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223章

宋仕妖娆-第223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凤梧挑了挑眉,他再不动手就要完了。

钱家被自己搞倒,钱象祖又在出使大理的时候被柳子承给杀了。

如今赵愭身边真没多少人。

除了一个张杓。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张杓可抵五个钱象祖。

而且只要他抓住这个机会,柳子承和柳相正都得玩完,双方差不多又得回到同一起跑线。

李巨鹿小心翼翼的又道:“眉娇让我问下小官人,我们要不要助赵愭一臂之力?”

李凤梧摇头,“没必要。”

如果有了这个把柄,张杓都搞不倒柳相正父子,那他也没资格扶龙。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李凤梧笑眯眯的道:“怎么办?当然是做我们自己的事,让他们去狗咬狗,对了,让人去建康,把朱唤儿和耶律弥勒接过来,没人伺候也不是个事,还有,记得带上我们从大理带回来的特产,捎给文家。”

“然后呢?”

“然后?”

“对啊,我们总还得做点事吧。”

“难不成你要我去给你提亲。”

“这个,也不是不可以,我看眉娇心里应该是有我的。”

“……”

“我都还没结婚,你急什么!”

李巨鹿顿时苦脸,心里腹诽,你都纳了两个小妾了,当然不急了,况且浅墨妹子今年才及笄,你今年才及冠,成婚也得等到年底。

当然不急了。

“得了,没事就回了吧,我今夜不回去了。”

从大理到临安,沿途几千里,近三个月的时间,可把自己憋坏了。

“那洒家也不回去了。”

李凤梧不解,“怎么了?”

李巨鹿压低声音,“钱象祖的骨灰送到钱家,听说闹翻了天,洒家担心钱家人会走极端。”

李凤梧哈哈一笑,“没事,不看看如今的西湖是谁的地皮。”

义平庄倒台后,西湖花船行业被一个新崛起的势力德云堂掌控,外人不知晓德云堂那个终日戴着面罩的龙头是谁,李凤梧却是知晓的。

正是张三。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这里的夜晚静悄悄

李巨鹿一想也是。

要是小官人在西湖花船上都能出事,那不说张三该死,张疏影这辈子也别想活着走出梧桐公社了。

李巨鹿走后。

李凤梧解开花船绳索,任由花船随着夜浪飘摆。

来到二楼,暖薰薰的香。

夏暖滟在迷你书屋里埋头写作,房间了燃了香炉,很是温暖。

看见李凤梧上来,夏暖滟立即放下笔豪,“小官人要歇着了?是去岸边的院子里还是就在花船上歇着?”

李凤梧想了想,“还是在船上罢。”

要不然我解开船干嘛。

船儿荡漾,人也荡漾的感觉,自然比陆地床上的感觉美妙的多。

夏暖滟捂嘴笑了笑,“小官人少坐片刻,船尾我已经烧好热水,我为你端上来,洗个脸烫下脚。”

金婆子虽然一直在自己身边,但服侍小官人,夏暖滟喜欢自己亲自来,让人有种温暖的满足感,是以金婆子在岸边的院子里,一直没曾上船。

李凤梧点点头。

坐在床头,透过窗户看向外面,很快发现了一点异常。

此刻花船已经离岸。

但此刻花船周围五十米内,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花船,只在自己这艘花船后面二三十米处,有一艘船,黑灯瞎火的没有任何人声光影。

显然是德云堂的人在船上。

暗暗点头,张三办事还是靠谱的。

片刻后夏暖滟端了个脸盆上来,拧好洗脸帕递给李凤梧,又下去端了两盆热水。

烫脚的时候夏暖滟看着李凤梧脚上的茧,很有些心疼,“怎的都起茧了,这一趟出使很辛苦的吧。”

李凤梧奈的道:“有些地方不适合车马,必须步行。”

洗漱完毕。

趁着夏暖滟为自己脱衣衫,李凤梧轻声问道:“写作方面有没有什么问题?”

“有小官人商定好的剧情线路,没问题呢。”

“那就好。”

李凤梧看着剩下那一盆很是清澈的温水,笑了,“你倒是想得周到。”

夏暖滟脸色有些忸怩。

船上没法洗澡,可两人接下来的事情肯定是那啥,有些地方总得清洗一下,夏暖滟方才已经洗过,自己当然也要清洗一下。

因此夏暖滟为李凤梧将衣服褪下后,轻手轻脚将盆子端过来,“奴家为你清洗一下。”

李凤梧嗯了一声。

夏暖滟便扶起那已狰狞的恶龙,拿起温软的丝巾,沾上温水轻轻擦拭。

李凤梧忍不住呻吟一声。

夏暖滟的手真是冰凉的很,胀得难受的地方被这冰凉包裹着,很有些舒爽。

清洗之后,夏暖滟将盆子移开,目光有些不敢低看,李凤梧笑而不语,也不动作,夏暖滟便明白过来,于是跪倒了李凤梧身前。

李凤梧深呼吸一口气。

要死了要死了要死了……

也不知道多久,李凤梧实在法容忍,一把将夏暖滟抱起,让她背对自己,按住后腰身,撩开裙摆,里面果然空荡荡的……

婉婉转转啼啼嘤嘤,半年不曾经人事的夏暖滟,略有紧凑感。

这便能让人生出征服感。

于是畅快出剑,于是幽兰水淋。

摧腰即折。

李凤梧却没有丝毫怜香惜玉,被憋坏了,那还顾得那许多。

一手拧着夏暖滟的长发,一手按在那雪白刺眼的小峰臀上,重剑锋大开大合,直斩得香兰七零八落。

也不知道是长发被拖着的疼,还是其他什么。

夏暖滟的娇喘声远胜以往,竟带有一丝哭腔。

很是刺激。

水津津。

是夜西湖,湖水荡漾,剑剑抵长安。

一夜销魂。

春梦至天明。

……

……

西湖销魂,然而在邓王府上,却是愁云惨淡。

原本很少出现在王府的张杓和邓王赵愭两人对坐,脸色都有些凝重。

赵愭深呼吸一口气,“张侍郎,你怎么看?”

对于钱象祖之死,张杓确实很有些意外。

原本以为,李凤梧应该是被孤立的一个,现在看来,却是李凤梧和柳子承联手抹杀了钱象祖,这一着确实出乎张杓的意料。

闻言淡淡的道:“当然不是悬梁自缢而死。”

赵愭点头,“我已着人去问过医官陈方,不过陈方却言辞灼灼,说钱象祖是自缢而死。”

张杓嗤笑一声,“他能活着回来,显然被人拿捏着了,问他也问不出什么。”

“那如何是好?”

“不用如何是好,大理天高地远,那里发生了什么,我们也不可能尽知,钱象祖之死我们不可能有机会反击。”心中却在冷笑。

钱家不倒台,在你赵愭的心里,如何显得我张杓的重要?

所以钱象祖死了也是好事。

不过心中多少有点惋惜,钱象祖确实是个不的人,若是能活着回到临安,以后肯定能入主中枢,不过话说回来,钱象祖之死,也并非没有作用。

如此一来,钱家将和李凤梧、柳子承成水火之势。

倒是可以利用。

虽然钱端礼不再是参知政事,但钱家的势力还是不可小觑。

赵愭也是一脸痛惜。

看在张杓眼里,更是冷笑,恐怕他心里一点也不痛惜,在这位大王子眼里,除了皇位,大概是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他痛惜了。

他对钱家,不过是利用罢了。

不见钱端礼一倒台,赵愭立即冷落了嫡妃钱氏,更是又纳了两房小妾。

赵愭迟疑了一下,“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张杓想了想,“不急,等官家大封了使团,我们再动手。”

“可那时候柳子承已经升官。”

“没,就是要等他升官再动手,如此才能避免出现功过相抵的状况。”

上元大火案,足以让相公罢相,就算柳子承升官了,也逃不过,但若是没封之前就发动,很可能来个功过相抵,最终柳子承受到的处罚并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赵愭恍然,“如此,就全靠张侍郎了。”

张杓嗯了一声。

忽然问了个很是奇怪的话题,“德寿宫见到了吴璘?”

“见到了。”

“老将军身体可还好?”

“也老了。”

张杓沉默了一阵,“吴璘请辞,官家应该会同意,四川那边,可想办法抢一下这个宣抚使的空缺。”

赵愭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知张侍郎可有人选?”

张杓说了一个名字。

兵部侍郎胡铨。

赵愭大喜,旋即有些不解,“胡铨会被我们所用?”

张杓摇头,“有点困难,但是我们力荐之后,总是个人情在,以后他也会多多少少站在我们这边,反正四川这个宣抚使这个香饽饽肯定要有人吃的,而且他去,只要六部这边有空缺,等他回临安,必然是一部之尚书,只要我们多努力,未尝不能把他变成我们的人,这得看殿下了的手段了。”

赵愭点头,“我一定竭尽全力,争取将他拉拢。”

第二百一十九章 官家问话

钱象祖之死流传开后,让因使团返回而沸腾的临安,忽然间沉寂了下来。

朝野众臣,大概人不清楚使团组成的情况。

柳子承代表恭王。

钱象祖代表邓王。

李凤梧代表庆王。

而王之望代表着官家意愿。

李睿和宗平分别是柳子承、李凤梧的助力。

原本没多少人知晓李凤梧和宗平的关系,不过随着李凤梧建议宗平随使团前往大理,两人的关系很快被有心人挖了出来,然后传遍了朝野。

原来咱们的宗统制被李凤梧这家伙给绿了啊……嗯,大宋还没有绿帽子的说法。

但是明显李凤梧横刀夺爱了。

因此对于宗平愿意去大理保护李凤梧,这一点大家很是奇怪。

对于这种夺妻之恨,难道不是应该乱刀剁之?

不管怎么说,李凤梧和宗平平安回到了临安,但是钱象祖却死了。

这就意味深长了。

这边钱端礼刚从参知政事的位置上下来,那边钱家一个前途量的年轻俊杰就死在了大理——要说其中没有猫腻,谁信?

甚至有人怀疑这本来就是官家的意思。

'_小说。。  正是因为这一层怀疑,钱家人才没去大内哭诉——钱端礼虽然不是参知政事,但毕竟还是朝臣,钱家也还有多人为官。

虽然没去哭诉,但却有数十封奏呈送递官家御书桌。

全是钱家为官人或者和钱家交好的人——当然,也有许多赵愭的势力。

几十封奏呈,这事当然不能善罢甘休。

钱家纵然再没落,也还是有能量的,族中一个前途量的年轻人就这么冤死他乡,若是不伸张冤屈,以后世人怎么看待钱家。

况且,不仅钱端礼,整个钱家人都对钱象祖充满期待。

邓王赵愭的幕僚,又是中书省录事,未来指不定就要走入中枢,如果再扶龙成功,虽说为中举,但指不准就会以拥戴之功而官至相公。

如今这一切都成了镜花水月,他们焉能不愤怒。

使团返回临安后的第二日,大朝会后回到垂拱殿,赵昚看着御书桌上的奏呈,头疼的很。

钱象祖之死,在大朝会上就讨论了。

柳子承、李睿、宗平、王之望四人在口头述职时都隐晦了的提了一下,说钱象祖参与到大理内乱中,后畏罪自杀,但具体原因都没说。

显然隐情很深。

而鉴于出使大理的副使钱象祖死得莫名其妙,对使团的封赏也暂时搁置了下来。

虽然钱家倒台,但鉴于这种开国世家的颜面和背景,自己怎么也得给个说法,否则会让其他勋贵世家寒心。

但是钱象祖究竟是如何死的?

赵昚思忖了片刻,对谢盛堂道:“去宣王之望,李凤梧垂拱殿觐见。”

使团之中,赵昚还是愿意李凤梧。

但为了不偏听,也把王之望带上。

王之望如今的立场很清楚,没有偏向任何一位皇子,和汤思退走得极近,比较方便自己驾驭。

事实上王之望此人,若是能花一点心思在工作上,未尝不是一位六部尚书的料。

可惜大多心思放在了攀附汤思退上。

谢盛堂立即喏了一声,不过又道:“回大官的话,这两位散朝之后都没出大内,也没去公事房点卯,都在大内候着呢。”

赵昚哦一声,他们也知晓自己要召见?

看来是想好好说道说道钱象祖之死了。

果不其然,小太监出去了不到半刻钟,李凤梧和王之望就来到垂拱殿外求见。

赵昚将两人宣进来,待他们行礼后,问道:“两位卿家出使大理辛苦,但对于副使钱象祖之死一事,是否有什么话要对朕说?”

李凤梧看一眼王之望。

王之望只好硬着头皮上前,“官家,钱录事确实是畏罪悬梁而死。”

赵昚哦了一声,看不出情绪。

王之望只好说道:“官家若是有空,让微臣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仔细说一番可好?”

赵昚看了看如山的奏呈,其中不少是关于各地大旱的后事处理,但还是按捺住心头的焦急,道:“且细细说来罢。”

朝内臣事都搞不定,还如何治民政?

王之望于是娓娓道来。

从使团到大理见到高寿昌,到高寿昌拒绝自己和李凤梧,然后是高观音隆拜访一一说来,直到最后兵乱落幕。

赵昚听得心驰神往。

卧槽,原来使团在大理还经受了这等精彩的事情。

大理竟然内乱。

一一停下来,赵昚心里对大理内乱的震惊不小,但对李凤梧却越发有好感,这家伙真心不,做事处处为着大宋着想。

尤其是听到李凤梧坚持支持高寿昌专权,甚至设计坑了李睿,让一千神卫军全数成为他的势力,再帮助高寿昌一事,赵昚忍不住点头道了个“善”。

王之望一听这话,就先暗喜,还好自己站对队伍了。

看官家这意思,显然对李凤梧的举动万分赞赏,使团又立下这等大功,自己看来也得升上一升。

将事情完整的叙述一遍后,王之望退到了一旁。

赵昚沉默了一阵,看着李凤梧,“所以说,钱象祖是和高观音隆勾搭,找人要杀害于你?”

话里情绪不大,嘴角却带着微微笑意。

李凤梧应道:“回官家,确实如此,微臣身上尚有柳朝请的证词。”

“呈上来。”

李凤梧取出柳子承亲书盖章了的证词,交给谢盛堂,谢盛堂又递给赵昚。

赵昚略略看了一遍,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抬头,问王之望,“王学士,当时李凤梧的替身被杀之时,你确实是在现场的?”

王之望点头,“回官家的话,微臣确实在现场,亲眼目睹了替身之死,如果不是替身,恐怕李少监也回不了临安了。”

赵昚忍不住扯起一抹笑意,“怎么可能,这货比贼还精彩,若是本人在酒楼,那二十个神卫军不说,李巨鹿会不在身旁?”

那个黑塔一般的李巨鹿,真心是个猛将,可惜不能被朕所用在疆场,否则便是一员万人敌猛将。

李凤梧只好讪笑,“官家圣心明鉴,臣是侥幸逃过一劫。”

若是一般的臣子,大概会哭诉,说自己多么多么危险,差点就不能会临安为官家效力,博取官家的同情,但自己不可能。

因为官家这货似乎很了解自己。

还不如来直白点。

第二百二十章 腹黑两君臣

赵昚哼了一声,我还不知道你?

从建康抗旨开始,你那次事情不是准备得万全,就是襄阳死守,你也是留了退路的,别以为不知道,哪怕城破被金兵所占,那个李巨鹿也能将你带到江陵府。

相比钱象祖之死,赵昚的兴趣现在全移到了大理内乱上。

听王之望之说,李凤梧是全程参与了大理内乱,于是问道:“你且说一下,在大理内乱中你参与的诸多事情。”

李凤梧一听大喜,哎哟,邀功的机会来了。

咳嗽一声,“那臣细说?”

赵昚吹胡子,“赶紧说!”

于是李凤梧说道:“当时抵达大理后,微臣并不知晓大理会发生这等事,还和王学士两人天真的想去拜访高寿昌,被这货拒绝了……”

赵昚点头,对李凤梧用这货形容高寿昌显得很是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