下,一来嘛,是为了避免同北洋发生冲突,所以,我们选择了条件更恶劣的南方,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消息,现在还未向外界宣布,公司在婆罗洲发现了油田,”

“油田?石油是吗?”

“没错,就是石油!”

苏跃扬似乎能感觉到韩彻的眉间闪动的一丝异样,

“你知道,咱们用的煤油什么的,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而且都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以后石油还有更多的用处,就像汽车,嗯,这是一种最新的发明,就需要石油。所以,无论如何也得占领南方油田地区,老师认为这是头等大事,所以,咱们才会全力支持南洋共和国的独立,现在好了,谈判顺利,南洋共和国独立了,可独立和不独立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是华侨,离不开咱们的支持,咱们在那里设立海军基地,也取得了英国人的谅解他们认为这是阻挡俄国人南下的一种方式。”

为了击败俄国,东北选择同英国合作,韩彻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他真没想到,会在南洋发现了石油。或许对于其它人来说,还不知道石油的重要性,但是韩彻却早已经盯上了石油,于是他便默默地听着苏跃扬往下讲。

“控制南洋的石油,当然是陆军的事,当然也是海军的事情,所以呢?为说服英国人,咱们就把一切都推给了俄国人,包括在南洋设立基地,也是为了阻止俄国人的增援力量,当然,有没有英国人的支持,咱们都要控制那里的石油,在同荷兰人谈判的时候,老师甚至说,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拿钱向荷兰人买下婆罗洲,当然卖不卖由不得他们!现在事实证明,当初的坚持是正确的,庆幸的是,并没有花钱。”

这时,韩彻忍不住插嘴问道。

“石油,那里的石油够用吗?我是说够中国用吗?”

“不清楚!”

摇了摇头,苏跃扬拍了一下膝盖说:

“现在还不太清楚,不过问题就在这里,老师认为,南洋的石油应该能够在未来二十几年内满足我们的需要,一年几百万吨应该没有问题,如果本土能够再生产一些,未来石油的供应是能够保证的。”

“几百万吨,足够了!”

苏跃扬停了一下,接着他像是反应过来了似的看着韩彻问道。

“怎么,你有什么想法吗?石油?用石油当做诱饵?不,俄国人肯定不需要石油。是不缺石油,他们在巴库有大油田,根本看不上南洋的石油,相比于俄国人,我们甚至需要考虑英国企业会不会插上一脚,所以,南洋共和国会通过法律的方式,把那里的石油独家交给我们,而且禁止我们同西洋人合作。”

“这样做很对!”

韩彻深深地点了点头,看着苏跃扬说道。

“我想的不是用石油当诱饵,这是决定国家命运的一战,我们会很谨慎,可是俄国人也不鲁莽,不可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对手是笨蛋的想法上,这样的话,自己肯定会成为蠢货,现在具体作战问题,我们可以先不去考虑它,我是想,能不能先考虑一下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

苏跃扬两眼盯着老同学,有些不解的问道:

“什么技术问题,你的想法是加强舰队的技术力量吗?继续改进火炮和瞄准装备?这些都已经在干了,可是只做这些肯定不行!”

“这只概括性的说法!”

韩彻默默地思考着,思索着是不是要把那个并不怎么成熟的想法说出为。这可不是那一个人能够随便答应下来的事啊!毕竟关系到整个海军的未来。

“无论如何,那怕就是俄国人变成一群蠢货,从南洋驶往长崎,我们也肯定是要远航的,如果他们绕道太平洋的话,我们可能就要远征几千海里,然后在茫茫大洋上歼灭敌人主力舰队,这在海战史上是没有先例的,确实是划时代的壮举。而最关键的就是一个远航!”

韩彻一边说一边继续暗自考虑着他的那个想法。

“可远航却需要面对很多问题!”

一次环球航行使得韩彻获得太多他人所没有的经验,而这正是他的过人之处,甚至也正是在那个航行上,他才会重拾在美国时冒出的来那个念头。

“嗯,你说来听听!”

苏跃扬以锐利的目光注视着源田参谋。一片沉寂,几乎叫人窒息。

“煤炭!”

过了一阵,韩彻才看着老同学开口说道。

“我想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燃料,在远航的时候,煤炭如何补充,才是最大的问题,按照现在方法,都是用运煤船随行,这样很费时,而且对装煤的环境也很挑剔,可以说,在远洋航行中,煤才是最大的问题!”

“嗯,这确实是个问题!”

“所以,我想,能不能……”

话声稍稍一顿,韩彻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